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時候,想讓孩子與父母平等相處,說話隨意,長大後,但他在一些場合不再收斂,公開頂撞父母,這是誰的過錯?
19
回覆列表
  • 1 # 美好時代

    1、不輕易、不隨便許承諾,許了就要兌現。比如說好週末帶孩子去遊樂園,家長朋友們就應該提前安排好手頭上的事宜,別等到週末來臨時才突然想起有事要辦。

    2、不要為了一時“安穩”,而隨便答應孩子的要求。有的家長為了一時能穩住孩子,心想先答應他,反正一會我不遵守大不了讓他鬧一會唄!這種做法切不可取!

    3、當孩子提要求時,要分辨是否合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情、合理,做家長的要嚴格把關,無理要求當時就應該堅決拒絕,樹立父母應有的威信,事後在合適的時候,和孩子談心,為什麼當時沒有答應。

    其實,古人很早就知道這個道理,孔子的學生曾參的教子故事讓我回味頗多。

    孔子的學生曾參,在對待許諾這件事上,堪稱萬世楷模。有一天,曾參的兒子又哭又鬧,要跟媽媽上街。曾參的妻子被鬧得沒辦法,就對孩子說:“你留在家裡,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了。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家,只見曾參正準備殺豬,急忙制止,說,“我剛才是和孩子說著玩的!”但是,曾參還是說服了妻子,把豬殺了給孩子吃。

    言必信,行必果,這是做人的準則。如果許諾了的事,不去實踐,那就意味著忘了自己。哪怕承諾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認真去做,不能認為事小而忽略不做,“不以善小而不為”嘛!如果父母情況變化無法兌現,必須和孩子說明情況,以防孩子發生誤會。

    行為的作用,勝於千言萬語,父母的行為將成為孩子心中的豐碑。真的等到我們的誠信賬戶破產時,孩子不僅被我們帶偏離軌道,孩子也會對父母失去信任,親子溝通因此受阻,進而也會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你們有什麼好的方法一起探討下。

  • 2 # 武廣高鐵

    父母的錯!

    即便是在家裡,對於孩子出現的錯,都要以實際行動作為榜樣來身正為範,說理多了,孩子只會逆反。

  • 3 # 黎光旭老師

    (1)雙方都有過錯。先說孩子,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但是頂撞的方式並不是一種合理的方式。孩子是應該尊重長輩的。孩孑可以表達自己的不滿,可以據理力爭,而不是以頂撞的方式。

    (2)再說父母。其實孩子的表現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生氣是父母內心不滿的向外的投射。父母應該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以朋友的心態與孩子交流和勾通。

    (3)父母和孩子需要相互體諒,共建一個和諧的家庭。

  • 4 # 元朝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從出生“哇哇”墜地開始,父母尤其是母親,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因此,可以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以及爺爺奶奶等孩子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無時無刻地在起著言傳身教的微妙作用。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少子化現象,孩子在家庭中被寵上天。再加上改革開放,西學東進,新一代的年輕父母們更是崇尚“民主、平等”理念,和孩子平等做朋友,摸不得、碰不得。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們最會察言觀色,在缺少懲戒教育的教育方式手段下,知道大人不會懲戒他們,慢慢變得肆無忌憚、無法無天起來,就敢於在一些場合與父母頂撞起來。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日的果是昔日的因造成的。

    老祖宗的智慧總結早就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幾年,新聞中殺父弒母的惡性事件還少嗎?當然,這是極端現象。但是,千萬記住,“三歲看大”,即孩子在入幼兒園前的懵懂時代,在家庭薰陶中,不知不覺已經奠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基礎了。所以有識之士早就在研究早教甚至是胎教了。當然,這當中,不能只重視知識的教育,更要從小重視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培養,才能為今後塑造出品學兼優的人才奠定基礎。

