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666山野村夫
-
2 # 閆廣鑫
制度上有問題!宋朝軍事在根上已經爛了,沒法回頭啦!宋仁宗時期的人才也不是像秦王李世民那樣的軍神,只是優秀的將領而已,在歷史大潮年前,無力改變什麼!
唐朝的興盛毀於節度使制度,於是宋朝肯定會吸取教訓,千方百計的防著武將!
在宋朝軍事將領在出徵之前,皇帝會將佈陣圖交給將領,出征將領如果按照皇帝的旨意佈陣,如果戰敗是不用負責人的!
西漢平定七王之亂的周亞夫說過,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戰場形式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宋朝皇帝卻將軍事將領是否聽話,凌駕於戰爭勝負和國家安全之上!
再說一下宋朝官場氛圍對於優秀軍事將領的打壓!
宋仁宗時候的大將狄青徵西夏也勝了,然後平叛也勝了。最後當到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但是狄青到了東京汴梁當了官,全是壞事。
有一天,狄青家可能夜裡搞點祭祖活動,燒點蠟燭,他家人忘了提前給開封府打報告。開封的衙役們一看說這家裡怎麼有火光啊?
第二天這個話一傳那就不是味了:昨天狄青家裡夜有怪光。然後士大夫們就說,你看那個篡唐的梁太祖朱溫當皇帝之前家裡就晝夜有怪 光,這狄青想幹什麼啊?
後來歐陽修害狄青,一封表接著一封表地上給仁宗,這個時候仁宗還留中不發。後來文彥博又去找仁宗說:這個狄青你得把他拿走。仁宗還說狄青是個忠臣啊。文彥博說的話跟秦檜說的話一模一樣,說太祖皇帝當年也是忠臣。被這些文臣攆走之前,狄青去找文彥博說:我啥也沒幹,你們幹嘛要害我呢?文彥博也是冷冷就幾個字:“唯猜忌爾。”
再說岳飛嶽王爺!
高宗曾經四個字“精忠岳飛”賜給岳飛。臨死的時候有人勸岳飛反他都不反。岳飛怎麼會是高宗最大的敵人?高宗也這麼想過,有一次高宗說,這個岳飛還是個忠臣啊。秦檜就在旁邊說,對,岳飛是忠臣,我們太祖皇帝趙匡胤當年不也是後周的忠臣嗎?
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岳飛以後,你以為滿朝文武都在可憐岳飛嗎?我可以告訴你,整個朝廷的人尤其是士大夫,都是擁護殺掉岳飛的!在文人眼中,你武將根本就沒有地位,我們只要是有猜忌,你武將就要滾蛋呀!
再說宋朝軍隊計程車兵!
宋朝軍人失去了榮譽感。宋朝軍人地位都很低,宋朝是個極度“崇文抑武”的朝代,講一個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宋朝名將狄青,他在地方當官,經常捱上司韓琦排擠。一次韓琦要殺狄青的舊部焦用,狄青求情:“焦用有軍功,是好男兒。”韓琦卻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那才是好男兒。當兵哪有什麼好男兒。”當場把焦用給殺了。
宋朝軍人地位低下,到了什麼程度?
當兵是罵人話,《水滸傳》裡什麼“賊配軍”,講的就是罪犯被髮配去邊遠地方當兵。軍隊是犯人待的地方,“發配充軍”嘛。“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說法就是流傳於宋朝。
-
3 # 精彩小頻道
原因有三點
原因一:缺少戰馬,而且北方天險盡失漢族聚居區之外,幾乎全是馬背上的民族,要想抵禦他們的侵襲進而征服他們,那麼必須在戰爭中大量使用戰馬,用敵人的武器來戰爭敵人。由於西北、河套是傳統繁衍、養殖戰馬的地方,但上述地區卻全被外族侵佔,且嚴禁戰馬輸入中原,由此導致宋朝的戰馬數量奇缺,唯一能輸入戰馬的地區,只剩下從吐蕃六穀部進口一徑而已。
其實宋朝並不缺少馬匹,但能用於作戰的卻是極為稀少。宋太宗時期,曾組建過一支人數在3-4萬間的騎兵部隊,而這竟然也是帝國的全部“家底”。此後,宋朝戰馬數量即使到達最高峰時,也從未超過5萬匹(詳情見《宋史·卷一百五十一·兵十二·馬政》)。戰馬數量如此稀少,不要說征服異族,就是算跟動輒便能出動十數萬騎兵的遼夏等國打成平手,已經算是奇蹟。
原因二:以文制武,嚴重約束武將的自主性漢唐兩朝之所以能深入敵鏡、拓地萬里,固然緣於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但更重要的,則是朝廷對將領們的信任。但在宋朝,情況卻完全不同。宋太祖登基之初,鑑於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夫跋扈的現象,“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元城語錄·捲上》),採取了一系列以文制武、強幹弱枝的措施,固然消除了武將作亂的隱患,但同時也造成了對武將的防範過嚴。
“杯酒釋兵權”後,宋朝確定以文制武的國策
皇帝對於武將的防範,不僅在於實行調兵權與指揮權相脫離、文官監軍、將帥平時與士卒隔絕等等措施,而且還創意十足的製造出“御製陣圖”這種奇葩玩意兒,用來指揮前線將領在戰場上行軍紮營、佈陣作戰等事宜,嚴禁將帥按照自己的思維行事。如此一來,將領們成了皇帝的“提線木偶”,毫無自主性可言,更談不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用這樣的將領打戰,怎會完成如衛青、李靖一般的功業?
