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玩逸

    1.人口過剩,土地饑荒 華北幾千年的開發,生齒日增,地狹人稠,就全國人口而言,鴉片戰爭之後增長比較緩慢,但華北人口增長速度卻仍然較快,尤其是河南、河北、山東三省。1840年,山東平均人口密度為207.71人/千米2,到1898年人口雖然外流,人口密度仍在上漲,已達246.24人/千米2。人口增長速度很快,但耕地面積的增長極為有限。無地少地的農民超過半數,土地兼併,愈演愈烈。耕種數千年的土地,磷、鉀等礦質養料無法補充,土地愈種愈薄,收穫愈來愈少。

    2.地租沉重,捐稅繁多 地租是中國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國廣大人民最沉重的負擔。鴉片戰爭前,中國多采取實物地租的形式,多數地區一般在一半左右。到了近代,隨著土地的高度集中,地租也不斷上漲。除此之外,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為支付鉅額賠款,又調整稅收政策,增加稅收。太平天國起義以後南方各省已失去控制,北方各省便成為征斂錢糧和攤派賠款最重要的地區。各省為完成政府的攤派任務,在原來的捐稅之外又增加新稅如糧稅、畝稅、畝捐、串票捐等,數不勝數,苛捐雜稅愈演愈烈,廣大貧苦農民力不能勝,棄田逃亡者比比皆是。

  • 2 # NatureVoice雨人

    說到闖關東那就不得不說下山東人闖關東了,要了解其中緣由就要好好了解下當時山東的情況了,那就從山東人開始說吧。

    說到山東人其實小編的感覺那就是他們十分的好客,好客山東嘛,但是再說山東人的,其實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當時的闖廣東,其實這件事情還是挺複雜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編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那就是話說當時的山東人闖關東的時,是選擇的往更加寒冷的北方走,而不是選擇往富庶的南方走,這就是有點讓人不明白了,所以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仔細的分析還是能得出答案的!

    其實清末時期人口是增長非常快的,所以在山東地區就形成了人多地少的情況,再加上當時的天災人禍,山東人就面臨了非常大的生存困境,如果不走出去,那就只有餓死,所以山東人選擇了闖關東,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往南下呢?

    1、南方也是水深火熱

    其實別以為南方好,南方看起來富裕,其實早就開發了上千年了,那還有什麼好地方留給山東人呢?江南地區早就是人多地少了,當時南方也面臨同樣的災難,他們當時選擇下南洋呢,所以再往南走,那是沒有結果的。

    2、東北地區地廣人稀

    其實大家再仔細的分析分析,當時由於清政府的管轄,漢人是不允許進出山海關的,所以當時的東北土地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但是清末還是慢慢開放了,所以人數激增,最後被迫要遷徙,所以當時闖關東也出現了兩條線,一條繼續往東北走,那裡是更加廣袤無垠的東北地區,另外就是渤海海峽了。

    3、清政府的管轄

    其實當時清政府開放了東北土地之後,去了東北的人靠著自己的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好日子,這給闖關東的人們有借鑑之意,所以也是有前車之鑑,明智的選擇了。

    所以其實原因無他,去了南方還是捱餓,不如去更加富饒沒有人的東北。

  • 3 # 歷史點滴滴

    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至1840年東北人口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東北區域性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資料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餘)。 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 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因此,現在東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屬於山東等省份——黃河下游地區的。

    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佈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雍正說“朕夷狄之君”“非中國人”。滿人傾族入關,東北人口劇減,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滿洲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闖關東-山東人-清代分三個時期:(1)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2)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 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3)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

    闖關東,從“流人”到“流民”,到東北“移民社會” 。清初民族矛盾尖銳,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極其殘酷的鎮壓手段。將“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邊寒苦”的東北,這種遣犯史稱“流人”。山東人是“安土重遷”的典型。人口壓力、天災人禍、 滿清政府的政策導向等構成了山東人闖關東的外因。以修築當時的中東鐵路為例,《東北開發史》 引日本人稻葉君山的話說:“中國苦力,如蟻之集,而勞力之供給地之山東,更乘機輸送無數勞工出關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餘里之中東路乃山東苦力所完成,亦非過言也。” 闖關東,東北是外敵侵擾之地,山東人卓絕的鬥爭。吉林省渾江市《灣溝公社志》記載:“1921年間有一名叫王振邦的農民, 原籍山東,因逃荒攜妻及長女一家流落於西川一帶。1931年日軍侵佔東北,王振邦與山東老鄉聚義百餘人抗日,1934年末,他們與日軍大小戰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戰績最佳,日軍死傷慘重,義軍為日軍所膽寒。”

