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秀亭940
-
2 # 經典音樂薈1
唐朝詩人李紳,就是寫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作者。
如果你據此就認為。李紳是一個勤儉節省,清心寡慾之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看一個人是否節儉,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看它日常生活的表現。
同樣是這個李紳,在做了司空之後,排場卻大嚇人。劉禹錫在參加了她府中的一次宴會後,曾經寫道: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據說李紳對這首詩讚不絕口,當場就賜予了劉禹錫一名舞姬。想想劉禹錫和李紳也就是一路人。
從悲天憫人到窮奢極欲,一方面是環境地位發生了改變,另一方面也是李紳固有的性格所造成的。新唐書評價他:“至務為威烈,或陷暴刻”,意思是行事風格霸道嚴厲,有時甚至有些暴虐。這個性格成就了他一生的名氣,也讓他在死後蒙受了追削爵位的羞辱,可以說是成也威烈,敗也威烈。
-
3 # 子時之前
說到這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晉景公如廁而亡了。
晉景公是春秋戰國時春秋時代諸侯國晉國的一位君主,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在他當權的時間內還是比較有作為的。春秋戰國時期,封建迷信的風氣還是比較嚴重的,有人信,有人半信半疑。《左傳·成公十年》記載,晉景公生病之後,有一次做了噩夢,夢中有一群厲鬼向他索命,驚醒之後,晉景公找桑田巫解夢,桑田巫占卜之後跟晉景公說,他吃不到來年的新麥子了,晉景公大怒,將桑田巫關進監獄,準備等他吃了新麥子之後殺掉。
之後,晉景公在病中有夢到了他的病變成了兩個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隨後,從秦國請來的醫生緩(扁鵲徒弟、當時扁鵲已死),為晉景公診斷之後說你這個病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晉景公一聽這醫生挺高明的,診斷的跟我夢到的一樣,送了一份重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這也是成語病入膏肓的來源。
只是,雖然病沒有好,但是晉景公還是堅挺的活著,到了6月份,新麥長出來了,於是晉景公叫人獻上新麥,當著桑田巫的面煮好。在晉景公準備吃的時候,肚子突然發脹難受,得先上個廁所,把肚子排空再說,誰知這一去竟然沒有回來,等到早上的時候,有個小臣(占卜、祭祀的)夢到自己揹著晉景公登天,到了中午的時候在廁所裡找到了晉景公,只是晉景公已經淹死在裡面了,於是這個小臣進去把晉景公背了出來,之後被用來給晉景公殉葬。
(《左傳》裡“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漲,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
4 # 冰鎮的哈密瓜
提起三國演義裡的張飛大家並不陌生,我們也經常在電視劇熒屏裡看到他的身影。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凶神惡煞的黑臉大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張飛其實是個文藝帥哥。
至於張飛的相貌,雖然三國史書中沒有記載,但他的兩個女兒嫁給了劉禪,一個禁哀皇后,一個張皇后,如果張飛真是個糙漢子,長相差的話,恐怕女兒也不會好看到哪去,事實從他兩個女兒都能嫁給劉禪就能看出,張飛的長相也不會難看。
而正史中記載,張飛在書法和繪畫方面也很有造詣
元朝時,吳鎮有一首詩叫《張益德祠》,詩中說張飛書法很好,即使是鍾繇也不一定能和他相提並論,雖說詩人說的話有可能被誇大,但張飛的書法並不差,這應該是最後的結論。
明代《丹鉛總錄》中也有張飛書法的記載:“涪陵有張飛刁斗銘。其文字甚工,飛所書也。“
《畫髓元詮》中也說張飛擅長畫美人,喜歡草書,只是張飛的這些書畫沒有遺留下來。
而這一切能直接證明的還得是1985年修閬中市錦屏山時,從河中撈起來的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八蒙,立馬勒銘”。這些文字都寫得非常漂亮,有人說這很有可能是張飛《立馬銘》的真跡(存疑)。
所以張飛確實是個文藝美男子,從以上幾點就足以看出,至少不會是個五大三粗的糙漢子。
-
5 # l遠山l
中學時代,讀過一些蘇軾的詩,受益匪淺。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他的一則小故事。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蘇軾出生於四川眉山縣。
每一位曠世奇才或偉人的誕生,都會伴隨一些神異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當然蘇軾也不例外。
傳說雖不足以全信,卻也生動形象地說明,蜀地的奇山秀水給予了蘇軾最早的陶冶和啟迪。
兒童時期的蘇軾和小夥伴們一起在河灘上玩“鑿地為戲”的小遊戲,蘇軾竟在沙地裡挖出了一塊非常漂亮的淺綠色的像魚形的大石塊,這石塊周身分佈著許多細細的銀色星點,敲起來鏗鏘有聲,竟是一塊上乘的硯石,父親蘇洵認為這是蘇軾兄弟在文學上有輝煌發展的吉祥徵兆。事實證明,在往後的近一個甲子的年月裡,這位曠代詩人,經歷完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