原因三:異族組織化程度很高,已非漢唐時期可比無論是匈奴、鮮卑,還是突厥、薛延陀、回鶻,這些北方異族從未建立過高度組織化、集權化的國家,單于/可汗命令的有效性,完全取決於其他部落首領對他的依附程度。而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又註定了他們要靠天吃飯,一旦遭遇天災,往往便會陷入無以為食的困境。以上情況決定了外族生存的脆弱性,從根本上來講就不是漢唐的對手。
無論是契丹人還是党項人,都組建了國家
但情況到了宋朝卻發生鉅變,無論是契丹人建立的遼,還是党項人建立的西夏,無一例外都是高度組織化、集權化的國家,帝王命令的有效性跟宋朝一樣。不僅如此,遼和西夏在保留本族傳統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利用被征服的漢人大力發展農業、積蓄物資,基本上已克服“靠天吃飯”的困境。如此一來,若想效仿漢唐、深入敵鏡作戰,所消耗的軍隊、物資將是前者的數十倍,絕非宋朝所能承受。
-
4 # 遼寧有歷史
宋仁宗時,之所以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原因有兩個。
燕雲十六州,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這一帶。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將十六州送給了契丹,至此,這個地方成為遼國的一部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以及他的弟弟、北宋第二任皇帝趙光義都試圖收復過燕雲十六州,但都沒有成功。
題主問到的,宋仁宗時期,他的手下能人眾多、武將雲集,為什麼也沒有收復呢?
原因之一,遼國當時實力強大。這時候的遼國,在不斷吸收和借鑑中原地區先進的政治體制、經濟模式與文化後實力大增。再加之遼國原有的騎馬作戰方式,在冷兵器時代更讓遼國在軍事方面笑傲群雄。所以,即使宋仁宗手下武將眾多,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收復會成功。
原因之二,對北宋而言,未收復,價效比更高。對一個國家而言,戰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國力、財力的比拼。如果北宋強勢收復燕雲十六州,就需要將國家財政源源不斷的輸送至戰爭前線,這對國計民生而言並不一定划算。不僅如此,即便耗費大量財力與人力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北宋依然與遼國接壤,而且還打破了原有的兩國之間的平衡,可能致使兩國陷入長時間的拉鋸戰中。
再有就是,對宋仁宗而言,因為自己的先輩都沒能收復十六州,自己未能收復,所面臨的指責也不會更猛烈。這也能也是宋仁宗沒有動力收復的原因之一。
-
5 # 醒世恆言丶
宋仁宗時期確實群星璀璨,人才輩出,卻依然無法收復失地呢。
用群星璀璨來形容宋仁宗時期的人才一定都不過分,隨便拉出一位在歷史或者文學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先來幾個重磅的人物壓壓陣,唐宋八大家我們都知道,分別是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他們分別引領了唐朝和宋朝的古文運動,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在文學上,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其中唐朝有兩位,韓愈和柳宗元,宋朝有六位,而這六位全部來自仁宗朝。
事實上,宋仁宗時期,文學、科學的到了長足的發展、經濟繁榮,這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宋仁宗在位時期的牛人。
宋朝出現過有名的書法家,稱為宋四家,宋四家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除了米芾出生的比較晚之外,另外三位都是在仁宗朝時期成名的,誕生一個書法家就不容易了,四個書法家有三個都在仁宗朝。
宋朝的軍事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也不是沒有名將,著名大將狄青就是誕生在仁宗朝,狄青雖然是行伍出身,但深受宋仁宗重視,封狄青為樞密使,相當於管理軍事的宰相,狄青大破西夏,平定了儂智高叛亂。
政治家就更多了,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主導了慶曆新政,還有富弼、韓琦、包拯、文彥博、呂夷簡等,這些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
可以稱之為科學家的有沈括、他的著作《夢溪筆談》,發現了石油,還有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蘇頌是個天文學家,賈憲是個數學家,創造了“賈憲三角”和“增乘開方法”。
思想家有:張載、程頤、程顥,張載就是說出“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程頤、程顥就是程朱理學中的程,一朝同時出現三個思想家也是不常見的。
經濟方面,由於仁宗朝經濟繁榮,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它一誕生就跟西方的思想一樣,只不過後來收歸中央發行了。
宋仁宗時期還未後續儲備了很多人才,比如王安石、呂公著、司馬光等,都是仁宗時期培養的。
蘇軾對於宋仁宗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既自以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遠者,又留以為三世子孫百年之用,至於今賴之。
人才輩出跟經濟、政策、宋仁宗都有關係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宋仁宗這個守成皇帝手下誕生了這麼多人才呢?
