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幸運的腦神經

    心血管方面,如果最基礎的且價格最低的當然是心電圖,但檢出的陽性率不高,如果進一步那可以選擇冠脈CTA。腦血管病,最基礎的檢查是頭部CT和腦多普勒超聲,頸部血管超聲。但上述檢查,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不是絕對的,也有一部分人是不需要多種檢查的。

  • 2 # 兩廣中醫

    我覺得這個方法價廉物美,無創傷,特分享給大家:頸動脈彩超多普勒。因為頸動脈比較表淺,血管病變和心腦血管病變程序比較接近,檢查簡便,無創傷,價格也相對便宜,透過檢測頸動脈的情況,就可以大概知道心腦血管的情況,然後根據掌握的資料採取進一步措施。

  • 3 # 肝膽李醫生

    首先要明確一下,心腦血管病不是一個病,而是很多病組成的一大類疾病。既然能夠組合到一起,就說明是有一些共同點在裡面的,那麼咱們就來了解一下哪些因素是心腦共有的基礎病因!

    1.高血壓:血壓是人體最基本的一個生命體徵,血壓的高低直接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正常的血壓,可以保證人體各個器官和組織的血液和氧氣供應,從而發揮正常的功能。如果血壓低,導致心臟、大腦及四肢供血不足,就會出現心慌、頭暈、乏力、噁心等等症狀;血壓高,由於大腦內壓力較大而出現頭痛,如果超出了腦血管所能承受的壓力,那麼後果可想而知,血管會爆掉,就是腦出血,分分鐘危及生命。

    所以,血壓首先是要檢查的一個專案,有很多人去體檢都忽略了血壓的檢查,以為不重要,就以為只要進行採血了拍片就能把身體檢查的很全面,其實這是存在。血壓能夠很直觀的反應身體的狀態,從而讓醫生有針對性的去做一些有用的檢查,而不是盲目檢查。

    2.高血脂:提到高血脂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可謂惡貫滿盈,讓人恨之入骨。高血壓、冠心病、腦出血、腦梗塞等等都跟它脫不了干係。高血脂是血液裡面的甘油三酯、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升高。這些成分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降低血液流速,導致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以後,就會造成器官缺血缺氧梗死,比如腦梗、肺梗、心梗等,輕者癱瘓,重者要命!而其中的膽固醇則又有它額外的壞處,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高了以後,就會浸潤到血管壁中,慢慢的形成鈣化,最終使血管壁硬化,也就是動脈硬化。一旦動脈硬化出現,就導致動脈的彈性下降,而引起高血壓,高血壓如果沒有積極控制,久而久之心力衰竭、腦出血這些問題可能就要來了,沒有一個不是要命的問題。

    所以,對於心腦血管疾病來說,我們必須要檢查血脂的水平,這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如果血脂超過了正常水平,那麼就應該進行相應的治療來恢復血脂水平,降低心腦血管發病風險。

    3.心電圖:心電圖檢查就是入院必查專案,作為心臟的一項基本檢查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張小小的心電圖,醫院裡做一次費用大概在10-20塊之間,相當便宜,大家都覺得不就是貼幾個電極片,打出來想炒股曲線似的一張紙嗎,能有多少錢。當然,這些沒多少錢,可是要分析這些曲線裡面所包含的資訊內容,卻需要動用醫生多年所學及臨床經驗,這點錢根本不值一提!比如說,一張心電圖可以看出來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是心梗等,可見其對於心臟疾病檢查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有胸悶或心慌等心臟附近區域的不舒服,心電圖是必做的檢查,看看是不是心臟出了什麼問題!

