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風光水木火
-
22 # 應作如是觀
佛教看待善惡問題,與事情本身關係不大,而與事情發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後果有關。
即是說,佛教看到善惡,不重視現實的好壞,而側重因果,業報。
有人扶危濟貧,卻在接濟貧寒之人時,以“嗟來之食”贈與,雖有接濟之功,對於貧困之人有救助之力,但這是小善。
有高官提攜後輩,時因同鄉之誼,為了相互協助,雖對人有提攜之人,有栽培之功,但在佛教看來,依舊是小善。
有人仗義執言,每有必定成功之事,必會挺身而出,以扶持之力,為自己營造名聲。每有失敗之事,也會出言勸阻,失敗之後,也以勸阻之功,獲取認同,這是小善。
有人提攜後輩,有人救濟貧困,有人助人成事,以一時來看,所做都是善事。若所提攜之人為貪官汙吏,魚肉百姓,濫殺無辜之輩,所救助之人為心狠手辣之輩,所成之事會損害他人生命財產,則是大惡。
佛教看待善惡,不侷限於一時,甚至不侷限於一世。所以又有因果報應,陰德陰功之說。前世的種種行為的善惡,甚至在這一世,甚至下一世才能認為其是善還是惡。而這一世我們所行之事的好壞,大多也不能在這一世就能判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任何事情,所接觸的任何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因果。我們每時每刻的行為,人生的三世中,都是一次蝴蝶翅膀的煽動,我們不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佛教修持所提到的涅槃境界,無明境界,指的就是人需要修持大智慧,勘破自己的孽障和因果,消除自己的業報,達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沒有煩惱,超脫生死,無所得,無執著,隨緣而不變的圓滿境界。
而想要達到這種境界,絕非一生一世所能修持達到,需要生生世世明悟,從過去未來掃除人生的業報。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的無數劫中便已經開始修持,八十一劫時才得到燃燈佛“成佛印記”,又歷經81劫之後,才在現世成佛。
一個劫數是多長時間呢?
道家謂天地一成一毀為一劫曰名為週而復始。
佛教將劫數分為小劫,中劫,大劫。朱芾煌《法相辭典》中認為,一大劫相當於268.768億年。成劫和住劫合計為134.384億年。
如此看來,釋迦牟尼佛曾經歷無數劫修持,才正道成佛。而我們現在所謂的善惡,在涅槃之路上連浪花都不算一個。
-
23 # 可食中國
與佛無關,是謗是實,各人因果各人背。
佛經說現在末法時代,亂象叢生,魔王子孫穿上袈裟走進佛陀的寺院廟宇,用佛陀的語言,出家人的姿態,高僧大德的形象,明行佛事,暗破正法,曝光之時,反面形象,影響社會,動搖佛法根本,使人無從生信,無處立信,不知皈依何處。
佛弟子原本對出家師父,對皈依上師的信仰和皈依,一點點被魔王子孫給建立起來,但又在關鍵時刻轟然破滅,此危害之大,遠勝明火執仗的搶劫,亦勝過光明正大的毀佛滅佛謗佛。
沒有智慧分別許多事件的真相是如何,是謗是實,我都不執著其是非,因為因果不虛,各人因果各人背,真真假假在因果律面前都是絲毫不爽的。
功名利祿,各類頭銜都是幻象,都是夢幻泡影,不要去執著,不要因為短暫的紅塵擁有而生出過多的慾望。戒除殺盜淫妄酒,斬斷貪嗔痴慢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佛陀的基本教育,也是修行的根本,無此根本,俗世的權位再高,聲名再高也不是真正的成就資糧。
真正的資糧只能是迴歸自身下功夫,與念頭與慾望與秉性習氣做鬥爭。自性被障礙蒙塵,天然被遮蔽,萬千色相在迷惑,誰也幫不了你, 只能靠自己,只能堅定佛陀的教誨,信心堅固,不為光怪陸離所迷,不為外緣擾亂,破迷去惘才能真正成就自己。
法師於我何干?諸塵於我何干?無力種濟世菩提,便做清涼自了漢。
-
24 # 趙永0
23、 “四時真香”:“真香”,是踐行“三從四德、五倫八德”的道德馨香,是用《金剛經、道德經》中的句子去揭露魔王的真面目的正法芳香。“四時真香”,是幾十年如一日、遭受誤會冤枉,依舊無怨無悔的堅持去做“三從四德、五倫八德、揭露魔王、弘揚不二正法”這些事情的言行。
“四家門戶”:指“眼、耳、口、鼻”四個感覺器官。意思是說:要遠離“四非”之地,不做“四非”之事,保潔清淨人身。清淨人身,道之本也(四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踐行“三從四德、五倫八德”,就能看好“四家門戶”。
“開閉存守”:(1)開心智,覺悟“正法本一無二”的道理。(2)閉私慾而舍財、捨身辦道。(3)存剛正俠義之心、施無畏替天行道之念,常在遠行、獨行天下、無怨無悔。(4)守“不二正法”,使之不受侵犯、敗壞,視死如歸,死在法堂,以身殉道。
-
25 # 龍潭山隱士
佛教徒的善意,重在‘信’,對佛法的‘信’;佛教徒的惡意,重在‘戒’,由佛法定義的‘戒’。佛法讓你信的,就是佛教徒理解的‘善’;佛法讓你戒的,就是佛教徒理解的‘惡’。。。。。。
佛教有‘起心動念’之說,要求教徒‘守住本心’,不要生‘妄念’。在佛教徒看來,念是惡之源,本心才是善的。
佛教也有‘明心見性’之說,明對應無明。在佛教徒看來,無明就是不懂佛法,無明之人總是被‘惡’遮住了內心,從而善惡不分。透過學習佛法,明心了,什麼都清清楚楚。可在筆者看來,明心了,也就沒有分別心了,善惡應該不存在才對,何來‘見性’之說?
