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菜business
-
2 # ETC老楊
漲價我個人覺得很正常,有以下幾點推動商家漲價。
第一,客流量。現在雖然疫情沒那麼嚴重了,但是大部分地區管的還比較嚴,平時同時能坐100人的餐廳,可能只被允許坐70人甚至更少,商家收入無法支付固定的成本支出,只能漲價。
第二,原材料。全國受疫情影響,各種肉類,蔬菜等產量下降,但是百姓在家消費的需求量並沒有降低,現在除中國外全球疫情嚴重,很多地區又限制了出口,導致原材料成本增加。
作為普通消費者,當然吃不吃,吃哪家是個人的權利,但是我個人覺得,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應該都跟平時一樣正常消費。工業社會,只有把機器全都運作起來,才能慢慢從疫情影響中走出來
-
3 #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漲價沒人會買單的,自己撅墳墓!應該如果降低成本,降低菜價引流,一點一點恢復才是王道,上來就想漲價復活,誰給的勇氣?一個吃食沒有替代性了嗎?
-
4 # 創業王魯泰
我覺得漲價是好事。說明通脹來了,這是不可避免的,要正視這個問題!
疫情之後,通脹不可避免,衣食住行來說。穿的好壞暫且不管,住的好壞可以克服,不開車可以坐公交。唯有吃,是不可逃避的。
所以目前上漲的都是小餐飲企業,大的餐飲企業反而降價來吸引顧客。春江水暖鴨先知。所以,小餐飲先知先覺!
通貨膨脹是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區域性、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
接下來就是工資上漲,房價趨穩,電子產品家電汽車會降價!
-
5 # 遁逃者
1斤土豆43.33元!1斤香菇60元!1斤白蘿蔔33.33元!1碗米飯7元!
近日海底撈、西貝莜麵村等餐飲企業開始漲價,個人對此完全不能理解,疫情警報還沒有解除,消費者的信心還沒恢復,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是降價促銷讓大家走出家門,先把人氣聚攏起來再說麼?好嘛,報復性消費還沒開始呢,報復性漲價倒是先搞了起來!
上面這份賬單上的菜品合計440元,還有鴛鴦鍋底100多,一碗米飯7元,合計560元,這是一份人均280元選單。
我去過海底撈幾次,因為個人對火鍋類的飲食相對比較剋制,所以去的少,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人均150元左右,很少突破200元的,這份人均280元的單子,說實話,漲價幅度可不低,比如半份白蘿蔔就10元,才150g,也就是1斤白蘿蔔33.33元!半份香菇125g就15元,也就是1斤香菇60元,半份土豆150g13元,也就是1斤土豆43.33元!
雖然說飯店的價格與菜場裡的價格不好放在一起比,但是這個價格真是貴得有點離譜!
說實話,在這個時點,很多人心理上都還有點忐忑呢,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外面堂食的,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健康帶毒者逐漸被發現,疫情防控並沒有徹底結束,因此,這些餐飲公司的漲價決定,怎麼看都有點配合疫情防控的感覺,這是明著告訴大家,你們別出來吃飯,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家裡比較安全。
別人不知道怎麼想,我看了這個選單之後,還是覺得先不出去吃飯比較好,今年疫情耽誤了大家的工作和收入,本來錢就要省著點用,現在好了,這麼漲價,我在家吃飯的理由都不用找了。
-
6 # 餐飲無事君
顯而易見,對消費者來說“報復”在因疫情在家憋屈這麼久,心心念唸的就是各種美食,嚮往美食的一顆自由的心。對餐飲企業來說“報復”的疫情帶來的慘重損失。
漲價是符合餐飲企業現實困境的這次疫情受影響的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企業。疫情來臨時,正值餐飲旺季,不少人預定好的年夜飯都取消了。餐飲對食材的新鮮度有很大的要求,庫存積壓,食材臨期是所有餐飲門店在這次疫情面臨的第一筆損失。所以在疫情剛開始的幾天,不少餐飲門店“轉行”賣菜贈菜,也是為了減少損失的無奈之舉。