  • 4 # 知心藍醫生

    常常有一些朋友,因為看了心臟病相關的科普,覺得心臟病可怕,或者是親戚朋友當中有心臟病的患者,就想了解了解做什麼檢查能夠查出心血管疾病或者排除心血管疾病。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心血管疾病常見的檢查有哪些,分別用來檢查什麼病。

    1、胸片

    (1)原理:拍胸片類似於拍照片一樣,用的是X光,透過胸片我們就可以看到心臟的高矮胖瘦,胸片上心臟不同的部位代表著心房、心室、血管等解剖結構。透過分析心臟的哪一個解剖位置擴大或者縮小,從而推斷是心臟的哪個結構出了問題。

    (2)應用:比如拍胸片提示左心室擴大,會引起左心室擴大的原因挺多的,比如說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肌病、心衰、高血壓等,所以並不能確定是哪一種病。再過去,其他檢查技術還不發達的時候,再結合病史、症狀、心臟體格檢查,那是胸片可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檢查。目前來說,它只是作為心臟疾病的初篩,一般不作為確診的主要依據。而且,有些心臟疾病不一定會引起心臟擴大或者縮小,比如說冠心病,大多數人胸片可以沒有任何改變。

    (3)意義:胸片有問題,說明心臟有問題,一般說來要進一步檢查;胸片沒問題,不能排除心臟病。

    2、心電圖

    (1)原理:我們心臟之所以能夠不停的跳動,靠的就是心臟裡面的心電的傳導,通俗的說就是一種生物電,這種電傳導在心臟的不同部位是不一樣的。心電圖就是用幾個電極片接在身體上,用來接收這樣的生物電,當然它還透過濾波、放大、轉化等,最終變成我們能夠在心電圖紙上看到的波形。

    (2)應用:心電圖最重要的應用是在於心律失常的診斷 ,透過心電圖就能夠看出具體是哪一種型別的心律失常,比如早搏、傳導阻滯、心動過速、房顫、心動過緩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判斷心肌缺血,透過觀察心電圖特定的波段(比如ST段、T波等),可以判斷心肌缺血的嚴重性以及心肌缺血的部位。其他應用包括判斷心臟各房室大小、電解質紊亂、藥物對心臟影響等。

    (3)意義:對於心律失常的診斷,心電圖是金標準,也就是說心電圖如果提示心律失常,那就跑不掉的,但是有些心律失常是陣發性的,只有在發作的時候才能檢查出來。對於心肌缺血的判斷,要結合病史、症狀等,尤其是有些輕微的、不典型的改變,不可以輕易的就判斷心肌缺血;但是,有些典型的缺血心電圖可以作為診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主要依據。

    3、心臟彩超

    (1)原理:心臟彩超是應用超聲波和多普勒的原理,應用聲波的反射,探測到心臟各個部位離檢查探頭的位置,透過計算機原理,描繪成心臟的結構。是一個無創的、簡便的、沒有輻射的檢查。

    (2)應用:心臟彩超主要是用來看心臟結構的問題,比如說各個心房腔、心室腔的大小,心肌的厚度,心肌活動力度、心臟各個瓣膜的活動及功能,以及心臟各解剖部位有無缺損、梗阻、連線異常,是診斷各種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後天心臟結構、功能改變最重要的手段。

    (3)意義:心臟彩超對於心臟結構異常的診斷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彩超看到結構異常,那也是基本可明確的。但對於心臟節律、心肌缺血的判斷遠不如心電圖。

    4、冠脈CTA

    (1)原理:冠脈CTA檢查其實也是一種ct檢查,只不過在做ct的時候,同時向身體內注射一種藥物,叫造影劑,有了造影劑就能夠清楚的顯示冠狀動脈的大小、分佈、管腔是否通暢。是冠脈造影檢查的一種替代方式,當然它和冠脈造影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2)應用:對於懷疑冠狀動脈先天畸形或者冠心病的患者,可以進行冠脈CTA檢查,進一步證實或者排除。

    (3)意義:冠脈CTA只用來看冠狀動脈情況,它正常只說明冠狀動脈沒問題,而對於心律失常、心臟瓣膜、心肌病等疾病沒有價值。對於有典型心絞痛症狀的患者,如果冠脈CTA提示冠心病,那應該進一步做冠脈造影,因為造影才是金標準,並且能夠進行治療。

    5、心肌酶、肌鈣蛋白、BNP

    (1)心肌酶、肌鈣蛋白:這兩個都是心肌受損的指標,比如心肌炎、心肌缺血等,對於輔助判斷心肌炎、心肌梗死有重要的價值。

    (2)BNP:也叫腦鈉肽,是輔助判斷心臟功能、心衰的指標,但是不能判斷具體什麼原因導致的心衰。

    總之,疾病的診斷與排除需要結合症狀、病史、體格檢查等,以上提到的這些檢查,是在醫生經過綜合分析和判斷之後,用這些檢查來輔助排除或者驗證醫生的判斷。雖然都是針對心臟的檢查,每一種檢查都有特定的意義和用途。

