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嘿嘿不一樣的故事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之子,1398年6月30日到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世稱建文帝,歷朝歷代他也是唯一一個被王爺造反打倒的皇帝。

    朱允炆削藩失敗是有很多原因造成,也是必然的結果。

    原因有四:

    其一是他爺爺朱元璋留給他的可用之人不多,開國後朱元璋把能打能戰的開國良將肱股之臣殺戮殆盡,留給朱允炆的可用之人甚少。

    其二是建文帝不善用人。他身邊都是一群儒生,這些人往往只會照本宣科,滿口仁義,根本不懂軍事,更沒發覺出一個可以任用的武將。

    其三是建文帝生性軟弱仁慈,急於求成,沒有身為帝王該有的果斷謀略。朱允炆在下令削藩之初便下令不準誅殺朱棣,正是由於他的這一命令,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其四是朱棣能力強,朱棣是明朝開國的元勳,又是皇帝朱元璋的兒子。在軍中與老臣之中威信較高。

    朱棣更是在多年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其城府及深,善於謀略收買人心。

    朱棣的成功,對於明王朝的發展,是利大於弊的。朱棣的強腕統治開創了永樂盛世,這是明朝最輝煌的時侯,尤其是鄭和下西洋,永樂朝的影響遠播海外。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朱棣這個皇帝對於中國的統治,比軟弱的建文帝統治好得多。反觀歷史上削藩成功的兩位帝王漢武帝和康熙皇帝都是有名的千古大帝。對比一下建文帝高下立判。

  • 2 # 浮生若淺

    削藩是執政當權的帝王,用來加強中央權力的方式之一。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亦是在登基之初,便決定削藩。最終的結果我們也知道,建文帝削藩失敗,丟了皇位,丟了性命。那麼,他的失敗是不是必然的?阿淺覺得,沒有絕對的必然,只能說朱允炆失敗的機率要高於成功。

    1、建文帝操之過急。削藩的行動,在朱允炆登基後幾個月便開始動手了,而此時的他年紀尚輕,剛登基皇權並不穩固,這位年輕的帝王對朝中大臣的心並未完全牢牢握緊。在這樣各方面都不穩定的情況下,削藩就匆匆開始了。

    2、決策錯誤。在眾多藩王中該對誰先下手,朱允炆的兩位重臣有了不同意見,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而黃子澄則認為先處理有問題的親王。朱允炆選擇了黃子澄的意見,錯失了最佳時機,讓朱棣有了喘氣和備戰的機會。

    3、婦人之仁。自幼在儒家仁愛文化的薰陶下,朱允炆成長為儒雅仁善之人,這樣若是當個富貴王爺,無傷大雅。可成為一國之君卻是大弊端,錯失了多次打壓甚至是除掉朱棣的機會,甚至在最後關頭,將朱棣幾個兒子放歸,讓朱棣沒有了後顧之憂,失去了制衡他的砝碼之一。

    4、最後一點,是他爺爺朱元璋給他留下的隱患。在懿文太子朱標過世之前,原本朱元璋是給他準備了一套很不錯的輔政班底。後來朱標薨逝,朱允炆年紀太輕,怕他壓不住這些人,將這套班子給拆光了,以致於最後剩下黃子澄等這種毫無實戰經驗的人,不能阻止危機,亦無法處理解決危機。

    朱允炆並不是毫無機會去解決掉朱棣,但凡他狠心一些,果決一些,準備得充分一些,都不至於落得慘敗的結果,就算不是必然的勝利,贏面也會更大一些。

  • 3 # 磐龍觀史

    如果不削蕃,燕王造反可能性不大,至少短期內肯定不會造反。但是,在其一生內,最終形成類似唐末的藩陣割據則幾乎是肯定的。

    朱元璋和朱允文立場不同註定對諸王態度不同。前者更在乎得是朱家天下,所以防範的是外姓大臣,對自己的兒子們則給與兵權鎮守一方;朱允文則要求自己及子孫後代地位穩固,因此手握兵權且具有一定皇位法理合理度的王爺們則成了心腹大患。這種情況下,朱允文不可能不削蕃。

    反過來說,若是朱允文不削蕃,各位王爺幾乎一定會逐步坐大。尤其北方四位王爺,手握兵權,地處邊塞。若任其發展,一方面名正言順的發展軍事,一方面時不時的和北方蒙古人交交手升升級,軍事實力必將持續提升。而朝廷軍隊長期在南方,缺少實戰練習。此消彼長,數年後北方几位王爺的軍事實力徹底超過朝廷力量是完全可以預見的(靖難之役時候還不算實力超過朝廷)。

    所以,對於燕王來說,如果朱允文不削蕃,短期內造反實在沒必要。因為造反是個太冒險的活,既缺乏輿論和法理支援,力量又弱,未削藩狀態下其餘王爺的支援或中立也很難得到。因此不會如此快的動手。

    但是,若這種狀態持續二十年,隨著燕王力量進一步提升,情況就會變化。能力遠勝侄兒的朱棣在羽翼豐滿後再看到侄兒如此軟弱(連削蕃都不敢),能否甘踞人下,就不好說了。當然,此時力量壯大的不僅僅燕王一個,至少其餘北方三王也會發展。如果那時候形成力量制衡,那就是唐末的藩陣割據;如果有人打破平衡開始動武,那麼就很可能進入混戰狀態,類似西晉的八王之亂。而從個人能力來看,燕王最終成為贏家的可能還是較大,一旦能壓住諸王,又實力強於中央,那是做曹丕還是做司馬昭就看他心情了。

    當然,不管是藩陣割據,還是八王之亂,還是出來個本家叔叔當曹操,都不是朱允文願意看到的。所以,削蕃的確是其必須的也是最佳的選擇,只不過他操作的能力太差了。

  • 4 # 歷史影像庫

    朱允炆削藩失敗是必然的,原因有如下五個方面。

    根基不穩

    朱允炆剛從朱元璋手中接過皇位,需要時間過度和鞏固剛得到大位的局面。屁股還沒坐熱就開始進行削藩,然而削藩既無計劃(如一月之內連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後處理,削藩速度過快,導致人心浮動。捕風捉影,導致地方有人告變邀功(如周王次子有爋僅十歲,建文帝便以其言削周王;湘王被人誣告謀反,無以自明,遂自焚)。在輿論上逐漸走向劣勢,認為朱允炆對自己的叔叔們太狠了,開始同情藩王。

    過於急躁

    過於急躁,削廢並進,激化矛盾。廢藩將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為敵我矛盾,給予藩王造反的理由。漢七國之亂、晉八王之亂均非因置藩本身引起變亂,而是中央的削藩引發既得利益者抗爭。即使是七國之亂後,漢武帝也不是直接廢藩,而是頒佈《推恩令》來逐步削減。

    放虎歸山

    朱棣的三個兒子當時(建文元年五月)都在南京,本可作為人質,黃子澄說不如放回北平,以麻痺朱棣;但實際上當時已經削去四位藩王,可謂掩耳盜鈴。

    重文輕武

    朱允炆本身毫無作戰經驗,且因朱元璋大殺滅元功臣,致建文帝能重用者均為文官儒生。以當時外患仍頻的明朝而言(明蒙戰爭直到隆慶、萬曆年間才逐漸停止),中央沒有合適的統兵將領,貿然削藩並非治國良策。後來事實也證明,方孝儒等大臣確無保家衛國之作戰能力。而且,削藩的同時,惠帝也進行改制,大幅提升文官地位(如升六部尚書為正一品),造成武將不滿,或多或少對惠帝的政策實施有不良影響。