6 # 隱秘的歷史
李白賦李花
李白抓周時,抓了一本詩經。他父親很高興,認為兒子長大可能成為詩人,就想為李白取個好名。但直到兒子七歲,還沒想好名字。那年春天,李父對妻兒說:“我寫一首春日絕句,你母了各添一句。一句是‘春風送暖百花開’,一句是‘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說:“火燒杏林紅霞落”李白等母親說罷,不加思索地向盛開的李樹一指,道;“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拍手叫好,果然兒子有詩才。他越念越喜歡,心想這句詩的開頭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這最後一個白字用得極好,正說出樹李花聖潔如雪。於是,他就給兒子起名叫李白。(果然是親爹~)
-
7 # 墨染金風
對唐伯虎的印象,大抵還停留在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他率性不羈,人生活得何其得意。事實上,先生是才子不假,但那個真實的唐伯虎並非如此。
唐伯虎24歲前可謂是風光無限,但在24歲這年,唐伯虎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離世,家道中落,給了他沉重的打擊。26歲唐伯虎的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他潛心讀書。29歲,唐伯虎一解低迷,參加了應天府公試,一舉高中解元,得到了“唐解元”的稱號。
第二年,就在趕往京城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個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人——徐經(徐霞客的曾祖父)。
徐經,江陰的“富二代”。在考試前,徐經帶著唐伯虎四處拜訪高官名流,其中便包括了主考官程敏政。彼時,徐經早已私下收買了考官的家童,拿到了試題,並邀請他代筆。出於人情,唐伯虎“贈予”了徐經試題的答案。不料,這屆會試題目十分冷僻,難倒了大批考生,唯獨他們二人的文章鶴立雞群,又因二人往日與主考官私交甚密,被檢舉科舉作弊,最終兩人下獄,後均被罷黜為浙藩小吏。唐伯虎好生悲憤,對於這種侮辱尊嚴的職位,唐伯虎深以為恥,堅決不去就職。
在唐伯虎35歲那年,他來到寧王府,後來他發現寧王是要謀反稱帝。唐伯虎最悲慘最悽慘的人生開始了。要想活著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唐伯虎裝瘋賣傻,甚至脫衣裸奔。撿回了一條性命的唐伯虎,身心俱疲之下對所謂的仕途徹底喪失了希望。
在人生潦倒之時,唐伯虎靠變賣字畫為生。
而變賣的春宮畫也成了中國古代性文化獨樹一幟的產物。唐伯虎最終在桃花庵裡度過了餘生,享年54歲。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不禁為唐伯虎的後半生感到惋惜!
-
8 # 文辰羊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那個被誤解很久的著名【黑長直】男孩-包拯,包大人。沒錯就是男孩,為什麼這麼說?首先,【黑長直】代表三種屬性:
1.黑,包大人的黑就不用多說了,從小陪伴我們長大的各種童年陰影啊。面如黑炭就是包拯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2.長,其實在這裡讀的是另外一個讀音zhang三聲。包大人長著什麼?很明顯,額頭上有一輪明月!這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包大人特徵!
3.直!什麼直?性子直!包大人喜歡彈劾各種看不慣的違法亂紀,潛規則。粗略估計包拯在位期間至少彈劾了三十位顯官!直言不諱,與惡勢力鬥爭到底不妥協,也是我們對於包大人的印象。
影視劇中的熟悉的包拯形象
其實,我們心中的包大人一直以來都是根據民間流傳的小說故事改編的。包大人的三種最為人所知的屬性裡有兩條與真實的包拯完全不符!
首先,包拯可真是一點不黑,人家白著呢!
再來,包大人額頭上真沒有長一輪明月!
不信來看看故宮裡的包公畫像。
這樣的兩個【小秘密】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包大人為民請命,打倒了多少貪官汙吏,簡直就是大宋廉潔奉公乃至整個封建時期公務員的典範!所以一直以來都被當做了一種廉潔的象徵,甚至有些地區還把包拯奉為神明。正所謂【奇人必有異相】,所以在傳誦包大人偉大事蹟的時候,總會有一些【美麗的添油加醋】來烘托包大人的英明神武。
有人肯定會問,為什麼要刻畫成黑臉?白白嫩嫩不好嗎!
有一個成語說的正是如此:鐵面無私!形容什麼?正是像我們包大人一樣無視潛規則的好官!
鐵是什麼顏色?所以這大概就是包大人為什麼會是面黑如炭!這樣的鐵面形象肯定更符合我們老百姓心中的包青天的形象吧!
-
9 # 原也
有趣的歷史故事
【朱元璋種樹】
《燕京時餐記》記載,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裡很窮,經常捱餓。有一天,已經兩天沒飯吃的朱元璋走到一個小村莊,看到一棵柿子樹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頓。後來,他當了皇帝,忘不了柿樹的功勞,不忘植樹造林,於是下令有五畝至十畝地的人,要種柿子樹、桃樹、棗樹;還下令安徽鳳陽、滁縣等地百姓每戶種兩株柿子樹,不種就罰。從此,安徽等地大面積種柿子樹。
【蘇東坡趣事】
蘇東坡是北宋時候的著名文學家,他和當時的白雲寺懷仁和尚交情頗厚,但是兩人在一起的時候,時常鬥嘴。
一天,蘇東坡又去找懷仁和尚玩,一進廟門便大聲喊:“禿驢何在?”
