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伍增傑書法詩詞歌賦
-
2 # 秋水l
其實你的感覺也沒有錯,王鐸結構奇,變化多,不可捉摸,確實好!王羲之不激不厲,溫文爾雅,當然也極具變化。我個人覺得兩者都是大美,一個力量大氣勢足,一個含蓄中庸,書法之美包含廣闊。然人有性情,故而有偏愛,在古人經典中挑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易上手,易獲取。一家之言,管中窺豹,疏漏不足之處,還望包涵。
-
3 # 無譽無咎
以現代的“美”字為標準的是美術、繪畫等,不能用以評判書法。
古人的“美”字是“好”的意思,如果說:
菜湯好喝,就說“湯羹美”
羊肉好吃,就說“羊肉美”
文章寫好,就說“文章美”
人有善心,就說“心靈美”
美的概念是“好”,並不是審美觀的“美”,更不是“美術”的美。
去看看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現代審美觀能接受嗎?
好多書法老師、影片講座、“書法名家”、“書壇巨匠”等等,總是讓學生用現代“美”字的含義,去理解書法法貼的“美”。。。
誤人子弟!
-
4 # 沁園春雪155846588
這要看你是看兩人的什麼帖了,你不能拿書聖的生病寫的帖和王孟津的帖比,在書聖全集裡特別是晚年發燒咳嗽、精神不振寫的信札確實不好!
-
5 # 井底之蝸
王羲之所處的時代屬於書法藝術發展初期,他的很多寫法是探索性的,但仍然形成了非常系統的體系。此後,書法經歷了唐宋等時期的充分發展,經王鐸融合創新,形成了各種氣象融為一爐的新風尚。我常感覺書法藝術發展最輝煌的一段時間,就是先王到后王的這一時期,先王開創,后王總結。王鐸的書法雖然更具蒼勁雄渾之氣勢,但王羲之清新遒勁之風格,延續千年仍經久不衰,在格調韻味上也絕不在王鐸之下。所謂文無第一,莫過於此。
-
6 # 使用者2886478491389
書法界有不成文的規定:包括明朝在內,以後的書家無論名氣多大,自我創新字的寫法,且從元朝(包括元朝)之前,找不到出處的,現在書法界不認可。再說王鐸,沒法於王羲之比。中國人是跟風日本人崇拜王鐸的。也就是說,只認可趙孟頫之前的創新寫法。于右任的標準草書現書法界也不認可。
-
7 # 陽光問者
很正常。米芾也曾覺得王羲之的字不好。為什麼?審美不同。蘇州美到極至,但有人覺得它不夠大氣貴氣。世界城市選美甚至未必選蘇州。道理一樣,王字佔一個典雅,但未必有雄渾粗獷。不喜歡就不喜歡。
-
8 # 手機使用者草書
你的這種看法也證明你也吃透了“二王”的筆法與結構。王鐸的字就是來自王羲之的,一生專寫二王,他說書不入晉,終歸野道,確實在二王基礎上有發展,王鐸字方筆多,特別是收筆時起方筆露鋒,體現出剛勁有力,活潑挺撥,他還經常用漲墨法,更渾厚充滿張力,他的字充分體現出:氣,血,筋,骨,肉,字更加有活力,精,氣,神的體現。
-
9 # 素里布衣楊半
我怎麼總覺得王羲之的字沒有王鐸的好看,希望各位指教?
-
10 # 空谷山人
您是高人。王羲之的字連顏真卿的字都不如。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王羲之的字都是假的,死的,每一個活的,都是後人摹拓出來的。王鐸的可是真跡。當然不是一個層次。
-
11 # 墨海麒麟
首先一個人的審美隨閱歷及不斷的藝術積累會發生改變。初學書法時,我就喜歡柳書,而後喜歡歐楷。進而學魏晉,以王書筆扎入手,然後學集王聖教和蘭亭序。雖然用功臨習,確不知其美。後來突然發現王鐸大氣磅礴,非常喜歡,也知道日本人後王勝前王之說,信之。遂習王覺斯達五年之久,最終幾無長進,只得其形似而已。後從宋人又迴歸魏晉,此時得高人指點迷津,茅塞頓開,才得會欣賞魏晉風骨。依我粗淺的理解,王羲之的出現即是中國書法的最高峰。人言王字不激不厲,我認為這正是魏晉風格得體現,即從容不迫,恬淡適然,變化萬千,而又出於自然。王字美在變化,而變化微妙,不易發現。看王書筆扎,聖教序或蘭亭序,粗看幾無重複一樣的字,卻又風格統一,細看每個字都蘊含著變化,大小, 錯落,疏密,開合,向背,迎讓,輕重,繁簡,收放,…。在其楷書和草書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後人精其一點,即可成家。右軍用他的字型現了那個時代,甚至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極其符合儒家和道家的哲學,有一種中國所缺少的貴族精神,處變不驚,容榮華貴的精緻。正如唐太宗所說盡善盡美,唯王逸少爾,其餘區區,何足道哉!王鐸也是行草書一代大家,我對其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讚歎的。但與右軍比,我認為不可同日。右軍寫得是思想,覺斯寫的是藝術。王字變化豐富,覺斯亦然,但王字的變化不易發現,而覺斯卻一目瞭然。前者比後者更高階。王字可隨各種情緒變化而賦形,而覺斯一味激昂而始終缺少靜氣。其實王鐸本人也非常推崇魏晉風格,不服別人論其草書學顛張醉素。對於初學,我還是建議學羲之,覺斯個人風格太明顯,不適合初學,否則,習得習氣或俗氣,便不可醫。