  • 5 # 雙魚兒老師帶你提英語

    表現的是孩子的不對,實際上是大人的錯。 為啥這樣說呢

    因為子不教,父之過。孩子在一些場合頂撞父母,反映了教育方式不對。平時對孩子過於溺愛。

    再就是父母身上影子的投射。可能父母一方本身對他們的父母長輩就不夠尊重。我們平常所說的要孝順父母,孝敬而順從之意。這是精神方面的孝道。現在一般人提起孝敬老人,就是給買點吃的,養老就足夠了。其實這還遠遠不夠。養很簡單,敬不易,順難做。這需發自內心對父母的敬重和感恩,對父母態度要好,不能當面頂撞,意見不一致,小事順之,原則大事慢慢說服。

    一家子尊老愛老習氣養成,小孩子也會跟著效仿。結果現在怪現象形成,爺爺是孫子,老子是兒子,孫子是小太陽,一家人圍著他轉,衣來神手,飯來張口,吆三喝四,倒成了爺爺了。

    我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那時經濟比較睏乏,老爺爺輪到我們家,奶奶總是炒好吃的給他當酒餚,並把平時攢的捨不得吃的雞蛋專門煮給他吃,後來老爺爺就偷偷藏在懷裡給我們小孩子。一家子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和和睦睦,其樂融融,真好。這就是家風,老者都有威嚴,所以現在我們都不敢頂撞父親,尊敬有加

    吃飯時要讓老者坐在上位,這不是講究儀式,是一種孝道的傳承和教育,潛移墨化。吃時稀缺的讓老者先嚐,不能只留給小孩子吃。平時說話讓小孩學會尊重老人長者,不得口出狂言亂語,甚或髒話,打罵要嚴懲,這樣一種尊重父母長輩的意識慢慢形成,小孩子在一些場合也不該胡為,更不會頂撞。

    所以在一些場合頂撞父母,是父母的不對,平時沒教育好,孝順父母的家庭氛圍和意識沒形成。

  • 6 # 果果的貳零貳零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個人意見,僅供參考:1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他在這張紙上應該畫什麼怎麼畫?及孩子的性格、言行舉止和未來的人生怎樣?首先,是由父母及家庭環境等來決定的!都說,家庭是一個小社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家長怎麼樣,未來孩子就會怎麼樣!敢於跟家長頂嘴的孩子,一般會有點性格缺陷的,老話說:一根筋、擰!性格不穩,有點不合意就鬧!孩子性格脾性一般在八歲前就形成了。2與平時溺愛孩子都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老人慣孩子,有些父母也是過度溺愛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平時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然孩子大了也會不自立,啃老!3

    對孩子大吼大叫,一味的訓教會傷害孩子的心靈,產生逆反心理!獎罰要分明,必須要教會對與錯是與非,是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勞的好孩子!

    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沒有不合格的孩子!

  • 7 # 張老師話教育

    一個巴掌拍不響,各打五十大板,孩子和父母都有過錯。

    孩子錯在不該頂撞父母

    三字經中“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就是父母的呼喚,應該立即應答,不應遲緩,父母親叫你做的事情,應該執行而不應該懶惰對待,要趕快去做,父母的教誨,需嚴謹聽從,恭敬地傾聽,父母親的責備,不能頂嘴,應該順承他們,承受他們的責備,努力改進自新。

    孩子對自己的父母不管是在任何場合都要尊重,這是最基本的禮貌,頂撞父母就是不對的。你說到:“小時候,想跟孩子平等相處,說話隨意”父母不管啥時候都可以跟孩子平等相處,可以和孩子交朋友,但不等於隨便,但不等於不尊重父母,就可以頂撞父母。

    首先看孩子的頂撞是對父母的不滿,情緒的發洩,還是習慣成自然,已經習以為常了。從你說的問題來看,小時候說話隨意,長大後,公開頂撞父母,可見孩子已經習以為常了。孩子有錯,已經非常明顯了。

    “子不教,父之過”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生養孩子不嚴加教育,這是父母的過錯。”