  • 5 # 控糖人

    心腦血管疾病是指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致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出血性疾病。

    我們所說的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是指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主要為:肥胖、吸菸、飲酒、精神壓力大、熬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飲食過多鹽份等一系列誘因。

    因此,心腦血管疾病的檢查主要包括:

    1、血管檢查:包括腦血流圖、頸動脈彩超、下肢動脈B超、冠狀動脈CT檢查;

    2、心腦功能檢查:包括頭顱CT、頭顱磁共振成像檢查,心臟彩超、心電圖,血壓管理情況,血糖,血脂情況,如懷疑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還需要進行有創檢查,如冠脈造影、腦血管造影檢查。

    同時,還包括肝功,腎功,同型半胱氨酸,血/尿常規等檢查。

    心腦血管怎麼治?

    1,改善生活方式

    規律作息、不熬夜,飲食上要清淡,低鹽低脂。

    適當的鍛鍊身體,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

    保持心情舒暢,不要過度的緊張、勞累,戒菸限酒。

    積極控制糖尿病,高血壓等原發疾病,如果伴有糖尿病要低糖飲食或無糖飲食。

    2,選擇合適的藥物

    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高血壓藥物,將血壓維持在合理範圍之內;他汀類藥物進行調脂治療,具體用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擅自隨意用藥。

    一旦患有心腦血管病,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規範治療,合理用藥,預防併發症。

  • 6 # 路標醫生

    點右上角“關注”,更便捷瞭解醫學知識。

    一、心腦血管疾病需要做的檢查臨床常用的有: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電生理檢查、心臟彩超、顱腦CT和顱腦MR(核磁)、腦電圖、經顱彩色多普勒、CTA、動脈血管造影等。二、需要做的人群:

    ①有心腦血管疾病相關臨床症狀及體徵,需要臨床醫生判斷做那些檢查。

    ②高危人群的篩查: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長期大量吸菸喝酒,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等,仍需臨床醫生結合患者情況選擇性做檢查。

    三、檢查只是輔助醫生明確臨床診斷,都是輔助檢查,一切疾病仍需專業醫生結合病人家族史、誘因、發病特點及症狀體徵做出診斷。

  • 7 # DOCTOR劉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廣啊,都不知道能不能幫助您解決問題!以下純屬個人臨床見解!

    心腦血管的疾病有很多,如果要完全查要,那涉及的檢查就更多了!

    所以本文主要針對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人群來講!

    第一、哪些人群需要做心腦血管疾病的檢查?

    1、高齡人群

    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常見於40歲以後的中老年男性和絕經以後的女性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逐年升高。且在50歲以後,心腦血管疾病進展迅速。所以建議50歲以後的人群,每五年要做一次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

    2、吸菸人群

    吸菸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吸菸的時間越長,每日吸菸的量越大,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所以建議吸菸的人群戒菸,有長年大量吸菸史的人群,要做一次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3、高血壓人群

    高血壓的患者較一般人群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2到3倍。且高血壓的病史越長,血壓的波動越大,高血壓的危險分層等級越高,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所以建議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也要定期做心血管疾病的篩查。

    4、高血脂人群

    高血脂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特別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較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人群。所以長期血脂高的人群,也建議定期做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

    5、超重和肥胖的患者

    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常常可併發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以及胰島素抵抗,這類人群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的高,所以也應該定期做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

    6、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

    家族中男性在55歲,女性在65歲之前有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近親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群要高5倍。這類人群建議在50歲左右,要做一次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

    7、懷疑有心腦血管疾病症狀的患者,肯定要做相應的檢查予以明確!

    第二、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心腦血管疾病都需要做哪些檢查?