懷仁和尚一看是蘇東坡,便微笑著說:“東坡吃草。”
【王壽彭的打油詩】
王壽彭是清慈禧年間的狀元,當年考取狀元,有人曾經懷疑,不知道這個狀元是怎麼來的。
因為當時正直慈禧大壽,傳說讀卷官一看王壽彭的名字有利用價值,為討慈禧太后的歡心,把不是第一名的王壽彭的試卷調到第一名給慈禧,太后一眼看到這個名字十分吉祥,徵兆自己(王)壽如彭祖。
王壽彭這三個字居然能巧合到象徵慈禧太后長壽,她內心的喜歡自然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她點王壽彭為狀元,並對讀卷官大加恩賞。
實際上王壽彭會試與慈禧大壽只是個偶然的巧合而已,無必然的聯絡。事後,王壽彭也作一首打油詩抨擊此事:
“有人說我是偶然,我說偶然亦堪難。
世上縱有偶然事,豈能偶然又偶然”
-
10 # 是三姑娘丫
我們知道蘇東坡是北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和詩人,這是蘇東坡官方的身份,蘇東坡被大家孰知,並且喜歡,不僅僅他有卓越的才能 還在於他是一個有趣的人。
蘇東坡還是美食家和養生達人。
蘇東坡是美食家已經不是秘密了,那麼作為養生達人的他會有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呢?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的時候,他的政治生活陷入了低估時期,黃州生活條件差。但是蘇東坡是一位樂天派,很快就自己開墾土地,帶著一大家子種菜,種果樹,生活也算過得去。在黃州的這段日子,蘇東坡開始尋求長生之術,鑽研佛道。
蘇東坡練瑜伽主要是受弟弟子由的影響。子由和蘇東坡兩兄弟感情非常好,子由是一個不愛說話,悶聲幹大事的人,生了三個女兒,七個二子,都是蘇東坡介紹配婚的。子由夏天腸胃消化不良,看上去面黃肌瘦的,有一天子由去送蘇東坡的時候,蘇東坡發現弟弟看起來元氣煥發,蘇東坡疑惑這是吃了什麼神丹妙藥了,子由告訴他是練了瑜伽,病都好了。
蘇東坡到了黃州之後,除了修煉佛經之外,他就在道觀閉關七七四十九天。
蘇東坡練了瑜伽之後,大有所獲,所得的心得都寫在了《養生論》裡。
據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說,蘇東坡還賦予了瑜伽幾項中國要素,除了彎曲腰,腿之外的動作,還增加了定時的嚥唾液。
為了尋找長生不老,蘇東坡除了練瑜伽術之外,還沉迷於煉丹。
煉丹是道家追求追求長生不老的一種藥,叫“仙丹。”主要材料是汞的化合物質,我們知道,汞是有毒的,這些丹藥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本身就有毒,又如何長生呢?
但好在,我們的蘇東坡大詩人沒有在尋找長生不死之藥的路上迷失自己。
-
11 # 若憶閣
我知道的關於古代歷史人物的小秘密還不少,我就暫且列舉幾點。
1、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非常愛喝酒,經常縱酒佯狂。有一次他喝醉酒之後就把衣服脫了,袒胸露乳地睡在屋子裡,有人看見他這樣之後就去嘲笑和譏諷他,於是他機智地怒懟了回去,說“我把天和地當做我的房屋,把我的房屋當做我的衣褲,你們為什麼跑到我的褲子裡面來?”原文出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原文:“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諸君何為入我褲中?”
2、宋朝書畫大家米芾(fú)非常喜歡石頭,這種石頭不是一般的石頭,而是進貢給皇帝的花崗石,也就是太湖流域一帶的奇石。這種石頭講究“通靈奇透”,是古代的文人所鍾愛的文玩。米芾對石頭的痴迷到了何種地步?他在喝醉酒之後拉著石頭結拜兄弟,還給他磕頭,在他的書畫作品裡面也能經常見到石頭的形象。
3、乾隆皇帝是一個附庸風雅之人,他非常喜歡寫詩和收集文物。他一生寫有四萬餘首詩,創下了歷史之最。但是他的詩在後世卻沒有傳頌度,這是因為他的詩全部都是打油詩。他在收集來的書畫上都題滿了題跋,並且還會蓋滿印章,他這樣做就破壞了書畫裡面的“氣韻”,致使很多畫的“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壞。
-
12 # 中文宣魏良鵬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名人的故事和秘密鮮為人知。如東晉名臣陶侃出身貧寒,年輕時做過縣吏,曾利用職務之便給母親湛氏送去一罐醃魚。湛氏不肯吃,還責備陶侃說:“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晉書》卷96《列女傳陶侃母湛氏傳》)謝安侄子謝玄,年輕的時候喜歡佩戴紫羅香囊,謝安怕他玩物喪志,“因戲賭取,即焚之”,用這種行為加以教育,自此謝玄停止了佩戴香囊。再如,謝安兄子謝朗,“善言玄理,文義豔發”,小時候一次大病初癒後,在叔父謝安處與僧人支遁談玄,論爭得十分激烈。謝安寡居多年的嫂嫂王氏擔心兒子過度勞累傷身,兩次派人叫謝朗回去。謝安總捨不得讓謝朗走,想讓他們論出個結果。王氏只好親自跑到謝安家,說:“新婦少遭艱難,一生所寄惟在此兒”,哭著把謝朗拽走。謝安對支遁說:“家嫂辭情慷慨,恨不使朝士見之。”(《晉書》卷79《謝安傳》)表示了對嫂嫂行為的理解和尊重。這兩件事反映了謝氏家族重教育、講禮節的門風。
-
13 # 素問史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人物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以下是我精選的三個小故事:
1.蘇軾是個“釀酒試驗家”。蘇軾仕途不順,經常被貶,幾乎是每被貶到了一個地方,就釀一種不一樣的酒。蘇軾被貶黃州時,用蜂蜜、米和米飯釀造了黃州蜜酒;被貶惠州時,用生薑、肉桂等材料釀造了桂酒;被貶海南時,用白麵、糯米、清水釀造了“真一酒”;被貶定州時,釀造了松酒,等等。“三山咫天不歸去,一杯付與羅浮春”,“釀偽真一和而莊,三杯儼如侍君子”,“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醒清酮”等詩句,都描述了釀酒的故事。蘇軾還寫了《酒經》,敘述了釀酒的具體方法,是我國釀酒界的大詞典。
