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王爸爸的公主女兒
-
2 # 月亮的窩
很多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這個新身份給她生活所帶來的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另一方面,隨著社會中職業女性越來越多,女性對自己事業的要求也同以往大不相同,常常陷入這個難解的局——是選擇孩子,還是選擇事業?
其實我們都走入了一個思維的誤區,其實這兩者之間並不是直接選擇的關係,而是如何合理分配精力和時間的關係。如果是選擇,就意味著我要回家養育孩子工作不幹了,或者我每時每刻工作孩子丟給其他人。但大多數人選擇的是,我兩者都要。 那麼,現實是否有我們想象的這麼嚴峻?
首先,孩子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敏感脆弱。孩子有母親關注和陪伴的需要,同時也有獨立探索周圍世界,挑戰自我的需要,在孩子開始學會走爬開始,就可以適當地鼓勵孩子樂觀獨立探索自己的世界,而不需要二十四小時的陪伴,或者每時每刻的遊戲,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對母親理解的深度和力量。對於在工作的母親,只要不是將孩子完全忽略,孩子可以具備也需要訓練他具備理解母親的能力。
其次,工作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殘酷。周圍的每個人都會理解一個女性做了母親之後需要一些時間呵護自己的心肝寶貝,尤其是在孩子剛出生的前幾年。那麼在前幾年適當地控制事業發展的節奏,將其維持在當前水平,不追求過高的發展,過高的要求,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或許就是我們合理面對工作的態度。
那麼到了孩子稍大一些,比如上幼兒園、上學之後,能夠更加獨立,能忍受更多分離的時候,也更深刻地理解什麼是工作的時候,我們再將這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將工作做好,那麼照樣可以將事業發展的非常理想。 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是每一個成年人需要學習的技能之一。讓自己從無盡的想象中爬出來吧,再仔細看看自己的生活,或許解開這個結的鑰匙就在你自己手中。
-
3 # 川妹子木分的日常
留守兒童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到社會上的關注。我作為一個即將待產的準媽媽,我還是會選擇留在孩子身邊,記錄他的成長,畢竟一輩子太短,不想留有遺憾,然而,這個問題似乎不好解決。因為要減少留守兒童的話,就必須讓大人待在家裡。但以現在的社會發展水平,以現在人的工作方式來講,大人待在家裡這種做法很明顯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怎樣,我會努力,給他最好的生活,讓他的童年沒有遺憾[呲牙]
-
4 # 蕊悅寶媽
我有倆個寶貝,我家的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即使這樣我也不會出去工作,第一是沒人看孩子,第二是教育問題。像我們這種小地方男人掙錢就可以了,女人只要會管錢,應該還是可以的
-
5 # 辣椒豬豬育兒經
這個問題也是困擾我的問題,但是幾經思考過後,我還是願意自己帶孩子,就算累點,我也不想讓孩子當留守兒童。
我見過許多留守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就跟著外公外婆或者是爺爺奶奶,到頭來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親近,即使孩子長大了也如此。我們這邊俗話說“誰帶的就是誰的小孩”,我發現很多孩子確實是這樣的,如果常年不和父母在一起,孩子就不會和你親近,有時候對他來說你可能還不及他的一個玩伴。
主要是現在學校的很多活動都需要家長參與,老人家有時候力不從心,孩子看見人家的父母都在,自己卻孤零零的,會對他的心靈造成傷害,甚至影響他今後的性格。
對此,我有一些建議:
①如果孩子已經上學了,其實帶著孩子在身邊並沒有什麼不可以,夫妻雙方可以正常上班,兩個人的時間儘量錯開,這樣可以照顧到孩子,要是經常加班的話,可以給孩子報一個晚託班。
②要是孩子在三歲之前還沒上幼兒園的話,儘量自己帶吧,也就辛苦這些年,媽媽可以找些兼職做做,如果實在條件不允許,可以接一方父母過來住,讓他們幫幫忙,自己找一個相對自由的工作,這樣可以兼顧工作和照顧孩子,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有利。
結語
孩子的成長就這麼幾年,況且孩子也希望父母陪在自己的身邊,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努力工作不就是為了孩子嗎?過了很多年你也許會發現,自己在外面工作的那些年錯過了太多,也許用更多的時間都彌補不了。
-
6 # 果媽科學育兒
留守兒童被問到小朋友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多數都會回答: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我只想跟爸爸媽媽在一起。近幾年,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最開心的是過年的時候,因為他們很快就能見到在外打工的父母了!