事出都是有因的,不會平白無故的出來的,宋仁宗朝能夠誕生這麼多人才,其實也是從宋朝一開始就決定的,只不過,必須要有宋仁宗才能真正的走出這麼多人才。
1、宋朝優待文人
如果問現代人,如果能穿越你願意回到哪個朝代?回答宋朝的絕大多數都是文人,宋朝的確是文人的天堂,宋太祖建立宋朝的時候就立下了規矩:不殺士大夫,這是文人最幸福的時代,也就是即使犯下再大的罪,頂多就是貶官或者罷職,每一任皇帝都重視文人,同時科舉在宋朝也有了長足的發展,讓科舉真正走向普通人,給了寒士一個晉升的通道。
2、宋朝經濟繁榮
經濟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沒有經濟作為基礎,所有的都是空中樓閣,宋朝經濟的繁榮,讓宋朝的文官的薪水都很高,民間的財富積累也很快,有了經濟作為基礎,文人們就可以坐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促進了文學的繁榮。
3、宋仁宗性情仁厚,善於納諫
宋仁宗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於外表,而且能夠聽取大臣們的意見,他推崇的政策是君子和而不同,既給了文人空間,也保留了文人的獨立人格,讓這些文人能夠相對自由的發展。
其次,宋仁宗非常關心關心圖書館文化事業,組織人員編纂了《崇文總目》六十六卷。該書為北宋一部重要的官修目錄。宋仁宗獎勵民間獻書,老百姓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從而找到很多唐朝失傳的書,還編纂了《嘉祐搜訪闕書錄》一卷,作為搜訪依據。
宋仁宗的外交政策,保證了國內和平的發展生產,宋仁宗的外交政策就是打的過咱就打,打不過咱花錢買和平,雖然經歷了增幣,但是保持了來之不易的和平,為國內的文學、經濟平穩的發展創造了環境。
以上三點缺一不可,至於說為什麼宋仁宗擁有那麼多人才卻沒能收復故土,其實這也不完全是宋仁宗的錯,宋仁宗時期宋朝已經出現了問題,不然就不會有慶曆新政,可以說,宋朝的三冗問題已經成為了沉重的負擔,其次大環境不好,少數民族崛起,開始建立跟中原一樣的政權,攻打的難度增大。
-
6 # 南陽賈宋老趙鐵器農具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方面回答。第一,當時的遼國國力正處於上升階段,國勢強盛,第二,宋朝雖然當時文武處於巔峰,無奈宋朝國策就是重文輕武,一段時間的巔峰扭轉不了大的形勢
-
7 # 雜談小部落
個人認為宋仁宗當得起這個“仁”字。
宋夏戰爭之初,西夏聯遼攻宋,但滿腹小算盤的遼國把軍隊開到宋遼邊境,意欲先敲詐一筆。
與此同時,半自治的廣西壯族人民不堪交趾國的壓迫,希望歸順宋朝以圖大宋的庇護。
這本是好事,但此時答應,無異於宣佈同交趾為敵。若換成人們所膜拜的秦皇漢武,那肯定就是西夏、遼、交趾三線開戰,先打再說。宋仁宗不敢冒險。他第一時間派富弼去和大遼談判,自願被敲詐。
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是,大遼被爭取到自己這邊,遼主甚至御駕親征幫助宋朝攻打西夏。
西南這邊,暫且放棄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撐不下去,投降了交趾,並幫助交趾攻宋,這就是所謂的儂智高起義。不過他起義時,宋夏正好打完,仁宗讓西軍將領狄青去平儂智高,很快順利解決。三個威脅全部解除。
“好戰者亡,忘戰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這是宋仁宗常說的話。什麼人喜歡戰爭?想靠戰爭獲利的人,吃飽了沒事幹的人。
在宋仁宗眼裡,戰爭是什麼?“將以利物,不以害物;將以救之,非以危之。”
戰爭是為了拯救,而不是為了帶來災難,“總而言之,帝王興師,必本仁義。”
一個封建帝王能有這樣的想法,實屬可貴,“歲幣”一直被視為宋仁宗妥協大遼的屈辱。但是歲幣的支出遠比戰爭的支出小很多,同時也避免了戰爭帶來的生靈塗炭。
-
8 # 炫邁凱
原因有很多[害羞]
一是北宋從開始就形成的重文抑武的局面。當年宋高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大將的兵權全部解除,歸到樞密院。從此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很難發揮巨大的作戰能力。雖然將領很優秀,但是兵員素質卻不一定很好,這就難以發揮。再就是皇帝也不敢將權利給到將領很多,因為不放心。雖然在外是將領統兵作戰,但是指揮權文官也佔很大一部分,所以前線什麼情況,文官瞭解不到位。指揮起來問題有很多,再加上文官一直瞧不起武將,矛盾衝突是很多的。