2.王安石不愛洗澡。《宋史•王安石傳》記載:“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意思是王安石不愛奢華,為人非常節儉,衣服髒了、臉髒了也不洗。王安石臉色黑黑的,家人以為他生病了,就去請大夫來看,大夫說王安石很健康,臉上黑是因為平時沒洗臉,臉上的灰積得太厚了,洗一下就好了。據此可以看出王安石邋遢和不修邊幅的形象,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笑談。
3.孔子“挑食”。孔子吃食很講究,“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不多食”,“食不語,寢不言”等等。意思是孔子做菜講究選材、刀工和烹飪的方法,注意飲食衛生,並且節制飲食。不是說孔子是真正的很挑食,什麼都不吃,而是講究什麼食物能吃,什麼不能吃。他比較注重在有限的食物裡把資源利用好,實現資源最大化,把食物最好的樣子烹飪出來,這樣對吃者也是一種享受。古人的壽命普遍很短,而孔子活了73歲,這跟他精細養生是有很大關係的。
古人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當我們多瞭解一點他們的小秘密時,就覺得這個古人的形象又豐富了一分,覺得他們離我們又了近一步。
古人很有智慧,他們把所看所得所想記錄下來,讓我們後人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對古人的真實生活又多瞭解了幾分。
-
14 # 中文系的留級生
曾國藩,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作為“湘軍”創始人打擊太平天國起義,維護清政府統治,又是近代洋務運動先行者
,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公”。
曾國藩有比較嚴重的“間歇性”面板病,類似於現在的魚鱗病或者蕁麻疹,一到天氣炎熱或者潮溼的時候,曾國藩就會難受不已,因為此時的他渾身發癢,難以忍受。曾國藩的面板病嚴重到什麼地步?每天都要婢女給他撓癢才能睡得著,只要發癢一定要把自己的面板抓破才能罷手。
雖經多方醫治,但一直未能根除,加之封建社會人的認識很侷限,就有人把他和神龍轉世聯絡起來,因為傳說中龍身上有鱗片,而曾國藩身上脫落的面板正和龍身退去鱗片相似,這也就使世人更加堅信他是神蟒轉世。
在當時醫療水平低下的情況下,治癒是不可能,為了治癒隱疾,曾國藩甚至請來了方士,方士說他是神虯轉世,病歲沒治好,但他內心十分高興,直到他六十二歲死去。
-
15 # 等等美文
李白賦李花
但直到兒子七歲,還沒想好名字。
那年春天,李父對妻兒說:“我寫一首春日絕句,你母子各添一句。一句是‘春風送暖百花開’,一句是‘迎春綻金它先來’。” 母親說:“火燒杏林紅霞落”。
李白等母親說罷,不加思索地向盛開的李樹一指,道:“李花怒放一樹白” 。父親拍手叫好,果然兒子有詩才。
他越念越喜歡,心想這句詩的開頭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這最後一個白字用得極好,正說出一樹李花聖潔如雪。
於是,他就給兒子起名叫李白。(果然是親爹~ )
-
16 # 甲申十七年
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第三帝國二號人物,希特勒的創造者。他老婆馬格達·戈培爾,“帝國第一母親”,和戈培爾生了6個孩子,被希特勒稱為“帝國模範家”。
她說她愛她的丈夫,但更愛希特勒,因此她將6個孩子都以H開頭命名。1945年戈培爾全家在柏林地堡中為希特勒殉葬,死前她說,她無法讓孩子生活在沒有納粹主義的世界。
戈培爾是馬格達的第二任丈夫,她的前夫Gunther Quandt和她生有一子,名叫Harald,很巧合也是以H開頭的,1945年馬格達自殺前給這個兒子寫信訣別。他後來成為德國鉅富,名下產業包括寶馬汽車,時至今日Quandt家族的資產超過150億歐元。
上圖:電影《帝國的毀滅》中的“模範家庭”
下圖:真實的“模範家庭”,最後一排居中站立者就是Harald Quandt
-
17 # 觀象齋主人
很多歷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舉個曾國藩的例子。此人被成為一代完人。他有個身體的小秘密就是他患有終身未能治癒的牛皮癬。
曾國藩一生事業非凡,獨立支撐清朝江山多年,立德立功立言,當時被人看做聖賢。但他一生為牛皮癬所苦。每當炎熱或潮溼的氣候,就會奇癢難忍,抓個不停。每逢軍情緊張,公務繁忙,壓力巨大時,他病情就會就會加重。抓下一身皮屑,甚至撓出血來。
有一次,曾有一個江湖郎中,給他看病。醫治沒有什麼效果,就說曾國藩身上的癬疾實為蟒蛇轉世所形成的,乃是蟒袍玉帶,封侯拜相的預兆。因為曾國藩小時候曾聽家人言說,母親曾夢見蟒蛇入腹,他也覺得自己不是凡人,不但沒有怪罪那個江湖郎中,反而重重賞賜了他。
曾國藩在晚年時,由於夫人不在身邊,為了找人給自己抓癢娶了個小妾。(當然也可能是託辭)後來這個小妾死了,曾國藩非常傷心,為她寫了一副輓聯:
“未免有情,對酒綠燈紅,一別竟傷春去了;似曾相識,悵梁空泥落,何時重見燕歸來。”
後來曾國藩也再沒有娶妾,而牛皮癬這種極難治癒的頑固性面板病也幾乎伴隨了他一生。
-
18 # 小司馬講史
北宋名相張齊賢把一個秘密藏了30年
有一次,張齊賢家舉行宴會,一個僕人順手把幾件銀器偷偷藏在衣服裡,恰好被張齊賢在門簾後撞見,但他並沒有聲張。
後來,張齊賢官至宰相,他家的僕人大都得到了升遷,只有那位偷東西的僕人是個例外。有一天,這個僕人藉機跪在張齊賢面前發牢騷:“老爺,我從小就侍候您,為什麼比我後來的人都得個一官半職,您是否把奴才我……給忘了呢?”
張齊賢見他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於心不忍,便對那個僕人說,我本想把這件事爛在肚子裡,不對任何人講,可你今天問了,我就把實情告訴你吧。你還記得在江南時偷銀器的事嗎?僕人一怔,隨即額頭冒出了汗。