    闖關東,由於東北為流放地,禁墾,邊牆西為蒙古貴族駐牧地。但覆滅的滿清殖民政府無力阻擋歷史潮流,滿清二百多年殖民統治,倒促進了滿蒙漢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滿蒙獨立”運動、“偽滿洲國”等歷史滄桑,都沒能改變滿洲人成為中國的滿族人。山東聖人之鄉心態鄉土意識淡化,冒險精神增強最,促使流民春往冬歸轉變為在東北紮根。辛亥革命東北幾千萬關內漢人回到中國懷抱,“以至於人文地理學地圖表明該地區完全是中國人的”(《草原帝國》,法國,勒內·格魯塞)。

    闖關東,是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壯舉。存在特定的“闖關東”路線、存在“闖關東”的特定背景。因此,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歷史移民現象,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作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漢族,幾百年來人囗壓力就使漢人不斷向周邊擴散:走西囗、下南洋,內蒙古和新疆也成為漢人移民地。那麼,闖關東便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

  • 4 # 遼寧有歷史

    是的,闖關東是為了謀生。

    如果把“闖關東”狹義化,那麼,這個詞指的就是從清朝晚期到民國時期,山海關以南河北、山東一帶的百姓闖過山海關,進入東北地區討生活。

    說到闖關東是為了謀生,就得知道當時的關內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而這時候的東北,因為清朝政府長期實行的封禁政策,地廣人稀,再加之東北土地肥沃,資源與特產豐富,因此,關東就成了關內這些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百姓的理想之地。於是,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開始了。據統計,從清初到民國年間,內地闖關東的人數達到了3000萬人次。所以說,“闖關東為了謀生”這句話是正確的。

  • 5 # 雜家說古今

    1、是內地經過長期的人口增殖,使人口達到飽和,不可能人人有土地種。於是山東、河北一帶的農民為了謀生計,便到地廣人稀的滿人的“龍興之地”去淘金、種地;

    2、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從此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以振興關外的經濟。

    闖關東的首選目的地絕對不是嚴寒之地,尤其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氣候差不多。從當時最關心的糧食來講,關東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非常適合作為遷徙的目的地,直到現在東北三省的糧食產量依然非常可觀。對於南方人來說,適應北方氣候可能比較困難,但對當時的山東百姓來說,冬天時間長一點,過年時氣溫低一些,還是可以克服的。

    關東的地廣人稀主要是因為清朝對關東實行的封禁政策,視東北為滿人的“龍興之地”和清朝統治者的退路。阻止漢人進入關外的同時,滿人又在清朝建立後大量進入關內,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東北地區大量土地無人耕種的情況。為了阻止人口遷徙,順治開始修建數千裡“柳條邊”,康熙中期便全線竣工。此工程被稱為“東北長城”,但並不堅固,沒有任何軍事效用。

    清朝雖然有這樣禁止向東北地區遷徙的意圖,但多數時間實施效果都不佳,對於小規模的遷徙不予理睬。這樣一來關內關外雖然人口沒有大規模流動,但資訊傳遞沒有太大障礙,對於關外的情況,山東人也有大概的瞭解。

    在當時的情況下,和地廣人稀的東北相比,南方作為遷徙目的地的條件並不好。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還是其他民間運動,所帶來的影響都很大。清朝末年各地民不聊生的情況非常常見,起義對百姓的影響也非常大。而在當時作為清朝統治者後花園的東北地區則不會有這方面的困擾,不僅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也不會受戰亂之苦。(日俄戰爭是意料之外的,誰能想到兩個其他國家在清朝的土地上約架?)

    從當時群眾最關心的土地來說,關東由於長期的封禁,地廣人稀,有大量無主之地。闖關東的百姓到了東北地區就可以獲得耕種的土地,甚至可以整村的遷移到關東。南方發展多年,沒有那麼多無主之地等待耕種,即使有人背井離鄉也不會留下無主之地,地主富戶對土地的熱愛沒有給這些山東百姓留有“餘地”。

    最後,大規模遷徙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與原住民的關係問題。主客衝突問題很難避免,隨著外來人越來越多,生存資源就會變得緊張,雙方民風民俗也不一樣,甚至語言都可能不通。向人少的地方遷徙可以從最大程度上減小這種衝突發生的可能,有更大機率在當地安家落戶。

    無論是闖關東還是走西口等大規模遷徙活動,都是向人口較少的地方遷徙,尤其是東北地區這種由於人為控制導致的人口較少的地區,更是成為移民首選。

     

  • 6 # 怒江潮

    有的!