    檢查包括對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的篩查評估和對心腦血管疾病病情的評估。

    危險因素篩查評估:

    1、血壓 對血壓的檢查需要監測臨時血壓,完善24小時動態血壓,用於篩查高血壓和評估血壓的波動情況。

    2、血糖 對於血糖,需要完善隨機血糖,空腹血糖,以及餐後兩小時血糖,必要時需要完善糖化血紅蛋白,以及做糖耐量試驗和胰島素功能釋放試驗來明確診斷糖尿病,評估糖尿病病情、胰島功能和胰島素抵抗情況。

    3、血脂 針對血脂比較簡單,做一個空腹血脂檢查,可評估血脂異常的型別以及血脂升高的程度。

    4、其他還可完善血尿酸水平的測定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測定。因為目前研究認為,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患者,和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密切相關!

    心腦血管疾病病情評估:

    心血管疾病的檢查需要做的內容: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心臟彩超。必要時做心臟雙源ct和冠狀動脈造影。

    腦血管疾病的檢查需要做的內容:頸動脈超聲,經顱多普勒。必要時可選擇做頭顱血管CT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者腦血管造影檢查,以及頭顱CT或頭顱磁共振。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見解,每個人情況不同,具體的檢查專案仍然要聽取你主治醫生的意見。

    個人認識難免有不足之處,望請同行前輩批評指正,一定虛心接受!

  • 8 # 杏仁健康

    心腦血管疾病包括的種類很多,分為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來說。其中心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就是冠心病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而腦血管疾病主要是腦卒中,包括出血性腦卒中(又稱腦出血)和缺血性腦卒中(又稱腦梗死)。

    其中,心血管疾病主要檢查包括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心梗三項、心肺功能五項、冠脈造影檢查、血脂全套檢查等。腦血管疾病檢查主要是經顱腦血管彩超,腦血管造影,顱腦CT、MRI檢查等等。

    平時有心臟不舒服的需要做心臟檢查,突發的胸痛需要緊急排查心梗等問題;突發的偏癱,口眼歪斜等需要急查顱腦CT排查顱腦血管問題。

    其中,中老年人需要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的排查,不過如今的體檢中涉及到的心腦血管疾病檢查比較少,只有心電圖,心臟彩超等常規檢查。

  • 9 # 問上醫

    心腦血管病通常是血管中堆積了過多脂肪、血管壁受損或變厚、血管腔變窄使得血液流通不暢,心臟和大腦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和養分而產生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外周血管病等。

    6類人需要做心腦血管疾病檢查

    以下人群應該注意檢查和重點預防,包括:

    家裡有人患心腦血管病,自身可能攜帶易感基因;

    喜歡吸菸喝酒,煙中的尼古丁會收縮血管,酒精更是會刺激血管,這都會加重血管負擔;

    飲食高鹽,鈉離子會升高血壓,每天用鹽應控制在6克以下,大概一啤酒瓶蓋;

    飲食高脂,飽和脂肪、反式脂肪攝入過多會提高血脂,提高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時常頭暈頭痛,這可能是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

    40歲之上,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時刻刻都衝擊著血管壁,對血管壁的磨損會隨著年齡增大越來越嚴重,40歲開始就要重點監控這方面的問題。心腦血管疾病主要需要以下檢查

    1.三高相關檢查

    血壓,正常在120/80以下,如果偏高就要注意控制;

    同型半胱氨酸檢查,查出高血壓後注意檢查同型半胱氨酸,中國75%的高血壓患者都同時伴隨有這種氨基己酸水平升高,它會大大提高腦卒中的風險;

    血糖,正常為空腹3.9-6.1mmol/L,餐後2小時7.8mmol/L以下;

    血脂四項,即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的檢查,理想結果如下:

    2.血液健康度檢查

    血粘度監測,能反應血液粘滯性,使用血液粘度計測定;

    腎素,即血管緊張素原酶,這個指標高則易發高血壓;

    血管超聲,能檢查出血管內壁的健康情況,主要用於防治外周血管病;

    冠狀CT成像,檢視冠狀動脈是否有畸形和堵塞,用於判斷大動脈炎、動脈硬化閉塞症、主動脈瘤及夾層等病徵。

    3.心血管健康檢查

    動態心電圖,可連續記錄心電訊號,檢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臟負荷情況;

    心臟彩超,能動態顯示心腔內結構、心臟的搏動和血液流動情況;