    孩子之所以在公共場合頂撞父母,是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的結果。如果父母從小教給孩子正確的認識,告訴孩子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不至於現在孩子這樣做。五倫裡“父為子綱”綱就是榜樣。所以說,父母之過,過於自身沒有德行,沒有做好榜樣。孩子折射的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在影響著孩子,孩子無時無刻不在模仿著父母的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過錯,是父母這個榜樣、這個第一任老師沒有做好,沒有做到位。

    如何避免孩子頂撞父母

    首先,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不正確的,不禮貌的做法,不能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不能用這樣的方式與父母溝通交流,這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如果你不同意父母的說法,可以私下裡或者回到家給父母說,給父母辯解。同時,要告訴孩子可以用禮貌的語言向父母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的生活技能。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求孩子不在公共場合不頂撞父母,首先父母就不能在公共場合大聲訓斥孩子,孩子有自尊心的,這樣他會很沒有面子的,他也會模仿父母的做法的。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製造緊張氣氛,不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同時,說話要算話,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不讓孩子失望。多跟孩子溝通,多瞭解孩子的需求。多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結束語

    孩子在公共場合頂撞父母是不對的,孩子的問題就是家庭的問題,父母的問題,父母既要指出孩子的錯誤,同時要常思己過,反思自己的過錯,多問一問是不是我哪裡做的不夠好。多跟孩子溝通,多跟孩子交流,多瞭解孩子是怎麼想的,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學問,家長需要常學習,常更新,才能更好地教育培養孩子。

  • 8 # 麵包樹上奏鳴曲

    你好!我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和孩子都存在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父母都要以身作則,循循善導,小孩子模仿力很強,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他們都會記在心裡。你對人彬彬有禮,尊敬長輩,不頂撞長輩,那麼他們會見樣學樣,長期的積累,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反之,你喜怒無常,在家罵人說髒話,辱罵老人,那麼他們在一定的場合也會頂撞你。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可以平等起來。但不代表不尊重父母,不代表可以不分場合的頂撞父母。這種基本的素質我們對孩子從小就要教導的,小的時候不教他,等他養成習慣,就難改了!

    當然有些家長以為孩子小的時候得寵著,子女敢於挑戰自己能說會道頂嘴,是口才好,認為這樣的孩子有主見,能成大事。抖音裡面就有各種各樣小大人的影片,指著父母的鼻樑教訓著些什麼。但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度,如果不分場口無遮攔的公開頂撞素質沒教養的表現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多數跟父母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如果要讓孩子能夠茁壯的成長,父母是得費心費力。等孩子成材的那一天,你會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9 # 遇見詩歌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經常遇到類似的事情,父母與孩子,夫妻之間總得爭個對錯,比個輸贏,較個高下。本來沒有問題的,就偏偏惹出是非,生出禍端。我們常也說,家庭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而是一個講愛的地方。可實際有幾個不想在家裡壓對方一頭,勝他人一截。錯錯錯,實則大錯特錯。何必那麼涇渭分明!當然我也不是倡導,不分對錯,顛倒黑白。我們承認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由於時代,接觸的人物,教養方式,學識水平,人生閱歷等等差異都會出錯,我們不能苛責孩子,也不能怪家長。誰不是一次當家長呢?誰不是第一次當孩子呢?我們不是要甩鍋,不是責難,而是去解決問題。只有發自內心的反思自己,真誠溝通相待,問題會有所轉機,會得到緩和的。

    我看了其它劇友回答的答案,很真誠。一般主張一個巴掌拍不響,各打五十大板。我就不贅述別人的觀點,從另一個角度講講我的想法。

    以上。

  • 10 # 80後創業的故事

    孩子的言行離不開長輩的影響,無論在學校還是家庭,孩子都會去效仿。孩子頂嘴是很正常的現象,我想沒有一個家長或者老師沒有遇到過頂嘴的孩子。

    當然,我們不能說孩子頂嘴就是錯的。我們要看孩子頂嘴的場合和方式方法。像樓主所說,小時候說話隨意,長大後沒有收斂,公開頂撞父母,到底誰的錯?