二是北宋缺馬,還有養馬的好地方。看看北宋周邊的國家,都是少數民族,都是騎馬的民族,都是馬非常充足的地方。反觀北宋養馬的好地方河套平原在西夏手裡,幽雲十六州在契丹人手裡。(我們說的是戰馬)而北宋內部是不適合養馬的,成本會非常高,不一定成功。所以北宋無法發動對少數民族大規模戰爭。
三是周圍不安定,無法首尾兼顧。北宋周邊有西夏,大理,遼國等對手,經常發生小規模戰爭,自北宋建立以來,小戰爭基本沒有斷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發動大規模戰爭問題很多。
綜上所述,北宋有很多名將,但是結合實際環境北宋收復幽雲十六州機率比較低。再就是這些名將被文學創作神話了一部分,他的才能和名聲要比實際超出很多,因為文學是將現實生活再創作出來的。
-
9 # 阿甘森林
1、背景:宋太祖透過陳橋驛兵變上臺,懼怕武人掌權,透過杯酒釋兵權,把開國將領的兵權紛紛剝奪。從此中國進入文人掌權社會,武將反而處處被猜忌!狄青曾做樞密使但被歐陽修抨擊,後來辭官,鬱鬱而終!正可謂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形成了皇帝和士大夫共制天下的局面。2、另一方面,北宋皇帝多溫弱,除了趙匡胤外,其他皇帝武氣不足,文氣有餘,而且皇帝寧和不戰,例如宋真宗的澶淵之盟。3、外部原因:此時遼夏進入快速成長期。對照北宋尚文,少數民族則尚武,很顯然在武力征服方面,宋朝佔弱勢。至於奸臣之類的確實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確是上面三條。
-
10 # 須陀洹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真正優秀的制度不需要名臣,真正強盛的國家沒有名將的必要。而名臣多是社會動盪下的變革者,以弱勝強的戰事才出名將。當然被評書,戲劇吹出來的除外
-
11 # 子貢品鑑
宋仁宗時期,煙雲16州至,所以沒有辦法收回。我認為基本上還是地緣戰略的問題。因為當時雁門關包括山海關等長城一帶的重要關口都被遼國控制。因此燕雲16州地區根本就無險可守。就是把遼國打敗了,也無法收回這些地區。因為當時的宋朝雖然軍事實力強大,可以把這些地方重新收復。但是根本就守不住。
-
12 # 刀筆傳神
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天性仁厚,是守成賢主,在位四十二年,被稱為“仁宗盛世”。
仁宗一朝名臣輩出,不僅出了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黑子,還出了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還樂而樂”的范仲淹。更出了位“奉旨填詞”的柳永柳三變。
文臣雖然輩出,但重文輕武是宋朝的國策,武將也出了位狄青,和西夏的戰爭中,雙方損失慘重,隨達成“慶曆和議”。
仁宗有個脾氣,寬仁少斷,只能守成。收回燕雲十六州,趙匡胤和趙匡義等英雄人物都未做到,遼國還沒象後來那樣腐敗,所以指望仁宗的脾氣性格還是算了吧。給遼的歲幣比打仗用的軍費合算的多,加上宋軍的戰鬥力,估計趙禎和他的名臣名將們都沒有多大把握。
-
13 # 微史春秋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其實也更是北宋因循苟安之風裂變的關鍵時期。
宋仁宗時期,文教臻於極致,也有如狄青、王德用等著名武將,但是別說收復幽雲十六州,就是對党項,對交趾都應對不利。
一、宋仁宗時期因循守舊的保守之風日趨嚴重宋仁宗時北宋第四代君主,經過前三代君主的發展,到宋仁宗繼位時,北宋各方面都有極大的發展,國家富庶,人民安樂。
宋仁宗在前人基礎上,做好守成即可,事實證明他也正是以為傑出的守成之君,北宋立國六七十年,整體的政治氛圍日趨保守,一些不講究創新,也不容許創新,只要沿著前人的既定方針辦即可。
在宋真宗時期,宋遼議和,結成澶淵之盟,宋仁宗自然是要繼續遵守這個盟約的,而且在慶曆年間好締結新約,在澶淵之盟的基礎上增加了歲幣,史稱慶曆增幣。
而事實上,到宋仁宗時期,北宋的各種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國力疲憊,正是需要革新的時候,但是守舊勢力太過強大,慶曆新政曇花一現,草草收場。
