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秋海棠0714

    我很喜歡古詩詞,很喜歡董卿主持的《古詩詞大會》,對於董卿和各位選手“腹有詩書氣自華”感到非常佩服。

    在一次陪女兒玩的時候,萌發了一個想法,和孩子一起背古詩。目前效果還不錯,來分享一下我的實踐經驗。

    首先是古詩的難度,我分為兩方面:一個是情感;一個是字數。

    從情感方面來說,大人比較有優勢。我現在回想小時候背古詩的經歷,發現小時候的古詩到現在才真正理解,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小時候並沒有體會到有多孤獨,只是覺得簡單。現在想來,正是這簡單的二十個字,寫出了一個孤獨的中年男人,比任何長篇大論都要感人肺腑。

    雖然孩子現在不理解,但是由於字數及古詩的格律較為簡單,我把它選進了必備古詩。

    第二是字數。這一方面我覺得大人和孩子的起點差不多。雖然我們會的古詩比孩子多,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只是背誦名句,對其他的不甚瞭解。如果和孩子一起背,那起點是差不多的。

    另外我的記憶方法是根據艾斯浩賓的遺忘曲線來記憶的。我沒有精確到哪幾個小時或者幾天。不會要求孩子一天背會一首詩。

    我一般是晚上和孩子一起讀兩遍,大致解釋一下。然後就放下了。第二天一起回顧一遍。晚上睡覺前再讀一遍。就這樣慢慢的孩子就會背了。現在孩子快五歲,我們經常對詩。遇到答不上來的時候,也不批評,一起再讀兩遍。

    最後一點是相信古詩本身,就記憶來說,材料本身的難易程度和有無意義,對記憶結果有著重要影響。而我們的古詩無論從字數,格式和意義上來說,都是很有優勢的。古詩詞的格律,是中華民族多少代文人不斷的繼承與創新的結果。所以古詩的流傳除了人為因素,也有它自身的優勢。

    綜上所述,我認為記憶古詩詞不能一勞永逸,而是不斷地去記憶,去領悟。記憶過程根據古詩本身的特點,情感,再輔以記憶規律,假以時日會越積累越多。從而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 22 # 文學小亭

    怎麼閱讀古詩詞?

    1、先看標題

    標題是詩歌的眼睛,十分重要。當然,除了“無題”還有一些只有詞牌名的詞除外。

    比如唐朝朱慶餘的名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單看這一句似乎是在描寫夫妻之間舉案齊眉的美好生活,但看題目是《近試上張水部》,我們可以知道這是朱慶餘獻給張水部的詩。進一步可以知道張水部即張籍,是當時的名士。朱慶餘即將參與科考,害怕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官的要求,於是以新婦自況,將張籍比作新郎,而主考官是姑舅,委婉詢問張籍對自己作品的意見

    而張籍的回覆也有趣,他寫下:“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表面看只以為是歌頌採菱女的美妙,但標題《酬朱慶餘》,可知是對朱慶餘的回覆,是在肯定朱慶餘的才華

    這樣,透過標題我們就獲得了更多的資訊量,對進一步理解古詩很有助益。

    2、瞭解作者

    瞭解作者生平和經歷,可以明白他寫作的背景,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境。

    比如我們讀李清照的“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初讀只能感覺到女詞人的愁苦無奈,在東籬下獨自把玩著酒罈,黯然銷魂。菊花開放,她竟比西風中瑟瑟的菊花還要瘦弱。如果瞭解李清照當時的際遇,我們就知道她和恩愛的夫婿已經闊別多日,所經受的正是相思之苦

    或者讀魚玄機的“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我們只覺得她的感嘆很傷感。進一步瞭解詩人,我們會知道魚玄機情路坎坷,十七八歲便嫁給李億為妾,本來很受寵愛,由於李妻的誹謗,李億對她冷眼相待。魚玄機拋卻這段情緣,去了道觀。見過更多的事,她知道當時的女子沒有地位,存在感都仰賴於男人的迴應,但常常不得善終,所以這樣的感慨實在是看破紅塵,肺腑之言