    婦人之仁

    建文帝不如漢景帝削藩做得狠,主要表現在:他很快就把主張削藩的大臣晁錯給殺了。漢景帝殺晁錯這件事,做得非常不厚道。但雖然不厚道,卻一下就讓道理站到了漢景帝那一邊。你們不是說要“清君側”嗎?好啊,我主動把“君側”給清了,你們還有什麼理由呢?吳王劉濞果然沒有理由,他還要繼續舉兵,這樣一來,他的立場就不對了,舉兵的行為就是造反了。朱棣也是指名道姓“清君側”,要建文帝交出齊泰、黃子澄。但是建文帝像老母雞保護小雞一樣,把他們保護了起來。還有那句有名的話“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成了朱棣的護身符。

  • 5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不是必然。但朱允炆削藩面臨的實際困難不少。

    一、無良將可用。朱元璋為了給太子朱標掃清障礙,順利順手的執政,殺了不少開國功臣,朱標死後,僅剩的名將常遇春也被朱元璋了,到允炆時良將難找。

    二、朱棣實力不可小視

    朱棣鎮守北京,史稱燕王,面臨蒙古強敵,朱元璋是不會隨便派一個兒子去的,朱棣跟隨朱元璋常年在外征戰,有勇有謀,很得朱元璋的賞識,認為朱棣最象他,甚至一度想廢朱標立朱棣為太子,他嫌朱標太文弱。

    三、朱允炆性格問題

    朱允炆繼承了朱標的仁慈,可他叔叔一直使陰招對他,策反朝庭的守將歸降他,千方百計的獲得朱允炆的資訊,可朱允炇一再強調,不要殺了他叔叔,讓他揹負惡名,使手下將領無所適從,幾次讓朱棣僥倖逃走。

    四、用人失誤

    聽信黃子澄齊泰削藩建議,操之過急,用李景隆投降將軍。山東守將鐵鉉,誓與朱棣血戰到底,迫使朱棣繞開濟南,只可惜大勢已去。

  • 6 # 經典守望者

    削藩是必然,失敗是偶然。朱元璋愚蠢的分封政策將全國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分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這二十餘個藩王始終是國家的隱患,如果不削藩,朱允炆無異於周天子,國家的力量也不能達到事權統一。所以,削藩是正確的,只是在具體操作上出現了若干問題,才招致了叛亂的發生。

    首先,不能夠在朱棣佯瘋之際將他徹底控制住。這是靖難之役出現的最根本原因。《明史》記載:“燕王內自危,佯狂稱疾。泰、子澄密勸帝除王,帝未決。”如果建文皇帝能夠在這個時間點將朱棣擒獲,那麼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第二,削藩的手段太粗暴。歷史上的削藩大多數都不會和平解決,但是也並非沒有好的例子。削藩實際上就是削兵權,國家依舊承認王爺的皇親地位,也依舊享受最高等級的物質供養。只是沒有軍權而已,所以如果效法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將藩王召集在一起統一解除兵權,如果有人敢反抗,那麼問題也容易解決。朱允炆把削藩的套路擺得太開,讓多家藩王都有了準備,所以招致失敗。

    第三,朱棣造反,朱允炆又狠不下心斬草除根,讓前線將領多多掣肘,不敢發揮中央軍的真實戰力。這是典型的婦人之仁,朱棣已經磨刀霍霍,朱允炆還在抱有幻想。這樣的統帥自然是沒有能力穩住局面的。所以說,歷史曾經給過朱允炆很多機會,但是他都沒有抓住。

  • 7 # 小軒講故事

    1398年閏五月十日,朱元璋崩殂。朱允炆登基。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朱允炆都是明帝國最理想的接班人:從外表看,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從稟賦看,聰明伶俐,智力過人;從學識看,勤奮好學,熟讀經典;品德更是岀類拔萃,朱元璋稱其“仁明孝友”,絕非虛誇;跟隨朱元璋練習政務,處理周到,少年老成。建文帝即位伊始,兩位文臣齊泰和黃子澄秘密上書,建議皇帝削藩。而諸藩之中,最為危險的,顯然就是燕王朱棣。

    六百年後看建文削藩,其結果只能是失敗的結局,原因有三:

    一是錯誤預判形勢。建文帝即位時,政局穩定,天下太平,沒有哪個親王有能力有理由主動向他發起挑戰。他完全有時間有空間,用更隱蔽更高明的手段,把他和諸王之間的緊張狀態化解於無形。他可以借鑑漢武帝的推恩令,讓諸王的權力越分越小。他也可以不動聲色地找藉口逐步收回諸王的軍事指揮權,只給他們一個空頭銜。迫不及待地削藩,既激化了矛盾,又違背了朱元璋的遺囑,在道義上處於被動。

    二是手段不夠豪橫。朱允炆有能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諸王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消滅潛在威脅。但他愛惜面子,拖泥帶水,舉動錯亂。他一舉一動要講究名分,要削藩,還要找到冠冕堂皇的藉口。從即位後第三個月起到第二年六月,先後削了周、湘、齊、代、岷五王,廢除爵位,貶為庶人,並公佈他們的罪狀,以安天下。其實,真正的英雄人物,做大事並不需認真的藉口,有藉口要做,沒有藉口製造藉口也要做。

    三是主次矛盾不分。建文君臣商議多次,制定“先除枝葉,再除根本"的削藩策略。這個策略本身是錯誤的。諸王中,最大威脅是燕王朱棣,實力最強的也是他。只有集中力量先把燕王這個主要矛盾解決掉,其他的親王不成氣候,削藩才能順利實現,建文以邊防緊張為名將燕王精銳調塞外駐守,又派親信管理北平地方行政事務。一頓操作猛如虎,卻沒有觸動朱棣的根本,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意圖。

    建文帝畢竟是一書生,兩大謀臣齊泰、黃子澄都是儒生出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在明初的政治江湖,臉不夠厚,心不夠黑,難成大事。

  • 8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朱允炆削藩之所以失敗辯證的看是朱棣靖難怎麼會成功。

    個人認為,朱棣的靖難之役(舉兵造反)出兵前,估計朱棣也沒想到能夠成功的從侄子手裡得到皇位,估計他的上策是與北方諸王結盟劃江而治,緩慢圖取天下,中策是逼建文皇帝取消削藩的政策,擁兵燕地,獨立門戶。下策是退守塞北,以皇叔的身份,建文帝黃口小兒也不會置其餘死地,建文帝的叔叔多了,他敢逼死一個試試。所以一開始朱棣是有本錢的,朱棣明白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得罪了天下朱氏皇族,所以這一步他也是看準了才走的。何況朱允炆繼位不久,資歷尚淺,各方勢力還未徹底臣服,他比當年漢景帝削藩之時的條件差的遠了,當年漢景帝漢武帝這樣的政治高手,還要弄什麼推恩令慢慢分化和瓦解各個諸侯國,而朱允炆面對手握兵馬的叔叔們,上來就幹,也是太過於自信了。

    朱棣估計也沒想到打的這麼順,遠沒有預期的困難,靖難之役相對歷史上大多數奪取天下的殘酷戰爭來說,就都跟打著玩似的,一共才打了三年,朱元璋26個兒子,除少數太小的沒有封國和與朱棣關係不錯的個別兄弟之外,沒有一個勤王保駕的,而朱元璋《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又給了朱棣一個起兵很好的口實。

    朱棣一路向南,耿炳文戰敗逃遁,李景龍躊躇不決,在兵馬錢糧上遠勝於燕軍的政府軍居然不知道這仗該怎麼打了,直到鐵鉉升任山東,朱棣才算勉強遇到敵手。東昌之戰,夾河之戰中朱棣數騎遊走於戰場之上,面對這麼一個大造反頭子,政府軍遵照朱允炆的旨意,沒人敢殺,沒人敢抓,讓朱棣巡視一圈之後絕塵而去,這樣的話勝敗其實早已註定。

