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雨yp
-
2 # 家有二寶歡樂多
假如孩子是你自己帶的,或者孩子一直生活在你身邊的,其實你該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所處的哪個階段哪個水平。
我們家兒子科普類的繪本最先從圖片認知開始,配著簡短的文字,比如植物和動物的,生活中假如有跟書本配套的,也會帶孩子去看看現實的,田野與海洋館是特別好的選擇;慢慢過渡到故事類的科普,比如兩歲半孩子看的牙齒大街新鮮事和肚子裡有個火車站,一直看到現在;我還給他準備了地圖類、地質類、神奇校車等,先囤貨等孩子大後再慢慢給他看。
其實你可以試著先拿一本給孩子看看,孩子能接受就再準備類似的,孩子覺得簡單了就買難點的,孩子覺得難了,再換簡單的給他看。
-
3 # 清風俞俞
我和孩子有兩個方法。
一是讓孩子去兒童圖書館自己選書。她一般會看一下封面,大致翻幾頁裡面的內容,然後選擇她想看的。這樣一來,書的主題肯定是她感興趣的,書的內容也是她覺得能看懂的。這樣的科普書基本是適合孩子閱讀的。
二是家長代替孩子選書。最好選擇貼近孩子生活的主題,根據對孩子閱讀能力的瞭解,選擇她讀的懂的。切記,不能根據大人的喜好給孩子選書,尤其的難度太大的科普書——孩子讀不懂,就會失去興趣。
-
4 #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我為孩子選了一套繪本,這是套廣受好評的繪本,一套書共8冊,分別講述了了身體相關的各個知識點,比如肚臍,大便,眼淚等,還有讓孩子很困惑的體檢啊、打預防針啊。
繪本是白底的、圖片簡明扼要,又不失生動,孩子一看就能懂,關鍵是這套書在這個年齡段,能反覆講好長一段時間呢。除此,讓人驚喜的是,孩子看了這套書,竟然改變了很多生活中的不好習慣:比如知道零食不能多吃、睡覺要蓋好肚子、多吃蔬菜便便才容易排出來……
總之,之前反覆說都做不好的習慣,通過幾個小故事就輕而易舉地做到了。這還真是繪本的魅力啊!
另外,比較讚的是,每冊書都附有日本醫學專家寫的“導讀手冊”,大人們在讀之前先自行預習,再給孩子講,必定效果要好的多
-
5 # 九皮皮
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就一直有堅持親子閱讀,那麼不管是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理解能力,沒有人會比你更瞭解。
科學啟蒙圖書太小的孩子不會太感興趣,最多也就是看看圖片。
就算沒有堅持親子閱讀的孩子,到了3歲左右,也可以根據孩子的生活經歷選擇一些和他生活貼近的科普繪本,像《肚子裡的火車站》《牙齒大街的新鮮事》,非常經典的兩本科普繪本,很少有孩子沒喜歡。不僅讓孩子對身體有所瞭解還會培養孩子好好吃飯和刷牙的習慣。
-
6 # 糯米麻麻Coco
我覺得是適合自己家孩子的閱讀能力的科普繪本最好。選擇這類書的標準之一就是孩子感興趣,不管對書的內容還是書裡面的配圖,只要是孩子感興趣,喜歡反覆看就是適合孩子的。
我們家比較喜歡看的是《十萬個為什麼》彩繪版,《地上地下》立體書,《百問百答》,《昆蟲記》,《螞蟻的日記》系列科普繪本,《神奇校車》等等,透過一個有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在開心的同時學到了很多的科學知識。
小學之後的孩子,可以選擇文字多一些的圖片少一些,內容相對充實豐富的讀物,比如說《大腦銀行》系列的讀物也比較適合。
-
7 # 小獸媽媽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我覺得在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繪本中選擇孩子喜歡的就行。
我覺得科普繪本和其他的繪本一樣,如果孩子有興趣的話可以一起閱讀,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千萬不要強迫孩子,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對科學失去興趣。
一般來說當孩子喜歡探索這個世界,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好奇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給孩子適當的讀一些科普的繪本。讓孩子從小養成喜歡閱讀科學繪本,擁有科學精神。
-
8 # 小王子愛上狐狸
每個孩子對於科學的興趣都不一樣,所以在探討選擇科學啟蒙繪本的選擇問題之前,我們應該知道這樣的一件事:你的孩子的興趣點到底在哪裡?