    第一種:如果說是對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以商討的語氣討論問題,雖然與父母頂嘴了,但是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把想法表達出來。說明孩子長大了,能看到事情的多面性。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如何溝通,如何正確的表達看法。

    第二種:如果說孩子頂嘴是純粹的無理取鬧,那就應該引起重視了。這種情況出現,雙方是都有錯誤的,孩子的錯在於不懂事,不懂得尊重。但是孩子的錯是誰造成的呢,當然父母佔主要責任,也就是父母的錯更多,錯在於沒有好好教導,沒有做好榜樣。

    頂嘴有的時候看似事情不大,但也需要我們正確的認識,犯錯不可怕,孩子和我們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犯錯中成長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在一點一滴中和孩子一同成長,多溝通交流。加油

  • 11 # 絲雨潤春風

    孩子敢在一些場合與父母頂撞,這個說明父母和孩子都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如果孩子是因為和父母有不同意見,或者父母態度過於強硬,孩子用委婉的語氣和父母頂撞,其實也沒什麼大問題,說明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了,開始了獨立思考,家長不應該過於責備,加以引導,告訴孩子注意說話方式。

    如果孩子是發脾氣,無理取鬧,不分場合地點的頂撞父母,那問題就嚴重了,說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句話叫“立規矩”,說明從小父母就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沒有引導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何為禮貌。

    有些父母,疼愛孩子,甚至溺愛孩子,孩子在小的時候,和自己頂嘴,父母沒有去批評教育,而是選擇接受,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習慣。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頂撞父母,是覺得孩子能言善辯,利於口才發展,所以任其發展。

    首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平時應該注意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無形中給孩子帶來父母影響,注意自己待人接物時候的方式方法,以及語氣。

    其次,父母要懂得給孩子立規矩。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畫什麼,孩子就是什麼樣子。所以父母從小要教育孩子,懂規矩,懂禮貌,注意和別人接觸時的說話方式和語氣,告訴孩子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例如,見到長輩要打招呼,別人說話要注意傾聽,不能打斷別人的話,不要隨便結別人的話,不能頂撞長輩……

    再次,父母注意說話方式和態度。父母要注意對待孩子的方式,還有說話態度,不能過於強硬,壓迫孩子。也不能讓孩子越界,沒大沒小。關係可以平等,但是還是要遵循長幼尊卑,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你用什麼樣子的方式和態度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孩子會複製貼上父母的舉動言行。

    最後總結:孩子敢在一些場合頂撞父母,父母孩子都存在問題。父母一定要思考,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什麼問題,畢竟孩子就是是孩子,一張白紙,怎麼做,做什麼都需要家長引導教育。

  • 12 # 灰姑娘曉紅

    孩子愛頂嘴試一種成長訊號,說明他們長大了,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了!但是敢再公中場合頂嘴就需要家長有所注意了,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庭教育一定要引起注意,需要儘快引導孩子慢慢糾正這種不禮貌的行為!

  • 13 # 細聽花開

    作為曾經的一名老師和一手帶孩子長大的媽媽。很樂意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對待孩子在公共場合和父母頂嘴這件事情,按照華人的老觀念,這是不對的,是對父母的不尊敬。但是,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讓一些不符合科學養育的老觀念徹底從各位家長頭腦裡消除掉吧!

    有調查資料顯示,孩子頂嘴並不是個別現象,約佔70%的孩子會頂嘴,而75%的家長認為頂嘴是孩子長大以後最令人討厭的行為。

    這麼看來,孩子頂嘴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對待如此普遍的現象,家長的反應沒有必要太過於激烈。

    所以,當孩子在公共場合跟你頂嘴的時候,先不要把自己高高架在家長這個臺子上下不來,也不要直接主觀地評判孩子這個行為肯定就是錯誤的。

    要客觀地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頂嘴。

    1.頂嘴是孩子自我意識成長的標誌。

    自我意識是自己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這種自我意識的成長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逐漸校正,慢慢會跟上孩子身心的發展,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嬰幼兒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如果還要用對待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那樣去對待已經成長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認知和孩子對自己的認知產生有了矛盾,衝突必然產生。