    燕軍在攻擊線路上,是從北京一路攻濟南,入南直隸取南京,幾乎是兩點之間取最近的路線,根本沒有什麼戰略迂迴,後方牽制,左右包抄之類的戰略佯動,打過幾次打勝仗之後,沿途州府不是望風而降,就是任由燕軍透過,靈璧之戰中政府軍被燕軍斷了糧道,襲擊了押糧部隊,弄得政府軍居然因無糧而軍心渙散。揚州,鎮江兩個南京門戶重地不戰而降,這個仗也就不用打了。最後守衛京師金川門的朱橞和李景隆看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

    朱元璋為朱允炆留下的大明江山不可謂不穩固,雖然很多名將被朱元璋屠戮殆盡,但是天下諸王和朝中文武如果真的起兵勤王,十個朱棣也不可能成功,或者他大哥朱標如果活著的話,估計朱棣就老老實實的在北邊打一輩子獵了。以一藩之力敢搏取天下而功成,朱允炆不成熟的政治失誤和優柔寡斷佔九成,朱棣雄心壯志和破釜沉舟佔一成,但是也要明白明太祖當年的一片苦心,好歹子孫殺來打去天下還是姓朱

  • 9 # 半閒山人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子孫眾多,當大明一統江山之後,朱元璋先後將他25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封為藩王,來保衛京師要地。將大兒子朱標封為太子,可沒想到朱標是個短命鬼。朱元璋另立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將來繼承大統。

    朱允炆登基後,總是琢磨,他這些叔叔們又有領地又有軍隊的,要是真造反了,可咋整?他就與齊泰、黃子澄等密議,研究的結果是:加強中央集權的直接手段就是削藩。將所有藩王的領地和部隊都收歸中央,而且先要從力量弱小的藩王開始。

    年輕氣盛的朱允炆,意氣風發,根本不管那一套,立即採納建議,下旨削藩。他們這個削藩策裡有個致命的問題,本來朱棣那邊沒有造反的打算,一看你已經對其他藩王動手了,那早晚都會輪到自己頭上。

    大明朝自建國以來,就有屠戮功臣的傳統!正好這時候朝廷先對周王、代王、齊王、湘王這些人下手,還沒功夫對付對付他。這就給了朱棣喘息之機。

    公元1399年到1402年,3年時間,朱棣大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就把大明天下拿下了。後來又前後經過15年時間,把整個原來明朝的版圖,完全納入明成祖的範疇。

    朱允炆在後宮裡天天四書五經讀著,學問倒不少,也重用了一些讀書人,可這些人治理國家有一套,真正打天下平息戰亂,沒這個能耐。

    而朱棣在血雨腥風中經歷過,所有殘酷的事兒在他看來,都是很正常的,最多是做起來如履薄冰而已。所以,他以這種方式打自己的侄子,那可以說是手到擒來。這也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說不清。

  • 10 # 大山裡的幼稚鬼

    沒有皇帝喜歡手握兵權的藩王,所以換了誰做皇帝,一樣也是要削藩的。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對藩王展開了一系列的打擊,使得他們徹底喪失了在國家事務中的政治活力。“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這就是朱棣削藩的手段。

    一、朱允炆削藩的必然性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時,百廢待興,北元的勢力還沒有徹底消亡,對中原腹地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威脅。貧苦佃農家庭出身的朱元璋,世世代代受到官紳階層的壓迫剝削。他爹帶著家人四次遷徙,朝夕彷徨,過的是“取草之可茹者雜米而炊。”他爹和哥哥,姐姐們都在1344年的天災之中病餓而死。此後的朱元璋一路乞討,後出家做和尚求活依然不可得,仍要到處化緣。

    飽嘗人間疾苦的朱元璋對元朝的制度是徹底失望的,對官員的德行是一清二楚的,由此也造成了他後來對官員普遍不信任的心態。廢丞相大權獨攬、官員低薪待遇、錦衣衛特務政治、這些都是朱元璋這種心態在文治方面的體現。

    而在軍事上,朱元璋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們依然不信任。老朱雖然小時候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但他對歷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種見解有點類似於司馬炎對於曹魏前朝的觀點。簡單來說,造成軍閥割據,帝室衰微的根本原因在於宗藩勢弱,在危難之時無所藩屏的原因。

    基於這種比較“另類”的認識,朱元璋於洪武二年(1369)“定分封諸王之制”,十幾年間定二十四藩王,而其中以九個沿長城立的賽王最為重要,他們“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

    當年司馬炎有感於曹魏宗室勢微,最終被篡了江山的後果,遂分封建制,大肆分封司馬氏,最終釀成了八王之亂。當然八王之亂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原因,但無可否認的是,宗藩勢力強勁,對於大一統王朝而言,總是一個不穩定因素,對於同室宗首的皇帝而言,也是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這個炸彈儘管炸不死人,但也會搞的一片狼藉。

    大明王朝在老朱的改造中,成為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國家,皇帝的權力比之前歷朝歷代都要加強了很多。然而,在中央皇權如此強勁的背景下,卻還存在著與中央分權的藩王,這是很難讓人理解的。

    在老朱的理念裡,分封諸子拱衛皇權,以親情血緣來維繫統治,這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感性認知。權力的爭奪,父子相忌,兄弟相殘的事情,歷史上發生的還少嗎?

    對於隔代繼位的朱允炆而言,與叔叔們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就更加嚴重了。叔叔們,特別是九大賽王,在朱允炆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跟著朱元璋打天下,而後來老朱又大肆屠戮開國功臣,軍隊中宿將幾乎被他一窩端了,如此一來,就造成了這幾個手握兵權的叔叔們在軍隊系統中威望極高。

    而朱允炆是靠著老子懿文太子上位的,自身在朝廷中沒有什麼威望,這樣上位的皇帝,必然對藩王相當牴觸,削藩也就是必行之舉了。

    當然,即便不是朱允炆上位,換了老朱的任意一個兒子做皇帝,其實也會削藩。

    中央集權與藩王分權的相悖是削藩的必然。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爭奪是中國封建王朝政治鬥爭的主線之一。中央要收攏地方的權力,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則稅收,二則軍事,只要這兩個方面控制好,藩王也好,封疆也好,對中央都構不成什麼實質威脅。

    然而,明初塞王掌軍事,在地方上調動軍隊的權力與中央對半分,這是朝廷所無法容忍的,老朱活著的時候,以個人威望及老父親的身份自然可以把這些兒子們治得服服帖帖,但他死了以後,這種平衡就不可能維繫下去。自然而然地,削藩會是所有後繼皇帝的選擇。

    二、朱允炆為何削藩失敗?

    朱允炆削藩雖然錯漏百出,但其失敗並不是必然的,他至少有三次機會完成削藩大業。1、削藩之始就應該第一個拿燕王開刀。

    建文削藩,其實最重要的物件是老朱分封的九大塞王。這九王“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郡,肅清沙漠,壘賬相望。”他們在明朝邊疆軍事勢力中擁有極強的影響力,也透過老朱的政策,經營地方日久,雖個體實力無法抗衡中央,但如果長此以往,難免造成區域性糜爛的情形。

    而這九大賽王裡面,對朱允炆威脅最大的是朱棣,其他八王,如秦王朱樉死於洪武而是八年,晉王朱棡死於洪武二十一年,後繼者根本不可能對抗中央;代王朱桂性格暴躁,沒有什麼本事,屬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型別;肅王朱楧,遼王朱植,慶王朱栴、寧王朱權、谷王朱橞這幾位在就藩的時候,明廷基本已經平定了天下,他們在軍中的威望,以及個人能力是遠不如朱棣的。

    所以,對於朱允炆而言,削藩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幹掉朱棣,那麼後面的事情就很容易了。