從餐飲這一行業的擴張來看,近兩年還是處於高速擴張狀態的。不少餐飲企業的資金週轉都來自於門店流水。餐飲行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問題。疫情導致無法營業,在沒有營業額的情況下,餐飲企業要面對的是租金、員工薪資、社保、員工宿舍租金等壓力。如果餐飲企業本身沒有設定風險機制,那麼這次疫情對絕大部分餐飲企業都是致命的打擊,尤其是那些在近年來急於擴張,以直營門店居多的連鎖餐飲企業。
餐飲行業面對成本居高不下、資金儲備不足、供應鏈中斷等方面的問題,在疫情結束後,還要面對重拾消費者信心、供應短缺造成的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員流失等方面的挑戰。所以,部分餐飲企業選擇漲價也是符合本身困境的。
消費者選擇不來也是必然的因疫情受到損失的不止餐飲行業,各行各業都有影響,企業受到影響,最終波及的仍然是廣大就業人員。招聘高峰期推遲,招聘崗位數量下滑。和疫情中的企業一樣,對於很多沒有家庭或個人理財風險規劃的普通人,面臨的工資延後或按當地最低標準,甚至有的被迫無薪“休假”,他們就是餐飲企業的個人縮寫,一樣沒有營業額流水(工資),一樣面臨房租房貸的壓力,一樣都每天都面臨著一家幾口人要吃飯的生活壓力。
不是不能漲,是漲價的時機不對在因疫情在家憋屈這麼久,嚮往美食的一顆自由的心,心心念唸的就是各種美食,剛能出門擁抱你,你卻伸手拒絕我?
在這個時候漲價,難免讓消費者有一種”我把“你”當心頭好,你卻把我當“冤大頭”的心情,一腔熱情沒被疫情隔離,卻被商家“隔離”。
在這個時候,個人認為餐飲商家更要爭取消費者認同,也這正是企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顧客忠誠度的好時機,漲價必然會損害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和品牌認同度。
以上僅為個人對此次部分餐飲企業漲價的看法。
-
7 # 波哥愛聊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麼多年餐飲業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最激烈的行業,消費者已經習慣於以上帝自居,再加上美團等電商平臺的補貼,讓大家吃慣了霸王餐!其實,這麼多年,房租、人工、原材料價格都在大幅提高,由於競爭激烈,商家也只能忍氣吞聲,靠薄利多銷來維持,但是這是一種病態!是對價值的扭曲!如果大家只關注價格,那最終就是無良商家靠缺斤短兩以次充好把優質商家擠死,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漲價是一種必然,是餐飲企業理性的迴歸!靠質量而不是價格贏得消費者,才能讓餐飲企業健康發展!
-
8 # 中醫醫院院長小邵
疫情稍稍平息,許多餐廳也開始悄悄漲價。
在北京,這樣的感覺還挺明顯的。不說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海底撈等等,就連我過去經常點的西貝莜麵和燒麥也都各漲了5元左右。
對此,我確實選擇了用腳投票,也就是避之不買。
一方面,感覺非常時期的民生剛需行業,例如餐飲和超市便利店等等,漲價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無法接受的。畢竟這時候消費力和購買慾都大幅下降,這種操作有點逆天。
另一方面,主要是選擇多多。就拿外賣來說,我依然可以花上15元左右,吃到心儀已久的有著一整塊帶皮烤魚的番茄烤魚飯,或者是用圓白菜和胡蘿蔔絲炒制的脆香炒餅。
最近,我經常光顧的那家小飯店復工開業,我仍然可以隨時去吃上一大碗11元錢多年不變的雞蛋西紅柿面。
-
9 # 晴天財經閣
最近很多人都有關注海底撈的漲價,平均漲價幅度超過了7%,也引發了很多人對於餐飲行業漲價現象的一個關注。其實如果我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可能很難理解,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很多的餐飲行業,它在第一季度的損失是比較大的。按道理來講應該在逐漸的復工以後餐飲行業迎來報復性的消費,但是部分餐飲行業的相對漲價卻失去了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者。
