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悅來閱喜歡
-
22 # 餘點韻
成績好,就對班上的事情漠不關心,到底就是恃成績好而驕傲,加上又非常自私,子曰:‘如有周公之才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這種人到了社會上,不會有多大出息的。
-
23 # 學霸捷徑
這個問題提得好。只追求自己學習好,而對集體工作漠不關心,不是自私還能是什麼。你所描述的確實是目前高三學生中一種真實的狀況。
首先,清醒地看到這個問題,並準確表述出來,說明你洞察社會的能力,已初步形成並正在形成中;可見你具備關心集體,樂於助人的好品質。不知你學習成績如何?
第二,從高三的努力、大學努力,去努力爭取大學期間保送讀研,是一類“學者”有計劃的學習思路。可以肯定,這個計劃的嚴謹、周密和可實施性。這是學習成長之路必備的素質,可圈可點;學生就該以學為主。然,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主次之分。
“以學為主”,確實抓住了學習主要矛盾。但是,次要矛盾呢,以什麼“為輔”呢?“次要矛盾不解決,也會影響主要矛盾”這是先賢哲人早已教導的。
第三,這個集體,是你的、我的、大家的,集體工作,人人有責,人人有份。學習很好,更有條件為學習成績暫時跟不上的同學,有所分擔。做好衛生,擦擦黑板、地面,不會佔用多少時間,而培養出的優秀品質,卻不可計量。況且,時間也是資源,沒有人可以隨便佔有他人的資源,富人不行,學習成績優異,也不該。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再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各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行為方式,更是早已被中華傳統道德所摒棄。
第四,是否自私,老師怎麼評價不是唯一的標準。單純的學習成績第一,而對集體工作毫無用心的孩子,老師中的絕大多數,並不喜歡;相反,還會力求透過說服教育,使學生得以改正。
僅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標準,是價值觀的扭曲;錯誤的價值觀,無論在誰,都需要糾正,老師尤其需要。
第五,智商和情商,孰輕孰重。我們見過招聘時與老闆的對話,也聽說過那個“扶起笤帚,整理簸萁”的孩子,成為唯一的成功者;我們恐怕沒有老闆出道數學、物理題目,讓被招聘者解答。思維方式、待人處事方式,都是評價的尺度,而且是重要的尺度。
《紅樓夢》中,賈政對寶玉的教導,並非全無道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我們可汲取其精華。
“我們的教育方針,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教育方針是百年大計,是針對社會需求產生。
確切地說,目前的中國社會,不缺少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大學生更是遍地都是。但是我們缺乏三觀端正,目光高遠,胸懷坦蕩,肯於付出國家棟梁。只有能夠把所學知識真正應用於社會實踐,為國家建設,敢想敢幹,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計較的人,才是符合社會發展的人。即便僅僅從某一個單位出發,只關心自己,對集體利益“漠不關心”的人,也不會有太多發展機會。
不為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滿意嗎?希望你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祝你健康成長。
-
24 # 鬧騰的小丫頭
學生時代,很多人的認知是隻要學習好,其他都無所謂,導致了學習好些的同學變得很自私,對班級事情漠不關心,那進入社會這些人會怎麼樣呢?
不用說,也許學習好的他們可能在小學初中高中會過的順風順雨,可是進入大學,走入社會,他們或多或少會吃些虧,只有吃了虧,才能會改變自己。
現在的新教育是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而德育教育作為首選,可知它在人生中的作用,一個人可以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或者學歷低,可是如有他想走的遠飛的高,人品才是他的制勝關鍵法寶。
回覆列表
我不看好這樣的“優生”,從多少年來畢業的學生來看,最終能夠在社會上走得更遠更好的學生,往往是那些情商更高的學生,成績真的只是一個方面。假如這個學生只是學習成績好,還有一些自私自利,那麼,他以後的發展道路就會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