    朱允炆其實也有這樣的認知,只是他選擇的做法是,從外圍開始清理,選的都是一些沒什麼實力的內陸藩王,唯有不得人心,性格暴躁的代王朱桂是塞王中第一個被處理的。

    這種看起來十分保守的作法,實際上愚不可及。他把朱棣認定為最棘手的敵人,然而在行動上卻小心謹慎,擁有絕對的實力,卻幹出了打草驚蛇的事情。這些無關痛癢的藩王,在除掉最大威脅燕王之後,處理起來還不是輕輕鬆鬆。但就是他這番“謹慎”操作,給了燕王發動叛亂的充足準備時間。

    2、削燕藩出現的致命問題

    建文元年六月,朱允炆決定對朱棣動手,但很遺憾,他選擇了幾個不怎麼靠譜的動手物件。

    問題最大的就是負責這次行動的北平都司張信。歷史上關於這個人的記載不是很多,他人生最精彩的事蹟,就是在朱允炆發兵對付朱棣的時候,叛節告密。然而關於他為何叛節,史料中記載十分令人費解。

    張信接到對付對付朱棣的密詔後,內心恐懼不安,他母親看出了他的反常,便詢問他,張信把皇帝交代的差事告知了母親,他媽聽後十分震驚,說你不可以這樣做啊,你爹總是說王氣在燕,你這麼幹會給家族招災的。

    聽媽媽話的張信在沒有人策反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奔赴燕王府告密,最終使得他的兩個同事張昺、謝貴被幹掉,朱棣順利接管北平,擁有了造反的資本。

    一個跟朱棣沒有任何瓜葛的人,就因為母親的話毅然決然變節了,這是說不通的,相信裡面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只是我們無從得知了。

    但無論如何,倘若沒有張信的變節,或者北平都司不是張信,朱棣可能已經被困死在北平,根本沒有機會裝瘋賣傻,先後幹掉朝廷在北平的勢力。

    3、朱允炆策略問題

    燕王造反後,雖然北方諸將多是其舊部,但就軍事力量和經濟能力,都無法與中央抗衡。南京朝廷沒有合適的統帥,這是老朱殺元從宿將留下的後遺症,但這個問題並不致命。

    建文仍是大明合法天子,他能夠調動的資源是燕王的無數倍,即便是在耿炳文先敗雄縣,李景隆後敗鄭家壩的情況下,朱棣依然勝算依然很低。

    但在這種情形下,朱允炆在用人上就出現了極大問題。鄭家壩之敗後,他為了暫緩燕軍,把心腹齊泰、黃子澄給罷免了。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叛亂,而朱允炆這番騷操作無疑從側面佐證了他身邊真的有“蠱惑君上”的奸佞小人。這番操作,在政治上對其權威打擊是很大的,並不利於內部團結,而在軍事上,對軍心打擊也很大,等於是怕了燕軍。

    虞允文跟李景隆的戰敗,證明了朝廷在野戰方面,暫時不是朱棣的對手。倘若南京朝廷有點意識,都應該清楚,朝廷現在沒有拿得出手的將帥對抗朱棣,穩妥的策略是,收縮兵力,依賴堅城跟朱棣打消耗戰。朱棣所擁有的只是燕雲一地,本錢有線,只要防守住了,遲早耗死朱棣。

    然而,朱允炆的選擇實在難以讓人理解,他依然對李景隆報以幻想,遂釀成了建文二年白溝河之敗,使得燕軍圍攻濟南,幸好還有一個盛庸在東昌(聊城)大敗朱棣。

    但遺憾的是,一個盛庸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贏了一把的盛庸在滹沱河與朱棣會戰,最終戰敗。此時此刻,朝廷雖接連三敗,但對朱棣依然佔據優勢。因為朱棣勝場多,但損失也大,他造反本身就不佔大義,所能夠補充的兵源有限,而朝廷卻又源源不斷的兵源。這一點,對於朱棣而言是致命的。雙方繼續拉鋸下去,朝廷方面避免野戰,耗盡朱棣銳氣之後,必然能成功將其鎮壓。

    可朝廷方面此刻卻出現了問題,接連三敗使得南京城內一部分人生出了別樣心思,他們向朱棣告密京城空虛,於是朱棣改變戰略,孤注一擲,放手一搏,打算直搗黃龍。

    南京雖然空虛,但依石頭城之堅固,依然可守,只要守上那麼一段時間,待天下勤王之兵而來,朱棣就十分被動了,最差也會被打回北方。但遺憾的是,谷王朱穗跟兩敗而沒怎麼被追究責任的李景隆開啟金川門,南京遂陷。

    縱觀靖難四年的戰爭,朱允炆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失敗,朱允炆本身的能力有問題,朝廷也缺少真正的戰略家,敗得可謂稀裡糊塗。

    總結

    建文削藩的失敗,並不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更多的是主觀因素,客觀上朝廷的力量是朱棣所不能抗衡的。倘若朱允炆削藩時,能夠避免以上三個問題,那麼,也就沒有朱棣什麼事情了。

  • 11 # 希望星晨58298869

    1398年,老朱朱元璋崩殂。小朱朱允炆登基。經過老朱的培養,小朱已經風度翩翩,學富五車,出口成章,形成氣場了。而且,他聰明伶俐,品德更是岀類拔萃。老朱稱其“仁明孝友”,是有事實依據的。小朱在老爸朱標死後,跟隨老朱練習政務,參與軍政大事的探討,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以此看來,當個守成之君是綽綽有餘的。

    可惜,由於削藩失敗,小朱只當了四年多的皇帝,就下落不明瞭。一手好牌被自己打亂了,令人唏噓。小朱即位後,兩位文臣——其實是名副其實的書呆子,齊泰和黃子澄秘奏,建議削藩。看起來這兩位大臣是憂國憂民,為皇帝謀權益,事實上,葬送了小朱的江山。

    你認為朱允炆削藩失敗是必然嗎?是的!

    1.小朱不會審時度勢,他即位伊始,政局穩定,天下太平。由於老朱祖訓的作用,也沒有哪個叔伯親王當出頭鳥,來挑釁其地位。他完全有時間運籌帷幄,用隱蔽而巧妙的手段,把自己的叔伯哄成親爹,只要諸王消除了緊張狀態。他就可以借鑑漢朝武帝實施推恩令的作法,以讓自己的名位堂兄弟受益的名義,讓叔伯諸王的權力越分越小。直到他們沒有與中央的實力與脾氣了,再找藉口逐步收回諸王的軍事指揮權,然後只給有名無實的官銜,讓他們錦衣玉食、養尊處優、頤養天年。就沒有靖難之役了。可是,他在三大書呆子的鼓搗下,迫不及待地削藩,違背了老朱的遺囑,首先,在道義上就處於下風。

    2。憑著老朱留給自己的家底,小朱完全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朱棣一個下馬威。畢竟,朱老四當時兵少將寡。可是小朱愛惜面子,一舉一動要講究名分,既當婊子,還要樹貞潔牌坊。他總在削藩的藉口上下功夫,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找到了,機會也沒有了。尤其是已經與四叔不共戴天了,還對討伐朱老的統帥說,對四叔要悠著點!這簡直就是小孩子過家家,把戰爭視為兒戲了,怎麼不敗?

    他即位後第三個月起到第二年六月,先後削了五王的藩。不僅廢除爵位,貶為庶人,還公佈他們的罪狀,目的是讓百姓知道,他師出有名。其實,自己決心一定,就要勇往直前,不能在藉口上做文章。死要面子活受罪,小朱有點虛榮,害了自己。

    3。擒賊先擒王是硬道理,小朱君臣商議多次,卻制定出“先除枝葉,再除根本"的削藩策略。你媽,給了朱老充分的裝瘋賣傻與準備的時間。其實,諸王中,幹掉了實力堅強,野心最大的朱老四,殺一儆百的效果就出來了。其他的親王不成氣候,削藩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可這個小朱,以邊防緊張將燕王精銳調至塞外,又派親信來管理北平地方行政。早已打草驚蛇了,自己沒有一點主動權,焉能不敗?