    闖關東,是一次悲壯的移民壯舉。

    主要原因是華北自然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和社會動盪不安,把破產的農民、難民推到東北謀生。

    闖關東除了謀生以外,還有些人是因為迫不得已的其他原因,比如避禍或畏罪潛逃。

    關東是指山海關以東地區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

    清末和民國初期,關東是一個地處偏遠,地廣人稀的地方,這裡雖然氣候寒冷,條件艱苦;但是有大量荒地可以開墾,而且深山老林裡動植物資源豐富,人參貂皮靰鞡草就是傳統的東北三寶。

    煤礦金礦也不少,所以相比較當時內地的自然界的水旱災害和兵荒馬亂的時局,闖關東在當時不失為一條活命的出路。這也是河北、山東一代農民撇家舍業背井離鄉的根本原因。

    但正是因為關東地處偏遠,毗鄰邊境又地廣人稀,外來人口多且複雜這些原因,成為在內地殺人越貨的罪犯潛逃避禍或一些逃避迫害打擊的人的首先目的地。

    比如:在清朝末年,朝廷大肆捕殺義和團成員的時候,就有相當一批義和團成員居家前往東北避禍。

  • 7 # 童心未泯志在千里

    一一闖關東,這個詞我想如今多數人並不陌生,自然就聯想山東,其實還有河北,河南的人們也加入了闖關東的行列之中了。

    一一從清末時期開始陸陸續續到中國民國結束時,經歷了100多年的闖關東歷史。

    一一闖關東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為了生存,生活,謀生走向了闖關東的逃亡路。

    另一種是由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從關內強行抓來的勞工,押送到東北黑龍江的煤礦,強迫剝削勞工開採我國煤炭資源,慘害壓迫中國人民。

    一一闖關東是當時華北的山東,河北,河南一帶主要是農民,由於土地資源較少,人口增長較快,加之政府的苛捐雜稅,地主階級的各種剝削壓迫,嚴重的威脅了廣大百姓生存生活。

    一一所為的關東就是長城三海關為分界,三海關裡面就是關內,三海關外面就叫關外關東了,只要出關往東行或往東北方走,就是闖關東了,闖關東大部分人是指東北方向的黑龍江省了,也就是東北大糧倉~北大荒了。

    一一那時的黑龍江北大荒,還是一個沒農業開發的原始草原的處女地,這時卻迎來了為生存,棄家攜妻,出關遷移逃亡來北大荒的建設開發的人們,就是這些人們創造了,記錄了,歷史上的一一“闖關東”這個名詞。

  • 8 # 張小樣兒

    明清時期山東人“闖關東”的主要原因:

    1、經濟因素

    明末清初的長期戰亂,關內地區的生產力已經遭受嚴重破壞,同時由於地少人稠的黃河中下游災害頻發,特別是受災嚴重的山東,大量農民處於極度貧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東北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產人參、鹿茸、貂皮、黃金、珍珠等貴重物品,則對關內的農民產生極大吸引力。因此清初,關內人口向關外遷移的現象已出現。乾隆時期,關內人口不斷膨脹,耕地與人口的矛盾不斷尖銳,促使山東等地的漢族饑民成為闖關東的主流人群。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

    2、政府政策因素

    (1)清初,滿族統治者將山東“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觸犯刑律的“流人”發配到“極邊寒苦”的關東。在資源豐富的關東,大量山東“流人”使處於飢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東貧民對關東有了瞭解,產生了闖關東的想法。特別滿族統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劇對山東社會經濟的破壞,更加強了山東貧民闖關東的傾向。

    (2)1644至1667年,清政府《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在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戶益繁息”。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正式開禁放墾。清政府解除東北禁封令,掀起山東貧民闖關東的高潮。

    3、地理位置因素

    關東與山東僅隔海相望,山東人闖關東有兩條路:一條浮海,從膠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到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不過100公里,之間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頻繁,膠東一帶的農民闖關東大多是浮海北上。一條陸行,從山東陸路到關東,需環繞渤海經過山海關,再借道“遼西走廊”,魯西、魯南、魯北的難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隨著“膠濟鐵路”、“津浦鐵路”天津至山東嶧縣段、“京奉鐵路”等路段的開通,從山東可以直接乘火車到瀋陽,更為山東人民闖關東提供方便。

