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城小食匠
-
2 # 河北禿頭哥
米飯的叫法一樣,饅頭我這叫饃饃,這兩樣我都喜歡吃,因為我是北方人,如果兩者同時存在的話,我的第一反應會是饅頭。
-
3 # 泡泡生活吧
我是河北保定的,用我們土話叫的話
饅頭我們叫“死包子” 有餡的叫包子,沒餡的饅頭叫死包子是不是夠土的
米飯就叫乾飯,也叫大米乾飯
最愛那個呢?同時有這兩種主食的話,我會選饅頭吧,北方人嘛,都是吃麵食多,所以覺得饅頭會抗餓時間長點。不過我最喜歡吃的麵食,是我媽媽烙的餅了,感覺更好吃
-
4 # 吳小霜
我是南方人,雲南人,叫法都一樣,只是饅頭包子這類是做早點比較常見,米飯的話就正常的吃飯時間吃,像午餐晚餐。
-
5 # 五毒拌飯
北方人,山東這邊管饅頭叫 饃饃,有三種,一種圓的,一種長的,還有一種帶尖的。
饅頭米飯我都行,
不過我從小到大都愛吃大米飯
小時候一碗大米飯配西紅柿炒雞蛋可以樂一整天的主,
身邊很多家鄉人說出門吃不慣米飯,我從來不覺得,只有吃不夠,最後娶了個四川老婆,整天剁椒醬拌飯
-
6 # 王哥生活
我是安徽宿州我們那邊管饅頭叫大卷子。饃饃和饅頭等等,不過我們村子還是管饅頭叫饅頭,你是我的最愛。一天三頓每頓飯都離不開饅頭。沒有饅頭,感覺不像一頓飯吃不飽。
說起來這個米飯,我們家鄉也是管它叫米飯。也有的叫乾飯,不過到我家是管它叫大米飯。大米飯我們那邊也吃,不過很少吃。我們家主食是靠饅頭為主。
-
7 # 塵埃未盡
我是蘇州地區的土著,從小吃大米飯,06年去了一次青島,吃到了山東手工饅頭後,愛上了各種麵食,可能前世是北方人吧
-
8 # 金豆豆美食
饅頭在我們山西這邊的叫法有:饅頭,饃饃,窩窩
米飯在我們這邊分好多種:有小米做的叫小米粥;大米做的叫大米粥;蒸出來的叫蒸米飯,炒出來的叫炒大米,蓋澆飯。等等
我喜歡我們這邊饅頭的叫法:饃饃。感覺特別的親切。總有一種家的味道。
-
9 # 滿目琳琅
我是河北張家口人,
我們那裡說“米飯”……“大米飯”
我們那裡說“饅頭”……“卷子”
這麼多年習慣了,每次都會說,大米飯,卷子。覺得這個叫法還是親切。
故鄉的東西永遠都是記憶深刻,刻在骨子裡的,終生難忘,而且習慣方言會跟隨我們一生,儘管離鄉很多年了,依然覺得家鄉的飯菜,家長的風土人情永遠就是那麼親切,
-
10 # 嶽美麗動人sunmer
來自四川大巴中的回答
饅頭~ 就是饃饃
米飯~就是乾飯
洋芋乾飯,紅苕乾飯,菜乾飯,酸菜乾飯 ,白米乾飯
-
11 # 豆殼烤紅薯
南方人關於饅頭和米飯的叫法沒變,饅頭還是饅頭,米飯還是米飯。至於更愛哪種,我覺得並不是絕對的。
就本人而言,上大學前肯定是更喜歡米飯的,因為在南方人的眼中主食就是米飯,包子饅頭什麼的只能當是充飢的零食,在正常的就餐中你是不可能看見有人一手拿個大饅頭一手端一碗菜在那吃的,都是一碗米飯上面鋪一層菜的吃,當然要是在餐桌上是邊夾菜邊吃米飯,那時的意識中吃飯就是米飯。
後來上大學了也在南方,但當時有好些同學是北方的,在食堂吃飯時才看見那些同學一手提三四個大饅頭一手端著一碗菜在那吃,當時都驚呆了:心想他們怎麼那麼奇葩不吃飯啊,饅頭能當飯吃嗎?怎麼他們拿的饅頭那麼大一個啊!我們以前吃的饅頭都是小小的一個,但看見他們拿的那個大饅頭都在想他們會不會吃吐了啊,後來證實是我想多了,我親眼看見他們就著一碗菜把那些大饅頭一個個幹掉了,儘管很驚訝但也由衷佩服他們,對的起他們那個大體格,果真能吃。
後來接觸多了,同學們也就慢慢熟悉起來,才知道在北方饅頭就是主食,和我們的米飯一樣,只是當時的自己見識短淺並不知道,但自己內心還是沒辦法把饅頭代替米飯當主食來吃,雖然很好奇,但也沒有勇氣去嘗試那麼一口饅頭一口菜的吃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奇葩感覺,作為南方人我難以接受。