記得有句名言說得好:用前半生去得到些東西,用後半生去失去一些東西。其實如今的社會,有些需要的是一些物質上面的滿足,還有一些需要的是精神上滿足。相對而言,物質上面滿足很容易,但精神上面卻很難滿足,也永遠滿足不了。留守兒童多數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小部分是小孩是獨自生活自力更生。
在工作和孩子之間我覺得還是孩子的成長更值得陪伴,更值得花時間和精力的,為了孩子的成長,多在家陪陪孩子吧,重新規劃下自己的工作吧!孩子們需要的是一種安全感和被愛的感覺,做到當父母應有的責任,更應該關心的是孩子們的成長,給孩子們一個快樂健康成長的家!
-
7 # 飄逸如詩
再苦再難也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老公堂哥夫妻兩人長期在外工作,兩個孩子是爺爺奶奶帶大,農村老人帶小孩,只要餓不著穿得暖就行,會忽略孩子的教育問題,大的初中一畢業就不讀書了,整天化著濃妝到處去玩,小的初中沒念完也不想上學了,每天跟著村裡小混混玩,甚至還脫女孩衣服給人拍照。堂哥堂嫂雖然賺到錢了,但孩子卻再也回不去了。
看著堂哥的孩子這樣,我決定再難也要自己帶孩子,雖然收入會少一些,但把孩子教育好才是重中之重。
-
8 # 司穎Vivi
選擇孩子。
困難一定很大,但是時間不可逆。
我27歲創業,35歲上市公司高管。14年一直在努力奔跑,但是回頭看,一路的成長和收穫中,兩個孩子成了我整個青春裡最幸福的背景,勝過一切榮譽。
也許每個人的生命追求不同,我只是覺得:心與心的互動和相依,我們短暫的生命中最真的溫暖和幸福,難道不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美好嗎?
我們老去的時候是更希望執手親人,還是隸屬名利呢?
最難的時候就是孩子和工作都需要我們的時候。有的時候挺過來,你也許發現,孩子和工作並不是完全衝突的。
在你每一天的努力拼搏和全心陪伴中,孩子才能耳濡目染他需要活成的樣子。
-
9 # 無歪歪
留守兒童越來越多是因為多數父母想趁年輕出去賺錢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如果問我怎麼選擇,我是選擇陪在孩子身邊, 因為站在父母角度,錢沒有可以再賺,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我不想錯過關於他成長的一切。
-
10 # 小樹的超人媽媽
我是一名寶媽,我的寶寶現在一歲了,這也是我現階段遇到和正在經歷的一個問題,我也在努力權衡生計和孩子的問題,但是我覺得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最好不要把孩子丟給老人,自己出去打工,因為你得到的會比失去的更多!而且我覺得這兩者也不是完全不能兼顧的事情,為了陪伴孩子的成長,犧牲一點工作上的成就我覺得也不遺憾。[心]首先,對於父母來說,雖然選擇自己帶孩子的同時,還要兼顧生計問題會相對比較辛苦,但是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快樂和幸福的事情,這是任何成就都沒有辦法所比擬的,而且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的參與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前段時間我看了很多“李玫瑾”老師的講座,陪伴對於孩子真的太重要了,因為掙錢忽略孩子的成長,最後讓孩子走向歧途的案例比比皆是,既然我們選擇生下他,就要對他的成長負責![心]其次,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存在很強的隔代親,但是不管爺爺奶奶帶還是姥姥姥爺帶,都是沒有辦法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的。