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樹憶書
-
2 # 龍門四品
不是。原因有以下六點:
1,[微笑]首先,藝術是一個領域,也是一個行業,專注於這個行業,做得好可以成為大家,大師,甚至是宗師。但這一切跟出世沒有關係,因為出世是自我思想,行為,身體的一種超越,如果沒有在此進行過主動深入的修煉,是談不上出世的。
2,[微笑]如果你的藝術做得好,一定是會有人來欣賞的,有人欣賞就一定會帶來功名利祿。所以說功名利祿是藝術的一個副產品,你不用去主動追求。藝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它會隨之來到的。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藝術的審美或者創造力超越了當代人的欣賞水平,如果它真的有價值,沒有帶來功名利祿,那也沒關係,就像梵高的畫,活著的時候沒有人來欣賞,但他死後,他的功名利祿不比誰少,只是他自己沒有享受到罷了,但真正愛藝術的人,有誰是為了享受功名利祿才去創作藝術呢?他真正的享受就是藝術本身。
3,[微笑]出世體現在思維方面,就是自己在有獨立思維之後的一種超越,比如別人不管做什麼,只要能掙錢都可以做的時候,而你是不管掙不掙錢,都要去專注自己的領域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一種出世,是思維的一種超越,其實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當你不隨波逐流,你的生命裡就生出了定力,定力就是一種大智慧,大智慧才有資格談出世。說到此,有人會說不掙錢,不能生活怎麼談超越啊?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當你真正深入專注一個領域的時候,你怎麼會沒有錢?怎麼會顧不住生活呢?笑話!
4,[微笑]出世體現在身體方面,當下人只要身體沒毛病,是不會想到醫院和醫生的,而一旦有毛病,他想到的也只能是醫院和醫生。而身體的出世體現在平時身體不管有沒有毛病?都主動的去關照他,修煉他,跑步的練習,柔韌性的練習,呼吸的練習,力量的練習,練習身體的法門太多了,一定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深入進去,嘗試主動日常的練養身體,就能收穫身體出世的樂趣,它是每天的精神飽滿和心情愉悅,以及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5,[微笑]出世體現在哲學方面,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哲學體系包容性非常強,儒家,道家,佛家有足夠多的滋養人心靈成長和超越的養分,當今社會多數學問是關注與技能的,而中國的傳統的哲學文化的精髓正好來滋養人的心靈和精神。所以當別人為了考技能,考職稱被弄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你能靜下來,手捧一本金剛經,或是道德經,莊子,你已經站到了一個高的制高點,別人考技能考職稱是焦頭爛額,你同樣也許為了生活也要考技能考職稱,但你的心是靜下來的,你的生活是與天地相連,與萬物同參的。這就是哲學的魅力,這就是哲學的出世。他不是不讓你做世間的俗事,而是讓你更瀟灑的去做。
6,[微笑]出世體現在未來方面,當下人當下的大多數痛苦,大多來源於只思考當下和身邊的人事物,如果把時間拉到以後,10年,20年,我們會發現這些都是小事情,所以說能和時間做朋友,和未來做朋友本身就是一種出世和超越的方便法門。想一想我們自己十年前以為很大的事,很難的關,現在不照樣活過來了嗎?所以說自我的時間觀越小,痛苦的殺傷力越強。
-
3 # 山東濟寧孫偉東
專注藝術可能是大師,或者匠人,誰顧得上功名利祿了。如果整天想著功名利祿那有時間專注藝術,專注藝術只能算半個出家人吧。
-
4 # 新宇158
專注於藝術本身是應該的,過多的去考慮功名利祿就會分散精力,藝術也無法專注,最後落得兩頭空!縱觀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對於所選定志向初心是愛好,繼而是責任,然後是不餘遺力。正如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所言: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生目標)
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執著追求,忘我奮鬥)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指豁然開朗,厚積薄發)。然後你的付出你的奉獻是會得到認可的,自然就有回報。因此不把“功名利祿”放在付出之前的人應該是高境界的出世之人!