    建文帝實質是一書生,齊泰、黃子澄是迂腐的儒生。在明初險惡的政治江湖中做事,臉不夠厚,心不夠黑,失敗是必然的。

  • 12 # 古早的事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為了讓明朝長治久安,穩固皇室地位,便分封諸子為藩王,守衛邊疆,各藩王兵力地位也是相當高。

    在朱允炆即位後,各藩王勢力更是膨脹,其兵力已足以威脅中央政權,朱允炆擔心各皇叔不知那天會造反。於是便想削藩,以防後患。

    朱允炆登基後,其根基還未穩定,且更側重於提升文官儒生地位,造成部分武將不滿。且當時的外患仍在,冒然削藩,對局勢穩定造成不良影響。

    在削藩的順序上更是採納了黃子橙的建議,先從其他弱勢的藩王下手。給了燕王喘息的機會,讓他有所準備。燕王當時鎮守邊疆,雖手握重兵,但有功無過,突然要削藩,肯定無法接受。於是被逼無奈。於是起兵造反,引用太祖遺訓,號稱清君側,指國君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為奸臣(謀害皇室親族),需要剷除,稱自己的舉動是,為國“靖難”(意為“平定國難”),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而漢武帝的推恩令(改藩王嫡長子繼承所以製為諸子分封制)在當時也難以實行。在當時中央的兵力與各藩王兵力相差無幾,一旦削藩,勢必造成不滿,引發造反。且各皇叔身強力壯,遠沒有到油盡燈枯的年紀,膝下世子又少,若實行推恩令去削弱各勢力,要等很久,遲則生變。朱允炆這個顧慮沒有錯,他只是錯在太急了,再加上後續的削藩計劃和削藩步驟又存在巨大失誤,這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 13 # 北京好老頭

    有文事必有武備,再就是不屈不撓的決心。文事就會出師有名,武備就是兵強將勇。朱允文哪項都不佔,沒有成功的可能。

  • 14 # 邪門正道

    你認為朱允炆削藩失敗是必然嗎?

    (本人行文風格較為輕鬆,勿見怪)

    先說我的結論:現下就削藩,失敗是必然,但數年以後再削,則另當別論。

    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綜合當時情況考慮。

    No.1 你小子有多大能耐?

    首先,我們要知道朱允炆當時的情況。

    這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有人要背鍋。

    誰?朱允炆的爺爺—朱元璋。(朱元璋:躺著也中槍!)

    為什麼?很簡單,朱允炆當時實力十分弱。

    不知道是因為小時候在底層呆久了,還是跟小心眼的郭子興呆久了,反正朱元璋也是個“小心眼”,疑心很重。所以,開國以後,朱元璋便大殺功臣。

    縱觀開國功臣中,除了湯和機靈,提前交了兵權,在朱元璋駕崩前三年自然病終,老將耿炳文留下來以外,其他(在開國之路上戰死的除外)不是被罷官就是被“咔嚓”,再陰一點的,關到監獄裡,悄悄咪咪地幹掉。這樣,朱元璋駕崩後,只剩下耿炳文。

    為什麼耿炳文能活下來,歸根結底,還是能力問題。耿炳文比起其他幾位威名赫赫的開國功臣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耿炳文充其量也就是個防守型武將,對朱元璋構不成太大的威脅。這正符合朱元璋,就把他留下來。再者,耿炳文在建文帝時期,有多老了?除了鐵鉉等個別人以外,朱允炆沒幾個能拿得出手的。

    再加上我們親愛的李景隆一頓猛敲猛搞(隸屬於朱允炆方),可以說為朱棣立下了赫赫戰功……

    同理,反觀文臣,盡是些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之類的書呆子,比劉基差的遠了。這樣,朱允炆有多大能耐呢?

    還有一方面,就是朱允炆才剛剛登基,自身人脈還是不行,所以,從他自身來說,削藩的確是一件不利的事。

    No.2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們在研究這兩個部分時,發現他們有一定相似處,也就是說分別闡述自己和敵人的差距。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章節裡,北國這一就是我們的老朋友—朱元璋。

    朱元璋又犯了什麼錯?

    其實,這次在我看來,還真不能怪他。

    為什麼?在我看來,這是他生長環境造就的。

    怎麼說呢?

    我先問在座的一個問題—朱元璋起義之前幹過什麼?

    農民、和尚、乞丐…

    總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底層人民。

    這樣,就造就他過於相信自己的親戚,比如兒子。

    而他的兒子除了前幾位出生早的幾位仁兄之外,大多數也就是宮廷中從小長到大。即使是前幾位,也都經歷過宮廷鬥爭,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在他們的思想中,最不可信的往往就是親兄弟伯伯叔叔這類人。所以,朱元璋封兒子戍邊就是個錯誤。

    更致命的是,朱元璋時期的戍邊和後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當時的北方,由北元佔領,元朝殘部。朱元璋就是過度相信兒子,讓兒子們戍邊。當時北元實力強悍,可以說是十分難纏,所以,戍邊兵力可想而知。再者,兵力是一方面,統帥更致命。你統帥好了,兵少點沒關係,但統帥和兵要是都牛了,那叫一個恐怖。你以為藩王就能戍邊嗎?不。事實上,朱元璋的五個兒子加上一個侄子能有幾個戍邊的?戍邊的都是朱元璋看中的。

    後來的造反勢力,主要就是由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構成。當然,我們先說明一下,朱棣其實也不想造反,不是姚廣孝,也就聽天由命了,而朱權呢,則是手下被朱棣收買,自己被“綁架”去造反。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曾答應事成之後,與朱權平分天下,結果,非但沒有平分,還把朱權分到南昌,加害於他。

    你小子(朱允炆)能打過你那些叔叔們嗎?

    似乎不能。至少是暫時。

    No.3 關於削藩的技術分析報告—

    朱允炆削藩能成功嗎?在我看來,可以,但是,不是現在。

    對於朱允炆來說,他主要缺少了一樣東西—時間。

    朱允炆還年輕,至少比那些“年邁”的叔叔們好得多。朱允炆熬上幾年,把那些叔叔們都熬得沒精力了,自己再鼓動一下人心,削藩,並非遙不可及的事。

    朱允炆削藩,急於求成,不予等待,造成他削藩失敗。削藩是慢功夫,一步一步來,或許,只有這樣,才會好許多。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就是這個道理。

  • 15 # Crazy歷史

    建文帝消藩有著必然性,因為對於喜歡中央集權的帝王而言,每一個手握重兵的藩王,都是威脅其安全的所在。消藩對朱允炆而言勢在必行,只是,從他消藩時手中所具備的條件來看,這件事一開始就已經種下了失敗的種子。

    一、朱元璋的“神助攻”

    朱元璋出身貧困,早年曆盡人生顛簸,飽嘗世事困苦,這令他對官員有著天然的不信任。而奪得天下之後,連續出現數起功臣驕縱弄權的事件,更是強化了這種觀念。除此之外,他對皇太孫朱允炆異常寵愛,擔心在死後,以朱允炆之能,難以把控那些功臣名將,所以乾脆巧立罪名,將他們統統格殺。

    另外,為了保證大明江山能夠千秋萬代,朱元璋將中國封建王朝早已棄用太久的分封制度進行重啟。洪武二年(1369)“定分封諸王之制”,十幾年間定二十四藩王,而其中以九個沿長城立的塞王最為重要,他們“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這著實讓人看不明白。因為除去權臣,是為了防備功高震主,加強中央集權。而分封藩王,卻又削弱了中央的控制力。就這樣,煞費苦心的朱元璋好心辦壞事,埋下了藩王作亂的種子。