  • 9 # 小業的快樂生活

    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一關之隔,卻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從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至1840年東北人口僅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東北區域性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資料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餘)。 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 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因此,現在東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屬於山東等省份---黃河下游地區的。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佈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雍正說“朕夷狄之君”“非中國人”。滿人傾族入關,東北人口劇減,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滿洲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闖關東-山東人-清代分三個時期:(1)、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2)、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 策。(3)、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 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 1860)正式開禁放墾。闖關東,從“流人”到“流民”,到東北“移民社會” 。清初民族矛盾尖銳,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極其殘酷的鎮壓手段。將“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 邊寒苦”的東北,這種遣犯史稱“流人”。山東人是“安土重遷”的典型。人口壓力、天災人禍、 滿清政府的政策導向等構成了山東人闖關東的外因。以修築當時的中東鐵路為例,《東北開發史》 引日本人稻葉君山的話說:“中國苦力,如蟻之集,而勞力之供給地 之山東,更乘機輸送無數勞工出關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餘里之中東 路乃山東苦力所完成,亦非過言也。” 闖關東,東北是外敵侵擾之地,山東人卓絕的鬥爭。吉林省渾江市《灣溝公社志》記載:“1921年間有一名叫王振邦的農民, 原籍山東,因逃荒攜妻及長女一家流落於西川一帶。1931年日軍侵佔 東北,王振邦與山東老鄉聚義百餘人抗日,1934年末,他們與日軍大小戰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戰績最佳,日軍死傷慘重,義軍為日軍所 膽寒。”闖關東,由於東北為流放地,禁墾,邊牆西為蒙古貴族駐牧地。但覆滅的滿清殖民政府無力阻擋歷史潮流,滿清二百多年殖民統治,倒促進了滿蒙漢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滿蒙獨立”運動、“偽滿洲國”等歷史滄桑,都沒能改變滿洲人成為中國的滿族人。山東聖人之鄉心態鄉土意識淡化,冒險精神增強最,促使流民春往冬歸轉變為在東北紮根。辛亥革命東北幾千萬關內漢人回到中國懷抱,“以至於人文地理學地圖表明該地區完全是中國人的”(《草原帝國》,法國,勒內.格魯塞)。闖關東,是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壯舉。存在特定的“闖關東”路線、存在“闖關東”的特定背景。因此,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歷史移民現象,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 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 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 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 寢者皆山東移民...”。作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漢族,幾百年來人囗壓力就使漢人不斷向周邊擴散:走西囗、下南洋,內蒙古和新疆也成為漢人移民地。那麼,闖關東便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闖東關文化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湧,洶湧澎湃。人是文化、資訊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為中原文化對滿洲固有文化的“侵蝕”,受到“封禁”的人為干擾,那麼,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喧賓奪主”了。“對絕大多數的山東移民來說,東三省無非是山東省的擴大”。山東村、河北村等在關東的“複製”,實際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數佔絕對優勢,他們有充分理由保持齊魯文化或燕趙文化,所謂“聚族而居,其語言風俗一如舊貫”即是。他們可以不必改變自己,削足適履,去適應當地的社會風俗、宗教信仰,使用當地的語言文字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同樣是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趙中孚在論及“闖關東”的意義時說過這樣一段話:“社會意義上,東三省基本上是華北農業社會的擴大,二者之間容有地理距離,但卻沒有明顯的文化差別。華北與東三省之間,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制度、倫理觀念、經濟行為各方面,都大同小異。最主要的,是東三省移墾社會成員,沒有自別於文化母體的意念。”面對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的撲面而來,關東文化不可能沒有絲毫戒心,也不可能沒有“土客”矛盾產生,如《黑龍江述略》載:“而僱值開墾,則直隸、山東兩省為多。每值冰合之後,奉吉兩省,通衢行人如織,土著頗深惡之,隨事輒相欺凌。”遼寧安廣縣也是一個例子,《安廣縣鄉土志》記載:“縣屬未經設治以前,蒙古未諳耕種。徒資牧養,一片荒蕪。嗣經漢民來境墾種,公旗得獲租利。然因族類各異,言語不通,情意未能浹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緒三十年,奏準委員勘荒,招戶領地。客民聞風而至,……蒙古亦漸事稼穡。”另據調查資料說:“在東北山東人很多,十有八、九,有的幾輩以前就去了。有時小孩子們打仗,生在東北的孩子罵山東剛去的孩子為‘山東棒子’。家人出來就揍那罵人的孩子,說:‘你爺爺也是山東人’。

  • 10 # 凡幾

    我老婆,乳名跟娣。1990年一路站票,幫父母揹著鍋碗瓢盆,從山東一個叫林河的村子逃到東北,倒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超生,到東北後就有了我現在的小舅子。

    花八百塊買了個農宅,全家一直沒戶口,還是兩千年後託關係落上的。

    這是我見過的闖關東最年輕的一代,初遇我老婆,聽到她的經歷我是錯愕的,吃過這種苦的,都是我爺爺奶奶他們,連我幾個叔叔都沒經歷過。

    我姥爺是河北玉田縣人,家境不錯,十幾歲時被大孩子欺負,回手一拳把人家眼睛打瞎了,跑到東北學徒做理髮,後來娶了我姥姥,一起開了家有名的理髮店,叫福記,1949年,福記理髮店被公私合營了,姥姥姥爺成了光榮的社會主義勞動者。跨一條街的大院子裡給他們留了一個套間住,一間臥室,一個廚房。

    姥爺去世後,姥姥把房子賣給集體了,四千塊,那是1982年,要放現在,本地行情兩百多萬。

    闖關東,類似以上的例子應該算少數吧?多數還是像我爺爺奶奶那樣,帶著我爸,沿著鐵道,從山東一路乞討到了東北。

    照片是我老婆家的農村一些縮影,一時匆忙,也沒找到更合適的,隨便在QQ空間裡選了幾張。

  • 11 # 肥肥大狗熊

    闖關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移,是指從清朝順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山東百姓去關東(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謀生的歷史。

