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新中式生活

    評價田英章先生的書法,見仁見智,我只說三個背景:

    一、在當代,楷書儘管影響力最大,但在藝術領域是非主流,因此楷書的頂尖人物也是邊緣書法家

    楷書的自唐代成型以來一直作為最易辨識的傳播載體,今天我們的印刷、電腦字型字型都是以楷書為基礎。所以楷書規矩、簡單,藝術求變的空間就比較小。在藝術上,自唐代高峰過後至今,楷書一直都不是書法創作的主要形式。在社會上,因為最熟悉常見,所以大眾天然喜愛楷書。當代書法家,很少有人以楷書作為創作手段,加上手寫書體實用性的弱化,楷書在藝術上的進一步邊緣化不可避免。

    二、田英章先生與盧中南先生在當代傳統楷書創作上是少有的頂尖水平,但以繼承為主,在主流的行草書創作上公認不是一流的。

    自唐代歐陽詢、柳公權創立楷書藝術高峰後,一千多年來這個領域幾乎完全沒有成功的創新,只有傳承,也與行書、草書直到明清、民國仍然高峰迭起的局面完全不同,這也是楷書的藝術地位不高重要原因。

    田先生的唐楷主要宗承歐陽詢先生,在表現上有一些貼近大眾審美的微創新,這也是專業圈普遍評價其楷書“俗媚”的主要原因。

    三、對田英章書法評價的兩極分化,主要是評價標準的不一致造成的。

    例如流行歌曲在全世界都是最受大眾歡迎的音樂形式,但它的藝術地位完全無法和嚴肅音樂、民族音樂不可同日而語,國外歌劇芭蕾舞也沒幾個人看,但所有人都會高度尊重。書法也是這樣,專業評價是有很高門檻的,不是以通俗的美醜來簡單判定高低的,就像歌劇多數人看不懂、也不從評價。田楷評價的特殊性在於,所有人只熟悉唐楷、不瞭解整體書法藝術。

    不要指望專業藝術評價會高度評價田楷,一千多年來此類楷書的藝術地位早已蓋棺定論了,翻不了身。也不要奢望社會大眾能用藝術眼光去客觀看待所謂醜書,與實用性無關的書法藝術從來都不是多數人的菜

  • 2 # 冬日夏雲嗎

    謝謝田老師的努力與貢獻,有點像一個傳承文化孤獨的守望者。雖然缺少點變化,但如果書聖再世,寫幅蘭亭,塗塗改改一定會被人噴死。同樣的作品有些人看到的是缺點,有些人看到的是優點,前者生活往往不太如意。而後者往往比較Sunny。也容易好運。想想誰願意整天與一個罵人的人在一起。除了他們是同類人。相由心生。運隨心轉。為傳承文化的人點贊,同樣也要包容創新與與時俱進的人。他們或是書道的另一面。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 3 # 彭世軍狂草書法

    在流行書風:"醜書"橫掃書壇的情況下,田英章先生力抗書壇妖風,砥礪前行,以自己的書法作品,向世人表明:傳統的書法是美的!當然就是極有價值的!

    要想寫一手有傳統功底、好看的毛筆字,沒有十年以上的勤學苦練、坐冷板凳的功夫,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當初次看到田英章先生的歐體楷書時,眼前不覺一亮,不由的心內自問,如此乾淨、精美的楷書,會是今人所寫?

    所以,田英章先生以自己的書法作品,向我們表明:在傳統書法領內,他是花了大力氣,下了苦功夫的!