-
5 # 中國文化藝術頻道
專注於藝術夲身是自身藝術修養的提升,自己的修養提升到一定高度一切不求自來,也就是氣運加身藝術底蘊更深厚了。
不切實際的追求功名利祿之會影響藝術休養,非我等修學藝術之輩可學之道!專注藝術夲身就是入世,不過是在過是在世俗中修養歷煉和提高。
-
6 # 岑家澤根藝
不算。凡是能專注於藝術本身而不為功名利祿的人,大凡家景都比較好,不為生活所困繞,學習藝術,專注藝術只是為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段練的心性,對功名利祿沒有多大性氣。
-
7 # 東鄉創意
藝術本身就是一個追求極致的過程。
用心感受一點一滴的回饋,
在你的專注付出同時。
這是不易表達的一種幸福。
-
8 # 慢步麗江
藝術之路重在學習,學習就是創作的姿態,為了功名利祿而創作,肯定作品出彩不了,我認為搞藝術創作和學藝創作的人應該多學,社會學以及禪學思想和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
9 # 櫻花初雪2
追求藝術的人有的是真正熱愛藝術,有的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只有真正熱愛藝術的人才能做到拋卻功名利祿,但是真正熱愛藝術的人卻又未必能完全拋開這些,因為畢竟人在這個複雜的社會生存是有一定壓力的,比如畫畫,隨心所欲畫出來的作品也許不被大眾欣賞,收入不高,容易受到家人干涉,可是如果迎合大眾口味,又畫不出自己認為的好作品,所以很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有人選擇追求藝術,有人選擇功名利祿。追求後者是大眾心理,所以被大眾理解,也被清高的人不能接受;如果追求的是前者,自然是會讓勢力的人瞧不上的,不過同行還是能理解的
-
10 # 墨硯軒書畫
我覺得出世是要別人認可的,只專注藝術本身卻無人問津不能算出世。
專注藝術本身是件好事,最起碼心是專一的。但人活於世必須融入社會生活,一方面體會和感受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和志同道合的老師、朋友們一起交流切磋才能進步。
專注藝術並取得一定成績時必然會有人認可,也就會帶來一些名利,在一定程度上名利會帶來更好的藝術創作條件、自信心和回報,進一步促進藝術家倍加努力,並更具責任感。
凡事都有度,功名利祿也是雙刃劍,如果無休止的追求名利肯定影響自身藝術發展,藝術水平下降不前也會被同行所唾棄,讓粉絲失望。
所以,專注藝術本身,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祿,努力付出總會有收穫,金子自會發光!有了功名利祿時更要對藝術負責,更要嚴謹專注的對待藝術本身。
-
11 # 李道鄉
雖然在現階段不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少之又少,但就藝術本身而言不能依有沒有功名利祿為標準。比如說徐渭,雖然一輩子沒取得功名利祿,但是他的作品確實好。今後來的齊白石就驚歎,稱徐渭乃齊才。也有不少藝術家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擠身奪取功名利祿的行列中,但是他們執著於藝術,或許暫時不被認可,但終有一天他們將一定會出世的。
-
12 # 俊東說畫
何為“出世”?
古代一種對世俗之事不關注的思想(如先秦諸子中就有入世和出世之分歧)。佛教指脫離世間束縛,與解脫同義。中國禪宗又用以指奉帝王之命出任名山大寺的方丈。
通俗來講就是指超脫於世俗之外。
一個人如果專注於藝術本身,不追求功名利祿,我們可以說他崇高、有涵養、有文化,但做到“出世”很難,是人即有七情六慾,只是表現程度不同罷了。
我認為,心中無雜念,專注於藝術的鑽研,已是內心出世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關於佛和人的對話。
佛說:我在你眼裡是什麼呢?
人說:你在我眼裡就是一坨糞。
人說:我在你眼裡是什麼呢?
佛說:你在我眼裡是一尊佛!
這個小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但真正領悟其中的道理卻很難, 一個藝術家是不是真的“出世”並不是重要,重要的是你心中的藝術家是“出世”的,那麼就是“出世“了的。
-
13 # 菊子清清
我認為要出世首先要入世,經歷過世間萬事,磨練身心清淨無為,這樣創作出的藝術作品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否則只專注於藝術本身,這樣的出世創作出的作品未免過於單薄。
-
14 # 小勇素描
專注於藝術,避世求安寧的生活,這本身也是一種慾望。人生在世,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哪一樣躲得掉?就算你不去找麻煩,麻煩也會來找你,多生累劫的業力不是想擺脫就能擺脫的。沒有焦慮就沒有成長,沒有成長就不會有成熟健全的心靈。一個沒有在紅塵打滾過的人,又何以能看破紅塵?
要想得到真正的逍遙自在,必定要經歷一番痛苦的蛻變。道家常說”若要人不死,先要死個人“,沒有歷經生活的磨難,沒有嚐盡人情的冷暖,這樣的人不能修行。就算平日能比別人清淨一點,往往遇到小事挫折來考驗就會垮掉,因為道心不堅。不要以為避世就是修行,真正斷習氣必須在人堆裡斷。不斷習氣,貪嗔痴慢疑樣樣不少,談什麼出世修心?