    因為內地經過長期的人口增殖,使人口達到飽和,不可能人人有土地種。於是山東、河北一帶的農民為了謀生計,便到地廣人稀的東北去淘金、種地

  • 12 # 朱朱畏

    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至1840年東北人口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東北區域性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資料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餘)。 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 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因此,現在東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屬於山東等省份——黃河下游地區的。

    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佈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雍正說“朕夷狄之君”“非中國人”。滿人傾族入關,東北人口劇減,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滿洲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闖關東-山東人-清代分三個時期:(1)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2)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 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3)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

    闖關東,從“流人”到“流民”,到東北“移民社會” 。清初民族矛盾尖銳,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極其殘酷的鎮壓手段。將“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邊寒苦”的東北,這種遣犯史稱“流人”。山東人是“安土重遷”的典型。人口壓力、天災人禍、 滿清政府的政策導向等構成了山東人闖關東的外因。以修築當時的中東鐵路為例,《東北開發史》 引日本人稻葉君山的話說:“中國苦力,如蟻之集,而勞力之供給地之山東,更乘機輸送無數勞工出關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餘里之中東路乃山東苦力所完成,亦非過言也。” 闖關東,東北是外敵侵擾之地,山東人卓絕的鬥爭。吉林省渾江市《灣溝公社志》記載:“1921年間有一名叫王振邦的農民, 原籍山東,因逃荒攜妻及長女一家流落於西川一帶。1931年日軍侵佔東北,王振邦與山東老鄉聚義百餘人抗日,1934年末,他們與日軍大小戰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戰績最佳,日軍死傷慘重,義軍為日軍所膽寒。”

    闖關東,由於東北為流放地,禁墾,邊牆西為蒙古貴族駐牧地。但覆滅的滿清殖民政府無力阻擋歷史潮流,滿清二百多年殖民統治,倒促進了滿蒙漢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滿蒙獨立”運動、“偽滿洲國”等歷史滄桑,都沒能改變滿洲人成為中國的滿族人。山東聖人之鄉心態鄉土意識淡化,冒險精神增強最,促使流民春往冬歸轉變為在東北紮根。辛亥革命東北幾千萬關內漢人回到中國懷抱,“以至於人文地理學地圖表明該地區完全是中國人的”(《草原帝國》,法國,勒內·格魯塞)。

    闖關東,是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壯舉。存在特定的“闖關東”路線、存在“闖關東”的特定背景。因此,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歷史移民現象,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作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漢族,幾百年來人囗壓力就使漢人不斷向周邊擴散:走西囗、下南洋,內蒙古和新疆也成為漢人移民地。那麼,闖關東便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

  • 13 # 阿甘老師

    闖關東都是為謀生而去的嗎?那麼有沒有其他情況?

    這個問題,我就可以簡單地回答,我本人認為闖關東都是為了謀生而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幾點?

    首先,闖關東,關東指的是我國山海關以外地區,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東北平原,那麼它主要是我國的面積最大的耕地。為什麼是闖關東呢?原因是關東他主要是清朝統治者,女真人的地盤,可以說是他們清朝統治者的龍興之地,在清朝建立的初期,不會讓很多漢人進入到關外地區。清朝統治者在政治上直接杜絕漢族人進入東北平原,感覺上就是破壞了他們的政治風水。

    其次,地處在華北平原東部的山東省,在清朝的時候,發生了多次的自然災害,很多家庭都是顆粒無收,最基本的生存受到了威脅,而且很多人都死了,這時候有一些大膽的人,就開始發展整個關東地區遷徙,他們大多數的從山東省進入整個關東地區,原因還是為了生存,東北平原擁有著廣大的耕地,並且土壤肥沃,氣候條件好,土地平坦,交通便利,人稀少,就給很多人提供了耕地,那擁有耕地的人就能解決溫飽問題,這就是他們最迫切需要的,這邊最低層的農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存和謀生,農民的生存基本上離不開土地。

    再次,東北地區的自然災害,相比較華北地區是大大的減少了,那把人民的生活是更加的穩定的,然後諾人就開始從關內潛入到關外的區,這樣的話,整個東北地區如介意耕作制度為主,多種經營同時開始,整個東北地區的生活就變得是比較活躍了,各種謀生的手段都在東北地區開始發展。知道後期的時候清政府也放開了這一個,這樣整個東北區去去形成了我國一個歷史上重要的人口遷徙運動。它們的遷徙謀生一直影響到了現在的東北地區。

    總之,闖關東他主要都是以謀生為主,進入關東地區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前期的以生存耕地為主的農民,還是後期以經商為主的商人?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自身的謀生而去闖關東,所以和觀點就是,闖關東都是因為謀生而去的。