    所以,田英章先生對當下書壇妖風的批駁,就是有分量的。

    如田英章先生說:

    ▲有人說書法界“上頭一幫痞子,下面一幫傻子”。當然,這與當前國家發展的重點有關。現在國家一心一意搞建設,主要先解決經濟問題。書法上不景氣,有些混亂,尤其文革以後,把一些東西搞亂了,但總有一天,國家經濟發展了,就會來清理這些書法垃圾,當然主要是自然淘汰。

    ▲人世間,凡是好的東西,做起來都很難。寫字也是一樣,好看的字難寫。每一個筆畫都要精確到位,認為差不多不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在書法藝術上尤其明顯。我曾經臨過一個拳頭大的字,寫出來以後總是感覺不太舒服,用尺子量了一下,其實就只差一毫米,這說明差一毫米都不行。"

    ▲怎樣學習書法?學書法就要臨貼。書法是臨出來的,臨貼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臨帖是學習前人的、他人的優秀成果。

    (注,均摘自網上《沃德利成書畫院》)

    當下書壇極為浮躁,很多人今天拿起毛筆,明天就想賣字換錢,後天就想名震天下。這等夢想,當下有可能實現嗎?

    有!現實告訴我們,這是真實存在的!只要加入了天朝書協,你就是有證的書法家!因為除本朝以外,尚未發現歷朝有為書法家發證的歷史。所以名震天下,指日可待!

    那天朝書協就那麼好加入嗎?好加入,太容易了。因為天朝書協"醜書"盛行!

    何為"醜書",拿起毛筆胡來,亂寫一通。就是如假包換的"醜書"!

    而"醜書"之所以醜陋,是因為在"醜書"裡,你根本就看不到書寫者的書法素養。可以懷疑、推斷"醜書"作者,是否認真臨過帖?坐過冷板凳?

    所以,田英章書法是為當今書壇,掀開了一抹亮色!

  • 4 # 愛書的道士

    田的書法,有深厚的楷書功夫,有精細的收藏運筆,有勻稱的間架結構,有極大的觀眾市場,甚至影響了很多書法初學者的視覺感受和審美觀念。但,他不能改變的是,他單調、機械、缺乏變化的根本屬性,決定了他的書法走向和歷史價值,就是根據個人習性強行改造成美術化了的歐體。

    這一點,請噴子們一定不要生氣。回首看歷代為我們所稱道的唐楷書四大家,在他們的作品中,能看到單調、機械和沒有絲毫變化嗎?書之所以稱之為法,指的是技法,從古至今有稱印刷體為法的嗎?由此而將書法上升為書道的道,我真的不知田印刷體的楷書,到底涵蓋了什麼道?

    我只是看了一些書的愛好者,一家之言,信者自信,噴子勿憤。

    附書為習作,敬請批評指正。

  • 5 # 楚天曦

    田英章先生一手無以倫比的楷書,在某些人眼中,居然不算書法,不算藝術?!我覺得田英章先生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會佔一席之地。

  • 6 # 茶與書法

    田英章,自幼隨其父兄學習書法,師法歐陽詢,後又學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擅長楷書,兼工行、草書,他的作品法度嚴謹,端莊秀麗。其書寫流暢,字型工整,是目前被使用最多的楷書字帖的模版之一,適合初學者入門時使用。不過,田氏兄弟自己曾說“學歐不學田”,田英章也在公開場合談過自己的書法存在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謙虛吧!

    小編認為,田英章的書法藝術水平肯定是不允許否定的,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然,田老師就不會有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追隨者了。不過,理性地講,田體出於歐體,但也別於歐體,最主要的區別是田體少了歐體的險絕。按照古人“取法乎上”的說法,學習田英章不如學習歐陽詢。

  • 7 # 子衿書法

    先宣告一點:不喜歡不代表他人不優秀。

    田英章在當代書法家中,可以算得上出類拔萃的人物。其書法功底,大家有目共睹,無需多說。雖然如此,但並不代表書法的全部。中國書法,淵遠流長。各種流派,門類繁多。歷史上名家輩出,構築出中國書法這一光輝燦爛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藝術。予世人獨特的美的享受。每位書家,都用自己的筆頭,詮釋出文字書法的形態美。人的審美,並非一致。有別於動物。西施毛嬙,人所共美。置於森林湖畔,麋鹿見了逃遁,魚兒見了潛形。執冰而咎夏蟲,不亦謬乎!對於田英章書法,可以不喜歡。但要正視其優秀。不能因不合己意,便貶得分文不值。這不科學。