張齊賢又說,我現在雖位居宰相,但我怎能向朝廷推薦一個小偷做官呢?我念你侍奉我多年,現在給你一些銀兩,你離開我這兒,自己選擇一個地方安家吧。既然我把藏了30年的秘密講給了你,你也必然有愧於我而無法再留下來。那位僕人哭著辭別而去。
北宋名相王安石吃菜的秘密
新來的僕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那個僕人還舉出了證據:在吃飯時,他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得精光,至於其它盤子裡的菜,他是一筷子沒動。
王安石的夫人笑笑說,你把那盤鹿肉絲擺放在什麼地方了?那個僕人說,擺在老爺的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王安石最遠。結果,那個人卻驚呆了。離王安石最遠的那盤鹿肉絲,他是一筷子沒吃。相反離他最近的那盤子菜,卻被他吃得淨光。原來吃飯時,王安石從不挑剔吃什麼菜,他滿腦子想的全是朝廷改革的事兒。這個小秘密也只有王安石的夫人最清楚不過了。
北宋名相司馬光拒不納妾的秘密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納妾蓄妓的風尚。但司馬光是個例外。
司馬光結婚後,妻子張夫人一直沒有生育,這讓張夫人心生愧疚,總想給司馬光納個妾,好讓司馬光擁有一男半女。有一次,張夫人揹著司馬光不知道,偷偷買了一個美女,悄悄安置在臥室,然後自己再借故外出。可這次張夫人的如意算盤打空了,還被司馬光狠狠說教了一頓。
司馬光拉住張夫人的手說出了自己不納妾的原因:“當年,我曾對岳父發誓,這一生我只愛你一個人,這是我對你父親的承諾,也是我心裡所想表達的。我不能因為你沒有生育孩子就移情別戀。”張夫人聽後熱淚盈眶,就再也沒有提及為司馬光納妾的事。
司馬光夫婦關係和睦,當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盡了丈夫的責任。
-
19 # 品文博苑
一代兵仙西漢開國頭號功臣韓信,其一生都充滿傳奇色彩,人生之路跌蕩起伏,大起大落,最終還是以連自己作夢都想不到的悲劇屈辱的方式結束了自己一生。但這並不影響後世人們對他一生的傳奇充滿好奇之心。
韓信(?—前196年),漢初著名將領,軍事家。淮陰(今江蘇省淮陰西南)人,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曾與張良一道整理兵家著述,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寄食漂母 受辱胯下韓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餬口度日,所以許多人都討厭他。曾經在下鄉南昌亭長家吃閒飯,幾個月後,引起亭長妻子的不滿,天一大早就燒好飯,在床上就把飯吃了。等到吃飯時間韓信去了,就不為他準備飯食。韓信看出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離去。韓信的志向、抱負和一般人不同,他的母親死了,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
一次,韓信在城下釣魚,有許多老大娘在沖洗絲絮,其中一位見韓信餓得可憐,就給他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對這位老大娘表示,自己以後一定會重重報答她的。這位老人很生氣地斥責韓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吃食,難道是希圖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想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高大魁梧,好帶刀劍,可內心卻是膽怯的。”當眾侮辱他說:“你不怕死,就用劍來捅了我,怕死,就從我胯襠下爬過去。”韓信注視了對方好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襠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登壇拜將 縱論天下項梁渡過淮河北上時,韓信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他曾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劉邦入蜀,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犯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說:“漢王不是想得天下嗎?為什麼斬殺壯士?”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觀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讓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可並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十分賞識他。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為排擠到漢中),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漢王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漢王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漢王報告丞相蕭相逃走了,漢王劉邦非常生氣。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進見,漢王怒斥蕭何為何逃亡。蕭何說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韓信。漢王說:“諸將領中逃亡的數十人你不去追,卻偏偏去追一個無名小卒韓信,是在欺騙我吧?”蕭何說:“那些將領容易求得,至於韓信,是國中英傑,普天下不會找到第二個了。