但是如果我們站在餐飲企業的角度上來看,當前實體餐飲界的房租成本是比較高的,第一季度的損失已經讓他們今年的利潤率開始出現了一部分的打折。所以只有通過後續第二第三第四季度的追趕才能彌補相對的虧損,並且保持一定的盈利率,這就需要一定的客流量。
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餐飲行業開始逐漸的漲價,目的就是為了短期內更快地收回第一季度虧損的資金和成本。其實不僅僅是當前的餐飲行業,包括相當一部分的服務行業也開始出現了漲價的現象,比如當前的理髮以及按摩這幾個行業均出現了5%~10%左右的調價。
消費本身就是作為一個雙向選擇的,既然漲價之後,消費者尤其是一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選擇更為廉價或者沒有漲價的餐飲行業進行相對應的消費。但是如果覺得以前的習慣難以更改,或者唯獨只喜歡漲價那幾家的餐飲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很多餐飲行業的漲價幅度都侷限在5%內。
-
10 # 財務意識流
以前到海底撈吃個火鍋,每人150元的標準就足夠了,但是現在卻要將近200元。復工復產之後,很多餐飲企業漲價,這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衝擊最大的莫過於餐飲行業。僅取消年夜飯這一項損失,也應該有上百億以上收入,原本要在春節期間賺上一筆的餐飲業,卻因為停業而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成本壓力,很多餐飲企倒閉關門。
因此,能夠今天繼續存活的企業,也實在是不容易。他們前期的房租,水電、人工、材料等成本都需要通過後期能夠快速的收回,以實現資金週轉步入正規。
餐廳數量的減少,代表著供給量的相對減少,隨著復工復產進度加快,人員流動的增加,餐飲需求也必然會增加。
在這種彌補前期成本的迫切需要,以及供需逐漸發生變化的時候,餐飲業根據市場規律調整價格,是其維持自身正常運轉的需要,否則這些餐飲企業很難繼續經營。
對於消費者來說,短期會難以接受,但是前三個月積蓄的消費需求有待釋放,整個實體經濟的重啟也需要巨大的消費需求去刺激,希望我國的餐飲企業能夠挺過這一關。
-
11 # 莫水宏觀經濟
部分餐飲業漲價,我覺得這件事情是一件太正常的事了。這段時間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用工成本本來就更高了。除了每天的工資外,還有疫情防後的成本比如要買消毒液,每天要用幾個口罩,等等,這些都是成本。
另外,餐飲業的客流都變少了,以北京舉例,這段時間每桌不能坐超過三個人,而且桌子之間間隔也被拉大了。每天能進來用餐的人數變少了。在這種情況下,收入變少,但是支出變多,那怎麼辦呢?
那從正常的經營角度就只有飯菜漲點價了。現在出來吃飯的,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吃飯,可能大部分都是有特別的事情,要麼是推不開的重要見面,要麼是特別饞了,就是想吃上幾口好吃的。
這些人對價格又不是那麼敏感。不會因為漲價而不去這個餐廳吃飯。從經濟學的角度講這部分客戶的需求彈性比較低。所以從商家的角度來說。近期漲價是一個讓收益更多的方法。
從消費者的角度講,確實如此,如果漲價可以不去嘛。如果特別喜歡吃,你支援這家館子,那你可以繼續去吃,如果是吃別的餐廳也可以,那這家漲價了,那就去吃別的唄。
如果都漲價了,那能接受就去吃,不能接受就不去了,回家自己做飯。還能享受溫馨的家庭生活,這也沒什麼不好。如果既想和朋友見面,又不想花這個錢。可以和朋友去喝咖啡嘛。實在不行,在路邊上溜達溜達,聊聊天也可以啊!吃飯這個事兒也不是強買強賣的,比較隨意。
-
12 # 諮詢師天生
最近有一些餐飲企業開始漲價,說實話有一些情況是合理的,但是這對企業本身和行業都沒有什麼好處。
現在在朋友圈討論最多的就是海底撈和西貝的漲價,其他的餐飲企業也有漲價的行為。這裡我覺得還是要區分對待,比如說海底撈的漲價更像是一種策略的調整,雖然我們在海底撈吃到的東西屬於一般的消費水平,但是海底撈提供的服務可謂是高階的服務水平,因此海底撈的價格上漲是為了符合它的消費定位,這樣的上漲我覺得還是合理。