在這樣的氣氛下,自然不會容許在軍事上有大規模的行動。
很多人早就將收復幽雲十六州拋到了腦後,甚至閉口不提,朝野上下多是裝聾作啞。
二、文人政治下,武將備受壓制重文輕武也是北宋的既定國策,宋仁宗自然也是遵守的,即便他想有所作為,文人士大夫集團也會群起反對的,畢竟北宋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武將備受文官的打壓,這從狄青的遭遇可以看出來。
三、要充分了解宋仁宗時期的中國實際情況宋仁宗在位四十多年,文治發達,文臣輩出,這是一大亮點,而且漸漸有所謂的虛君政治的傾向,文官強硬,皇帝軟弱,所以宋仁宗的“仁”是文官對他的一種溢美,也是對君權削弱的一種反應。
仁宗時期,名臣輩出,但是除了賢能良臣外,奸臣其實也有很多。
拋開文治和仁宗個人的仁慈愛民,在軍事上除了契丹問題,西夏獨立是宋仁宗最大的弊病。
“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倖,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
仁宗是幸運的,在於他是守成之君,形勢還沒有惡化多破國的地步
北宋仁宗一朝,名臣如呂夷簡、范仲淹、包拯、範祥、韓琦、富弼、文彥博等,文藝大家有張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堯臣、蘇舜欽、蘇洵、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
他們都是清平治世造就的人才,其中某些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著這清平盛世,但是想將盛世治理地更進一步,靠他們是遠遠不夠。但是這些的筆可以將仁宗時期描繪成太平盛世,儘管那時的確很好,儘管那時有還有很多問題。
-
14 # 風陵流度
宋仁宗趙禎,算是宋朝少有的仁愛之君了。仁宗當國時,傳統文臣有包拯,改革家有范仲淹,軍事家有狄青等等,甚至鄉野之間也有柳永等詩詞巨匠。
但是,為什麼有仁宗一朝,也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
▲宋仁宗
01.施政理念▲北宋地圖
仁宗在位之時,施政理念更偏向於古人崇高的政治理想——仁政,也就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治理民生。
在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穩定農業生產人口這個基本盤的穩定,比對外戰爭解除軍事威脅的作用要高的多。
數千萬農業生產人口不出問題,對於王朝來說,只是收不回故土。如果農業生產人口出了問題,國內出現大的動盪,那麼就有可能演變成烽火連天的農民起義,國家失去了存在的基礎,那麼不久的將來,這個國家也必定消亡。
02.個人性格仁宗皇帝個人性情敦厚溫潤,不事奢華,與世無爭。
一個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會影響這個人一輩子,並且無法改變。
仁宗繼位之初,劉太后垂簾聽政,在長達十一年的聽政過程中,變相的影響了仁宗的性情。
仁宗為人缺乏古代帝王至陽至剛的氣質,卻多了女性身上的溫潤性情。這種性格在仁宗親政以後,對他的施政理念和手段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03.戰爭是筆經濟賬眾所周知,古代的戰爭是一場耗時耗力的耐力賽。動則曠日持久的戰爭,對國家正常的社會生產造成的壓力是極其巨大的。
前方作戰需要大量計程車兵,後方補給需要大量的民夫。這些人在戰爭期間需要脫離生產,專業為戰爭服務。古代的生產能力不可能完全的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而國內不出現任何經濟問題。
北宋時期,國家富足,自己有能力提供大量的物資消除北方的軍事對抗,而北方遊牧民族需要的是大量的生產生活物資,不是自己無法耕種的土地,也不是自己不會生產的工具。
澶淵之盟以後,北宋與遊牧民族開放邊市,雙方都可以透過和平的手段得到相應的物資,就不需要再透過戰爭這種耗資巨大的行動迫使對方讓步。
顯然,打仗對於當時的宋遼之間都是不划算的一筆生意。
04.祖制的影響北宋自太祖太宗時期開始就執行重文輕武的國策。這是懸在仁宗頭上的一把摘不掉的利劍,也是長久以來深刻影響北宋政治的政策。