  • 14 # 副史

    為何闖關東

    闖關東的人群中,以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為多,而其中山東為“最”。1911年,東三省人口總計1841萬人,其中約有1000萬人都來自山東、直隸、河南等省;進入民國時期,“闖關東”浪潮仍然高居不下,據不完全統計,從1912年到1949年,流入關東的人口接近2000萬人,平均每年約52萬人,其中1927、1928、和1929年連續三年都超過百萬人之多。規模如此龐大,難怪“闖關東”被人視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也被譽為“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舉”。

    “闖關東”的浪潮持續了數百年,人們在驚歎其數量之大的同時,也會不約而同想到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的關內人非要去闖關東呢?尤其是清朝前期,“闖關東”被認為是“違法現象”,那是要冒風險的,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還要去關東,是關東有太吸引的東西?還是自身所在地有迫使自己離開的東西呢?當時山東“闖關東”的人數最多,咱們姑且就以山東為例進行解析

    安土種田,是中國農民的特性,山東作為孔孟之鄉,這種特性更是根深蒂固,可是山東人不顧一切“闖關東”之舉,到底有什麼迫切的理由呢?個人認為,其中有兩點尤其值得重視:

    第一,人口壓力

    清朝經過“康乾盛世”的發展,人口數量急速增加,山東尤為嚴重,出現的實際情況就是地少人稠,人滿為患。進入近代,人口壓力更大,1850年山東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5人,名列全國第四;1911年升為第三;1936年升為第二!雖然僅次於江蘇,但當時的山東無論是在經濟發達程度上,還是對勞動力的收容量上,都無法和江蘇相比。顯然,人口壓力是山東農民“闖關東”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第二,天災人禍。

    山東是近代史上自然災害多發區,有人統計,在清代268年曆史中,山東曾出現旱災233年次,澇災245年次,黃河、運河水災127年次,潮災45年次。除僅有兩年無災外,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水旱災害發生,這些還沒有計算冰災、蟲災等。按清代建制全省107州縣統計,共出現旱災3555縣次,澇災3660縣次,黃河、運河洪災1788縣次,潮災118縣次,全部水旱災害達9120 縣次之多,平均每年被災34縣次,佔全省縣數的31%!這種災害的多發性、嚴重性,令人震驚,自然災害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也可想而知,為了生存,“闖關東”就成為當時的一條出路;

    與天災結伴而行的是人禍。後滿清時期,山東兵災匪患連年不斷。在史書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西方列強動不動就將戰艦開進膠州灣,膠州灣在哪?膠州灣就在山東。而且在晚清時期,山東承擔了很大一部分不平等條約的賠償攤派額度,這些都增加著山東人民的負擔。當有些人意識到自己無法承受時,就不得不離開山東,到外地謀生。舉目無親時,關東,無疑又成了理想之地

    第三,關東的魅力

    清朝前期人們要“闖關東”的理由咱們已經說過,轉折點在1860年,清政府開放了山海關。地廣人稀、沃野千里的關東地區很快就吸引了無數人,人口的聚集很快就帶動了當地的繁榮;而且關東還臨海,不管是耕種,還是經商,都是流民的首選。

    由於大量山東人聚集在關東,帶動了更多的山東人聞風而來,在當時的膠東地區,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還有些地區認為,沒有“闖關東”經歷的人,就是“沒出息”的表現。這時的“闖關東”已經不再是一種無奈之舉,而是主動選擇,這種積極性也讓“闖關東”在山東地區成為一種潮流。關東,簡直成了山東人的第二故鄉

    山東,只是“闖關東”現象的一個縮影,其他省份的情況雖然沒有山東這麼強烈,但是,出發點和目的還是一致的,而且,山東人“闖關東”的理由也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當時熱衷於“闖關東”的原因所在。

  • 15 # 梭子蟹6

    首先了解一下闖關東的定義,狹義的闖關東是指從清朝到民國時期從中原地區百姓進入東北的歷史。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為了保住東北的滿洲風俗防止滿人漢化,禁止漢人進入東北導致東北出現大量的無人區,從而保留了大片肥沃土地,為以後闖關東積攢了物質基礎。

    1860年,俄國強制簽訂《璦琿條約》吞併了我國的外東北和庫頁島,此事件直接導致政府層面有規模的開放禁土,鼓勵移民安邊。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作用。

    2. 1875年,黃河下游洪水爆發,餓殍遍野,中原地區大量百姓湧入東北,這屬於第一次窮苦民眾為了生存而去東北謀生。

    3. 到了民國初年民眾湧入關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張作霖。此時的東北王為了發展東北經濟,大量鼓勵民眾到東北謀生。東北有大量的就業機會民眾也樂意到此改善生活。

    4. 最後一次比較大規模的闖關東就是我們尚且還熟悉的時期,建國以後。自然災害時期大量民眾進入東北謀生。

    綜合分析比較有規模的4次闖關東,一為固邊一為改善生活二為謀生存。 碼字不易,請多指教。

  • 16 # 爬山涉水看鳳景

    “闖關東”現象,主要發生在山東地帶。

    當時“闖關東”主要是為了謀生,也有個別所謂“逃犯”,也不可避免有個別“亡命”關東的。

    山東“闖關東”現象,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山東人“闖關東”最高潮達到關東(今天東北)總人口的一半略餘。