對於孩子來說,最為需要的人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有著他們的愛一路相伴,才能更為健康快樂的成長。“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是我這段時間記憶最深的一句話。童年對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它的影響也是深遠持久的,所以不要讓你的孩子用一生去治癒他的童年,給他一個幸福的童年吧![心]最後,我想說下教育孩子方面的問題。老一輩對孩子固然也是很好的,可是思想觀念上還是要差很多的,例如有些老人,衛生觀念比較差、太過寵溺孩子、迷信一些偏方等等的問題,所以如果實在沒有精力,可以讓老人搭把手,但是不要完全依賴老人來管教孩子。而且我認為父母辛苦操勞了一輩子,他們也應該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我們要相互理解,不應該把我們的責任都強加給父母。好啦,這就是我的見解,謝謝
-
11 # 小彩霞阿姨
留守兒童為什麼感覺越來越多我的看法是:留守兒童在當下是真的不少。但是沒辦法,父母出去打工掙錢,孩子只能受委屈。讓爺爺奶奶帶,可憐了孩子!可是父母出去打工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家庭一步步好起來,讓日子越過越好
-
12 # 為自己做再做自己
選擇孩子!
童守兒童越來越多,大部分是因為家長想賺更多的錢,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讓孩子過好的生活,可是孩子真的需要這些嗎?什麼對於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呢?
1.留守兒童多了,家長外出賺錢了,孩子感覺幸福嗎?並沒有。孩子感受到的是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我們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和孩子建立親子依戀關係,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你沒去建立,而是一味地去賺錢,認為這樣可以給孩子更好的,那等孩子長大了,你會發現孩子和你根本沒有那麼親密,相反,可能會很疏遠,因為你缺席了他的童年。
2.你給孩子的是你想給的,但是你也可以問一問孩子想不想要。很多時候家長認為孩子手裡有錢花,穿好衣服,吃好的食物,有好的教育,孩子會開心,長大了應該能明白自己的辛苦。可是孩子要的根本就不是這些,你給孩子再多,他也不會開心的。
孩子要的是實實在在父母的陪伴。
3.如果孩子經常由父母陪伴,並且親子關係良好的話,那孩子到青春期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不會很叛逆的。
4.如果實在是需要去工作,那也要儘量抽出固定時間來陪孩子。但是這樣的陪伴一定要是高質量的。是你全心全意陪孩子,不去處理自己的工作,不去玩兒手機,而是陪孩子玩耍,或者給孩子講故事,去公園,所有你們能接受的親子活動。
具體如何選擇還是要看你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如果你覺得孩子的童年更加重要,那就選擇孩子吧!在往後的幾十年中,你會發現你受益於你的這個選擇。
-
13 # 東北大韭菜
孩子既然生了,就不要輕易和孩子分開,生而不養你生他作什麼?孩子生出來,我們就有責任去教育他,去愛護它,如果你和他分開了,那麼你怎麼去教育他?還愛他,工作是很重要,但是但是教育孩子也是同樣重要,夫妻兩人如果能有一個人在家裡找孩子,儘量一人工作,一人照顧孩子,這對孩子成長有利,錢永遠的掙不完,養孩子只有這麼幾年,尤其六歲之前對孩子成長尤其重要,一張建議供您參考,如果覺得正確記得關注喲
-
14 # 是蝦米麻麻吖
問題:在孩子與工作之間,你會如何選擇?