    心肌酶,用於檢視是否有心肌損傷或壞死,若有則該指標會升高。

    4.腦血管健康檢查

    頸動脈超聲,可檢視頸動脈內膜是否有增厚、斑塊、血管是否狹窄或閉塞;

    經顱多普勒,可測量腦底主要動脈的血液流動情況,檢視是否有阻塞;

    腦血管影像學檢查,可根據需要選做顱血管CT成像、磁共振成像或造影檢查,能顯示出腦血管的影像。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低脂飲食,選擇更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如使用植物油,一週2次富脂魚、一天1小把堅果;

    少吃鹽,高血壓患者最好控制在1天4克以下;

    以全穀物(選粗糧不選精細面)、蔬菜、水果為主的飲食,少主食、多吃豆(富含植物蛋白);

    堅持運動,每週至少有5天進行30分鐘以上的運動,以不感到痛苦勞累為宜,選擇能讓心跳加速的有氧運動;

    戒菸酒;

    遵醫囑用藥不盲目相信偏方,每個人體質不同對少數人有效的偏方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定期體檢,尤其是已經出現三高問題或心腦血管症狀的人要提高檢查頻率。

  • 10 # 永170484318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通常都是因為氣血兩虛所引起的,可發現身體無力,頭痛頭暈,胸悶心悸,心慌失眠,心絞痛,等症狀的發生,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氣血虛虧的人,由於其氣血不能滿足心臟的供求,導致的血液流通受到了阻礙,使心臟不能正常的工作而發生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的患者,其心腦血管的發病率是最高的。要想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可透過心電圖,彩超,腦cT等進行檢查,得到及時治療。

  • 11 # 生命召集令

    心血管類疾病的常見症狀有:發紺、呼吸困難、胸痛、心悸、水腫、暈厥等其他症狀包括咳嗽、咳痰、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聲音嘶啞等。現如今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不潔、作息不規律等導致心血管病的發病機率越來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檢查有很多,我們應該對症症狀、體徵及疾病的情況選擇針對性的檢查。

    一、(非侵入性檢查)

    1、血壓監測:包括醫院及人們在家裡所測血壓與動態血壓的監測。日常規律監測血壓助於診斷高血壓病,更好的預防心血管病及其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2、心電圖監測:對心血管相關疾病的診斷意義非同尋常,包括普通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

    (1).心電圖:透過分析心律、心率、波形振幅等,分析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者電解質紊亂等;

    (2).動態心電圖:透過持續記錄24~72小時心電訊號,對於診斷各種原因導致的心律失常、突然性暈厥原因不明確、瞭解安置起搏器後的運轉狀態有重要意義。

    3、心臟彩超檢查:能幫助檢查心臟部分瓣膜發生病變的情況。

    4、X線胸片:對主動脈瘤與異常佔位的及定位意義重大。

    5、心臟CT:逐漸成為評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可或缺的檢查方法。

    6、心臟MRI:對心臟和周邊血管進行檢查,用於緊急識別急性心梗后冠狀動脈再灌注後的相應微小血管的血流情況。

    二、侵入性檢查:

    1、右心導管檢查:瞭解機體血流動力學的改變,用於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必、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等)。

    2、左心導管檢查:是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檢查冠脈有無畸形、鈣化及有無側支迴圈建立。

    3、心臟電生理檢查:記錄心內心電活動,輔助診斷心律失常,並在此基礎上對心律失常進行診療。

    4、心內膜和心肌活檢:對於診斷心肌炎、心肌病、心臟澱粉樣改變、心肌纖維化等疾病具有診斷意義。

    5、心包穿刺:透過檢查心包腔中的液體瞭解心包積液的性質來查明心包炎的病因,鑑別診斷各種性質的心包炎。

    本期答主:孫亞萍,醫學碩士

  • 12 # 心健康

    心血管疾病種類繁多,而且,能夠檢查心血管疾病的檢查也很多,咱們今天就從檢查專案入手,來了解一下能夠檢查心血管疾病的檢查都有哪些,都有哪些作用?