您如果只想長期在漢中稱王,那您可以不用韓信,若想奪取天下,只有韓信是與您共商大計的人。這就看您的主意了。”漢王表示自己也想向東發展,絕非甘居漢中,定要取天下。蕭何說:“如果大王決意東進而取天下,能夠任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不能用,韓信終歸會逃去。”漢王看在蕭何的情面上答應任韓信為將,蕭何堅持要再加以重用,漢王表示可以讓他做為大將。於是漢王想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您一向對人傲慢,今拜大將如同招呼小孩,這就是韓信離去的原因。如果您想真心任用韓信,就應擇吉日,齋戒,設壇場,舉行拜將儀式,這樣才行。”漢王同意了蕭何的要求。眾將聽到都很高興,覺得有機會被選拜大將了。等到拜大將時,竟是韓信,全軍皆感驚訝。
韓信拜將以後,漢王說:“蕭丞相多次稱讚你的才能,請問將軍有何定國安邦的良策?”韓信問:“同您東向而爭天下的不是項羽嗎?那大王自己估計一下,論兵力的英勇、強悍、精良,同項羽比誰高誰下?”劉邦沉默良久,認為不如項王。韓信再拜,贊同他說:“不僅大王,就連我也覺得你不如項王。可是我曾經事奉過項王,請讓我談談項王的為人。項王一聲怒喝,千人會嚇得膽戰腿軟,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賢將,這隻算匹夫之勇。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淚,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可是等到部下有功應當封爵時,他把官印的稜角都磨光滑了也捨不得給人家,這是婦道人家之仁。項王雖然獨霸天下而使諸侯稱臣,可是卻不居關中而都彭城,又違背義帝的約定,把自己的親信和偏愛的人封為王,諸侯對此忿忿不平。諸侯見項王驅逐義帝於江南,也都回去驅逐他們原來的君王而自立為王了。凡是項羽軍隊經過的地方,無不遭蹂躪殘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強屈服。名義上雖為天下的領袖,實質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強大會很快變成衰弱的!現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敵人不被誅滅!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給功臣,何愁他們不臣服!率領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計程車兵,何愁敵人不被打散!況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馬欣本為秦將,率領秦國弟子已有數年,戰死和逃亡的人不計其數,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和將領投降了項羽,至新安,項羽用欺詐的手段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人,唯獨章邯、董翳、司馬欣得脫,秦人對這三人恨之入骨。現在項羽以武力強封這三人為王,秦國百姓都不擁戴他們。您入武關時,秋毫不犯,廢除秦苛酷刑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國百姓無不想擁戴你在關中為王。根據當初諸侯的約定,大王理當在關中稱王,關中的百姓
都知曉。可大王失掉應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漢中做王,秦地百姓無不怨恨項王。現在大王起兵向東,攻三秦的屬地,只要號令一聲即可收服。”漢王聽了非常高興,認為得到韓信太遲了。韓信的這番議論,實際上為劉邦制定了東征以奪天下的方略。
請王招忌 被奪兵權韓信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後,他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當時,楚王正把漢王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看了韓信上書內容,漢王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漢王的腳,湊近他的耳朵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漢王經提醒也明白過來,改口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幹什麼做代理!”於是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齊國失利,龍且戰死,使項羽非常恐慌。派盱臺人武涉前去遊說韓信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韓信謝絕說:“我奉事項王多年,官不過是個郎中,位不過執戟之士。我的
話沒人聽,我的計謀沒人用,所以才離楚歸漢。漢王劉邦授我上將軍印,讓我率數萬之眾,脫衣給我穿,分飲食給我吃,而且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如此親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會有好結果的。我至死不叛漢,請替我辭謝項王的美意。”武涉的遊說失敗後,齊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舉足輕重的關鍵在韓信手中,於是用相人術勸說韓信,認為他雖居臣子之位,卻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險。終於說動韓信,但韓信猶豫而不忍背叛漢王,又自以為功勞大,漢王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於是不聽蒯通的計謀。