佛教還有‘六道輪迴’之說,吸引很多佛教徒為擺脫輪迴而信教。擺脫輪迴,這算不算一種‘欲’呢?如果算,又與佛教的某些說法相互矛盾。。。。。。
佛教,有很多值得傳承的文化,而佛教本身,總感覺到比較凌亂,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有點打‘啞語’的味道。
筆者可以肯定,本提問會有不少佛教徒答問,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有差別。。。。。。
-
26 # 澡雪堂主談修心
佛教的善惡是有特定的標準的,不似其它各宗派或者各學派的觀點,別的觀點往往會在判定善惡的過程中,加上自己的主觀成分,所以就有了相對性,以及限定的範圍,比如某種善,在某時某處可能是善的,但換個時間,換個地方,可能馬上又變成惡的了。
我們幫別人是善,但要分怎麼幫,一個人很餓,你給他吃的,他感謝你,這是善行,但一個人都撐的不行了,這時你再拿好吃的東西引誘他,結果他吃後撐出病來了,那這就是惡行了,所以這些都是相對而言的,並沒有一個恆定的標準。
但是在佛教裡面,對善惡的標準不是這樣定的,他們是按因果,或者按三世因果,甚至是多世因果來定的,普通人智慧不夠,但佛的智慧是無限的,所以他可以來幫我們判善惡,總體原則是:
凡是能為將來招引樂果的,一率為善行,比如持戒、禪定等,就是善行,因為持戒招引的果報是莊嚴,禪定招引的果報是三界裡面上二界的天人。
相反,凡是能為將來招引苦果的,一率為惡行,比如殺生、偷盜等,就是惡行,殺生,輕則短命,重則下地獄,偷盜則招引貧窮。
所以引樂為善,招苦為惡,這是佛教判定善惡的標準,
-
27 # 平常新語
佛教是如何定義善惡行為的呢?首先,在我們日常行事中,善的行為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安樂。比如佈施這種善行,既能幫助我們克服自身的貪心和吝嗇,使人格得到淨化,還能招感未來福報。其次,善的行為不僅對自身有利,更能對其他眾生有所利益。仍以佈施為例,我們在自己受益的同時,也給被幫助的人帶去利益。衡量一種行為是否屬於善行,可以用這兩個標準檢驗。
有些行為雖能帶來眼前的快樂和滿足,卻不能使人格得到提升,不能給未來生命帶去利益,甚至會造成過患,則不能稱為善行。所以,佛教評判善惡行為的標準,不僅看現前產生的苦樂,更要看它對未來生命的延續是否有益。
佛法所說的善惡,是由業果而定的。所造的業能夠感得未來樂果的,稱之為善;所造的業能夠引發將來苦果的,稱之為惡。業的善惡在於人的心,我們的動機、煩惱、造業的輕重等,都影響著未來的果報。由於知見和煩惱,平常人造業很難有純善的,多是善惡夾雜,所感果也往往苦樂交織。
決定業的善惡、輕重,有發心(動機)、物件、行為、結果幾個因素。發心又往往受到貪、嗔、痴等煩惱的影響,發心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是有標準的、以佛法的智慧指示的,不是自以為的。試看,世上多少惡行假借愛的名義而為?