-
15 # 南山隱士51
能在專注於藝術創作中達到忘我境界就算是出世了。這是透過執著(專一)實現的。而一般意義上的“出世”是透過放下所有外緣(即:空),即去除功名利祿來實現的。兩種方法產生一個境界,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的意思吧!
-
16 # 積雪堂子予
我覺得提出的這個問題針對於藝術本身。而不在乎功名利祿的人當然可以算為出世。首先來說書法藝術和美術藝術所有的藝術類型它都屬於一種修行,對於修行來說,比如大和尚他們都會選擇閉關隱居。從而不在乎功名利祿,這就算是一種修行。
我是從事書法專業。那麼我就從書法藝術角度出發來說幾個我的觀點。第1點,書法它可以提高人們的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依照美學的原理,凡是美的事物並能給人以美的感受,人們看見美的事物也必然產生一種喜悅和愉快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審美能力,沒有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美的東西擺在眼前也發現不了,既沒有欣賞美的能力,又哪裡有鑑賞的興趣呢?書法家的造詣有高低,欣賞者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各有不同,何況書法藝術之美是抽象的,較之聲色,形體之美。這是書法藝術給我們帶來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
第2點就是書法藝術,它也結合了大自然。功夫到家必能心靈手巧,心怎樣想手就能怎樣書寫筆毫從不虛發,一定要提頓轉折,各有用處,以體現美的姿態,好像是天然生成非人工所能為例。
所以,只要不看重功名利祿,那麼這個人的成就遠遠在書法家之上。
-
17 # 我是小劉我在工地
專注於藝術,避世求安寧的生活,這本身也是一種慾望。人生在世,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哪一樣躲得掉?就算你不去找麻煩,麻煩也會來找你,多生累劫的業力不是想擺脫就能擺脫的。沒有焦慮就沒有成長,沒有成長就不會有成熟健全的心靈。一個沒有在紅塵打滾過的人,又何以能看破紅塵?
要想得到真正的逍遙自在,必定要經歷一番痛苦的蛻變。道家常說”若要人不死,先要死個人“,沒有歷經生活的磨難,沒有嚐盡人情的冷暖,這樣的人不能修行。就算平日能比別人清淨一點,往往遇到小事挫折來考驗就會垮掉,因為道心不堅。不要以為避世就是修行,真正斷習氣必須在人堆裡斷。
-
18 # 有趣的中傳阿時
負責任的告訴你,這種人幾乎沒有。你不能讓專注於藝術的連飯都吃不上了吧,如果真的有這種人,那想必是真的熱愛了
-
19 # 小迪水彩
算,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學識淵博不善交際卻專注於藝術。但是年近40卻生活的很清貧。
其實如果身邊還有家人朋友,有時候可以適當的改變一下自己。自己和身邊的都會輕鬆一些。
-
20 # 奔笑
唉!這問題算是問到心坎上了!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專注於藝術,不去在意功名利祿!不受名利所累!
可是現實的生活中,那樣的想法都是過理想化了!
那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應該是有的,他們首先是不為物質生活所困的人群。至於名利早就滿足了,反過來追求藝術,豐富精神層面上的滿足!
一定意義上也算是出世吧!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只有哪些功名利祿都獲得了的藝術家,才能不為生活和名利所迫,真正的專注於藝術本身——興趣愛好除外。餓著肚子,空談出世和入世,恐怕是很難真正的專注於藝術本身的。
五十多歲的齊白石依舊默默無名,畫作賣不出去,只能寄宿於寺廟之中,靠給人刻章為生。即便是藝術大師,只有在衣食無憂之後,才能專心於藝術創作,何況普通人呢。
梵高的生活一直依靠弟弟提奧梵高的資助,畫作一幅也沒賣出去。在寫給弟弟的信中,也是許多次抨擊巴黎上層社會不懂得欣賞自己的畫作,說出了總有一天全世界都要知道梵高兩個字怎麼寫的無奈感慨。
出世和入世是出家人的說法,雖然佛教也有獨特的藝術,但大多數人都接觸不到佛教藝術,懂得佛教藝術的人更少。佛教藝術主要是傳承,而社會藝術的是傳承和創新,有很大的不同。
作為藝術家或藝術工作者,為了名利努力,沒有什麼丟人現眼的,也不應該被譴責。只要能夠創造出好的藝術作品,名利雙收是汗水與努力的回報。像醜書這樣只為名利而譁眾取寵的藝術註定只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