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大周愛農村
-
22 # M木大大
受疫情影響,餐飲業無疑是受創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本人目前也是正在經營一間純外賣店,正月十八開始營業。
起初也是不太敢營業的,雖然沒有接到任何不準營業的通知,是無意間看見店對面的一家鮑魚飯一直正常售賣,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看了下情況,到店以後,封鎖很嚴格,兩個路口都由街道的工作人員設定的檢查點,進出都要查體溫及出示出入證,沒有明確的禁止營業的通知。
營業第二天,街道工作人員來核查了資訊,核實營業執照以及簽署了一份《經營承諾書》,說明了一下相關要求,比如戴口罩、手套、與騎手不接觸等,可見本地除了把控嚴格一點,要開業幾乎不受影響。
再來說說經營情況的問題,營業第一個星期,幾乎沒有外賣單,當時大部分還沒有復工,商場、寫字樓也沒有正常運轉,因此外賣單是極少的,基本一天下來,能掙個水電費和自己的飯錢已經不錯了。我對面是一家有堂食的麻辣香鍋店,疫情前生意非常火爆,可能也是看到我們幾家店都在正常營業,他也開始只做外賣(當時是有規定不得堂食),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送貨小哥跟我說,麻辣香鍋店按照原先的備餐材料三分之一來準備,每天還是要浪費掉不少,因此也是暫時無力經營。
目前疫情得到了緩解,大部分店都已經開始營業,也可以隔桌接待堂食,但據我觀察,越大的店,受影響越大,備餐太多,容易浪費,備餐太少,容易丟單,像我這樣店面小一點,在保證了一天正常的水電房租費外,那就是多賣多賺少賣少賺了。而且根據我的外賣情況來看,企業與家庭點餐率幾乎持平,多數企業為了避免員工外出,現在已經開始集體訂餐或者提供食堂,相反隔離在家的居民點餐率開始上升。
對於提出的問題,個人建議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和地理位置酌情開門營業,當然,如果有明確要求不得營業的,還是要配合,畢竟萬一違規了,那就得不償失了。營業期間做好防護,注意食品安全,儘量減少人員的接觸,另外還要擺正心態,受疫情影響,營業額肯定也會出現不如從前的情況,大家都是在逆流中前行,我們萬眾一心,春天還是會來的!
-
23 # 網值—讓天下從此簡單
是不是可以組建一個報團取暖的聯盟平臺?
我們組建一個聯盟,每個成員都將自己線上營收的一部分共享出來,再由平臺按信用、憑貢獻進行二次分配,這樣,無論自己的經營出現什麼困難,就都可以擁有平臺的共享收入,做餐飲的,可以共享酒店、美容的收益;做零售的,可以共享家政、物流的收益,從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溫暖,共同發展。
目前,美團等巨頭的抽傭大都在20%以上,與其讓他們白白佔有,我們為什麼不拿出來共享呢?如果我們平臺只提成10%,那就不但可以幫助每個成員減輕壓力,提升利潤,還能夠幫助每個成員保障收入,分擔風險。
-
24 # 君陌閒
根據疫情風險等級的不同,很多地區已允許飯店開業。其中,上海還專門針對飯店等餐飲服務業釋出復工復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建議可以參考一下。
從實際情況看,儘管部分地區允許飯店復工,但一般採用外賣等形式較多,且就餐時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不管你是飯店老闆,還是消費者,都應嚴格遵守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要求。
綜上所述,如當地允許開業,請按要求做好相關準備,完善相關措施,必定是服務行業應讓顧客開的開心,吃的放心!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是目前社會上所有從事餐飲行業從業者的一個共同話題。主要是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導致目前人人談疫色變。所以有的餐館老闆心生僥倖心理覺得疫情已經完全控制住了。沒必要非等到國家政府部門通知下發全面解禁的資訊再開始營業。索性大膽就開門營業做生意了。完全不考慮從安全形度去分析及所要注意的一些預防事宜。而有的餐飲店老闆就是考慮的比較周全,寧可少掙點錢也要顧全大局。以防疫情死灰復燃給自己社會乃至國家造成大的麻煩及損失。所以看待問題角度不同自然做出的選擇不同。以上是本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