漢五年(前202年)劉邦在固陵兵敗,用張良計,把陳以東至傅海之地割給韓信,睢陽以北至彭城之地封給彭越,徵召韓信,彭越率兵會師垓下與項羽決戰。韓信指揮這場會戰,統帥三十萬大軍獨當正面,孔將軍居右翼,曹將軍居左翼。漢王領兵隨後,絳侯周勃、將軍劉武跟在漢王后面。韓信首先交鋒,不利,向後退卻,孔將軍、曹將軍縱兵夾擊,楚軍招架不住,韓信乘勢反攻,楚軍大敗,十萬軍隊都被聚殲,項羽逃至東城自剄。劉邦於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後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縣東)。
兔死狗烹 慘遭誅戮韓信到了楚國,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輪到下鄉南昌亭長時,只賞他一百錢,並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又召見曾經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中尉,並且告訴諸將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項羽兵敗後,他的逃亡將領鍾離昧因素來與韓信關係很好,就投奔了韓信。漢王記恨鍾離昧,聽說他在楚國,就下令楚王逮捕他。那時韓信初到楚國,到各縣鄉邑巡察進出都派軍隊戒嚴。漢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遊覽雲夢澤。”其實是想要襲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劉邦將到楚國時,韓信打算起兵謀反,但又認為自己無罪;想去謁見漢王,又怕被擒。這時有人向韓信建議:“殺了鍾離昧去謁見漢高祖,高祖必定高興,也就不用擔心禍患了。”於是韓信把此事與鍾離昧商議,鍾離昧說:“漢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你這裡,如果想逮捕我去討好漢王,我今天死,隨後亡的定是你韓信。看來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結果鍾離昧自殺而亡。韓信持鍾離昧首級去陳謁見劉邦。劉邦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后面的副車上。韓信說:“果然如人們所說,‘狡猾的兔子死了,出色的獵狗也該烹殺了;高飛的鳥射完了,那張良弓也該收起了;敵人被消滅了,謀臣也就要滅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了,我當然該被烹殺!”高祖說:“有人告你謀反。”就給韓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陽,赫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深知高祖劉邦嫉妒他的才能,所以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韓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對於和絳侯周劾、穎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直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高祖劉邦高興時常同韓信閒談將領們才能的高下,劉邦問:“像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您最多能率十萬大軍!”劉邦問:“如果是你,又怎麼樣?”韓信說:“我是越多越好哇。”劉邦笑著說:“既然是越多越好,為何被我抓住呢?”韓信說:“您不擅於帶兵,但卻擅於駕御將領,這是我為什麼被您抓住的原因,況且您的這種才能是上天授予的,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
對於韓信的死,高祖又歡喜又憐憫。一代軍事家,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漢朝打天下作出過重要貢獻的韓信,終於死在呂后手裡並被誅滅三族。
-
20 # 野史日記
他才華橫溢,大儒倒履相迎,卻有一特殊愛好。
在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士叫王粲。他出身名門,曾祖父是漢順帝時期的太尉,太尉是什麼官職,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太尉一職,在歷朝歷代中,都是正一品,統領天下兵馬,掌中央軍事大權。他的祖父王暢,漢靈帝時期的司空,算是名士,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卻只是何進的長史了。
儘管家族沒有以前興盛,但是卻不耽誤王粲成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才華在當時深受認可,也得到了很多文人大儒的尊敬。
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為漢三公。父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三國志》
大儒倒履相迎到了漢獻帝時期,在初平二年這一年,董卓掌握了朝政,漢獻帝成為了傀儡,面對權臣欺壓弱主的情況,王粲也是有心殺賊,但是無力迴天。當時朝中有一位大儒,名為蔡邕。在朝中廣受尊敬,門客極多。這個蔡邕雖然是個正派人士,但是他卻深得董卓的知遇之恩,後來董卓倒臺,所有人都大笑,只有蔡邕沒笑,因此得罪了王允,沒有選擇明哲保身,也是一個性情中人,當然這是後話。
對於蔡邕的學識,王粲也十分欽佩,所以王粲曾經在蔡邕最高光的時候,也去拜見過這位老先生。當時的王粲也已名聲在外,所以聽到王粲來拜會的通報之後,蔡邕也並沒有端著架子,反而是趕緊出門相迎,甚至連鞋都穿反了。