    3、詩歌意象

    “意象”可以拆開理解,“意”是作者的主觀情感,“象”是客觀外物,所以“意象”就是作者主觀情感在外物的體現。很多詩人喜歡用同樣的外物寄託同樣的感情,可以總結出一些表達固定含義的意象群,比如:

    月亮:團圓、思鄉思親,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望月思鄉)

    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雁:遊子的思鄉之情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羌笛:幽怨淒涼,別意與鄉情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菊:隱逸、氣節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夕陽、落日、秋天:淒涼失落、蒼茫沉鬱之情

    (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人生)(生命短暫,時光飛逝)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酒:歡愉得意或失意愁苦、灑脫的人生態度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當然,由於古詩詞太多了,意象的具體意義需要具體分析。不過了解一些意象的常見含義,對於閱讀古詩詞很有幫助。

  • 23 # 慢生活

    首先說說我是怎麼閱讀古詩詞的。因為愛好,我在小學階段就開始讀古詩,到了中學階段,識字量大、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比較強的時候,集中閱讀了大量的古詩詞,第一先是出聲誦讀,把不認識的字透過問老師、查字典等方法攻克,先對作品有大致瞭解,然後針對不懂之處看註釋和譯文,理解意思,第三步就是背誦,反覆記憶,這些年少時背過的古詩詞,像是刻在了腦海裡,幾十年過去了,現在依然出口能誦,不能不感激自幼的愛好與科學的學習方法。

    接著說說了解了哪些東西。我讀古詩詞,一般要先了解作者生平、這首詩詞的寫作背景、它的特別之處以及蘊含的道理。透過這樣的全面閱讀學習,我不只是學到了詩詞本身,還了解到了許多我國古代知識,如詩經反映的朝代是什麼樣的社會制度,楚辭裡寫出《離騷》名篇的屈原為何自沉汨羅江,樂府詩是一種什麼性質、特點的詩歌,唐朝經濟文化高度融合才產生了那麼輝煌燦爛的唐詩,宋詞裡又為什麼那麼多沉鬱悲涼的長調.......這些東西揉進了我的知識體系,於我的讀書寫作都十分有益,甚至可以說受益終生。

  • 24 # 老街味道

    問題:你是怎麼閱讀古代詩詞的?基本瞭解哪些東西前言

    古代詩詞對現代人來說,閱讀時一般會遇到幾個問題。例如生字、生詞的問題,典故的問題等。我閱讀古詩詞一般會以這樣的順序來欣賞。

    一、 作者與人物

    瞭解一首詩,還要了解詩的作者和詩中提到的人物。例如李頎的《送綦毋三寺中賦得紗燈》

    李頎(690?-751?)好理解,一個唐代詩人,他是開元二十三年的進士。但是綦毋三是什麼意思呢?

    看一下李頎的作品,他又不少寫給這個綦毋三的詩,例如《寄綦毋三》、《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送綦毋三謁房給事》、《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等。

    根據古人稱呼的習慣,可以判斷這個複姓綦毋的在家族中排行第三。

    李頎還有詩《欲之新鄉答崔顥綦毋潛》,王昌齡也有詩《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基本可以判斷這個綦毋三就是著名詩人綦毋潛。

    二、生詞、生字

    閱讀一首詩詞,首先從頭到尾粗略讀一遍。閱讀時,古詩詞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生字和生詞。