    2.頂嘴是孩子維護自己權利的手段。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頂嘴是源於無助和困惑,當爸爸媽媽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卻又無力反抗,煩怒之餘不自覺地用頂嘴來尋找一種心理平衡。

    當我們看到孩子頂嘴是時候,內心深處應該要欣慰,因為我們看到孩子已經擁有為自己權利鬥爭的能力了。千萬不要用聽話這個標準去評價和限制孩子。

    有個特別聽話的孩子這樣講:“長大後,讀過的書、見識的人、體驗過的事告訴我,父母的話,未必正確。我不斷反省自己,漸漸地,改變了自己的觀念。”

    另一個孩子講:“‘聽話’,讓我失去自我,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沒有目標、沒有動力的人生,一度有種‘25歲死,75歲埋’的感覺。”

    3.頂嘴是孩子勇於表達觀點的表現。

    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不僅有利於促進孩子獨立思考,不被動的接受他人的觀點,還有利於防止孩子成為生活、工作中的受害者。孩子勇於表達自己觀點可以增強孩子的認知能力,增加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不能一輩子都生活在家長的翅膀之下,總有一天他要獨立面對這個世界,所以,讓他擁有這種勇於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就是讓他有和這個世界溝通的能力,這是好事。

    弗吉尼亞大學研究發現:

    那些在家跟爸媽經常爭論的小孩,更能夠輕鬆應對外界的意見分歧。研究讓150個13歲的孩子描述他們和爸媽之間的一場矛盾。兩年之後對比了他們與爸媽的爭吵方式和與同事的相處方式,那些跟爸媽有矛盾,但能保持冷靜的孩子更能承受來自同事的壓力。

    分析完孩子頂嘴的原因,就來看看如何減少孩子頂嘴這種情況頻繁發生。

    1.孩子頂嘴時家長及時閉嘴。

    永遠不要和孩子一般見識,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孩子。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他的見識、看待問題的角度等等都影響他對一件事情的判斷。當孩子和家長對事情的判斷有了偏差,糾纏不清的爭吵最終只能導致兩敗俱傷。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結果呢?

    但是,對待每一次爭吵,家長不能僅僅閉嘴就算解決了和孩子之間的衝突了。要等孩子冷靜後,家長和孩子單獨討論。先還原事件,再告訴孩子誰都不許著急,試著用道理說服對方。這件事情在冷靜的情緒下、沒有外人的環境裡,一定要爭論到最後,哪怕是家長自己輸給了孩子。

    只有經過這樣的深刻辯論,頂嘴這件事情對父母和孩子才是有意義的。它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一次深入的瞭解,也是鍛鍊孩子整理自己的思路,用需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而且這種辯論有難度,相信下次他要再頂嘴的時候還得考慮一下,等你心平氣和地和他辯論時,他能不能贏了你!

    2.平時就要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培養自己和孩子良好的溝通習慣,這是解決孩子頂嘴最根本的一個方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和父母多溝通、多交流。透過有效的溝通、交流,家長能夠及時瞭解孩子心理發展狀況,也能讓孩子學會做人、做事的原則和方法,使他了解父母、瞭解世界、認識人生。

    家長注意培養和孩子這種良性溝通,孩子就會慢慢建立起對父母的基本信任。這種信任對孩子來講非常有益,他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安全感,不論孩子處於什麼狀態,他都會將你視為最理解他的人,所以,即使有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行為,他敢於在家長面前說真話、真是地表現自己,這樣情緒上的衝突就會少一些。如果小時候不注意溝通,大了以後再溝通就不習慣了。

    當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衝突,不論誰勝誰負都是教育的失敗。

    因此,當你的孩子和你頂嘴時,家長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教育有沒有什麼問題。從自己的教育態度、教育方法去考慮自己的對錯。端正自己的教育態度,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運用切合孩子實際的教育內容,正確認識孩子頂嘴這個現象,最後,把頂嘴帶來的教育阻力變為促進孩子進步的動力。