在現實生活中,做事情的時候,造善業還是造惡業跟動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做任何事情時,一開始的動機就非常重要,動機要正確,要善良,到最後的時候,迴向也要如法,也要善良,這樣才能夠確保所作所為的一切都是善的。但是,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是很難的。有時候可能發心很好,但正做的時候,什麼業都夾雜在一起,貪、瞋、痴、慢、疑,什麼煩惱都混合在一起,很多業就不清淨了,現行的時候,肯定是雜染、清淨攪雜在一起。那怎麼辦呢?就要靠最後的如法迴向讓它清淨。因此,對於最初的動機和最後的迴向都要把握好,尤其以最後的為準,因為最後的迴向決定了造業的方向。
佛法談到善的行為和起因,跟世間法是有所區別的。佛法裡面所談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惡,也就是說不能造惡業,不能去做這些有過失、有損於人、有害於世間的行為。也就是說,要行善,就必須止惡。要止惡的話,必須首先要培養起對三寶、對佛法的真實信心,否則遏制不了無邊的惡業。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去造作這些惡業,善心、善緣、善行才能夠慢慢培養起來、積聚起來。通常人忽略了這一部分,他會說,我去做一點好事,拜拜佛、念幾卷經,或者向廟裡捐幾個錢就行了,但實際上卻還默默無聞地在造惡業。
惡業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麼有辦法入心呢?所以,佛教裡面特別注重懺悔法門,懺悔就是懺除前愆、不造新惡,不斷悔過,發心不二過。只有把造惡業的心停掉了,才有辦法行善。
在世間,我們常常會接觸到、接收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認為我們去利益別人、幫助別人會吃虧;利益別人、幫助別人是錯的,是不應該的。佛法恰恰相反,佛法告訴我們去利益別人、幫助別人是好的,是應該的,是善良的,是能夠帶來快樂的。世間方面常常告訴我們,不去幫助別人、不去利益別人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佛法告訴我們去幫助別人、去利益別人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這兩個定義剛好是相反的。
我們常常講的“善”和“惡”,都是從世間法立場上來談的,而真正從無相無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質是超越善和惡的,是沒有善惡形相、沒有善惡概念的。也就是說,善和惡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諦範圍內、在世間法裡面有。
佛法不是糊塗法,不執著於善惡是超越的層面,在勝義諦的層面說的,絕非否定善惡、沒有標準。因果不虛,佛法中對善惡的定義有著清楚的標準,而且不會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改變。善惡的評判,是針對每個人的心念和行為而言的。佛陀為眾生開示最普遍、最粗重的十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婪、嗔恚、愚痴,與之相反即十善業。十惡業是墮落之門,十善業則是一切善法的根基。
眾生本就在無明大夢之中,自他都是分別心分別出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善與惡也都是分別、都是夢。但當我們還沒有清醒,還在這個大夢中時,分別善惡就非常重要,造善能讓我們漸漸趨向清醒,造惡卻讓我們陷入越來越深的矇昧。但是,對善也不能執著,那樣也是醒來的一道障礙。
-
28 # 居士法力
以我個人這些年自己信佛的感受來說,所謂善惡應該是每個人的道德標準,已及整個社會的的整體水平來決定的,善惡不過是人心所變現出來的,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殺人放火是不對的,這不區分是不是佛教徒,很多人會有一種潛意識的認為佛教徒或者說其他的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好,是和大家不同的,然後就會用一種比較高的標準來看待整個事情,比如你信佛怎麼能吃肉,怎麼能發火呢諸如此類,可是,首先不顧是什麼宗教信仰,他首先是人,才是一個宗教信仰者,或許會用高於社會普遍標準的三觀在做事,也許就和大家一樣,喝酒吃肉只是有一個信仰而已。
所以說,佛教徒怎麼看待善惡問題,大部分是和世間人是一樣的標準,或許有些地方風俗習慣不同,和世間人的標準說不定也不一樣, 每個人的善惡觀念受到從小到大身邊人和事物的影響,每件事在大家眼中所體現的善惡是不一樣的,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對整件事物不是很瞭解,然後就會直接了當的自行腦補,然後去一自己的善惡觀來判斷整件事的對錯,及雙方的善惡之分。
同時佛教講因果輪迴,善惡之報,有部分的佛教徒也會把這些因素加在對一件事情的善惡之中來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很多時候佛教徒對善惡的區分上又會有別於世間人,但是總體上來說,對一件事的善惡區分,我個人感覺還是和整個社會對這件事的善惡區分一致, 只是說會有一些延伸的看法。
末學愚知愚見,不對的地方希望指出,阿彌陀佛
回覆列表
佛教徒最基本的信條就是眾善奉行諸惡莫為!善惡是因果報應的兩個最初心!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佛教徒篤信六道輪迴!誓要往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所以善念是智慧之根!惡念是萬惡之源!佛教徒提倡放棄貪嗔痴!找到戒定慧!律己而後度人!廣結善緣六根清靜福報天下!不論天下人是何等身紛何等經歷何等學歷何等地位何等能力!都要做到不要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斷惡念結善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