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解穴理筋

    《傷寒雜病論》成書近2000年的時間裡,一直擁有很強的生命力,它被公認為中國醫學方書的鼻祖,並被學術界譽為講究辯證論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響的臨床經典著作。書中所列藥方,大都配伍精當,有不少已經現代科學證實,後世醫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療效。歷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學者對其理論方藥進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種專著、專論,從而形成了中醫學術史上甚為輝煌獨特的傷寒學派。據統計,截至2002年,光是為研究《傷寒雜病論》而出版的書就近2000種。

    《傷寒雜病論》不僅成為我國曆代醫家必讀之書,而且還廣泛流傳到海外,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等國。特別在日本,歷史上曾有專宗張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醫界還喜歡用張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藥製藥工廠中,傷寒方一般佔到60%以上。

    《傷寒論》在中藥內服的領域有它的貢獻。但在經絡、穴位、筋節的攻克上有它的明顯不足。以上個人觀點,不妥望糾正。

  • 22 # 周新中醫反射療法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 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為東漢末年“醫 聖”張仲景所撰。張仲景見當時動亂頻 繁,疫病流行,便“勤求古訓,博採眾 方”,作《傷寒雜病論》16卷。此書原 貌不復可見,後世分成兩書,分別流 通。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即為《傷寒 論》,創設六經辨證,並列方治,用 以治療外感傷寒。

    對於內傷雜病,則 依病名分類,列方處置,稱為《金匱 要略》。《傷寒論》全書共12卷,22篇, 397法。除去重複之外共有藥方112個。 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 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辨證施治 的方法。它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 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 “六經”。

    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 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 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症候歸納出 症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髒何腑, 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 療的依據。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 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 作者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 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前啟後的作用,對中醫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23 # 上品茶道

    傷寒雜病論運用六經辯證可謂中醫辯病的經典醫書。但該書為古文,解釋有多種版本,並不易精透的理解每一句準確的意思,好像還有記錄人或者後人的補遺在裡面。總的來說,中醫有技術,也有哲學在裡面,學習中醫之人,學習一二十年之後,能夠學精者十之一二,就是這些少數學精之人,治病不會誤人,多數學不精的人治病很可能會誤人,所以很多人不怎麼相信中醫也可以理解了。

  • 24 # 雜談tsz

    我認為傷寒論在中醫中的地位除了黃帝內經外無可代替,是醫聖張仲景先師根據黃帝內經中的經文編著的六經辨證法,是最早的因症論治施治的方法,個體化的治療方法。

  • 25 # 東道主家

    徐靈胎說“醫者之學問,全在於明傷寒之理,則萬病皆通。”日本人喜多村亦指出,“醫之有《傷寒論》,猶如儒家之"語孟’,沒有《傷寒論》的醫學是不能成其醫學的。”可見《傷寒論》的醫學貢獻。

  • 26 # 厚朴待人蓯蓉下藥

    《傷寒論》的里程碑式的意義,在於確立了以六經辨證為核心的中醫治療方式。其內容雖似方證條文,但其底蘊涵蓋了中醫的病理生理體系。

  • 27 # 平凡氣象人

    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說是本草綱目)),個人認為《傷寒論》排在第一,其方藥不多,但內容很深很廣,後世大多處方、辯證思路方法皆源自《傷寒論》,可以這麼說,熟讀《傷寒論》後可以大致看病治病。再就是,《傷寒論》條文裡迄今存在不同註解,沒被理解或難能理解的地方仍有不少,這也為後人留下研究尋找的空間,值得研究和尋找,就還有待挖掘的寶庫和財富。《傷寒論》背得出卻不一定悟得出,這就是經典之首。

  • 28 # 甘志球

    中醫為什麼沒有發展,都抱住兩千多年的古書不放。中醫四大經曲,經過兩千多年的醫家註解,天書都解出來了。再不註解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西醫都發展到細胞學說了,靶向藥了。這樣抱住古人的,中醫怎麼發展?

  • 29 # 童心2020

    中國中醫傷寒論,有著理法方藥全面的書,對中醫藥的發展和論治,有著極其重要的一部著作。假如沒有這部書會怎樣。我認為至今,還沒能取代其書的東西問事。作為中醫人員必須繼承和發展。不要自己不理解,就去懷疑他,否定他。

  • 30 # 使用者2603907520217

    《傷寒論》不僅理論地位高,其實踐價值更不可忽視,我認為是大師的必經之路!對於初級的中醫愛好者也很有價值,可以選學部分合適的內容,學以致用!