  • 14 # 興趣數學小李老師

    孩子之所以敢在公共場合頂撞父母,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父母縱容孩子,從小就百依百順,要什麼 給什麼,稍有不滿意的,孩子就受不了,特別暴躁,導致頂撞。

    二:孩子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母陪伴特別少,缺少父母關愛,父母在孩子心中沒有尊嚴。

    三:父母性格暴躁,不會與孩子溝通,不管孩子對錯,不管任何場合,經常批評孩子。傷到孩子自尊心啦!孩子也有自己的尊嚴,父母沒有意識到。

    四: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性格的培養,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真正的愛,孩子沒有感恩意識。

    我覺得孩子與父母頂撞這事,沒有誰對誰錯,都有責任。都需要深刻的反省自己,父母不要包辦孩子,該放手時且放手,更不要縱容孩子,害人害己。孩子和家長都需要多看一些正能量的書,提升自己素養,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 15 # 優思理科王

    一般來說,頂嘴現象的發生有如下幾種情況:

    1、不顧及孩子感受

    比如孩子正看著動畫片或者正玩在興頭上你卻讓他停止去幹其他事情!

    孩子愛頂嘴?家長也有錯!

    2、與孩子缺乏足夠的交流

    不理解孩子的做法而是一味的干涉制止!

    孩子愛頂嘴?家長也有錯!

    3、孩子被溺愛壞了

    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依著他,久而久之被溺愛的孩子對長輩有恃無恐,語言上產生頂撞就不足為怪了!

    孩子愛頂嘴?家長也有錯!

    4、反面榜樣力量

    如果父母經常和家庭其他成員頂嘴,孩子就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並加以運用。

    但是怎麼才能有效的減少孩子頂嘴的?

    孩子愛頂嘴?家長也有錯!

    1.減少溺愛舉動

    如果真是因為溺愛造成孩子頂嘴,那隻能是從治根開始。只有把對孩子溺愛的氛圍驅除了,頂嘴現象才能減少。最好是全家形成統一戰線,如果孩子不聽話,明顯是不講道理的頂嘴胡鬧,大家都不理他,孤立他,讓他承受後果。而當他變得講道理聽話時,則要用鼓勵的言行強化他的轉變。

    2.營造民主氣氛

    營造足夠的民主氣氛,誰說的有理就聽誰的。並且鼓勵孩子隨時講出自己的感受,隨時化解孩子的委屈。別怕你會沒有威信,其實你越這樣做,孩子越會理解和認同你。反之,如果總是以“大”壓小,長期下去,反而可能導致孩子在日後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3.用心傾聽想法

    如果孩子頂嘴,做家長的先不要動怒,而是心平氣和地傾聽他辯解的理由,如果孩子說的有道理,就別端著家長架子不肯讓步。這個時候,如果你強硬地把孩子堵回去,而不疏導,他日孩子長大些,會更頂嘴。

    4.用童話故事引導

    如果孩子頂嘴的動機的確不妥,不妨利用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裡的人物來引導他。比如孩子最喜歡的童話人物是小王子,你就可以編一個小王子頂嘴的故事來教育他,遇到不同意見時要用正面的語言跟爸爸媽媽講出來,如果孩子最崇拜奧特曼,你也可以拿奧特曼做主角,這樣會有很強的說服力。

    5.給孩子過度時間

    有時候,孩子在玩或看電視的時候,大人如果下令他停止,馬上去彈鋼琴或睡覺,孩子一下子不能從原來的活動中脫離出來,就會頂嘴。遇到這種情況,不妨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比如告訴他:“媽媽現在去刷牙,等刷完牙你就要關掉電視了啊!”或者告訴他,分針指到哪個數字時就要去彈琴了。你告訴他這些後,就要堅決執行。孩子會發覺其中規律的,一旦成為了規律,成了他的一個習慣,再執行起來就不困難了。

    孩子愛頂嘴,家長也有錯!