  • 8 # 白雲藍天綠草地

    田英章先生在傳承漢字手工書寫方面是有很大貢獻的人,僅從一個行業講可以做到精益求精,執著而智慧,形成個人風格,無論書寫功力和字形把控都是無懈可擊。有定力有個性,因而受到很多人的認可,比起那些無定法,無風格,無筆墨章法的醜書,田先生走的是傳承發展的大道,大家可以多種評論,但誰能站出來把田先生比下去,恐怕那些所謂的專家們都是眼高手低的躲避者,寫不好了就挑別人毛病,只可惜田英章的字除了有人認為的太規整外沒有其他毛病可挑。全面發展另論,就其書寫而言田英章寫楷書應該是楷模

  • 9 # 莫非1

    1.對田奴或初學者或從未學過書法之人,田是全宇宙第一,且由不得別人說不好,必須說好,否則要遭噴;

    2.對學過書法二十年以上者,田體,初看,就像剛開始聽“小蘋果”,(⊙o⊙)哇,好聽,全國流行,老少皆宜,滿大街都在聽。現在上街,怎麼不聽了呢?

    3.本人觀點:初學者,可以適當練一練,但千萬別一輩子都練它,否則,連寫出來的行書都是萬人一面了。

    有人可能又要噴我了,甚至讓我亮作品。口下留情,別噴,我不是書法家,只是愛好者。

  • 10 # 老當易壯

    我就愛二田的書法。如果說缺點誰沒有缺點呢。對人家說三道四幹什麼,二田教初學書法的寫字是做了件大好事,功德無量。

  • 11 # 書法雅集

    人肉影印機而已

    回答這個問題我已經做好了捱罵的姿勢,要罵人的下文可以忽略,直接罵吧。

    首先,我對田英章先生在寫字普及方面做出的貢獻表示敬仰,田氏門徒遍佈天下,對於寫字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也有很多人登堂入室由此走上書法之路,這一點功不可沒。

    但是,請注意,我強調的是寫字不是書法。

    如果一個書法家,幾十年如一日寫著相同的東西,寫出來的東西千篇一律,沒有什麼變化,能稱得上藝術嗎?

    在書法圈裡有一句話,乍一聽像是褒獎,其實是批評,這句話是“你寫的字像印的一樣。”很多書法家聽到這句話會感到恥辱,潛臺詞是千篇一律,缺少變化,呆板僵硬。而田氏的字,用這句話形容再恰當不過。

    當然“寫的字像印的一樣”這樣的評語在書法圈不是什麼好話,但是在書法圈之外,尤其是不太懂書法的人來說,他會很真誠地認為這是一句莫大的褒獎,這些人一邊對所謂“醜書”大加撻伐,一遍對於田英章死忠膜拜,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書法認知水平的人太多,所以才使得田氏市場巨大,追隨者眾多。

  • 12 # 創新炎黃

    《田英章楷書是目前最有效的書法入門之道》

    結合日常自學與教學工作,對田英章先生的田楷書進行了分析,也對他們對中國書法的四個方向的貢獻進行了梳理。筆者希望幫助一些初學者的選擇方向提供一點建議資料。

    一、評價田英章先生楷書成為事實上的一次“現象級的事件”;

    田英章楷書對於中國書法文化的影響,可謂也是一件“現象級的事件”。書法圈子裡很多朋友反對,而學習者中卻有很多支持者。對楷書文化的貢獻也有實實在在的4個方面的貢獻。

    國家但倡導傳統文化復興,書法知識現進入了中考考試,這樣的引導,中國書法的確火了起來。時世造英雄,而這當中最火熱的無非田英章先生的田楷書法了。不論如何,田楷帶動了大批中國中小學生、老年人來學習傳承中國書法文化總有著積極作用。

    圖:田英章歐楷特點與國家頒佈規範字特徵極其接近,帶動了規範字書法的發展

    二、田英章楷書機緣下成為中國現代規範漢字書法借鑑方法

    看到幾十年來田楷在商業培訓市場的流行,就可以其在大眾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以前歷史上一直以繁體寫為載體的書法,現在開始出現在現代規範字書法的份量。為新中國簡體字書法提供了臨寫範本。