比如我小時候,根本不喜歡科普類,一是當時的兒童科普閱讀書籍,確實很難找出精品;二是電視臺播放的科普節目除了《動物世界》,別的也沒有什麼可看的了。接觸的太單一,可供選擇的太少,加上我的爸爸媽媽也沒有在幼兒園甚至更早階段,為我購買過科普書,直到上了小學以後,才開始接觸。但當時的印刷水平根本達不到現在的標準,大多數都是黑白不清晰的圖片,文字也是理論性特別強,讀起來很難理解。我對科普知識真正開始感興趣,是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的。因為那時候有小學《自然》課程,任課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師範生。他的教學方法很獨特,把每一節課都當作了實驗與語文的結合,同學們都非常喜歡。我也就是從這個課程裡,開始對自然界的奧秘有了探索之心。
後來我結婚生子,面對自己的孩子,就採用了這位老師的方法,外加自己的經驗積累,一路為孩子進行科學啟蒙。到今天,孩子已經上小學了,看到他在閱讀科普繪本之後的感想,我覺得很欣慰。
其實,選擇什麼樣的書籍來啟蒙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真的感興趣,你是否用對了方法。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領悟能力,比如我和我的孩子,我們的童年對於科普知識的認知,就完全不同。所以,選擇應該放在確認方向的後邊。
-
9 # 流光花色
孩子的啟蒙雖然越早越好,但是也要看孩子理解能力,我家4週歲以前就喜歡繪本故事還有圖畫書,雖然買了科普讀物,但卻不感興趣都成了擺設!後來訂閱了《東方娃娃》雜誌,裡面有科學版,孩子竟然感興趣了,有時候是個小實驗,記得那次做了一個吹氣實驗,孩子一下子興致來了!隨後我又收了《小小牛頓實驗》
每冊書圍繞一個或兩個主題為中心,拓展了很多知識。實驗也很可行,只要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用心,我想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
10 # 親子陪伴蘭怡C
我覺得孩子理解的東西是他能夠平時能夠接觸到的東西,比如說昆蟲,蝴蝶,螞蟻,花草樹木,這些都是孩子能夠接觸得到的東西,然後從孩子能接觸得到東西去找科學啟蒙的圖書。
比如說我家孩子最近比較喜歡的一套讓孩子痴迷的科普塗鴉書,孩子不僅可以透過書能夠提升塗色技能,顏色的搭配,也能夠從中學到一些自然科學的科普知識。
-
11 # 如玥之珩
個人感覺,給孩子選書,可以本著兩個思路:一是,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讀的書,二是,要費點力氣才能讀的書。前一種,可以增強孩子自信,後一種,可以讓孩子增長見識。
在選擇科學啟蒙書方面,剛開始,儘量選擇字少的,因為啟蒙,前提是孩子認識的字並不是很多,最好圖片佔據大部分,而字要大,要少,讓孩子充分享受一個人讀完一本書的成就感。再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儘可能的突出知識性,慢慢的從字數少以圖為主,到字數多,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12 # 宸寶的雜貨鋪
我家孩子6歲半,從小對宇宙奧秘之類非常感興趣。題目中沒有說多大孩子,我就以我兒子為例吧。
4歲半入的吉林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第一套百科全書》,前幾個月買來《神奇校車》,孩子都非常喜歡,也都很不錯。
如果孩子小,多數是以繪本故事為主,大一點可以知識科普類多一些。最簡單的標準是看印次,什麼時候出版的書,到你買的時候重新再印了多少次?如果有印本的話也可以看看一次印了多少本,這些都可以推測得出來這本書的反響如何,經典書籍到哪裡都是經典,再印的次數越多,說明受歡迎的程度越好。
比如《神奇校車》,2014年4月中文版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到我買的時候是2017年第11次印刷了。幾乎一個季度要印刷一次,暢銷程度可想而知。
-
13 # 十八線mama
我覺得對於如何針對孩子的理解程度選擇科學的科普繪本,這個問題,我覺得一般還是需要包括不會吧,普遍年齡至少四五歲以上,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他自己喜歡的書,也有助於孩子對這些書保持良好的持久的興趣。
-
14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如果是年齡比較小的寶寶,還是應該多選擇一些顏色鮮豔、圖畫豐富、動感十足的圖畫書,類似翻翻書、洞洞書、摺疊式或是布書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啟蒙,而非傳授多麼深奧的科學知識;
如果孩子的年齡稍大一些,可以帶著孩子到圖書館或書店自行挑選一些喜歡的科普書籍,如果他們自己感興趣,才會主動進行探索和互動,而且最好選擇那些趣味性強、語言通俗易懂,最好是可以和家人一起做實驗或手工嘗試的書籍比較好,這樣孩子的興趣盎然,關注點更多,專注力也會更強。
-
15 # 良父益友
應該主要根據年齡選擇科普繪本,不同年齡的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較小月齡的孩子適合看一些簡單的比如介紹身體部位、動物或者物品名稱等的繪本,如卡爺爺的《from head to toe》、《does kangroo have a mother too》等等。再大一些了,就可以看《神奇的校車》、《十萬個為什麼》。其實繪本、圖書只是一部分,可以在生活中的細節中教給孩子科普知識,比如雨後出現彩虹可以告訴孩子彩虹是怎樣形成的,雷雨的時候告訴孩子雷和閃電是怎麼形成的等等。
-
16 # 為你踮起腳尖
我覺得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選擇適合孩子的圖書。我們小區的很多媽媽經常讓我推薦書給她們的孩子,其實我每次都覺得很為難,因為我覺得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一樣,閱讀基礎不一樣,推薦書很難!
