回覆列表
  • 21 # 吟賞煙霞er

    您的問題思路很棒,但我覺得問得有點太狠了。

    一、解題

    李陵是名門之後,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公元前99年,李陵不滿於為貳師押運糧草,向漢武帝主動請纓,只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援乏糧盡被擒。訊息傳到長安,漢武帝大怒,百官都順著武帝的脾氣大罵李陵折節,唯獨司馬遷為他辯解

    李陵以五千疲旅,力戰敵人數萬雄兵,已經盡到了他所有的努力,不應當重責於他和他的家人。

    此言觸犯逆鱗,於是他被施以腐刑。

    您的問題的這兩種說法都能夠成立,但要看從哪個角度去切入看待。

    開個上帝視角,從司馬遷自己的角度去看,如果他有得選擇,我覺得他絕對不會選擇用這種事作為代價,換一個所謂“史家之絕唱”的後世評價。

    我願意這樣說,因為李陵事件,司馬遷的人生髮生了他所不願意的改變。

    二、人生鉅變下的文學觀

    司馬遷在《史記》的最後一篇《太史公自序》的最後一段中這樣寫道: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他在這段文字中列舉了從周到漢大約八百多年的時間裡的人物故事。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身經喪亂卻一直沒有放棄,許多偉大的文章作品正是因為這些聖賢們的百折不屈,才得以流傳後世,彪炳千秋。

    這段話後來被後人總結了一下,就是在文學史上著名的“發憤著書”說。其大概意思就是,任何的文學藝術創作,都是因為心裡有了情感的聚積,最後不得不發,才有了那麼多錦繡燦爛的篇章。

    三、前人與後來者

    這種文學觀念是有來歷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禮記·樂記》和《毛詩序》等更早一些的著作中。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毛詩序》

    大意也就是隻有當人的心中有了真情實感,才能誕生真切、偉大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的說法是對前人的繼承和發揚。

    這種觀念在後來的一千多年中從未斷絕過: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代的大詩人杜甫。

    杜甫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他想要做官,想要在合適的位置上,用自己文人良知和能力造福天下蒼生。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奔波了一輩子,才混得了個“杜拾遺”的別稱,幾與被稱作“寒酸孟夫子”的孟郊有的一拼。公元770年,飢寒交迫了一輩子的杜子美心力交瘁,病逝於從潭州到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年僅59歲。

    所以,話說了回來,對於這麼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您難道忍心說,是那種一輩子的不得志“成就”了他嗎?

    如果非得這樣說,怕也應該帶上一種無奈而苦笑的語氣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薑幹哪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