但是像西貝等一些餐飲企業的漲價,多多少少就有一些不合理了,雖然現在的食品價格確實有一定的上漲,而且餐飲企業在一些當地法規的規範下不能夠全面的開業,所以成本和收入形成了比較明顯的不對,等這種情況下企業選擇漲價看上去是合理,但是這對於整體的行業而言損害還是比較大的。
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主要是對需求的暫時抑制,而在疫情結束之後,這些需求的反彈本來可以造成服務行業的補償性復甦,然而如果行業內形成了漲價的氛圍,那麼這樣的消費,反彈就有可能再次被抑制,從而對整個服務行業甚至是整個經濟環境造成復甦的壓力。
雖然短期之內餐飲企業確實面臨成本和收入不平衡的壓力,但是這只是短期的現象,如果為了短期利益而放棄一個長期的利益,我覺得對於服務行業來說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選擇。
-
13 # 商務新觀察
你漲你的,我吃“我的”,這很正常!傳聞中的報復性消費還沒有來,而報復性漲價卻先到了。比如,最近漲海底撈、西貝等知名品牌餐飲連鎖店在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據店方所稱是按照不高於6%的幅度,不同城市也可以根據當地綜合情況自行調節。
我們看一看一位網友曬出的海底撈菜單價,也許就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餐飲企業有多麼“瘋狂”!他曬出的選單顯示:人均220元+,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元一位;米飯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盤。
當他看到價目表時據說嚇了一跳,其實我們大家看到之後也無不感到驚訝,一片土豆1塊5毛錢,一碗米飯7塊錢……這能不讓普通消費者吃驚才怪,顯然,這種情況下,有人說“我可以不來”,那就是最好的迴應漲價行為。
剛剛經歷過疫情的企業和消費者,都承受了不小的損失,餐飲業或許是比較大的影響,但一下子就想讓消費者來承擔你的損失及成本,似乎有些說不過去,當然海底撈或許有足夠的粉絲可以支撐它的漲價行為,反正有人願意為此單買。說不定眼前的6%的漲價幅度還僅僅是投石問路,要是市場不錯,還可能會繼續加碼,但其他未知名品牌的餐飲業恐怕就不那麼幸運了。
-
14 # 中年老劉聊財經
為了對沖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很多飯店採取了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漲價。
疫情發生後,特別是第一季度,受影響最嚴重的莫過於餐飲業了,第一季度很多飯店的營收基本“交了白卷”。面對高昂的人工成本、房租、和食材損耗的損失,很多飯店復工後急於“找補”第一季度的損失,復工後直接“漲價”了之,完全不顧及同樣在疫情下收入受損的消費者的感受。
那麼疫情之後餐飲業為了自救,應不應該漲價?自救自能靠漲價嗎?“漲價”是很多飯店疫情之後的自救手段,某全國大型火鍋連鎖店目前的漲價行為就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對於該火鍋店的漲價行為很多網友也持有不同的態度,有人認為漲價是應該的,畢竟餐飲業受損嚴重,透過漲價來對沖損失無可厚非,要予以充分的理解;但是更多的網友認為,火鍋店漲價無疑是在轉嫁損失,將自身的損失轉嫁給“上帝”消費者!
我們結合兩邊網友的不同意見,充分平衡商戶和消費者關係的基礎上,儘量做到換位思考、公平公正,我們認為,假設復工後疫情原因導致食材價格或者人工開支成本增加,適當漲價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飯店也不是公益性組織;但是假設飯店僅僅靠簡單粗暴的“漲價”來對沖損失那就說不過去了,畢竟疫情下的消費者收入同樣受損,不能互相間依靠“損失轉嫁”來“甩鍋”,而且盲目的漲價也不利於品牌的發展,更不利於建立“粘性客戶”,一味的漲價能讓消費者來吃一次飯,下次消費者還會來嗎?顯然不利於長期發展,對飯店自身百害而無一利。
