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榕樹下的天真
-
22 # 清爽檸檬微微愛
疫情當前,要求大家暫時都在家裡不出門,剛開始也許還好,因為這樣的事很少,但是時間一長,還有不方便購物,以及經常流連上網,難免會看到一些真真假假的新聞和影片,這個時候估計就不會淡定了,當然這也是正常的,因為人本來就有一個應激反應,需要對應外來的刺激,如果沒有反應那才是有問題了
-
23 # 老友手札
在家不出門,有多少人出現了焦慮、煩躁、易怒等負面情緒?
有多少人這樣,取決於有多少人會這樣。
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了,“在家不出門,有多少人會出現焦慮、煩躁、易怒等負面情緒”。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人的精力是需要得到使用的。
意思是什麼呢?
意思是,如果我們的精力沒有得到利用,它就會變成胡思亂想、沒事兒找事兒、焦躁等,而朋友你提到的那些狀況就出現了。
這時候有“不懂得如何更好利用眼前的時間”這個特點的朋友,會出現這些。
學生時代你有沒有經歷過,看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呢?又有沒有經歷過翻開書就犯困呢?
有沒有想過是因為什麼才出現這種狀況呢?
當我們不斷重複同一件事情,並且越來越覺得無聊的時候,煩躁、敏感、情緒化就上來了。而我們為了避免自己出現這種狀況,就一翻開書犯困。
那麼,這帶來的啟示是:
總期待生活給與我們驚喜,沒有能力在平淡中發現幸福的朋友,會出現這些。
那麼,在上面那一點中延伸出來的是什麼呢?
一個人一直玩遊戲、一直輸,這也是沒有積極收穫。那麼,放在平時連輸就會讓人很不舒服,更何況在眼前這種時候呢。
所以,它也在說,不會調節生活、規劃生活、豐富生活的朋友會出現這些。
情緒肯定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上面所說的連續輸,也包括了期待沒有變成現實、自己接受不了失敗、玩遊戲玩的一肚子氣等負面因素。
這些負面因素產生非常多的情緒。那麼焦慮、易怒等出現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這時候也考驗一個人的情緒調節能力。如果負面情緒一直積累,那大機率一直出現上面所說的。
封閉在家的時候,會面對非常多的訊息。巨量的資訊對人的衝擊也是非常大的。
我們的情緒可能會跟隨資訊的起伏,有非常大的起伏。
但這時候就不是隻有規劃生活這個層面,也包括了情感是否獨立、是否能控制自己情緒這個層面。
具備以上特點的朋友是很容易在長時間在家的生活中,過的比較辛苦的。而且具備的特點越多,越容易夠的很辛苦。
所以如果有以上特點,是需要注意做一些調節的。
-
24 # 使用者5351887062360
不關閉國門,壓抑到極點了就爆發,14億兩個月的努力,不能境外病毒的入境,14憶生活需要解決,不能再拖了,拖不起
回覆列表
在家不出門出現焦慮不安煩躁等心理情緒,因人而異。。。在家有很多事可以做呀。看書看電視聽音樂。。。這不就是利用空閒時間充實自己嗎,我想,家不出門出現焦慮不安煩躁等心理情緒的人是不會多的,在家裡不出門出現焦慮不安等煩躁心理情緒,我認為是玩世不恭的人才有。。。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