但人的好奇心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加的強烈,也有同學的慫恿,所以在某天的中午,終於鼓起勇氣要了一個大饅頭,打了一碗菜,當時饅頭真不敢多要,估計自己會連一個都吃不完,當時感覺一個南方人提溜一個大饅頭學北方人挺不好意思的,所以打好了,灰溜溜的趕緊找了個角落坐下吃,感覺像做賊似的,害怕被別的南方的同學笑話,現在想想就好笑,但那次嘗試之後感覺其實還不錯哦。
就這樣,在那次嘗試之後,我也就時不時的把饅頭當米飯來吃了,儘管現在還是米飯為主,但卻覺得饅頭還是更美味,吃起來也更方便,買好的饅頭上鍋一蒸即可,又快又好打理,只是身邊的人他們並不喜歡、也不習慣。
所以人對食物的喜好更多源自於習慣,只要多嘗試就能發現更多的美味,也可能改變你對習慣食物的喜好方向。也許你受所處地域飲食文化習慣、食物型別及身邊人員的影響,並不能隨心所欲的滿足你所嘗試過的新的口味,但只要嘗試過了,就會有改變,是內心對自己所喜好的美食的真正改變。
-
12 # chiyinqi
用手團的叫餑餑,用刀切的叫卷子,都可以叫饅頭。帶外面去吃的叫乾糧。只有麵食才配叫乾糧。
米飯叫乾飯。
小米做的叫小米乾飯。
-
13 # 獨行天下浪子闖天涯
饅頭叫饃饃,米飯叫粥,小米叫小米子。大米跟小米各一半,做出來的飯叫二米粥。粥是乾的,稀粥是湯的。麵食叫飯。回答完畢
-
14 # 吃貨洪藝斌VLog
饅頭是北方人的叫法,又叫饃,是實心的.而南方人比如說上海人叫的肉饅頭,菜饅頭北方人都叫包子,北方米飯的叫法有的稱呼麵食,南方又叫稀粥和乾飯,,我比較喜歡叫碗飯,因為會比較情切,
-
15 # 胖子愛帝
第一個我回答米飯我們那叫什麼,我的家鄉是安徽淮南壽縣三覺鎮,我們那裡已吃米飯為主,我們哪裡的米飯,都叫乾飯。
第二個我回答饅頭我們那叫什麼,我們哪裡的饅頭,都叫饃饃。
第三個我回答,米飯,饅頭,你更喜歡叫什麼?我從小叫米飯為乾飯,饅頭為饃饃已經習慣了。所以我還是喜歡叫米飯為乾飯,饅頭為饃饃。
-
16 # 大聰明不糊塗
在東北,饅頭我們就稱作饅頭,米飯,我們稱作大米飯,米粥則叫大米粥,有的地方叫白粥,個人更喜歡稱大米飯,大米粥。
-
17 # 萬物皆可噬
“饅頭”我們這裡把饅頭叫【饃】,我更喜歡叫【饃】,因為多年養成的習慣,已經成本能。
至於“米飯”就叫“米飯”,基本一樣。
饅頭原來是因為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
起因: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討伐他。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有毒。將士打仗在外整天駐露地帳篷,雨水多溼氣太重,江河暴漲。北方人經常食用大米很不習慣,北方人又不太識水性。軍隊將士不但水土不服,經常生病拉肚子、甚至嚴重發燒感冒士氣潰敗。為鼓足士氣殺敵,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他明知道將士是水土不服,心中生計,解除心理憂慮鼓舞士氣。
他想出了另一個辦法:用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蠻頭太大,祭過河神後用刀一分為二劈開,分給將士食用。士兵們吃上了小麥麵粉蒸出的蠻頭饃。士氣大增殺敵也有了力量。打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 因為稱“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米飯,又稱白飯,或簡稱飯。是一種把稻米與水煮成的食物。米飯是中國、日本和南韓等東亞地區最主要的糧食。米飯的製法為一杯米加一杯半到一杯的水,煮出來的米適當的膨脹,裡面全熟,去除水份後即成。 -
18 # 眼鏡哥愛美食
我看了這麼多的回答,只有我們這跟你們不一樣哦!