    一、檢查心臟結構和外形的相關檢查

    心臟彩超:是心臟檢查的非常常用的檢查專案,也是心內科處方量最大的檢查之一,心臟彩超可以檢查出心臟的外形、結構、功能有無異常,有無心肌病、有無心功能不全、有無室壁運動異常等。

    胸部CT或X線檢查:胸部CT或X線檢查,也可看到心臟的大致外形,尤其是CT更能準確的看到心臟的毗鄰結構、大致形態等,還可以瞭解心臟的大小等情況。

    二、檢查心臟的電活動情況

    心電圖:心電圖可以大致的看到患者的心電活動,瞭解有無心律失常、有無心肌缺血、有無肺性P波等等,也是心臟檢查的常用檢查專案。

    動態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可以更為準確的瞭解心臟的相關電活動情況,瞭解有無長間歇、有無傳導異常、有無早搏等心律失常等情況,比普通心電圖更容易瞭解心臟電活動情況。

    平板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是判斷心肌缺血,缺血部位的一個較為常用的檢查,也是冠心病確診罪犯血管的常用檢查。

    心臟腔內電生理檢查:是一種有創性的檢查專案,其可準確的瞭解有無正向或逆向的異常傳導,是電生理中的基礎檢查。

    三、瞭解心臟功能的檢查

    血液學檢查:比如常用的BNP、C-反應蛋白、心肌壞死標誌物等,都可以有效的瞭解心功能情況,瞭解有無心肌壞死等情況。

    磁共振檢查:心臟磁共振可以瞭解心肌缺血部位,瞭解心臟的相關毗鄰結構等,對判斷心臟情況益處良多。

    放射性核素掃描:也是一個瞭解心臟功能,判斷心肌缺血的有效檢查方法和手段。

    四、瞭解心臟血管情況

    冠狀動脈CTA:是初步篩查冠狀動脈的常用檢查,也是判斷冠狀動脈有無異常的最簡單的檢查之一。

    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是冠狀動脈的常用檢查專案之一,也是對冠心病進行進一步治療的有效標準,更是判斷和鑑別相關疾病的有效檢查。

    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OCT、FFR等:也是最近衍生出的冠狀動脈檢查的新方法,是判斷冠心病病變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指導冠心病的治療和判斷預後。

  • 13 # 超然智者

    一般情況下檢測心血管和心臟功能狀態都採用心電圖,心電圖檢查歷史悠久,價格便宜,但準確率低。因此現在都用心臟彩超,心臟彩超比心電圖準確性高很多,價格也不是很貴,一般都能承受。還有一種磁共振成像。它能準確的看出冠狀動脈造影及整個心肌功能狀態和心肌梗塞的部位,但價格昂貴,有條件的可以選用。

    用於腦部檢查的主要是CTA,還稱為CT。CT能準確的看清腦部血管的狀態和血液迴圈的狀態。但是CT的造影劑對腎功能及孕婦有影響,不適合用此方法。MRI檢測也適用於腦部檢查。CT和MRI檢查適用於全身任何部位。

  • 14 # 小影大夫

    心臟大血管要做什麼檢查?

    1.測量血壓

    血壓是最基本的檢查,長期高血壓的老人,全身的血管會有一定的改變,並且容易出現動脈硬化腦出血以及動脈瘤破裂出血。所以有高血壓的一定要控制,切勿突然停藥。

    2.抽血化驗

    抽血包括血脂、血糖、心肌酶檢測。高血脂、高血糖也容易導致動脈硬化,動脈狹窄導致管腔狹窄,心腦缺血甚至梗塞,出現心肌梗塞或者腦梗塞。

    3.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能瞭解心臟的基本情況,是否為竇性心律,有無早博、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肌缺血梗塞等等。

    4.心臟彩超

    直接了當的觀察心臟的結構,有無心肌肥厚、心臟擴大、瓣膜反流、室缺房缺等先天性疾病、心室收縮功能、心包積液等情況。

    5.冠狀動脈CTA或造影

    這個檢查就是觀察供應心臟血管的冠狀動脈有無病變、有無斑塊形成、管腔狹窄程度。如果做了心電圖未見異常,不一定心臟就沒有問題。有可能會有冠心病,就是這個血管出現了斑塊,但是還沒有完全導致管腔狹窄出現症狀,所以心電圖不一定能反映出來。如果做了CTA檢查,發現有斑塊,狹窄75%以上,胸痛症狀明顯,那麼需要做冠狀動脈造影放支架處理。