    闖關東主要發生在清朝未期至解放初。當時山東和關東比,山東大部丘嶺地帶,地薄貧瘠,十年九旱,再加上山東、河南一帶連年土匪橫行,軍閥混戰,到處兵荒馬亂,山東人口又比關東密集,食不果腹,吃了上頓沒下頓,百姓窮困潦倒,民不聊生。此時,關東人少地廣,土地肥沃。雖也免不了有地方地皮、流氓,也有“座山雕”式的土匪,但沒有大規模戰亂,整體社會環境比山東穩定。

    再加上歷代就有山東人在關東討生活的。山東人和關東人,本來就有親朋好友往來。人傳人,親連親,就這樣

    ,有先去“考察”的,後拖家帶口,甚至整個小自然村都奔向了關東,形成山東“闖關東”特有現象。

  • 17 # 指尖熱點

    看過闖關東電視劇的人也多少知道點原因,李幼斌版本的看了至少兩遍,人物演繹不錯挺好,更何況本人比較喜歡看歷史,我也是山東人,不少親屬在東北,具體詳細說說闖關東吧。

    1、關東指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從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

    2、闖關東的規模

    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黃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闖入東北,數量規模歷史最高。是時,義和團亂,帝國主義乘機瓜分中國,俄國獲得了東北地區大量特權,而日本經過日俄戰爭,迫使俄國把特權轉讓給日本。

    3、闖關東的概念

    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此為廣義。狹義的“闖關東”僅是指從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二、闖關東的原因

    1、經濟因素

    (1)明末清初的長期戰亂,關內地區的生產力已經遭受嚴重破壞,同時由於地少人稠的黃河中下游災害頻發,特別是受災嚴重的山東,大量農民處於極度貧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東北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產人參、鹿茸、貂皮、黃金、珍珠等貴重物品,則對關內的農民產生極大吸引力。

    (2)因此清初,關內人口向關外遷移的現象已出現。乾隆時期,關內人口不斷膨脹,耕地與人口的矛盾不斷尖銳,促使山東等地的漢族饑民成為闖關東的主流人群。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

    2、政府政策因素

    (1)清初,滿族統治者將山東“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觸犯刑律的“流人”發配到“極邊寒苦”的關東在資源豐富的關東,大量山東“流人”使處於飢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東貧民對關東有了瞭解,產生了闖關東的想法。

    特別滿族統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劇對山東社會經濟的破壞,更加強了山東貧民闖關東的傾向。

    (2)1644至1667年,清政府《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在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戶益繁息”。

    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正式開禁放墾。清政府解除東北禁封令,掀起山東貧民闖關東的高潮。

    3、地理位置因素

    關東與山東僅隔海相望,山東人闖關東有兩條路:

    (1)一條浮海,從膠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到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不過100公里,之間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頻繁,膠東一帶的農民闖關東大多是浮海北上。

    (2)一條陸行,從山東陸路到關東,需環繞渤海經過山海關,再借道“遼西走廊”,魯西、魯南、魯北的難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隨著“膠濟鐵路”、“津浦鐵路”天津至山東嶧縣段、“京奉鐵路”等路段的開通,從山東可以直接乘火車到瀋陽,更為山東人民闖關東提供方便。

  • 18 # 老百姓中的文藝小青年

    現在東北絕大多數漢族人都是“闖關東”的關內人後裔,其中又以山東人後裔居多,包括小白兔本人(祖籍山東即墨)。大連話和威海話也很相似,或者說,和山東話很相似,我們的生活習慣很多和山東人也一樣。

    闖關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移,是指從清朝順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山東百姓去關東(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謀生的歷史。

    因為內地經過長期的人口增殖,使人口達到飽和,不可能人人有土地種。於是山東、河北一帶的農民為了謀生計,便到地廣人稀的東北去淘金、種地。

    那麼進東北謀生為什麼叫“闖關東”呢?