-
12 # 視野kaikuo1
不在一個層次上,王羲之之所以被稱為書聖,那是因為其書法確有過人之處,無論從章法還是字型結構都無與倫比,即便把每個字放大了看,都是那麼美,挑不出任何毛病。王鐸書法確實也不錯,但和王王羲之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
13 # 弈者仁心
很多人練字練了幾十年卻成不了家,究其原因,是因為在這些人心中總是想怎麼樣把字寫的越來越好看,從沒有思考怎麼樣能使自己的字寫的越來越難看,殊不知有章法的醜書才是書中極品,當然所謂的醜書只是一般大眾的眼中的醜書,其中的章法與美感只有書家才能體會!如顏體楷書,只有練了才能感受到他的美!當然醜書不等於無章法的亂書,無章法的亂書才是真正的醜書。
-
14 # Lifangxian222
隨著見識,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己的不斷進步,對書法審美會不斷變化。這段時間認為好的東西,過一段時間就感覺不好了。
-
15 # 李新民24151304
字好看於否每個人有不同的感受,欣賞的角度也不同,所以,硬說誰寫的好,誰的字不行,純屬扯蛋,讓人看的懂,工整端莊就是好,字,工具也。
-
16 # 漁翁5875251616
當你的視距是30釐米和200釐米的時候,二者產生的美是不同的。今天人們看到的書法作品多印刷在A4大小的紙面上,通常是放大了的王羲之和縮小了的王鐸,此時你看到的,王鐸的字是不如王羲之的字精美,但是當你在200釐米開外欣賞一幅書法時,王羲之的精美便變的微不足道。如何評判呢?
-
17 # 高中數學題型全解
這好比我就覺得麻辣豆腐比燕窩要好吃呢,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人的口味不同。評判字也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審美都是不一樣的。現在千篇一律的說王羲之的字是最牛逼的,是不可超越的,本身就是一個誤區,就是一個怪胎,藝術也需要百花齊放。書法界給自己貼了一個王羲之的標籤兒。也類似如來佛給孫悟空在五行山上貼了一個標籤兒。
-
18 # 留得青山孟留山
王鐸“獨尊羲獻”又標新立異,從二王中跳了出來,成為一個鮮活的王鐸,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感。其“漲墨法”、“連綿草”、“巨幅長軸”驚心動魄的場面即王羲之在世,恐也難及。
王鐸書臨白百帖,積澱林了深厚的傳統功夫,也為他不甘成為附庸積累了巨大的創新動力和能量。從唐以來形成的雋美之風已經產生很大的惰性。王鐸以不甘沉淪的勇氣,殺開一條血路,開創了新的書法面貌。
所以,你認為王鐸的字比王羲之的字好看,這種認識很正常。為啥有“后王勝先王”一說,不是沒有道理的。客觀的說,王鐸有些字是比不過王羲之的。但有些精品比王羲之有過而不及!
上面是我出版的《王鐸擬山園石刻》摘錄部分字 ,望大家欣賞。
-
19 # 待鹿車
書法藝術不是競技體育,沒有誰比誰高的可能。藝術講求風格的差異化,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審美偏好。不過書法講求字如其人,也就是說個人的品味、思想會表現為不同的風格,而喜歡某人的書法也就是對某人人品的認同,除此無他。
-
20 # 禎石藏山
這個很簡單,就猶如現代人都喜歡聽流行歌曲,甚至象說話一樣的數板,而不喜歡聽高雅的傳統京劇。
我說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流行歌曲不好,也沒有貶王鐸的意思,而是說我們認識的不同,及我們眼界的侷限性。
現代人的審美只流於表象,而不看重內涵,王羲之之所以被稱為千古第一,是因為他的字首開豔麗一族,含蓄內斂,一筆不苟,筆筆精到而無媚俗之氣。
其實,書家的最高境界是平和、安逸,以及內在文化修養與書法技藝全面的呈現。這也是我一直不喜歡粗野而尤看重內涵的主要原因。
我喜愛二王,也喜歡王鐸。但我不得不說:不寫二王的字不美,那是內在的美,正如字無魏不美一樣!
回覆列表
王羲之變法,以妍美為之,沒了魏碑風味。且沒有真跡,盡是臨摹之本,自與王羲之真跡相去較遠故只可窺其一斑而已。王鐸有雄渾氣,且線條變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