文官集團對戰爭的鉗制能力是巨大的,而文官能夠真正深刻認識戰爭收益的人,又是少的。更何況在重文輕武政策影響近百年下的北宋朝廷,真正能夠指揮一場重大戰爭,甚至是指揮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05.不能用現在的眼光要求古人現在我們看古中國,是以大一統的眼光去要求古代的政權如何如何。
然而,作為古代的執政者,他們所要考慮的第一因素是保證自己政權的穩定和長久。
一切國策都應在這個基礎上派生出來,脫離了這個基礎的任何政策,或者說可能會對政權的穩定與長久造成不可預測的後果的任何政策,一般都會被直接否定掉。
一個政權之下,數千萬人民,他們所期盼的是和平穩定,國富民豐。而不是極有可能造成社會動亂的激進政策。
06.綜述仁宗在位時,北宋和平已久,澶淵之盟基本消除了宋遼兩國之間的軍事對抗,國內富足穩定,仁宗沒有必要把一個穩定的國家透過軍事對抗推向危險的境地。
-
15 # 甲乙丙丁戊
大多數都是文臣,能打仗的也只有狄青,范仲淹等少數將才,真正能打仗的不多,而且這些人還經常收到排擠和打壓,宋仁宗畢竟只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
16 # 履霜的易學筆記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不能一概而論,仔細思維,主要是有三個因素所決定的。
第一是宋朝的邊防格局。要知道,中原王朝統一後,國力強盛,順勢實現漢唐時代的大一統局面其實是一種歷史的慣性,宋代也是如此。但不幸的是,手握強大國力的宋太宗軍事能力太過低下,兩次與遼國的大決戰(高粱河之戰及雍熙北伐)都失敗了,西北党項也趁勢崛起,然後就逐漸形成了宋、遼、夏三足鼎立的格局。到宋真宗的時代,經過長期的拉鋸戰之後,各方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個格局算是徹底奠定,一時半會兒誰也很難打破,除非某一方具備遠超另外兩方力量之和才有可能。到了宋仁宗的時代,這個格局依然如故,而且隨著財政危機的愈演愈烈,局面還向著對宋朝不利的方面發展。
第二是宋代畸形的社會激勵制度。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宋朝開始嚴重的重文輕武,整個社會瀰漫著一股瘋狂的科舉崇拜。努力讀書,參加科舉,考中進士,輔助君王做出政績成為一代名臣,成為所有人的夢想。這樣的社會激勵體系,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一代名臣、賢臣,但就是很難出名將,因為幾乎所有人的熱情都投入到了讀書科考中,對打仗建立軍功沒什麼興趣,反而頗為鄙視。
第三是宋仁宗本人的因素。宋仁宗年少(13歲)即位,個人品德有口皆碑,節儉、仁愛、能體恤人,喜歡聽諫、納諫,且有知人之明,能發現一些大臣的優點並讓他們及時發揮這種優點,所以整個仁宗朝名臣輩出。但是宋仁宗治理天下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就是這個人“無定志”,決斷力和意志力較差,即便有好的政治路線也不能善始善終,做事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樣,這點類似後世的崇禎皇帝。所以,仁宗朝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現象,朝中雖然出現了許多能臣、名臣,但是國家整體治理卻在不斷的惡化中,邊疆形勢的惡化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這三大因素綜合作用之下,大宋能保持原來的格局已經不錯了。還想恢復漢唐的疆域和威權?只能是做夢了。
-
17 # 27藍色的天空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真正強大的王朝是沒有什麼太出名的武將的,因為很多人都非常的出色,他們打勝仗是理所當然的,只有他們失敗時,人們才會提起他們。
弱小王朝的武將雖然有本事,但他們更多是被人們吹噓起來的,因為他們大都是悲情收場,沒能夠真正的力挽狂瀾。
人們對他們的吹捧,更多是為了寄託自己的惋惜、遺憾和鬱郁不得志。
人們往往只記得那些悲情的英雄,卻不知道一些中興朝代的能臣武將,這就是歷史。
-
18 # 情哥哥輝輝輝
山羊那麼多,不乏孔武有力的,為什麼不能殺死老虎,一群跳過去,1000只壓也壓死一頭老虎,為什麼四散逃命呢?