    因為清廷以東北為“龍興之地”,擔心關內漢人的大量遷入會損害旗人利益,破壞滿族的習俗和秩序,康熙七年(1668)推行封禁政策,以後的措施越來越嚴厲,從區域性封禁到全部封禁,從驗關封海到驅逐流民。但迫於日趨沉重的生活壓力和連年不斷的自然災荒,越來越多的山東和河北省農民或泛海偷渡到遼東,或私越長城走遼西,湧向仍在沉睡的東北沃野。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實行封禁政策的條件下進行的,故稱之為“闖關東”。

    限制漢族人進東北,其實也是滿清的一種不自信。因為滿族入關時只有幾十萬人口,但是要統治幾億人口的漢族。滿清政府擔心有一天不得不退回東北。但是又擔心那時候連東北也成了漢族人的天下,自己就連最後的退路也沒有了,所以 採取了封鎖東北的舉措。

    封鎖東北限制了東北的發展,但也給東北留下了青山綠水,肥沃土地。這也是關內漢人嚮往東北的原因。

  • 19 # 文化一家人

    應當說,闖關東基本都是為謀生去的,而且離我們並不遙遠。

    當年參加工作時,好多師傅都是闖關東過來的。有一件事至今難忘,有位師傅不幸去世,我們去給他送行。那時還可以土葬,他已近三十歲的兒子爬在棺材上痛哭:爹呀,你一輩子沒享著福啊,你要飯要到哈爾濱,一冬天沒穿上棉褲......

    東北的冬天寒冷異常,沒有飯吃,再沒有棉衣穿,豈不是飢寒交迫麼!幾十年過去了,當時的場景和他兒子的哭聲,每當想起彷彿就在眼前......

    如今,師傅們早已都退休,絕大多數都回了山東老家。

    當年為什麼要闖關東呢?一句話,為了謀生唄。前面說的那位師傅,事後我曾和他的家人聊過。他當年是自己一個人先闖蕩到東北,身無分文,一路上只能靠給人打短工掙口飯吃,然後再接著走。有時沒掙著飯吃,只能朝人要點吃的了。直到在一個地方立下腳跟,才回山東把家人接過來。

    那麼,東北那時候富裕麼?其實也不富,只不過和關內比起來好活一些。因為當時的東北地廣人稀。不知您聽過這句話沒有,說東北的黑土地插根柳條棍都能長成大樹(當然是形容詞)。因為它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有土地就能種莊稼,打了糧食就餓不死人,就能生存下去。所以才出現了闖關東現象。

    關於黑土地這個形容詞,過去我沒覺出什麼。後來去了南方,看到了紅土地。去了西方,看到了茫茫戈壁和漫漫黃沙,才覺出黑土地的珍貴。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這樣的形容詞,一方面是形容當年北大荒的荒涼,另一方面也是容易生存的象徵。

    關於為什麼闖關東的大都是山東人,這可能與地理區域有關。大家都知道還有走西口的說法,走西口的大都是河南和山西人,向西安方向逃難。電影《一九四二》說的就是當年大旱,顆粒無收,餓殍遍野。人們為了活下去,只能去西安方向找個活路。

    今非昔比,如今闖關東和走西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一想到這些,更加覺得要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 20 # 公子品史

    闖關東的目的很多,並不都是為了謀生,這是顯而易見的,清朝中後期就開始有一定規模的闖關東了。

    闖關東的緣由

    首先我們要追溯到清朝,在清朝剛成立的時期,因為經歷了大規模戰亂,根據清實錄的記載,當時全國人口在順治時期才1.4億人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的統治逐漸的穩定下來,到了康熙時期平定了三藩之亂,收復了臺灣。政治環境進入了一個穩定時期。人民安居樂業,這時人口又有了進一步的增長,清實錄記載康熙五十二年人口增長到2.3億人左右。隨後清朝進入了康乾盛世,政治穩定,統治者鼓勵墾荒,鼓勵生育,這時農業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人均糧食畝產比起清初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地省份的絕大部分土地都已經被開發殆盡,很多省份已經沒什麼多餘可以耕作的土地了。

    闖關東的構成

    闖關東的人很多,大多都是靠近關東的北方或者離東北交通比較方便的東部地區。其中山東地區在清朝中後期人口增長也比較迅速,特別是山東平原地區,基本已經沒有可以耕作的土地了。但是山東是個半島地形,東部地區自古就有很多優良的港口,很多人都利用這些地區進行捕魚作業。清初就已經有不少人透過蓬萊、威海衛等港口坐船去遼東半島做貿易、討生活,當時的遼東半島就有很大一部分山東遷移過去的移民。

    此外還有直隸、河北、內蒙古等地區的人,因為人多地稀,家裡沒有辦法待下去了,為了賺錢混口飯吃,不少人都直接去了關東地區找出路。

    闖關東的目的

    第一目的就是去討生活謀生。因為過去的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就是因為在家裡過不下去了,種地已經無法支撐生活了,所以只能背井離鄉去找活路,而關東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真是討生活的好地方。

    第二就是逃命。當時關內很多人犯了一些大罪,在當地已經待不下去了,只能逃亡。關東就是其中的選擇之一,因為地廣人稀,山林湖泊眾多,很容易隱藏人。

    第三做生意。當時關東地區發現了一些礦產,比如金礦、煤礦等資源,商人就過去收資源裝運到內地高價售賣,此外還有人參、動物毛皮、珍珠等等,都是能在內地賣出高價的。

    綜上所述,闖關東的人並不都是謀生的還有做其他事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媽一人想學個小吃,學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