我是鄭州附近的,我們這說饅頭叫饃,這是一樣的!
米飯我們這有倆種叫法,一種就是叫米!比如說今天吃啥,那吃米吧!就是指大米飯。直接叫米,飯字就省了!
還有一種叫法,叫大米撈飯。這種做法跟平常的大米飯不太一樣,這種米飯水分比較大,比大米粥要稠!俗稱大米撈飯!
還是,我們這餃子叫做扁食,呵呵!因為素餃子是扁扁的嘛!所以叫扁食!
我媽現在還是這樣問我,今天吃大米撈飯吧!
我這樣回答,不知道有木有幫助到你呢?
-
19 # 李佳小妞
饅頭在我們這兒叫蒸饃,米飯在我們這兒還叫米飯,每個地方的方言不同,叫法可能多少有些差異。作為一個愛吃饅頭的北方人,我個人還是習慣叫饃多些。
-
20 # 錢家小院
嗨!大家好!說起我們老家饅頭的叫法還挺有意思的,因為和我老公家叫老婆的發音還挺像是的,第一次聽老公叫我饃饃時,我還對她發呆,還以為他要吃饃饃呢。米飯就叫乾飯,不知道和你們老家的一樣嗎?
回覆列表
你好,這個問題很有趣,作為美食愛好者,我還真研究過,希望共同探討
“蠻頭”-源頭叫法。
饅頭是中國北方常見的一類主食,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原叫法是“蠻頭”。諸葛亮七擒孟獲時,因殺戮太重,為祭祀亡魂,就用麵糰做成蠻人的頭顱一樣的食物當作貢品,後來發現這種食物方便儲存攜帶,方便行軍打仗,於是就流傳開了。因蠻頭叫法不吉利,就改成了饅頭。
“餑餑”-東北和河北一些地方的叫法。
餑餑"是滿族人對多種麵食的統稱。“餑餑”是滿語詞彙,至今仍為滿族人民所襲用,最早也是利於貯存和行軍作戰。特別是進入冬季用一種叫大黃米的黏米碾成面,配紅小豆餡包成,也就是粘豆包。家家戶戶都要蒸上很多放入大缸中凍起來,吃的時候提前解凍,用鍋再蒸一下,或直接貼在燉菜的鍋邊上,簡單方便。
“饃饃”-西北和山東地區
黃饃饃是陝北地區有名的小吃,是用糜子面發酵,包裹紅棗豆泥類餡料蒸制而成,口感鬆軟香甜,營養豐富易消化。有些地方用小米麵做,也非常有特色。
山東地區的饃饃就是通常說的白麵饅頭,不過山東把饅頭做出了各種做法和花樣,是山東人最喜歡的一道主食,已經成為地方的記憶了。很多到山東旅遊的朋友,回家時還帶一些饅頭。有一種老面饅頭口感異常香軟。是把以前發酵剩下的面作為“面引子”作為酵母發酵。還有“戧qiàng面饅頭”,“戧(qiàng)面”,就是在揉饅頭時,在已發好的麵粉裡再揉進去一些乾麵粉,吸收一部分發面裡的水分,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吃著筋道。
中國地大物博,語言豐富,各地對饅頭很多叫法,湖北一些地方地區有一種特有意思叫法,刀切饅頭叫“板凳腿”,原饅頭叫“石疙瘩子”。
這種叫法特指刀切饅頭,麵糰發好了後將它揉成粗細適中的長條狀,然後用刀把它切成塊狀上鍋蒸,切的方式就像把板凳的腿切成一塊塊的樣子,由此叫“板凳腿”,如果用手揪成劑子再揉圓的饅頭,蒸出來叫“石疙瘩子”,因為外形就像一個圓圓的石頭疙瘩。
你那裡還有什麼新叫法,希望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