    6.胸腹主動脈CTA

    心腦血管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胸腹主動脈是連線心臟供應全身最大的一根血管。如果長期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中老年人,這根血管也很容易粥樣硬化,繼發出現夾層、動脈瘤甚至動脈瘤破裂等危急症,嚴重的會休克死亡。

    胸腹主動脈CTA就是為了看這根大血管有無斑塊,管腔有無狹窄,有無夾層以及動脈瘤形成等。

    腦血管疾病要做什麼檢查?

    腦血管疾病有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俗稱的腦卒中。缺血性疾病就是血管堵了,狹窄了,無法供應血液了,比如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出血性疾病就是破了出血。所以無論出血還是缺血,就是血管的問題引起的。

    1.出血疾病 頭顱CT+CTA檢查

    那麼首先要做個頭顱CT檢查,如果看到出血,那麼就是出血性疾病。還需要做個頭顱CTA檢查,就是看腦血管有無斑塊形成,有無動脈瘤形成。

    2.缺血疾病 頭顱磁共振平掃+MRA檢查

    如果沒有出血,還可以做個頭顱磁共振平掃+MRA檢查,磁共振對早期腦梗塞診斷敏感性很高,6小時內診斷,及時介入取栓,患者的預後非常好,所以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治療是相反的,所以一定要診斷明確了才能更好的治療。

    心腦血管病是一種累及全身血管的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更容易導致血管病變,比如高血壓性腦出血、夾層動脈瘤破裂等等,所以有三高的朋友一定要堅持用藥控制,另外要戒菸限酒,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類食物。

  • 15 # 奮鬥的小胡

    隨著年紀的增大,身體機能不斷下降,心腦血管稱為中老年人中發病率很高的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都可以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對中老年人來說,定期的健康體檢很有必要,那麼心腦血管相關的檢查專案都有哪些呢?如您有體檢的需求可以到“道拓體檢網”上面進行預約體檢。

    心肌損傷的檢測:一般對於心肌損傷的患者通常參照幾個標誌物的水平資料,主要有: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和心肌肌鈣蛋白等。因為這些標誌位都在心肌細胞中,可以以此來進行觀察和診斷判別。

    CT/MR檢查:本檢查相對客觀,CT對判斷出血敏感,而MR不是作為判斷出血的首選方法。因為中風通常有兩種(出血和缺血),如果是CT,通常要症狀發生在24小時後才會顯示出來,但MR(DWI)會對缺血很敏感,哪怕是起病半小時,都可以看出病灶。

    心臟彩超及動態心電圖:因為心臟是一個“泵”,它裡面如果有“雜質(如風溼性瓣膜病變有血栓)”,它會直接從上腦部堵死腦血管,會出現腦栓塞;因此,臨床上如果有懷疑,是有必要行心臟彩超及動態心電圖檢查的。

    總之,心腦血管關係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平時就要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並且時常進行相關的健康檢查。愛望健康建議平時應多加註意飲食養生,也可以常備血壓監測儀器進行監測記錄,如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此處進行諮詢。

  • 16 # 神經外科高醫生

    檢查很多很多,如果真的要把這個去列一個名目的話,我估計100萬都拿不下來,而且有的對身體還有輻射,有的對身體還有害,有的還可能造成過敏,腎衰等等,所以千萬別再去問什麼檢查是最好的,一定要去選擇最合適的,對自己產生的損傷最小的,但是所取得的效果是最大的。

    要想去檢查心腦血管,基本上來講以下的檢查是必須要做的,這些也是一些非常基礎的檢查,比如心電圖,24小時長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頭部CT,頭部核磁,頸部血管彩超,經顱多普勒等等。

    當檢查出問題了之後,後續再根據實際情況去決定,再進一步的做一些其他的檢查,而如果這些檢查沒有特殊的問題,那麼並不需要特殊檢查,只需要在後期複查。

    一般來講血管造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檢查手段,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損傷,比如輻射,腎衰過敏等等各種問題,所以一定要慎重去選擇。

    如果確實經過篩查,發現了血管有異常的狀態,及時的進行這些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動態繼續觀察,到底哪個地方有毛病,毛病的具體程度是什麼?周圍的血管是什麼樣子的狀態,後續如何採取相關的措施?