    圖:田英章楷書技法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書法藝術的技術化嘗試

    田英章先生研究歐楷書寫技法技巧,精簡了歐楷的一些筆法、結構規則。又出版了很多簡體字書法書寫字帖。由此簡體字書法字帖豐富起來了。毫無懷疑地講,對市場的一次最準確的把握帶動了現代規範漢字書法市場的活躍。

    三、田英章楷書筆法中“一畫三段寫”技法帶動了現代硬筆書法的走向技術化,切實改變發大眾化文字書寫水平

    田英章先生後期才進入硬筆書法的研究教學,但這種技術化的研究方法又帶動了學習過他的書法思想的人,他們進一步將原來毛筆的筆法帶入硬筆書寫。

    圖:田英章楷書書法技法進入硬筆書書寫環境

    對大眾書法而言,更多的人需要在工作中,學習中硬筆書寫。尤其是教育行業的老師們學生們,他們天天都無需要書寫,這部分人成為硬筆書寫技術需求的強大群體。

    四、田楷的流行正在帶動書法藝術走向技術化與工藝化,這正好是書法機器所需要的

    在筆者看來,他們推進了中國楷書書法的技術化、流程化、工藝化。這種技術化的傾向的確與歷史上的書法文化趨勢不一樣,但就是這種技術性規則,的的確確地降低了華人學習楷書的入門難度!

    圖:田英章出版基本筆畫示意圖片

    五、田英章田蘊章留下大量網路書法教學資源,便於了書法學習者的學習

    田英章兄弟兩位老師也許是最成功的書法教育家。無論是商業化培訓,還公開教育,使用現媒體新技術的應用都可謂運用到了極致。為後來人與現代書法學習者留下了巨量的示範影片教學動態資料。

    圖:田英章製作了大量教學影片供學習自

    田英章先生在網際網路釋出了大量書法講座,還免費釋出了大量書法示範書寫的影片教程。在家上網聽講座,就可以理解書法基本知識,進而開始走入書法學習之門。這是對書法文化的最大推動。

  • 13 # 存希齋書法

    田英章先生,在國內的名聲可謂是響噹噹的,甚至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都有一定的名氣,因為他和胞兄田蘊章很早就東渡辦過書法展覽。況且他花了十二年時間為日本兩家公司書寫了兩套字型檔。

    他曾經做過任命書書寫員,這個職位只有他一人擔任過,十年間,他書寫了上萬份任命書,因此被譽為“國手級”書法家。也有“歐楷第一人”的稱號。

    關於他,存在頗多的爭議,這些問題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很多少人說他的字就印刷體,不是書法,書法應該有變化,他缺少了變化。

    今天我來談談他的書法,我是認可他的書法的,規範,美觀,有什麼不好呢?有人說這樣規矩的字不好,那麼難道那麼有變化,變化得不認識的醜書就是好的!他幾十年如一日地書寫楷書,僅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敬佩,這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是要坐的住的。

    他學歐不似歐,應該說加入了自己對歐楷乃至書法的理解,符合並達成了現代人的審美,所以這麼多人喜愛他的字。我們看歐楷字,比如說那個青字,在我們今天看來,就有些不美了,而田英章一面繼承又一面發展了一些,加入了自己的東西,併為大眾所肯定,有何不可呢?

    田英章老師本人也是很低調,之前媒體過於炒作了,他本人拒絕“歐楷第一人”的稱號,直言那是害了他。

    田英章老師對書法普及教育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有多少人是因為看了他的字開始愛上書法,學習書法的呢?