    二、內無能用文臣,外無能用將才

    在朱元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操作之下,消藩時,建文帝能用的人竟然是齊泰、黃子澄等一眾毫無政治頭腦的文人。當然,這也不完全是朱元璋的錯。朱允炆上臺伊始,就開始利用文臣大肆打壓武將,結果新提拔的年輕武將也都靠邊站。最終在朱棣發起“靖難之役”,而朱允炆數十萬大軍的統帥竟然是李景隆這個酒囊飯袋。反觀朱棣,幾乎是一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在朱元璋的軍事集團中,都是能排上號的悍將,李景隆又豈會是他的對手。

    三、士兵素質差距明顯

    在明初分封的藩王之中,以就藩燕京北平的朱棣和大寧的寧王實力最強。相比而言,寧王比朱棣要年幼許多,手中有著當時明王朝最為強悍的一支力量——朵顏三衛,而成為兵力最為強悍的藩王。但是最終這股力量卻被朱允炆急不可耐的神操作拱手送給了朱棣。再加上朱棣治下計程車兵,無不是長年累月在邊關和北元軍隊鏖戰的百鍊之軍,完全具備以一敵十的能力,這就令建文帝手中的百萬大軍在素質上相形見拙。

    綜上而言,建文帝在消藩伊始,其實已經埋下了失敗的種子。而在消藩的過程之中,他又採納齊泰等人的愚見,先易後難,從最弱的藩王開始。結果導致朱棣察覺到了他們的企圖,從而有所戒備。除此之外,在朱棣進京之際,又因為種種原因舉棋不定,導致失去天賜良機,最終引發“靖難之役”,而自己也最終皇位不保。

  • 16 # 心心的剛哥

    建文帝的失敗是由內外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並非他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原因單獨決定的,他在這場戰爭中既主動又被動,歷史的必然和偶然相互作用,共同影響,最終決定了他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建文帝繼位初期的國內形勢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把那些他認為會威脅到自己這個大孫子皇位的文臣武將幾乎“清理”的乾乾淨淨。他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各地為藩王戍邊,孫子坐江山,為了大明的江山牢牢地掌控在老朱家的手裡。最起碼,他老人家是這樣想的。

    因此,他走的是很安心的,一直以來他都認為“好聖孫”朱允炆一定能夠繼承他的遺志,治理好大明的江山。

    打江山的朱元璋估計理解不了朱允炆的心情,他老人家在位的時候,無論自己的兒子有多厲害,也沒有哪個敢去挑戰他的權威的。假如太子朱標還在的話,也能鎮得住自己的這些個虎狼兄弟。可偏偏就沒有這麼多的假設,現在做皇位的是朱允炆。

    “外敵入侵,由叔叔們來對付;如果叔叔們有異心,我該怎麼對付他們呢?”朱允炆懷著忐忑的心情登上了皇位。縱觀中國歷史,強大的藩王勢力都會或多或少的給後繼的新皇帝帶來很大的壓力。甚至會壓得新皇帝喘不過氣來,直接威脅皇權,是一個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各藩王從東北到西北實力比較大的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均具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和皇帝手中的兵力相差還是很大的,以他們手中的地方兵力不可能幹的過中央武裝的。可見,在防止藩王實力過大,進而威脅到皇權的問題上,朱元璋認為給他的後代解決掉了。

    不僅如此,擔心自己的孫子沒有任何的經驗,還給他留下來輔助建文帝治理天下的“人才”。在朱元璋眼裡,三個人都是飽讀詩書的能人,都有遠大的理想,輔助新皇帝處理國家政務還是可以的。但是他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這幾個人都是文人,會讀書的“書呆子”,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他老朱把能打的武將基本都殺的差不多了。齊泰、黃子澄認為朱棣心存不甘,一定會反,讓建文帝動手削藩,並沒有做好實質性的應對工作。燕王朱棣以“靖難”為藉口,起兵反叛,並最終打敗中央武裝,奪取天下,登上歷史的舞臺。

    下面具體的分析建文帝失敗的原因:

    01寬厚仁慈的性格

    “ 穎慧好學, 性至孝 ”, “ 天資仁厚”, “性聰穎, 善讀書, 然仁柔少斷 。”

    他生於安樂, 未經創業之舉, 日與詩書為伴, 身邊多是文墨之士, 生活波瀾不驚, 經歷平平靜靜, 性格仁厚孝友, 這使得建文帝在與燕王朱棣的鬥爭中缺乏果斷和沉穩, 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和指揮作戰的能力。早在太祖時期, 他就主張對藩王 “以德懷之, 以禮制之, 不可則削其地, 又不可則廢置其人, 又其甚則舉兵法之” 。

    由此可見, 後來的削藩之計應為其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他優柔寡斷 、寬厚仁慈的性格可見一斑, 這種性格在他平叛靖難之役中產生了消極影響。

    建文三年( 1401年 )二月, 朱棣到京師朝拜時傲慢無禮, “行皇道入, 登陛不拜” 。監察御史曾風韶劾奏燕王不敬, 建文帝卻說:“至親勿問。”這種揚他抑己的態度起了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消極作用。

    面對戰爭, 建文帝下詔說 :“一門之內,自極兵威, 不仁之極, 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 務休此意, 無使負殺叔父之名 。” 這種婦人之仁決定建文帝必將成為政治敗將。

    戰爭初期, 建文帝一方湧現一批優秀的將領, 他們頑強抵抗, 給了朱棣巨大威脅, 但建文帝的軟弱再次表現無遺。大戰之前下不殺叔父詔, 力求 “毋負朕有殺叔父名”。這道詔書使得朱棣多次絕處逢生。建文二年的白溝河之役 、東昌之役, 建文三年的夾河之役, 朱棣皆幸運逃脫。建文帝的仁心最終將朝廷推向深淵。在兩軍決戰的生死關頭, “朱棣早已橫下一條心, 破釜沉舟,義無反顧, 而朱允炆則對這次戰爭進行得漫不經心, 舉棋不定”

    建文帝在兩軍對壘時沒有表現出決一死戰的豪邁, 而是表現出低聲下氣的寬容, 這無疑在士氣上輸給了對方 , 這是戰爭的大忌。

    由此可見, 建文帝缺乏政治家的本色。

    02過重的文人氣息

    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長, 受儒家學說的薰陶, 缺少對現實生活的瞭解, 再加上所重用的多是讀書人, 過重的文人氣息是其失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

    建文帝登基後, 一反其祖父朱元璋的尚武政風, 大大加強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 提升文官的政治地位並委以重任, 如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 、翰林侍講方孝孺都是飽讀詩書的才子, 因而建文朝廷又有“秀才朝廷”之稱。齊、黃 “二人本書生, 兵事非其所長”, 不善兵事, 倉猝行削藩之計, 又缺乏戰略眼光, 以至於誤己誤國。文人治國有獨到之處, 但要講到調兵遣將、指揮打仗, 卻有大大的侷限。

    文人不懂得戰爭的複雜多變, 又沒有臨陣鍛鍊過, 所定計策多是紙上談兵, 不適應實際變化, 面對經驗豐富的強敵, 失敗也在情理之中了。建文帝蓄意復古, 在他看來, 古者之世, 古庶勝於今, 風俗美於今, 上下親治過於今, 國之盛強且久過於今。

    因此, “典章制度, 銳意復古” 。大力宣揚孔孟仁政, 力圖恢復井田舊制。建文君臣的復古成為朱棣起兵的一個藉口。建文復古, 企圖透過仁政說教來化解矛盾, 面對威脅, 仍然想透過寬宏大量來感化對方, 實在是不明智之舉。燕兵已起, 而建文帝正銳意文治, 日與儒臣方孝孺討論法度, 不以北兵為憂, 建文帝的文人柔弱遇上朱棣的強大霸氣, 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03對手的強大