-
19 # 皇城根下的林八兩
宋仁宗年間,星光璀璨,確實不假,就說宋仁宗嘉佑二年的進士榜吧,被譽為中國科舉千年第一榜,光唐宋八大家在這場科舉中就匯聚了四人。
此次嘉佑榜,共有進士388人,其中在《宋史》中入傳的有24人,分別是章衡、竇卞、羅愷、鄧考甫、王回、王韶、王無咎、呂惠卿、劉庫、劉元瑜、蘇軾、蘇轍、鄭雍、林希、梁燾、曾鞏、曾布、程顥、蔣之奇、楊汲、張載、張璪、章惇、朱光庭。
後來擔任宰執的有九人,分別是王韶、鄭雍、梁燾、呂惠卿、蘇轍、林希、曾布、張璪、章惇。
除了以上提到嘉佑榜諸人,宋仁宗年間的名人還有非常多。
名臣有:【包拯】呂夷簡、范仲淹、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龐籍、韓琦、富弼、張堯佐、曾公亮、呂公弼、呂大防等。
名將有:狄青、楊延昭、王德用、楊文廣、種世衡、種諤、种師道、曹瑋等。
雖然,擁有這麼名臣武將,但是自宋開國以來造成的冗兵、冗官、冗費的積貧積弱的局面:
一、冗兵
冗兵問題從宋建國起便初見端倪。宋建都開封,地處中原,四面開闊,無險可守。面對遼、夏、金的威脅,可以說宋立國而無國防。其次,宋太宗趙光義數次親征失敗,使得宋進不能攻、退不能守,無法裁兵、不能復員,更不敢再戰。 因此宋的國防戰略是防禦性而非進攻性的,只能採用人海戰術彌補地理缺陷。
前線長期保留大量軍隊,後方大設禁軍、廂軍。 宋長期實行募兵制,士兵募到軍中直養到六十歲。實際上,一般士兵只有二十到三十歲可用,剩餘三十年戰鬥力幾乎喪失,渾渾噩噩的混日子。為防主帥擁兵造反的“兵無常帥,帥無常兵”,進一步削弱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本質上形成了以多數量替代了高質量的局面。在地方動亂時,中央大量徵流民入伍,時時加優以防叛亂,以致慶曆年間士兵達一百二十五萬之巨。
二、冗官
宋朝政權由陳橋兵變自上而下取得,為防止唐朝朋黨之爭重演,宋增設官職、廣任官僚,以達分權制衡、 鞏固皇權的目的。為了削弱宰相的權力,在中央設立樞密院負責軍事。樞密院對皇帝負責,這樣就分割了宰相的兵權。又設三司,下設鹽鐵、戶部、度之三部,掌管天下賦稅,分割宰相的財政權。即便如此,宋朝統治者仍不放心,又設立參知政事為副相,進一步削弱相權。一番操作下來,宋代宰相的權力被大大削弱。順帶說一句,從宋代開始,宰相就不能再坐著和皇帝議事了。
地方機構更加臃腫。北宋時將全國分為十五路,後增至二十六路。路成為地方最高行政區劃。 路以下設州、縣等行政機構。各路設安撫使、轉運使、提刑按察使、提舉常平使,通稱“監 司”,分別掌管兵民、財賦、司 法、救恤。地方財權、兵權、司法權直接收歸中央,杜絕了地方割據的根基。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吏擔任知州,並且規定“三年一替”。後又在各州設立通判官,使知州與通判相互制約,削弱知州的權力。
北宋時地方還設立節度使、承宣使、觀察使、防禦使等官職,地方官員人數眾多,權力分散,就無法與中央政府進行抗衡。也造成地方官僚機構重複設定,人數眾多,可謂 “十羊九牧”。
此外恩蔭制和擴大化的科舉取士, 也是冗官的重要原因。據考一個學士便可蔭幾十人,即一人當官,家族沾光,不僅兒子,親屬也可以當官。其次,為壓制武將勢力,宋科舉取士人數遠多於歷代,甚至比明清兩代還要多。還專為久試不中、年老無成的舉人設特奏名一科,使其不致於積怨造反。估計是看到了唐朝的黃巢,前車之鑑哈!
三、冗費
冗費是冗兵和冗官造成的必然後果。據統計,宋真宗年間,文武官員總數為 9758名,到了宋仁宗年間,增加為17300名,至宋徽宗則高達48377名,這還未算上數倍於官的吏,和百餘萬士兵。即使北宋政府的稅收收入連年增加,帝國財政依舊捉襟見肘、入不敷出。
此外,宋朝是罕見的,從來不抑制土地兼併現象的朝代,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無家可歸,有的為了餬口只能加入廂軍也就是專門做苦役的軍隊,廂軍雖然不像禁軍一樣,需要隨時開服戰場,但是數量卻十分巨大,每年的開支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隨著宋朝的發展,“三冗”問題越來越嚴重,到了宋仁宗慶曆年間,朝堂上已經形成了關於三冗問題的共識,人人都看出來宋朝出了問題,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如何解決,或者說沒有勇氣嘗試解決。
“慶曆新政”和“熙寧變法”是分別從兩種方式上解決“三冗”問題的嘗試。這這都是發生在仁宗年間的事情,兩次變法嘗試可以看出宋仁宗不是一個堅決果斷的人,沒有破釜沉舟的氣魄。
最後要說的,宋仁宗時期,文臣擔任都部署的事例進一步增加,並且逐漸成為主流。在與西夏的戰爭中,宋廷先是派遣夏竦、範雍擔任涇原路馬步軍都部署和鄜延路馬步軍都部署,經略西北。
後來,宋廷又調范仲淹、韓琦、龐籍、章楶等前往西北擔任要職,最終宋、夏之間的主要戰場鄜延、環慶、涇原、秦鳳四路的軍事主官即都部署均由文臣擔任,而人們印象中的“文臣領兵”正式在宋朝形成。也就是說“文臣領兵”在宋仁宗時期才真正成為宋朝軍事活動中的主流。在宋仁宗之前,“文臣領兵”現象要麼不存在,要麼極少出現。
文臣大量在西北地區擔任軍事主官指揮與西夏的作戰。在這些文臣到達西北地區的初期,雖然也有因為急於求成或不熟悉當地情況而遭遇失敗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場敗仗。為什麼會有文官領兵呢?宋朝秉承“天子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大夫”等策略,使得士大夫集團得到政治層面上的話語權!自古文人相輕,在他們眼裡沒有國家民族利益,個人利益永遠高於一切!