結語餐飲行業應該充分平衡飯店、市場、消費者三者之間的關係,不能粗暴的“一漲了之”來轉嫁損失,這不利於品牌的建立和長期發展。
疫情之後最重要的是抱團取暖而不是盲目甩鍋。
同時各地相關部門有條件的話儘量多推出一些“消費券”,以此刺激餐飲發展和經濟提振。
-
15 # 社長財經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餐飲企業從金融的角度來看,目前只有兩條路可走,第1條路就是漲價,因為第2條路走不通,漲價後的結果也是死路,因為第2條路基本以應酬為主。
而對於當前大部分餐飲企業想要存活下來,轉嫁風險實屬無奈,但不漲價轉移風險,企業又難以生存,步步維艱總需要突破。
餐飲企業60%將會破產首先隨著疫情的影響,尤其是最近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消費者對於糧食與食用油的囤積,引發了短期內糧食價格的反彈,這就導致餐飲企業成本抬升。
另一方面受制於疫情的影響,大眾擇業有所選擇,更多的人不願意選擇人流量較多人口密集度較高的工作場所,所以餐飲企業用工荒再次出現,或許要比以往工資較高才能夠招到工作人員。
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就算做出天上有的龍肉,但最終沒有人消費,餐飲企業的路越走越窄,最近我們去很多繁華的廣場,發現餐飲企業經營慘淡。
我們可以看到以往的消費,大部分是大眾化的,而當前的消費基本上都是請客消費,也就是接待,個人形式或以家庭聚餐的形式越來越少。
尤其是疫情結束之後,很多餐飲行業的大佬,都預測報復性消費,但我們並沒有看到報復性消費,卻看到了人們恐慌性囤積。
消費者不買單,餐飲企業必死無疑當前大部分餐飲企業依靠外賣維持生計,但對於偌大的門店,從排隊等候就餐到目前的門口拉客就餐,就可以看到餐飲消費行業的餘暉。
當然不是所有的餐飲企業都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走向末日,大部分連鎖企業有影響力的,最主要的是能夠留得住消費者胃口的餐飲企業將發展的越來越好。
由此可見透過疫情的影響淘汰了一批只做表面工作,不下硬功夫的餐飲企業,對於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
當前除了接待應酬,與單個聚餐消費之外,大部分個體家庭中選擇在家做飯,主要原因是人們都愛惜自己的生命,活著比吃龍肉更重要。
綜合來看:疫情影響之下,各行各業都遭受到了重創,包括房地產企業,包括餐飲企業,旅遊行業,娛樂行業等等。
但餐飲企業受影響最為廣泛,時間最為長遠,或在此次疫情影響之下淘汰一批,新生一批,其實這也符合大自然的陰陽調和,你過去在什麼地方下了功夫,當前就在什麼地方結出了果,正所謂百因必有果。
-
16 # 勻楓財技大兜底
對某些連鎖餐飲企業翻倍漲價,德先生深刻的表示他們膨脹了,他們將自此走上了衰退之路。我們國人最痛恨的就是雪上加霜、趁火打劫、得寸進尺、無羞無恥。其實現在他們基本表現或多或少都能沾上個邊兒。
1.先從長遠戰略來說,一家想做百年品牌的餐飲企業,絕不會因為一次疫情就進行大漲價。口碑和客戶的信任與依賴是多麼重要啊!每一次價格調整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都是要維持相當一段長時間的。這樣客戶接受度才會越來越高,大家可以去觀察一些老字號,他們的選單兒,多年都不會變一次,不論是在物價上漲時期還是下跌時期,不論是在人工昂貴的過年期間還是便宜期間。
2.海底撈雖然服務好,但是決不到所謂高檔餐廳的境地,自然也不可能制定高檔餐廳的價格。自從德先生知道老闆已經是新加坡首富了,成功從一名四川人變成全家新加坡了,就已經不再去了。之前海底撈價格以也不便宜,在火鍋中收費已經屬於中高以上了,那麼,他良好的人工服務其實是在價格中得到了充足的體現。現在價格翻倍調整,基本上把他積攢的好名聲一夜都毀掉了。
3.西貝確實是個餐飲界的奇特現象。其實在西北所有地區,都沒有西貝這種品牌,所以說它來源於西北,作為西北人笑的非常假。德先生是不會主動去的。西貝的價格每年都調整一次,後來自然是越來越貴。此次疫情後的價格簡直堪比米其林餐廳,其實在疫情期間老闆哭訴,後來得到了貸款支援和各項支援。據德先生得到的訊息,其由於一哭一鬧,在其中受益匪淺啊。就是如此,還要這樣漲價,簡直是無語啊。
那麼漲價了,是不是要將疫情期間,撈到的好處退還出去啊?