    建文帝的競爭對手是朱棣, 一個智勇雙全的梟雄。

    朱元璋認為:“天下之大, 必建藩屏, 上衛國家,下安生民, 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 分鎮諸國。”因此大封諸王, 雖然 “分封而不錫土, 列爵而不臨民, 食祿而不治事”。 但是對於諸王的軍事權卻始終沒有觸動, 並且有所強化, 以致造成枝強幹弱的局面。朱棣在朱元璋“分封諸王, 外衛邊陲, 內資夾輔”的命令下, 就藩北平, 節制沿邊士馬, “其至北平者皆聽燕王呼叫, 燕王自此益強”

    朱棣與蒙古多次作戰, 多次打敗元朝殘餘勢力, 積蓄了實力, 積累了作戰經驗, 軍事力量迅速增強 ;同時北平又是北方政治 、經濟 、文化中心,因而朱棣成為北方諸王中最有實力的一個。朱棣不但握有軍權, 而且擁有統帥權和指揮權, 這種權力以《皇明祖訓》的頒行而合法化。“如朝無正臣, 內有奸惡, 則親王訓兵待命, 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這就為朱棣後來的起兵提供了依據。

    在建文帝翦燕手足的時候, 朱棣卻在日事練兵, 準備了近一年的時間。朱棣蓄謀已久, 準備妥當, 其謀士得力, 武將能戰, 故能夠取得最後勝利。朱棣本人“智慮絕倫, 雄才大略, 酷類先帝”, 勝不驕, 敗不餒, 善於納諫, 虛心求教, 軍紀嚴明, 賞罰得當, 戰爭中也能夠 “ 親戰陣, 冒矢石, 身先士卒” 。同時, 姚廣孝深謀遠慮, 丘福、張玉 、朱能之輩驍勇善戰, 故而朱棣能夠轉敗為勝, 打敗建文帝。 “天時, 地利, 人和, 朱棣全佔了”。

    這等優勢, 豈能不勝?

    04能臣悍將的匱乏

    建文朝內無出謀劃策之臣, 外無能征善戰之將, 人才匱乏成為建文帝失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朱元璋為了維護朱家王朝長治久安, 屢興大獄, 濫殺功臣, 胡惟庸一案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 藍玉一案族誅者萬五千人, 其他功臣如朱亮祖 、周德興 、徐達等大多數未能倖免。

    建文帝初期, 經過洪武年間的殺戮,功臣幾被殺盡, “元功諸將相繼盡矣”, 太祖功臣, 存者甚少, “中言才能之士, 數年來倖存者百無一二” 。 “當年隨著朱元璋打天下、能征善戰的元勳宿將已經被朱元璋殺得差不多了, 倖存者寥若晨星。” 所以戰爭伊始, 建文帝只能派年近古稀的長興侯耿炳文出征, 結果慘敗, 全軍覆沒。

    內亂之下, 沒有傑出的軍事人才, 因此也就不會有正確有效的軍事戰略和高超的指揮能力, 再加上文人治政和非同凡響的外敵, 這樣的朝廷怎能穩如泰山? 前線將帥寡於武略, 朝中大臣拙於計謀, 所以建文帝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夠提出一個準確有效的解決方案, 遇到強敵時不能夠進行持久而又步步為營的進攻, 君優柔而弗斷, 臣躁愎而寡謀, 建文帝最終敗給朱棣。

    05用人不當

    建文帝缺乏知人善任 、賞罰分明的能力也導致了他失敗的原因。

    建文帝與李景隆是表兄弟, 李景隆“貴公子, 不知兵, 惟自尊大” 。建文帝被迷住了眼, 竟然沒有看到, 而朱棣卻看得格外分明, 認為 “李九江, 紈綺少年兒”。李景隆“首鼠兩端, 是一個導致建文帝失敗的元兇” 。建文帝對李景隆頗為信任, 讓其代替耿炳文為大將軍, 委以重任, 這種任人唯親的行為對建文帝造成不利影響。建文帝幾乎傾注了全國的兵力, 合兵 60 萬, 企圖一舉消滅燕軍, 結果出乎意料, 60萬大軍幾近全軍覆沒。

    從此, 南軍 “進退失據 ”, 而罪魁禍首李景隆卻沒有得到懲治。黃子澄、練子寧 、葉希賢力主殺李景隆, 但建文帝念他是至親, 始終沒有殺他。這一念之差釀成大禍, 朱棣兵臨城下, 李景隆開啟城門, 引狼入室, 使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南京城。李景隆是個叛徒, 但是在建文陣營內部, 像李景隆這樣的叛徒還不在少數, 比如前方戰線的張信、顧成、李友直, 朝廷內部的朱橞 、徐增壽 、王寧, 這些人與朱棣勾結私通, 瓦解了本來就不牢固的建文陣營, 削弱了建文實力。

    建文四年( 1402年), 魏國公徐輝祖統率南軍阻燕軍於靈璧西南, 取得齊眉山大捷, 建文帝卻疑忌徐輝祖是朱棣妻弟, 將其召回並控制起來。 “徐輝祖等敗燕兵於齊眉山, 斬其將李斌, 燕兵懼, 謀北歸, 會帝聞訛言, 謂燕兵已北, 召輝祖還, 何福軍亦為北平指揮使, 俾通燕府官軍, 覘察動靜”。並以重兵駐紮北平附近, 造成對燕王的包圍形勢。這一系列的措施迫使朱棣不得不發動叛變, 一場武裝衝突已不可避免。但是這個時候的朱棣經過長期而又充分的準備, 實力已經大大增強, 建文帝面臨的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在削藩問題上, 朝臣持有不同意見, 以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大臣主張採取漢代推恩令的方法曲線削藩, 以齊泰 、黃子澄為首的大臣堅決主張削藩, 但在具體策略上又產生分歧, 黃子澄認為燕王實力強大, 應該先削弱小的周齊諸王, 再及燕王, 由弱及強, 而齊泰則主張擒賊先擒王, 只要剷除了燕王, 其他諸王自然也就無力反抗了。

    可惜的是, 建文帝聽取了黃子澄的建議, 結果打草驚蛇, 不僅引起親王們的人人自危, 而且有利於燕王加緊備戰, 等到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 朱棣已經準備就緒, 時機成熟, 迅速扯起靖難大旗。戶部侍郎郭任在這個問題上提出了正確的見解 :“天下事先本後末則易成, 今日儲糧粟, 備軍實, 果為何者?” 建璧一戰, 南軍“敗績 ”, 從此節節敗退, 潰不成軍。徐輝祖這樣的忠臣不被重用, 其他的就不用說了。

    建文帝削藩不是從最強大的朱棣著手, 而是從最弱小的藩王下手, 從而為朱棣叛亂留下了比較充足的準備時間。朱棣老謀深算, 兵強將多,家養士三十年, 惟一卓敬。就是這樣的又蓄謀已久, 戰略得當, 因而能夠穩操勝券 ;建文帝擁有有識之士, 建文帝卻沒有給予足夠的任用, 也沒有考慮其提出的遷燕王於南昌之策。卓敬指出:“北平形勝地, 士馬精強, 金元所由興, 今宜徙封南昌, 萬一有變, 亦易控制。”雖然卓敬的建議並非十全十美, 但不無道理, 其形勢分析也是正確的。

    疑人濫用、用人起疑、能人不用、任人唯親的用人方針削弱了建文集團的實力, 推動著建文帝一步步走向敗亡的境地。

    06削藩策略的失誤

    面對朱棣的威脅, 建文帝表現出緊張急迫的情緒和急於解決的態度, 在策略上顯現得急躁冒進, 準備不足。

    建文帝初即位, 朝政還沒有穩定下來, 自己的地位還沒有得到鞏固加強, 就把最主要精力放在削藩上。洪武三十一年( 1398年) 閏五月, 建文帝即位, 八月, 即廢周王朱橚, 接著, 凡藩國所在, 悉更置守臣。建文元年 ( 1399 年 ) 四月, 召湘王、齊王, 逮代王, 摯岷王, 湘王暴卒, 廢齊、代、岷三王 。十一月, 建文帝以工部侍郎張昺掌北平布政使司事, 謝貴、張信急迫削藩, 迅速進擊, 想以迅雷