    當然有的時候還需要進行動態的血管造影檢測,這個更麻煩,一般醫生還沒法做。基本上只有三甲醫院才能夠實行的比較好,相對比較安全。

    再還有大家一定要糾正一些錯誤的觀念,檢查只是一方面一定要審時度勢的去發現自身的疑點,有很多時候心腦血管疾病並不一定完全要檢查心臟不一定完全要檢查腦袋,還有身體各個器官方面都需要進行檢查,它是一個整體。

    祝福大家都能夠身體健康!

  • 17 # 羅民醫生

    心腦血管病是有很多種,心腦血管病有出血性的和缺血性的。一般出血性的就是動脈瘤、畸形那些疾病。缺血性的是腦梗塞、腦栓塞這些疾病,做檢查可以做有創的檢查,DSA腦血管造影可以檢查,如果無創的就進行MRA或者CTA檢查,還可以做的CT這個普通的平掃,看看有沒有梗塞灶或者有出血,可以很容易的檢查出來。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 18 # 昆明三博腦科張永力

    心腦血管疾病首先應該測血壓,高血壓病血壓會增高,如果要是很嚴重的心臟病血壓會很低所以測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最基本的手段、

    其他檢查包括有心電圖,心電圖可以反映心律失常有沒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心電圖都可以反映出來,另外還需要化驗要化驗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尿酸這都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有所反映另外應該做心臟彩超心臟彩超可以反映心臟的大小、形態和功能結構的改變這是心臟方面的檢查。

    腦血管方面可以做頭顱CT頭顱核磁檢查,還可以看到有沒有腦梗塞、腦出血還有腦有沒有佔位性病變都需要檢查。

    如果進一步心腦血管的檢查還應該做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包括有冠狀動脈選擇性的造影檢查,可以明確評估冠心病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它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 19 # 中醫王輝大夫

    我從兩個角度來回答一下吧,常人預防/早發現心腦血管疾病通常要做到檢查,以及有基礎病的患者要做的相關檢查。

    為了預防或早發現心腦血管疾病需要做的檢查

    所有的慢性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時候覺得患病很突然,只是被發現得突然,其實它可能已經潛伏很久了。

    而且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不舒服,等出現症狀的時候,情況就不簡單了。

    為了及早發現、及時干預,你可以按照以下的頻率和專案進行檢查。

    1.血壓的檢查

    18歲以後至少每兩年測量一次血壓,更好的情況是能做到每兩年測量一次血壓。

    2.血脂的檢查

    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2-5年檢測一次血脂。40歲以上的至少每年檢測一次血脂。

    3.血糖的檢查

    40歲以後每年也至少要檢測一次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大於5.6mmol/L,建議加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瞭解餐後血糖水平

    4.頸動脈超聲檢查

    這是評價全身動脈硬化的一個“視窗”,建議40歲以後每2年檢查一次頸動脈超聲,50歲以後每年檢查一次頸動脈超聲。

    有基礎疾病的人

    有基礎疾病的人,檢查血糖、血脂、血壓的頻率要更高,比如高血壓病人最好能每週都檢查一下血壓,至少也要1月1檢。現在家用的血壓儀測量血壓很方便,常測測能監控自己的血壓變化。

    除了前面提到的血壓、血糖、血脂、頸部超聲,有基礎病的人尤其是長期吃藥的人,還要定期做尿酸、血常規、肝功、腎功、凝血功能的檢查,有必要的話還需要查心電圖、心臟超聲、冠脈CT、頭頸CT等。

  • 20 # 傑西醫生

    常規體檢做心電圖、生化檢查即可

    若時有心悸不適可行甲狀腺功能、24小時動態心電圖和心臟B超等檢查

    若反覆胸悶不適需行BNP、心肌三項檢查、胸部CT、冠脈CTA等檢查;

    急性胸痛需立即急診就診,減少活動耗氧,必要時急診PCI。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給女生製造情緒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