    所以,田英章的書法無需過度太高,也不需要過分貶低,時間會證明的,如果真是好的,那麼歷史會留下的。

  • 14 # 驚龍軒

    回答問題之前,說幾句題外話:田英章先生近來遇到了跟郭德綱一樣的煩惱,一直對師命俯首帖耳的徒弟竟然高調背叛師門,甚至大曝所謂的“黑幕”,不留一點餘地。田英章先生苦心經營幾十年的“書法帝國”似乎遭遇到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危機。但是,這些東西對於廣大書法愛好者來說,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沒人真正在意什麼真相,也沒人真正關心結果。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與書法無關。

    論影響力,田英章先生與黃自元應在伯仲之間。雖然現在的傳播手段極為豐富,遠非黃自元所處的晚清可比。但是黃自元當時的影響力卻是現在無法想象的。除了跪地為同治帝的母親書寫碑文,獲得御賜“字聖”稱號,一本《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更是成為書法教育極為普及的教材,至今仍有相當大的影響。至於田英章先生的影響力就無需多言了,儘管面臨著諸多爭議,田英章先生和他的田楷從來就不愁群眾基礎。

    論書法水準,我個人認為,黃自元的楷書水準應在田英章之上。當然,對於這一點,田英章先生自己也曾表述過,說林則徐、黃自元、姚孟起和王維賢等歐楷高手的書法水準都在他兄弟之上。黃自元的書法乃家學,楷書功底極為紮實。與田氏兄弟獨鍾歐楷不同,黃自元對顏體和柳體都深入研習,這也使得他的歐楷更為穩健厚重,力道千鈞。

    田英章先生的楷書是在歐楷的基礎上經過了美化處理,規範了筆畫和結體,捨棄了歐楷的諸多變化。這樣形成的“田楷”,雖然更符合書法愛好者的審美習慣,也更方便教學,卻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歐楷的神韻,難逃模式化的窠臼。所以,就藝術底蘊來說,我覺得黃自元的楷書比田楷更勝一籌。

  • 15 # 喜歡書法的酒老闆

    評田英章先生的書法,一般都是兩極化,說好的是書聖,說差的是垃圾。我覺得這兩種都太偏激。我覺得田先生的楷書應該講在繼承和發揚歐楷上還是有一定成績。但神化田楷的說法我不贊同。

  • 16 # 中州耕牛堂主

    關於如何評價田英章先生的書法,我的看法是,田英章先生的書法是無可挑剔的!

    田英章先生是一個真正的做學問的人,他人品貴重,做人低調,從不飛揚浮躁,這就為他寫好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作品,與當今書法界眾多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相比,應該說均稱之為上品,他的行書作品也是可圈可點,高雅耐看的。

    田英章先生做為一名當代的書法家,為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做出了較大貢獻的。據瞭解,現在全國學習田英章先生楷書者甚多,田英章先生的影響力已遠超其他的書法家。這說明什麼呢?按照華人通俗的說法是,田英章先生的書法:好唄!按當下時髦的說法是,田英章先生的書法:棒棒噠!

    不過,關於對田英章先生的書法,也有不同的發聲,比如:說“田楷”是印刷體;說“田楷”是醜書;說“田楷”是寫字而不是書法;說“田楷”沒有藝術性;說“田楷”呆板無神彩,等等。我認為,以上說法是偏頗的,是不客觀的,也是有失公正的。但不管別人說什麼,怎麼說,都阻擋不了大眾學習“田楷”的熱情,因為這是主流。主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的!

    多年前,記得有人問啟功先生什麼樣的字才算是好字?啟功先生是這樣回答的:好字,就是別人見了就想學習,就想臨寫的字。當下,大眾學習“田楷”的熱情不但未減,反而大有上升之勢,這種現象的出現,難道不是對田英章先生書法的最好評價嗎!

    前段時間,有網友問,在哪裡能買到田英章先生書法作品的真跡?這又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田英章先生的書法作品已有人模仿了。如果田英章先生的書法作品不好的話,那麼,誰模仿它幹啥。

  • 17 # 雲蒙書畫院

    宋黃山谷論書雲:“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爾。”

    明吳寬論書亦云:“今書家例能文辭,不能則望而知其筆畫之俗,特一書工而已。世之學書者,如未能詩,吾未見其能書也。”

    書如其人,良有以也!觀人鑑書,復何異乎?

