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小僧法號戒殺
-
22 # 陋室歇
“陋室不陋”的關鍵是,你不認為它是陋室。
你的“主觀”就是你的一切。你的感受就是你的真實。
“一個人的真實感受,要比真實發生的事,更加真實。”室陋或不陋,皆由自己感受決定。夢得先生,觀苔痕上階,草色入簾,調素琴,閱金經,一派怡然自得,歡喜圓滿。德之所馨,便在於此。
德既所馨,自無陋室。這意味著,不是有“德”的裝扮使陋室不陋,而是馨德之態,自然無“陋”之概念。
可見在夢得先生心裡,“室”如何根本不重要。託其物言己志。志,在高遠。
如今,人各有志。夢得先生之“志”安得鮮活?“陋室”不陋,現在可以有更廣闊的含義。
萬物逆旅,生物之息相吹。人的生命可能只是造物主的一息。這靈息一瞬,在我們的肉體中逗留。此身便是我們的陋室。得此陋室,靈魂暫駐一歇。
此室易朽、易逝,脆弱不堪。可它不陋,這唯一依憑,因德馨,因志遠。因向內豐盈,而向外生輝。
一室一身泅渡風雨,一身一人囚度時光。它給與方寸閉禁,也給予燦爛自由。毋寧說,正是有界線,才有無限。
腹有詩書氣華,陋室不陋也就是這種境界。就像和尚道士,自稱貧僧貧道一樣,貧是物質上的,別人能看見的東西,陋室銘中的作者,家陋,但是精神和文化,思想上不陋。這些東西別人看不到。所結交的都是大學鴻儒。就像和尚道士一樣身貧道不貧。都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