4.我們反看,在疫情期間,所有人都是受損失的。食客也遭受了損失,餐廳也遭受了損失,所以誰都不應該拿疫情中的損失來去作為漲價的理由。那麼所謂的現在原料貴,人工貴,但是也沒有那麼誇張和懸殊。我們反看全國的麥當勞,反而在有些菜品上是降價了。難道他不在疫情中受損失嗎?難道他的人工和原材料不往上調整波動嗎?
沒有一個雄偉大戰略的企業,那基本上就是做一天掙一天,所以每一個波動後,都想以最快的速度撈回損失,撈回利潤最好還能多賺利潤。餐飲企業是個淘汰率非常高的企業,只要企業自己也短視了,那麼顧客絕不會忠誠,會拋棄他們速的速度更快。
當然了,如果已經上市,尤其是海底撈,那麼投資者要小心了。當年紅極一時的湘粵情,不就在上市後,這不套現,最後講股民都扔在沙灘上被暴曬嗎!
-
17 # 毒舌財經
受到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年初餐飲行業經歷了非常慘淡的一段時間,很多餐飲企業基本上都處於關門歇業的狀態,對此他們的業績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餐飲甚至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情況。
近段時間隨著我國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餐飲業也開始慢慢恢復經營。
按理來說最近一段時間去餐飲店就餐的人應該不是很多,開業的餐飲企業應該做出降價促銷,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才對的。
但事實恰恰相反,目前很多知名的餐飲企業在開業之後,非但沒有降價促銷,反而把價格提高上去了。
比如最近幾天有網友反映海底撈漲價了,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元一位;米飯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盤,之前人均180元,現在220元以上,相當於人均消費提高了22%以上 。
對於漲價海底撈也做出了正面迴應,海底撈迴應稱:“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除了海底撈之外,實際上漲價的還有其他知名餐飲企業,比如西貝莜麵等。這些企業漲價的理由無非就是原材料成本上升。
首先我們不否認,從2019年開始隨著豬肉等價格的上漲,餐飲行業的成本確實有所上漲,但我們也看到進入2020年之後,豬肉價格已經開始有所回落,在這種背景下,餐飲企業卻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我認為以材料成本上漲為理由大幅上調價格是有點太牽強了。
對這些餐飲企業來說,他們作出上調價格,我認為更多的是為了彌補前段時間出現的損失而已,特別是對於那些上市的餐飲企業來說,如何實現了2020年的業績,從而保證股票的市值才是他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比如對於海底撈這種大型餐飲企業來說,海底撈從1月26日開始暫停營業,直到3月12日才恢復營業,停業46天。中信建投的研報判斷,疫情造成海底撈司2020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這種經營狀態跟2019年海底撈營業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相比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對比。
所以為了挽回營業損失,保證上市公司市值的穩定,海底撈上漲價格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餐飲企業價格上漲之後,肯定有很多人不會選擇到這些企業去吃飯的,畢竟在肺炎疫情影響之下,大家的收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後有很多人還有可能面臨失業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大家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生活下去,而不是如何吃得更好,所以在這些餐飲企業提高價格之後,我相信到這些地方消費的人數肯定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可能很多人在家憋了一段時間之後會去消費一兩次,但是去一兩次發現價格很高之後,我相信大部分人有可能就不會去第2第3次了,這樣對於餐飲企來說,2020年的業績反而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但漲不漲價是餐飲企業自己說了算,消費者也沒法控制他們,但大家可以控制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吃飯,大家口袋裡面的錢多,覺得這些餐飲企業漲價之後對自己沒影響,那可以去吃,但對於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來說,我覺得只要價格上漲了,很多老百姓都覺得承受不了的。