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個狄青,就是因為要被宋仁宗認命樞密使,動了文官集團的乳酪,一句“赤樞”刺痛了狄青的心,最後被貶陳州鬱鬱而終!
總得來說,宋朝自開國以來各種矛盾到仁宗時已經達到高峰,後期不管是慶曆新政、還是王安石變法都沒能撬動士大夫的勢力!宋仁宗是一個好皇帝,但作為人是會有弱點的,他繼承了他爺爺趙老二懦弱的優良傳統!可能在包拯、韓琦、富弼、龐籍、范仲淹等人的維護下有一個政治清明的局面,但是要成為開疆擴土,文治武功雙全的皇帝很難很難。曾有言: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如果仁宗收下有岳飛、韓世忠、李顯忠、孟拱、吳階這樣的將領,加上政治上改革成功,我想宋仁宗定能北平幽燕!
-
20 # 挖歷史的牆角
這個問題歸結起來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和北宋的軍事體制有關係。
為了杜絕藩鎮割據再度重演,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實行重內輕外的軍事戰略,北方沒有常備的強大軍力,若要出征,必定是中央的禁軍;但這股核心軍力又不放心交給武將,而改為文人統兵,還要隨時被皇帝隔空指揮、控制,戰鬥力可想而知。
第二,澶淵之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澶淵之盟的訂立,給北宋換來了百年的和平,宋遼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恢復和發展,但也讓北宋更加堅持“重文慶武”的國策,在北宋君臣看來,既然退讓求和可以解決問題,那又何必拼死拼活!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一百多年來,北宋武備廢弛,戰鬥力更加不堪,甚至連西夏、交趾都搞不定。
第三,遇到的對手太強大。
遼國雖為少數民族政權,但實際上結合了漢人的先進生產力,在佔據燕雲十六州後,早已不是傳統的遊牧民族,已經成為兼具遊牧、農耕優勢的封建政權。在這種情況下,北宋想拿下佔有地形之利的北部邊境,可謂難於登天。
第四,新的外患誕生。
澶淵之盟後不久,西北原本依附於北宋的李元昊崛起,李元昊即位後改變其父李德明國策,展開宋夏戰爭,宋朝廷疲於應對,對燕雲十六州更是有心無力。
第五,和宋仁宗的性格有關。
宋仁宗性情寬厚,沒有什麼大志,是個守成之君。再則北宋王朝百年承平,人民安居樂業,他也不敢輕啟邊釁,何況還打不贏。
回覆列表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名臣很多,遠一些的,像范仲淹、包拯、韓琦、富弼、文彥博、狄青,後來的歐陽修、蘇東坡、王安石、蘇洵、蘇轍、曾鞏等。但多為文臣,武將就一個狄青,還被皇帝和文官集團猜忌,後抑鬱而終。儘管有不少文臣統兵(范仲淹、韓琦等),但大都是戰略層面的指導,屬於外行指揮內行。這與宋朝實行的重文抑武的國策有關。狄青做了四年樞密使,受到了四年的猜忌。士卒以他為榮耀,文官則多次發難。狄青家的狗頭上生角,家裡放光!京師發大水,狄青搬到相國寺避水,穿著黃袍——他要篡位?
儘管狄青並無過失,但是朝廷卻因此而免去了他的樞密使之職,出判陳州。離職的第二年,1057年3月,狄青鬱鬱而終。可笑的是,等到銳意改革,決心變法強國的神宗朝,神宗想要對西夏開戰,卻苦於沒有良將,只好把狄青的畫像掛在宮中,感嘆不已。從狄青的遭遇中可以看出,宋朝對武將的打壓到了一個什麼地步。誠然是出於五代時期對武將掌權的恐怖記憶,可是有功之臣卻被逼死,這或許已經為宋仁宗時沒有實現大一統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