  • 31 # 行者檟肅霜

    1800多年前的《傷寒雜病論》是醫聖張仲景先生嘔心瀝血的著作。它是祖國醫學的核心辨證,是中醫學應對各種疑難雜症的掌中寶。說它是對治外感的,當然不止於此。雖未能盡愈百病,確能按途索驥,獲得治病的入門鑰匙。它是漢民族用活人試驗,經過臨床驗證的真經驗,有著類似物理化學那樣的公式應對法則,它不是經驗,而是超越經驗的公式、定理。所以說,傷寒論是中醫學內科學術的靈魂,不為過。由於歷史與戰亂,這本書變成了一部殘書,其中有中醫學先輩不同時期的註解,它已經不是純粹的仲景學術思想,對於後學者,需要釐清它的學術流派與技術真貌,這是它的缺點。而真正的傷寒學,與內經思想體系,是完全不同的門類。片面以內經去解說傷寒;或者片面以傷寒去解釋內經,都不能有助於學者的診療技術的提升。這也就是當今中醫學提升學術之難。因為解釋已經發生混淆。這也是死讀書者在學習傷寒論以後很少能應用,很少能得心應手的原因。如果以純粹傷寒論學術技術來說,中醫學是非常靈驗的 無數古代中醫和近現代中醫都藉助傷寒論來對治慢性病、重症、久症。這是傷寒論的不朽功勳!

  • 32 # 事實與真實

    日本人把傷寒論視為中醫的最高指導原則,他們反而不重視內經。漢方基本上就是指傷寒雜病論中的方子,日本人已經將其中的兩百首方子註冊成專利,有數方(如小柴胡湯,建中湯)已經在美國申請FDA批准,不日上市,中國人要用還要付給日本人專利費!

  • 33 # 久病成醫147217813

    看不懂傷寒論經方病治。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中醫,當然由雜家偏枝能明白經方也可以稱為大師了。這就是傷寒論在中醫界的地位

  • 34 # 含有無意義的字母

    《傷寒雜病論》融合了《黃帝內經》,《胎臚藥錄》,是第一部系統介紹中醫知識及其治療方法的書籍。是中醫四大經典經書之一。開創了六經辨證的思路,同時也成就了經方派,扶陽派風格。其藥方至今任然有效。是學習中醫必讀之書籍。後世將這本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並稱為中醫四大經典。

  • 35 # 藍水無痕1

    中醫就是宗教。中醫的聖經是《黃帝內經》一句頂一萬句;中醫的上帝就是經絡,是人都沒見過。你是教徒,你信仰自由,哈!

  • 36 # 爆突醛

    我就想知道 發明西藥的那幫人 在沒有藥片的時候怎麼活下來的! ?還不是草藥 靠著部落大巫天天叨叨 就能好? 還不是叨叨的時候懟點草汁! 說中醫沒用的那幫人 ! 你們是怎麼從樹上挺到地面的!?

  • 37 # 辛福先

    歷史發展規律總是長江後浪椎前浪,總是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技術取代舊的。

    為什麼中醫還在用兩千年多年前的醫書指導今天的醫療實踐?說明中醫長期以來沒有發展,沒有進步,沒有新的理論,沒有新的治療手段。

    中醫是否應該突破《黃帝內經》

    、《傷寒論》的權威影響,是否應該建立更具科學性的醫學理論體系,開發新的醫療手段,開發新藥物。

    與時俱進,這是對全國人民,對各行各業的要求,中醫也應該與時俱進。

  • 38 # 德行天下65193032

    巜傷寒論》是一部中醫經典名著,從它問世以來,是歷代名老中醫大師的必修之課,它是中醫藥辨證施治的科學以據,多讀幾遍《傷寒論》是我們每個中醫藥愛好者的基礎知識,所以這部經典名著,也是民族的智慧,它是我們的國寶。

  • 39 # 擇一城終老179340374

    這麼多人都是老一套講評傷寒論,傷寒論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張仲景之所以被稱之為醫聖,是因為整部書講的都是治病原理道理,沒有一句廢話,不像很多書為了說清一個道理,非得說很多的廢話。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講的就是這樣。但是學好傷寒論,首先自己就得是個懂理並且能夠做到的人,言行如一。而不是很多人都能講一大通道理,然後自己平時生活裡工作裡又做不到,口是心非。只是嘴懂而不是真正的心懂,這就造成很多人學了傷寒論,卻用不好裡面的知識,造就了太多的庸醫原因,好比超市裡很多上歲數人圍在一堆花生米麵前,挑來挑去的,你說他們平時講不出道理嗎?庸醫就是這麼出來的。傷寒論六經辨證,講的都是風寒暑溼燥火,上下表裡的症狀。先去弄明白各種病的原理去,再去看傷寒論,不要覺得會背就能治病了,你只是個復讀機而已

  • 40 # 藍先生易學研究

    傷寒論!

    在中醫文化上是較高學術!

    傷寒!

    分男女性生活,因常識上不足引起疾病!

    在感冒上!

    因不分寒,熱,溼,燥,用藥不當!

    造成病變,分多類病變理論!

    當代!院校派!不懂此理!

    醫學界,需要細心撐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萬預算,想買比智跑和ix35更有趣,更能造的車,有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