  • 16 # 諸老師職場經驗談

    找別人的原因會瘋掉,找自己的原因能清醒。

    孩子敢在一些場合與父母頂撞,本質是父母的原因。

    1: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印件,孩子身上所有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父母的問題。以我們的經驗判斷,一般家庭不和諧父母容易吵架的,孩子也容易脾氣暴躁,頂撞父母。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人的個性相近習慣卻相差甚遠。性格是先天形成的,習慣是後天養成的。一張白紙的小孩,父母在她身上怎麼畫就變成了什麼樣的孩子。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也是這個道理。

    2:強勢的父母容易養出叛逆的孩子。所謂強勢就是要孩子一切都聽家長的,容不得孩子半點不從。這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個人能力也比較弱,在強勢父母的強制壓制下不敢反抗,也沒有能力反抗。隨著他慢慢長大,翅膀慢慢硬了,被壓制已久的情緒就開始爆發。正所謂壓的越厲害,反彈也越厲害。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自然在一些場合也容易頂撞父母。

    3;重養輕教。教養教養,有教有養。我們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生怕委屈了孩子,這個本質上是養。什麼是教?就是教他做人,教他規則,教她禮儀禮貌,比如不能隨意與他人發生爭執。要懂得長幼有序,尊重長輩老師,做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人。如果重養輕教,甚至有養無教,孩子在一些場合頂撞父母也就不奇怪了。

    總結: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在父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的重點是教他如何做人。所謂做事先做人,事在人為,只有學會了做人,孩子才能順利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 17 # 關注新教育

    好的,看到類似的問題,我們不用思考,就知道是家長的過錯。常言說的好,“子不孝,父之過”等等就非常的說明一切。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懂事理,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家長的思想,在加上家長對孩子的日常教育的措施方法有很多的不當之處,往往會引起孩子的不解、誤會,很多時候家長又不能懂得孩子的心思和想法,還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往往用欺騙的言語和行為來掩蓋自己對孩子的關心,來想方設法地維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家長形象,導致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信任和尊重,導致埋在孩子心中的不滿和憤怒,在某一個溝通的節點給點燃爆發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敢在一些場合與父母頂撞的原因。

    比如,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家長,經常用這樣的語言與孩子溝通;“這次考試考好了,我就帶你去遊樂園。”“你在奶奶家表現乖乖,我回來就給你買棒棒糖!”“好好寫作業,週末媽媽帶你吃大餐!”

    類似這樣的承諾,讓孩子從小聽到大。開始的時候,孩子帶著滿滿對父母的信任,努力去達到他們對他們的每一點小期望,滿心歡喜地等待他們來兌現承諾,可是現實中他們以“太忙了!沒空!”、“哎呀!忘了!”、“下次吧!”等各種藉口失信一次又一次,甚至連一聲抱歉、一句解釋都沒有。因為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都是不懂事的小孩,是可以隨便糊弄過去的小孩,是即使鬧也掀不起多大浪花來的小孩,所以可以失信、可以敷衍。

     

    可是事實上,孩子什麼都懂,父母對待他們的一切欺騙和謊言,他們都永遠記恨在心,他他們的內心都有一個憤怒的小孩,只是積累的還不夠,等足夠的時候,就如同山洪暴發一樣,一瀉千里。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孩子們都會記憶猶新,很多場景都還歷歷在目。父母的一次次言而無信,讓或者對父母越來越不信任,也很失望,他們“偉岸”的形象也因此在孩子的腦海中“轟然倒塌”!所以當父母再來“吊孩子胃口”時,孩子由半信半疑到後來滿不在乎,也不會再全力以赴去達到他們的要求,既然承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一個“兒戲”的做法,孩子又何必傻傻去“聽話”呢?為此,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場景中,我們就會無數次看到,很多的孩子對著他們的家長大聲叫嚷:“你們就是大騙子,我再也不會相信你們說的話了,再也不會聽你們的話!”,所以,孩子不聽話的同時也就順其自然地敢肆意妄為的去頂撞自己的父母了,為此,那些自以為是的父母們,就逢人便說孩子的不聽話和大脾氣,來為自己掩蓋事實和自我教育的失敗,來儘可能的來維護少得可憐的自尊。雖說孩子頂撞父母是不懂事,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是年少輕狂的表現,可是仔細推敲實質則是孩子的家長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為他們用承諾給自己挖了一個坑,然後又親自埋葬了自己的威信和尊嚴。