    不及掩耳之勢解決多年積弊, 又缺乏全盤規劃、得當戰略, 面臨問題時不能夠拿出正確有效的解決方案, 最後遺恨金陵, 江山主。

    07征討方式的缺陷

    靖難之役後 20多年, 明王朝統治者之間又爆發了一場爭奪皇權的鬥爭

    明宣宗朱瞻基的叔父漢王朱高煦仿效靖難之役發動高煦之亂, 企圖奪得皇位, 但很快就被平叛。明宣宗平叛高煦之亂時, 從建文帝的失敗中汲取教訓, 御駕親征, 大獲全勝。這個事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建文帝的一個失誤:未能親征 。朱棣以“維護朱氏社稷, 清除君側惡臣”的理由起兵, 故而在表面上顯得名正言順, 這對建文帝是一個精神威懾。建文帝沒有御駕親征, 這就在聲勢上輸給了對方, 前方將士的底氣也就減少了不少。

    建文若親征, “從各處臨時調集的互不統屬的北征大軍則有一真正主心骨和靠背山, 儘可以放手作戰而不失為天兵壓境” 。“那些戰火燒到之處的地方將領和官吏也不至於聞風歸附或坐山觀虎鬥”。

    御駕親征, 天子的威力會大大增加將士的戰鬥力, 可惜建文帝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沒有從歷史中學到經驗。

    08宦官的不利影響

    建文帝對明太祖的教導非常謹遵,對宦官約束極為嚴格。

    鑑於歷代宦官之禍,朱元璋嚴禁宦官干政, 並鑄“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的鐵牌於宮中。建文帝對宦官要求更為嚴厲,他即位之始,便曾嚴諭各處地方官吏,內侍外出如有不法之處,地方可將其械送治罪。

    在內廷,對於違忤的宦官更是嚴懲不貸。這種做法對建文帝在後來的靖難之役卻產生 了不利影響,許多違法的宦官畏罪潛逃,投降了朱棣,這些宦官將南京城內的虛實以及軍事秘密洩露給朱棣,“給了朱棣不少的助力 ”,從而加速了建文帝的敗亡。

    總結

    因此說,建文帝的失敗是由內外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並非他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原因單獨決定的,他在這場戰爭中既主動又被動,歷史的必然和偶然相互作用,共同影響,最終決定了他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無論後人怎麼去評價這場叔侄之間的爭鬥,成王敗寇是千百年來永恆的真理。明成祖朱棣的皇位雖然是搶來的,但是他的功績不可磨滅,後人自有定論。

    [ 參 考 文 獻 ]:《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明實錄》

  • 17 # 楓葉0829

    從實力對比來說,朱允炆削藩失敗當然不是必然的,但是從朱允炆的削藩手段來看,失敗的機率要遠遠大於成功。

    朱允炆的削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太急了,洪武三十一年七月,也就是朱允炆剛上位還沒有一個月的時間,連改元的時間都沒到呢,削藩就開始了。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與燕王呵成一氣,於是決定先廢周王。時周王次子朱有爋告發父親謀反,於是派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經過開封,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 。兩個月後,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

    基本上被削藩的藩王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軟禁已經是最好的下場了。這樣的話就引起了其他藩王的恐懼。要知道,按照朱元璋規劃的天下來說,藩王是皇帝的屏障,一個藩王手中的力量可能不是很大,但是眾多藩王加起來力量還是可以的,所以才會造成朱棣靖難之時,各地藩王基本上沒人響應朱允炆,很多還在背地裡幫助一下朱棣。

    再加上,朱允炆削藩的名義很有問題,像周王以子告父這種違背古代孝道的事情,不經查證,就直接廢為庶人,導致朝廷在名義上站不住腳,同時也給了朱棣靖難的出兵理由。

    此外,當時的朝廷上,像黃子澄齊泰等人,大多是文臣,武將經過朱元璋的不斷清洗,尤其是藍玉案的牽連,基本上沒剩下多少了,所以中央朝廷當時的問題是兵多將少。所以削藩一定要循序漸進,用比較溫和的手段來一步步的進行。

  • 18 # 履霜的易學筆記

    朱允炆的削藩失敗不是必然,恐怕只是一種偶然。

    從絕對軍事實力的角度看,從名分大義的角度看,從民心向背的角度看,朱允文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可以說,燕王朱棣造反成功奪取帝位的機率很低。

    其實,只要他做事不那麼絕(把人硬往死路上逼,不給活路),不那麼操切,他都會贏。

  • 19 # Tistan-Chen

    不好說一開始必然失敗。朱允炆之所以有削藩的底氣,一是因為太祖皇帝的餘威,他本人畢竟是太祖欽定的繼承人!其二,雖然幾大藩王有兵權,但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都已經去世,寧王朱權沒有奪位的野心(不然也不會被燕王把強大的朵顏三衛輕而易舉的套走),其他幾個稍有權勢的藩王也已經束手就擒。孤家寡人的燕王面對強大的政府軍似乎無能為力!

    然而,建文帝卻一步錯,步步錯。把耿炳文撤掉,換上和趙括水平差不多的李景隆還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旨意:不要傷了燕王。這下這仗就不好打了~讓本來具有優勢的鐵玄、盛庸、平安等大將束手束腳。再者,黃子澄、齊泰、方孝儒等大臣書生氣太重,對軍事、戰事敏銳度不夠。一來二去,南軍再不是燕軍對手~

    最後,把守南京城門的谷王朱穗打開了城門,迎燕王入城。靖難之役燕王獲勝~這其中偶然的、必然的因素錯綜複雜,只能說,姜畢竟還是老的辣

  • 20 # 世界難題之起名字

    即使朱允炆不削藩,那後世皇帝一定會削藩,早晚會因為削藩而打一仗。

    歷朝歷代有軍權的藩王發展到最後大機率會中央政權發生衝突。

    即使藩王沒有反心,皇帝也不會放心。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的皇帝和後世的藩王之間早已沒有了感情維繫,相互猜忌,皇帝怕藩王會反,藩王害怕皇帝把自己拿掉,丟了手中巨大的權利。所以最後終有一戰。

    建文削藩這件事,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削的太急了。

    剛剛登上皇位,龍椅還沒坐穩,就開始削藩,削就削了,把後續事宜安排好也行,畢竟這些親王都是太祖皇帝親封的,結果,被削藩的親王都沒好下場。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這一年,朱元璋才剛剛去世。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把自己宮殿燒了,自己死於大火之中;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削岷王,廢為庶人。

    各位想想,大明這個公司,老董事長剛死,董事長的孫子剛剛接手了公司,就把老董事長的人廢的廢,削的削,沒有一個好下場,那公司其他人會怎麼想?那還不做好保命的準備?

    問題還在於,北方的朱棣常年和蒙古打仗,軍隊裡很多都是朱棣的舊部,朱棣一到就歸附了。而建文手上多是儒生,他大幅提升文官地位,造成武將的不滿。朝中沒有統兵大將。朝廷明面上兵馬雖多,但是沒有像周亞夫那樣的大將做全域性統帥,只能被動挨打。

    最後,重要的一點,明朝開國剛剛三十一年,各地的藩王都是明太祖親封,讓他們在藩地拱衛朝廷。向燕王這樣的,更是有替朝廷防禦北邊蒙古的重任。現在太祖屍骨未寒,建文就著急削藩,自然導致整個國家的動盪。

    所以,建文沒有強大的軍事優勢,佔著大義名分,但是其實政治上的優勢也不大,所以建文的削藩失敗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這個季節你們用什麼餌料釣魚,還用蚯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