特別是對於海底撈來說,張勇作為海底撈的創始人,在海底撈上市之前就移民到新加坡,很多人本來對他就有一些微詞,在這種情況下,海底撈還要大幅上漲價格,絲毫沒有考慮2020年大家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的情況,因此我相信很多人對海底撈的好感會逐漸下降的。
-
18 # 家族財富密碼
這個情況在此前的2月份,就有不少人預見到了。
現實情況是,有賠錢賺吆喝的餐飲企業;也有上調價格觀察市場反應的企業。
麥當勞半價優惠4月6日麥當勞金桶套餐推出半價優惠,更有薅得一手好羊毛的網友出了9.9薅羊毛的至尊方案。此訊息一出,激動了在家憋屈壞的食客們,紛紛排起長隊搶購。一度造成麥當勞無法供貨打出白條。
此力度之大,可謂是少有一見!有關麥當勞的話題不斷推上熱搜。
海底撈價格翻番海底撈的價格原本就不低,漲價前人均100元左右,漲價後人均200元左右。約上3-5個好友,瞬間就要破千元。有人算了一個賬,一盤土豆13元,那麼一片土豆就要1.5元。
當然,絕對不是海底撈自己如此高調,價格大幅上漲的還有西貝、喜茶等這些明星餐飲業。
拉動消費是漲是降?從我們老百姓的角度看,一方可以理解餐飲企業的難處,原料上漲、成本增加、前期債務累計,價格上漲在所難免;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價格太過於誇張,畢竟我們是來報復消費,不是消費要來報復我們啊!你們做企業的難,老百姓就不難麼?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然,這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要單獨拿出來說說,
看看這些上漲的餐飲業,都是前期積累了好人氣的、口碑較好的企業,要不就是該企業裡面的人氣高的幾款產品價格上調。
這有點像什麼呢?對了,就是殺熟!先用低價質優來引流,再捆綁消費者,進而提價。
而那些逐漸從中高檔深入尋常百姓家的產品,尤其是簡餐、快餐類的,則是走的打折促銷路線。
所以,這次海底撈等企業的漲價我個人認為是早有預謀的,只是趁著疫情的東風揚帆起航罷了,用信用、情懷、品牌築起一個新的“城牆”。那麼市場上究竟有多少人會為情懷買單呢?拭目以待吧。
-
19 # 互金直通車
最近,海底撈餐飲漲價的問題在網上發酵,引發了較大的爭議,我們來分析一下這種現象。
本來疫情結束後,餐飲業剛剛開始恢復生產,老百姓的消費慾望尚沒有完全恢復,正常情況下,餐飲業應該是改善環境,提高服務,讓利促銷,逐步恢復消費者的信心。
比如,我最近也去了幾次飯店,發現餐飲價格並沒有上漲,甚至有些餐飲店還專門給客戶提供一些免費的服務,吸引大家到他們酒店去消費,我覺得這種現象很正常,慢慢也打消了我外出就餐的顧慮。
確實最近兩個多月,餐飲業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虧本是正常現象,國家放開餐飲經營後,他們需要儘快彌補損失也是可以理解的,現在整體物價也略有上升,餐飲成本提高了,按照正常經濟規律餐飲價格上漲也無可厚非。
但是,我認為,作為經營者不能只是算經濟賬,還必須要有市場的眼光,像海底撈開業之後,立刻漲價7%,這樣看來自己的成本和損失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彌補,但是消費者會不會買賬,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從顧客心理的角度分析,現在這樣的經營狀況,到你的店裡消費本身就是對你的照顧,很多酒店即便打折也很難做到足夠的客流量,酒店竟然在這時候提高價格,這無異於把顧客向其他酒店趕,就像題目說的,你可以選擇漲價,我可以選擇不去。
畢竟現在全球經濟形勢都不是很好,每個消費者都有一定的危機感,工資有可能下降,甚至有可能會出現被辭退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大家的消費慾望都在降低,很多人是難以接受過高消費的。
海底撈作為中高檔的餐飲消費企業,本身價格就已經不算低了,現在漲價更加突出了它和其他餐飲業的價格差距,消費者自己心裡有一本賬,對自己的消費能力也非常清楚,對海底撈漲價不買賬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目前經濟條件下,我認為餐飲業不要急於賺錢,恢復消費者信心才是最重要的,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大家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如果只為了自己的利益,無論你的品牌實力多麼強大,最終必將被消費者拋棄。
-
20 # 好飯換壞飯好煩
率先漲價的餐飲企業也是在探探市場口風,假如沒有人消費,還是會降價的。其實能不在外面吃飯最好別在外面吃了,萬一後廚有人報復社會,故意使壞,被傳染上就糟了。這次疫情使得很多人有了報復社會的想法。
回覆列表
一方面由於客流量小固定成本沒法縮減只能透過漲價來賺錢了。另一方面消費者這幾個月收入也是減少的會有一部分選擇繼續在家裡自己做降低自己的消費水平。一句話生意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