  • 18 # L煙柳畫橋

    這個問題從道理上回答,應該是孩子錯了。作為子女應該尊重孝順父母,在有外人的場合還頂撞父母,可見是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

    那麼一個孩子為什麼沒有教養呢?我想絕對不是天生的,一定是出生後才形成的。這與父母教育和家庭環境就有關係了。

    父母從小對孩子的不當行為不加管束,任由發展,總是認為“他還是個孩子”,“他還不懂事”為藉口,替他辯解。

    一味的遷就,讓孩子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他的意識裡,他認為自己就是對的,也許他根本就沒有認為“頂撞父母是一種錯誤”,

    值得慶幸的是他還是個孩子,一切都還來得及補救。

    以後對孩子恩威並重,知行合一,德育先行,言傳身教,相信孩子會慢慢變得懂事的。

  • 19 # 心臺愛吃紅豆

    您的描述雖然很簡單,但是能從這幾句話當中感受到了確實您在為這樣的情況感到苦惱,甚至會產生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從小的教育方式不對才導致孩子現在的行為。其實,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你的孩子是幸運的。因為它從小生活在一個平等的空間裡,他有尊重他並且給予自由的父母。這樣環境下,孩子的發展會更加的自由並且能夠更勇敢的去探索成長,相信您的孩子也一直是您的驕傲。

    而隨著兒童自我概念的發展,兒童的獨立意識到了青春期開始逐漸萌芽。這個階段,孩子追求和渴望個性化和獨立的自我。孩子需要去有突破權威和對抗權威來證明自我價值,因此孩子的叛逆心理和尋求關注的表現會逐漸增多。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一個不穩定的宇宙,隨時都可能爆炸。這個時候,他的叛逆和違抗並不是有針對性的指向性的,而是他需要透過對權威人物的反抗來獲得自我認同感。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同伴關係是他們最認可和內化的關係,他們更容易從同齡人身上獲得一些認可和滿足。孩子對於父母的權威就開始逐漸的挑戰,並不是因為他與父母的關係產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只是在這個階段當中他需要滿足自己的自我價值需要。所以作為父母,我們理解了這種現象背後的心理原因,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

    那麼父母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夠避免繼續產生這樣令人不愉快的場景呢?家長可以嘗試著繼續使用平等和自由輕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平和且坦誠告訴他這樣的行為讓父母感覺很不好。把你真實的感受傳遞給他,但不是採用壓迫和絕對命令的方式來教他改正而是讓他從內心裡認可並且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會讓父母難過。孩子雖然會有反抗和叛逆的傾向,但是在他們的心裡還是有著是非價值觀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他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主動性的改變。

  • 20 # 攜手一遇

    這個問題也是目前一部分孩子常出現的問題,家長束手無策,孩子越是縱容越來勁,包括在學校,老師更是打罵不得,讓教育者們都變得無能為力。我覺得有一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家庭教育中,從小沒有給孩子養成規矩,不懂得長幼之分,也就是多數孩子都是在幾代人惡庇護下嬌生慣養成長的,為我獨尊。

    第二,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逆反,這也與遺傳基因和家庭環境有關,孩子在逆反中尋求自由和成長,這個階段更需要家長的關心和陪伴,溝通方式很重要。

    第三,從小的生長環境,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孩子,容易情緒波動大,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反應。

    每年我接待過無數的家長求助,等到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家長悔之晚矣,所以,無論是什麼原因,家長的溝通方式很重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愛不是給最好的吃穿,而是走進孩子的內心,看孩子需要什麼?缺少什麼?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重的責任,讓孩子身心健康才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認識5個月的物件,最近一直約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