    例如剛才提到的綦毋潛,他有一首《登天竺寺》

    郡有化城最,西窮疊嶂深。松門當澗口,石路在峰心。

    幽見夕陽霽,高逢暮雨陰。佛身瞻紺髮,寶地踐黃金。

    雲向竹谿盡,月從花洞臨。因物成真悟,遺世在茲岑。

    生字,

    首先,綦毋qí wú。這個姓氏就不太常見,

    生詞,

    佛身瞻紺發,寶地踐黃金,紺gàn,紅青色,或者帶紫色的深藍色;發,頭髮。

    但是紺發是什麼意思呢?,與佛有什麼關係?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序》中寫到:陽門飾豪眉之像,夜臺圖紺發之形。這是紺發的出處,其原意是佛教如來的琉璃色頭髮。

    三、句法的理解

    古人有所謂的詩家語,這種詩人的句法與散文的語法不同。例如上面提到的這兩句詩

    佛身-瞻-紺髮,寶地-踐-黃金。

    用散文的語法來看,這兩句都是主謂賓結構,但是從意義上卻解釋不通。

    佛身-瞻-紺髮。並不是佛看自己的頭髮,而是(詩人)看佛體上的頭髮。這樣解釋會發現,按照詩意,這是省略了主語的動賓結構:瞻--佛身紺髮,踐---寶地黃金。

    詩人的語言不同於文章的語言,省略、跳躍、倒敘、前置後置變化很多,需要細細分辨。

    四、典故的理解

    古人作詩用典,有的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叫做明典。有人的用典如同水中著鹽,化有形於無形,這是暗典。有的暗典即使我們看不出來,也不影響理解一首詩。

    例如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頸聯很明顯用了典故,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要想理解這兩句詩,必須要知道這個兩個故事是什麼意思。

    漢朝的匡衡上疏彈劾宦官石顯,意圖剷除奸佞,但是他卻被人彈劾,貶為庶民,病死於家鄉。

    劉向、劉歆父子在儒學一統天下之後,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諸子百家思想,用以改善儒學 。但是這裡的心事違,應該是指劉向彈劾宦官弘恭、石顯及外戚許、史等人,結果自己被下獄免為庶人。其閒居十餘年不能做官,只好一心去傳經了。

    周紫芝《竹坡詩話》中關於杜甫《閣夜》詩,提到了他用的暗典:

    凡詩人作語,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餘讀太史公《天官書》:“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杜少陵詩云:“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蓋暗用遷語,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詩至於此,可以為工也

    周紫芝說,高手使用典故時,讀者感覺不到。例如杜甫的“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其實用了司馬遷《天官書》的典故。可見杜甫無一字無來歷。

    當然,你不知道杜甫“暗用遷語”,也不太影響你理解杜甫這首詩。

    結束語

    讀懂一首詩,大致做到這幾點就可以。不過,如果自己喜歡作詩,就不是簡單讀懂的問題了。

    畢竟看吃飯容易做飯難。 僅僅會吃,是提高不了烹飪水平的。

  • 25 # 閒看秋風999

    古詩詞離開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實在是太久太久了;因此閱讀古詩詞的第一件事兒應該是瞭解時代背景;也就是說必須瞭解作者生活的那個朝代;

    其次,閱讀古詩詞還應該掌握更加遙遠的歷史典故。古詩詞中,詩人們會引用大量的歷史典故;如果對這些一問三不知,學習欣賞古詩詞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次,瞭解作者本人。古詩詞多數都是有感而發;有著作者明顯的烙印;所以應該大致知道一些作者的身世或者說經歷——

    是否在政府中擔任過官員;是文官還是武將;是少年得志還是大器晚成;有沒有成家;是否曾經娶妻生子;是否出生在官宦之家;等等等等。

    最後,對古詩詞的流派也要略知一二;比如說是“晚唐”還是“盛唐”;是邊塞詩人還是“花間派”;是豪放還是婉約,這些也必須知道。

    總之,一首首古詩詞猶如一張張名片;這些名片可以帶領我們走入不同的年代,認識不同的詩人;如果能夠和他們來一番心靈的對話與交流呢?豈不是一次次穿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年後打老師引起軒然大波,反省一下當下的教育有什麼需要改進和避免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