我的回答:在看到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的現象的時候,其實我是很痛心的。
因為,在我生出孩子的那一刻開始,我從未想過我會那麼的心繫於他。我曾經以為我是可以很灑脫,很開朗,很能處理家庭問題的那類女生,萬萬沒想到,就那個軟軟的小傢伙改變了我的一切。
以至於那段時期我都有點執念,我相信大多數麻麻都能跟我感同身受。
我是和老公有單獨的小家,我們和父母分開住的,出了月子我就回到了自己家,我是相信我能帶好孩子能把家庭打理好的,事實證明,我也確實讓我的小家正常運轉了起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一直糾結要把孩子丟給公婆帶出去工作,還是我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再丟給公婆出去工作。在我閱讀了很多育兒書籍之後,我決定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再去找份能兼顧照顧他的工作。孩子最重要的6年我不想錯過,他的一生就這一個6年,我想盡心盡力的陪伴他,也是不給自己留遺憾。
這個決定我老公也是高度支援的,他覺得我們自己帶孩子會比老人帶孩子更好一些,畢竟隔輩太親了。
這樣的決定必然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家庭經濟重擔全都壓在了老公一個人身上,他會很辛苦,生活上的孩子的所有也全都交給了我一人,我也會很辛苦。好在我們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現在也是越來越順利了。
我相信任何情況下,但凡有一點機會,母親都不會想讓自己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的,都想陪在他身邊。那些重擔,那些壓力,逼的母親不得不做出離家出去工作的決定。
所以特別能理解,生活都不容易,都是迫於無奈。都值得被尊重。無論做什麼決定,不要後悔,堅持下去總會越來越好。
-
15 # 珠漂小哥阿武
大家好我是阿武,我來回答一下這問題,關於留守兒童為什麼越來越多了,在孩子和工作之間,你會怎麼選擇?首先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的原因,一般都是生活所迫,當地就業機會少錢,工資低。導致要背井離鄉出去外面打工,通常外地工作工資會比本地高一點,就是為了能多攢點錢,這樣才能供養孩子撫養老人,有條件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因為要減少留守兒童的話,就必須讓大人待在家裡。但以現在的社會發展水平,以現在人的工作方式來講,大人待在家裡這種做法很明顯是不可能的。試問天下有哪一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正是因為父母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才會義無反顧踏上外出打工的道路。他們最終目的,還是想讓孩子的生活好一點。他們為了讓孩子不受苦,寧願自己遠離故鄉,寧願自己受苦受累。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樣的決定,才會出現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的情況。如果為了孩子的生活好一點,家長不得不這樣做。當然了,平時家長外出工作之後,最好每天跟孩子影片通話,這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另外,最好隔兩三個月回家一次比較好。如果在孩子和工作之間,我會盡可能選擇留孩子在身邊,如果從小就給孩子留下一個孤獨的童年,這樣會對孩子的教育和身心發展非常不利。不管爺爺奶奶帶還是姥姥姥爺帶,都是沒有辦法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的。對於孩子來說,最為需要的人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有著他們的愛一路相伴,才能更為健康快樂的成長。好啦,這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
16 # 曉籬
都是為了生活,誰也不願意丟下自己的孩子,遠外打工。一年見一次。甚至有的幾年都見不著一次。有些人在比較貧窮的山區不出去打工賺錢,根本沒有出路。特別是家庭孩子比較多,根本養不起。有得有失吧。什麼都沒有十全十美的。如果選擇帶孩子。家庭就少了一份收入。靠一個人打拼生活上會緊張些。如果選擇孩子留守。家庭就多了一份收入生活上會富裕些。生活質量上也好很多。我也是一位寶媽,我是選擇了放棄工作帶孩子。失去了與社會與人的互動,靠孩子的爸爸一個人打拼。前6 7年,我們一家人都在城市租房待在一起。慢慢的城市裡面的物價各方面都上漲,面臨著孩子上小學各方面。然後又選擇了夫妻倆分隔兩地。孩子的爸爸在外上班,我回老家鎮上租房子帶小孩。收入方面只靠孩子的爸爸。壓力很大,沒辦法,孩子轉眼間就大了。雖然自己做父母的都不能陪在身邊,至少母親陪在孩子身邊看著長大各方面教導。個人觀點
-
17 # 老馬愛生活
這是目前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同時也是一個矛盾體。建議分階段的看待這個問題,因為在不同的時期或許有不一樣的抉擇……