同樣的道理,選擇科學啟蒙的圖書,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選擇,這樣孩子才可能看下去,喜歡看!
-
17 # 悅雨育兒
其實同一本繪本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就說我兒子最喜歡的神奇校車吧,他最開始喜歡聽我講是因為車,男孩子都比較喜歡車,他喜歡聽這輛神奇的校車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當孩子大一點之後會關注故事裡的情節,看到捲毛老師換了新衣服,知道又要出發了,再然後我們會根據故事後面的流程圖一起回憶整個故事,但是最故事中的小知識還有所忽略,最後當他對故事情節有所瞭解並且掌握後,我開始給他詳細的講書中的一些小知識點。
孩子就是這樣一點點掌握了書中的全部知識,孩子也是從三歲一直到現在六歲慢慢的掌握的。
-
18 # 幸福像花兒154409428
這個可能就要看孩子的大小了,小點的孩子可以只有對書裡的圖片感興趣,太多的文字對她來了起不了作用,多數還是要家長給她說才行。大一點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她學會了很多的知識,對書裡的內容理解的也會更詳細,就不只是看圖片了。所以說看書最好還是更具孩子的年齡來最好。
-
19 # 一夕一晨
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感興趣的科普書也會有差別的,一是要適合孩子的年齡階段,二是要適合孩子的理解能力。之前在一個媽媽群裡有推薦《肚子裡的火車站》和《牙齒大街的新鮮事》,非常經典的科普繪本,孩子也非常感興趣,更有趣的是,孩子也知道要好好刷牙、吃飯。地上地下也不錯,還有另一本關於世界地理的。揭秘系列1-4輯也入了,不過目前孩子年齡小,還不太能理解,只是對立體書看興趣,喜歡翻,倒是低幼版的《揭秘汽車》已經翻爛了。斯凱瑞的金色童書系列孩子也很喜歡。
-
20 # 好媽咪修煉手記
現在的兒童科普類圖書真的是五花八門,種類齊全,不要再固執的以為低幼的寶寶就看不懂科學了,其實市面上早已經有了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科普讀物。
一般來說,對於低年齡段1~3歲的寶寶,從內容來說可以選擇一些畫面豐富,文字少,知識淺顯易懂的科普繪本,例如《第一次發現叢書》透視眼系列。從形式來說可以選擇立體書,翻翻書,3D發聲書等等,形式多樣,邊玩邊看,更容易引發孩子的興趣,比如《“自然之聲”多維立體書》系列、《“妙趣科學”立體翻翻書》系列等。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4~6歲),在之前的基礎上可以選擇一些把科學知識融合到故事裡的繪本讀物。比如《貝貝熊系列叢書之科學與自然》、《一粒種子的旅行》。還可以選擇一些能夠引導孩子動手,邊讀邊玩的科普讀物,比如《科學!玩起來!》系列、《科學DIY》系列等。
6歲以上尤其上學以後的孩子,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完全可以自主閱讀,那就可以在前面的基礎上根據孩子的喜好幫他們選擇一些知識內容豐富一些的書籍。比如各種版本各種領域的《十萬個為什麼》、《萬物運轉的秘密》、《動物世界大百科》等等,這些幾乎都是每個孩子的必讀書目,此外喜好軍事的可以看《非常好看的武器百科》、喜歡恐龍的有《恐龍王國大百科》……還可以培養一下孩子的逆向思維《可怕的科學》系列。
當然這些劃分也只是根據年齡段的大致分類,並不是絕對的,其實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同一本讀物也可以透過不同的閱讀方法來引導。在一次網路徵文活動中,我意外獲獎,獎品是整套《最好的幼兒百科》(15本),這套書裡就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標註出了不同的引導方法,特別適合1~6歲的孩子親子閱讀,也是受這套書的影響,後來在給孩子讀其它書時也會不由自主的根據倆孩子不同年齡去分別提問引導。
綜上所述,我覺得在給孩子進行科學啟蒙的時候,重點不是選擇何種圖書而是如何陪孩子共讀,如何更好的去引導孩子?
回覆列表
當孩子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其實就已經開始科普的探索了,大約到了四周歲左右,就不僅僅滿足於聽故事,腦袋裡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我是從哪來的?為什麼月亮有時候是圓的有時候是彎的?恐龍吃人嗎?什麼是地震?海里有什麼?魚是怎麼呼吸的?諸如此類的問題。這個時候是匯入科普類書籍,或者說科普繪本的最佳時機。
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優秀的科普類繪本,不是枯燥地講科學知識,而是把這些知識講進故事,配以高質量的圖畫,孩子接受起來很容易。對於學齡前兒童,可以由父母講給他們聽,對於能夠自主閱讀的小學生,這些科普繪本也很適合他們打發課餘時間。
《牙齒大街的新鮮事》
法布林昆蟲記
經典科普繪本,很多版本,我收的是這套《最美的法布林昆蟲記》。
神奇校車
繞不過去的經典,美國學樂出版社出品,風靡全球幾十年,蒲公英童書引進。
樂樂趣《看裡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