蔡邕門客不絕,所以蔡邕的舉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為當時在朝堂之上,能使蔡邕如此失態的人物,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大家的心中紛紛猜測,會是誰呢?不久,蔡邕返回之時,所有人都側目,結果讓大家大失所望,因為來者並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樣貌一般,身材矮小,並不見奇。
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三國志》
蔡邕自然也看出了大家的心事,於是,急忙開口介紹,說這位王粲公子,雖然年紀輕輕,但是才華卻在老夫之上。隨後自然又介紹了一下他的家世背景,畢竟在東漢末年,對於出身都十分看重,即便你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是白身也得不到尊重。
能夠使蔡邕這樣的學者,錯履相迎,在眾目睽睽之下,攜手入堂,這是蔡邕給了年輕的王粲天大的面子。同時也說明了王粲的才華確實得到了蔡邕的認可,是有真才實學之人,建安七子名不虛傳。當然了,如果王粲沒有祖上的光環,即便才華橫溢,恐怕也難有這番待遇。
投奔曹操後來王粲跟了曹操,覺得曹操才是位明主,在與曹操的交談之中,也不吝讚美之詞,將劉表與袁紹貶得一無是處,將曹操說得知人善任。雖然有溜鬚拍馬之嫌,但是仔細想來,卻也算是中肯之說。因此,王粲得到了曹操的提拔。
王璨除了有善辯之才外,對於舊典舊佩也有很深造詣,所以,曹操在建立魏國之後,建立典章之時,對王粲極為看重。不僅曹操看重,曹操的兩個兒子也對王粲十分尊敬,這兩個兒子正是曹丕與曹植,曹操的兩個重要接班候選人。
王璨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在路上遇到古碑誦讀,隨後就能倒背如流。在看別人下圍棋的時候,棋子不小心弄亂,王璨可以隨手恢復。因為他的才華與本領,曹操出遊的時候,經常帶著他。也算是曹操身邊的寵臣了,除了他以外,還有和洽、杜襲也受到了曹操重視。王璨也是太年輕,還因此吃醋發過脾氣,結果被和洽給教訓了一句,“白天你陪著主公就行了,晚上也要佔了嗎?”讓人忍俊不禁。
粲強識博聞,故太祖遊觀出入,多得驂乘……——《三國志》
特殊的愛好王璨除了有才華、有趣、得到曹丕和曹植的尊敬以外,他還有一個“小秘密”,所謂的“小秘密”其實是一個特殊的愛好——喜歡聽驢叫。當時的驢應該普及度也不是特別廣泛,但是以王璨的地位,聽到驢叫也不是什麼稀奇事。驢叫幾乎在每個人的認知當中,都是“不好聽的聲音”,但是在王璨的耳中,卻是天籟之音,令他久久不能自拔。王璨的這個小秘密,逐漸也被眾人知曉了,甚至曹丕也知道此事。於是,在王璨離世之後,眾多親戚好友來參加葬禮,大家為了懷念王璨,有的吟詩,有的做賦。但是曹丕覺得這些事情都無法表達他對王璨的懷念之情,內心依然十分傷感,無法釋懷。曹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那就是學驢叫送王璨最後一程。
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
曹丕的地位學驢叫,那成了什麼樣子呢?於是,曹丕建議在場的所有人,都要以學驢叫來給王璨送葬。來這裡參加王璨葬禮的人,基本都是他的親友,所以對他的這個特殊愛好也都有所瞭解。所以,曹丕提議之後,得到了一致響應,一時間,在王璨的葬禮之中,想起了一篇驢鳴之聲,也算是千古奇聞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
回覆列表
秦始皇並沒有真正統一中國,因為當時還有一個衛國,而衛國被秦二世所滅;
秦朝人口有2000萬,西漢武帝時升到5000萬,東漢末年,由於軍閥混戰和瘟疫流行,全國人口竟然減少了3/4,中國大地只剩1100萬人口;
秦滅亡後,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對峙於廣武澗時,項羽用箭射劉邦,一箭正中胸口,劉忍痛拔箭,反唇譏笑項羽只射中他腳後跟,結果項羽羞而退兵,繼鴻門宴後再次錯過除掉劉邦的難得時機;
逼死楚霸王的韓信死時被關在籠子裡A籠子外面蒙上布,然後一群女人用竹槍捅死了他;
三國後的南北朝時代有個皇帝的書僮領8000兵,從現在的南京出發,一路打下長安、洛陽70座城市,擊敗當時北魏的50多萬大軍,他叫陳慶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是隋末文佳皇帝陳碩貞而非武則天;
安祿山在楊貴妃面前最常見的扮相就是繈褓裡的嬰兒;
北宋清明上河圖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現的人物都多(三國也才1200人);
海陵王完顏亮曾引兵50萬攻打南宋,宋軍望風而逃,然而金兵卻在採石磯被一個書生虞允文打敗,金國陷入內亂,完顏亮被殺,南宋至少多維繫了100年;
大風改變歷史:元軍10萬在日本九州登陸後與日軍激戰於海灘,大風過後元海軍覆滅;
李自成之所以反叛是因為政府讓他失業(他原來是驛卒,類似郵遞員);
李自成曾被明總督陳奇渝困在車廂峽谷,但後者竟然接受他們的投降請求,結果李自成一被放出峽谷馬上就又明末張獻忠屠殺四川人達千萬,清朝不得不移湖南、湖北人填充四川;
明末代皇帝崇禎要皇室大臣捐100萬兩銀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窮,李自成進京後向他們追銀子,嚴刑拷打後竟然捐出來7千萬兩;
當吳三桂與李自成大戰于山海關外時,大風過後清軍突然出現在吳一方,李大敗;
雍正實行的「攤丁入畝」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全國人口在10年內淨增一倍,人口從康熙末年的7千萬增加到乾隆初年的1億5千萬;
道光皇帝首創「四菜一湯」,他為人十分節儉,勤政愛民,但就是由於簽了一份《中英南京條約》被歷史學家唾棄;
中英鴉片戰爭中,清兵和英兵的傷亡比例是600∶1;
歷史上唯一向世界宣戰的是中國的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