-
18 # 小破媽媽
留守兒童,這四個字就是沉甸甸的社會現實。
沒有人會願意跟自己的孩子分開,除非是迫於經濟壓力。如果是我,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
19 # 睿寶and駿寶
現在留守兒童越來越多,這個問題也確實讓人十分揪心,但是在這件事情上相信父母也是有許多的無可奈何。
分析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反映的只是現在社會的一個縮影,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是願意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的,但是如果陪伴孩子的代價可能就會一貧如洗。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父母不能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物質基礎,那還說什麼其他方面的給予呢。哪個父母會不知道讓孩子留守鄉下對孩子的影響有多不好呢,相信很多父母也是出於好心,但有時真的很無奈,他們也只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日後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所以只能選擇背井離鄉,暫時丟下自己的兒女,去外地打工,他們為的也是孩子們的幸福。我可以想像,這個決定是多麼艱難又多麼無奈。
工作和孩子該如何選擇1.如果是因為父母必須要去遠離孩子的地方工作的時候,父母只能平時多和孩子通通電話,發發影片,多關心下孩子,平時可以買點孩子喜歡的東西寄給孩子,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他父母一直在外面惦記著你,關心著你。如果有時間還是抽空回家看望下孩子吧。
2.父母可以選擇在周邊地方工作。白天夫妻倆打工賺錢,至少晚上下班了還可以陪陪孩子。不一定大城市打工收入就會高,大城市打工消費也高。相對周邊地方打工收入可能不會那麼高,但是消費水平也會低一點。這個不是絕對的咯,因為父母既然要出遠門工作肯定也是收入驅使去的,不然誰會願意把自己的孩子丟給老人家照顧呢。所以,如果可以在保證溫飽的情況下再在離家近一點的地方就業,這也不失是目前最好能解決孩子問題和工作問題最好的方案了。
3.不要說什麼把孩子帶到身邊的這種提議。既然要選擇讓孩子留守,肯定也是不得已,肯定也是不方便把孩子帶到身邊,誰都不想讓孩子很久都見不到父母。同樣哪個父母會不想自己的孩子。
-
20 # 紫幽飛翔吧
我家寶寶剛剛六個月多點,由於有點早產,所以一出生就開始住院、打針、觀察等。所以在住院那段期間每天都看著寶寶扎針,由於胳膊太細,手太小,護士每次扎針都不會一次成功,最多的時候輸一次液需要扎3、4針,再加上寶寶天生愛動,又很容易跑針,所以就得繼續扎。說實話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每次都特別難受,感覺寶寶從小就受了這麼多痛苦。
現在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照顧孩子,誰來照顧,怎麼照顧的問題。由於爺爺奶奶平時比較忙,所以我也不太願意讓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因為孩子還太小,還在吃母乳,但是我馬上就得去上班,因為產假要結束了,如果讓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我就得天天從老家到學校來回跑,可是孩子一天要吃很多次,孩子又不吃奶瓶,想到孩子吃不上,哇哇哭的情境,我就忍不住落淚,因為不想再讓寶寶營養不良,早產的寶寶本來就容易得病,如果再營養跟不上,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這種情況下,其實我已經下定決心要辭職了,因為沒辦法,老公要去北京上班,爺爺奶奶帶孩子,我來回跑,又怕孩子吃不好,生病,這樣就會得不償失。這段時間趕上了疫情,鑑於這種情況,老公打算從北京辭職,暫時在家帶一段孩子,等孩子能吃輔食了,再想其他的辦法。
其實我相信每位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一邊是孩子,一邊是工作。工作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但是就會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和照顧。所以這個問題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每個家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也會做出不同的抉擇。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回覆列表
我會選擇以孩子為主,想辦法利用碎片時間掙點錢。錢隨時都能掙,時光不能倒流,孩子童年錯過就永遠錯過了,多少錢都不可能再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