    老田寫字慢如蝸行,效率低下,觀其書寫姿勢,甚是難受費勁!其四尺對開,四字橫幅,字徑近30釐米,尚且不能懸肘!收筆鉤描,遮掩取巧;跪筆彈鋒,畫蛇添足!誠如《書譜》所云:“或苟興新說,竟無益於將來。”

    明師授人以漁,老田授人以愚。其影片講座中盡多“必須”、“肯定”、“絕對相信”等字眼,偏頗至極!田門弟子受其影響,“則好溺偏固,自閡通規。” 千人一面,趣味索然,個人風格,何從談起?

    老田類乎一狗肉販子,讀書不多,素質較差。羽翼未豐之前,羞答答掛著歐體羊頭,以做幌子。近年願望漸大,改掛“田楷”或“田體”招牌繼續兜售!其龐大的販賣團伙,自然隨其鼓譟:“田體”狗肉勝似羊肉!“田體”已經超越了歐體!“田體”比歐體更適合現代人欣賞!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而已!

    詩曰:

    貼腕鉤描苦經營,字匠造作圖其形。攀歐附趙詆顏柳,市儈居然擅書名!

    鉤描貼腕求勻光,病謂畫字喜裝腔。率更泉下應有恨,豈容不肖列門牆?

    跪筆彈鋒苟新說,盡言此法最難能。貼腕鉤描誠未易,懸肘體會便不同!

    《立禕論書絕句》三首

  • 18 # 雲蒙書院

    罕見的田英章“懸肘”,您看效果如何?行筆未解中鋒之要,頻煩舔筆代替調鋒,簡直是趕鴨子上架!沒辦法,這麼大的字,不會懸肘也得懸,難為這個寫字匠了!

  • 19 # 翰墨今香

    田英章和他的兄長田蘊章兩位老師,這幾年在書法界可以說是熱點之一了,對“田楷”的議論之聲不絕於耳。特別是去年出來的那件徒弟反師傅的風波,更是讓人熱議了很久,看了網上對田英章老師書法的評論,幾乎是兩個極端:一是,“田楷”是登峰造極的楷書,世間少有人能比肩;二是,“田楷”不入流,誤人子弟。

    對田英章書法批評聲最多的莫過於說他的書法是“館閣體”,用筆和結構缺少變化,很多學習“田楷”的人寫出來的字都跟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說實話,“田楷”的用筆和結字缺少變化,這是事實,而且田英章老師和他的哥哥田蘊章老師自己也承認,跟歐楷確實還有距離,人家還是很謙虛謹慎的。

    但反過來我們來看,能把楷書寫成這樣,那也是功力深厚的體現,不是一般半吊子書家可比的,這畢竟是幾十年功力的體現。這一點,透過他們錄製的各種影片教學就能看出來,現場書寫,揮灑自如,這都是功力到家的體現,特別是楷書。

    對於“田楷”來說,不是我喜歡的字,我們也能挑出一些毛病,但那畢竟是跟歐陽詢這樣的人物來比較的。你可以不喜歡田英章老師的書法,但要說人家的書法不入流,誤人子弟,這確實說不過去,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歐楷被後人稱之為“楷書極則”“唐楷之冠”,但學習古人的法帖,直接入手也是有難度的,尤其是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這個時候拿“田楷”當作學習“歐楷”的橋樑,還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正因為缺少變化,才更容易初學者入門。

    兩位田老師在書法的普及和發展方面,對於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弘揚,可以說功不可沒,也是不容抹殺的。田老師給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書法入門的方法和技巧,有意深入學習傳統書法藝術的朋友,可以透過學習“田楷”入門,然後深入學習傳統書法。

    所以,很多對“二田”書法的批評確實有失公允,一個真正良好的書法藝術發展環境,應該是包容、開放和多元的,它不應該是某一種書法風格或者某一個書法流派來作為統治地位的。

  • 20 # 一隻角的青蛙

    田先生的書法就好比美女。美女就比林志玲吧,比例間架無可挑剔,怎麼挑都挑不出毛病,就象志玲一樣特別甜,招人愛。但和美女在一起生活久了,就有格應的地方,美女也有眼屎,也放屁。所以美女不是仙女,不象仙女的歐體不食人間煙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丟了一個曾經很愛很愛你的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