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未央先生

    所謂‘’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根據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不妄為!採取與民生息的休養政策,讓百姓全心全意投入生產,從而達到發展經濟、富裕百姓的目的。

  • 22 # 我就是我GT

    清靜無為的老子治國思想並非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廢除之前秦朝的嚴刑峻法,救濟鰥寡孤獨和窮困的人,讓君王剋制自己的各種慾望,減免賦稅,防止增加百姓的負擔,同時發展生產,使國富民強。

    歷史上,對老子治國思想較有研究且嫻熟運用的,當數漢文帝劉恆了。執政23年,他總體上也是以清靜無為的方式來安定人民。

    劉恆即位之初即下詔:現在的法律對違者本人做出處罰後,還要株連當事人沒有犯罪的父母、妻子、兄弟,這是不可取的!今後,要廢除讓罪犯家屬為奴婢及各種相連坐的法令同時,還下詔救濟鰥寡孤獨和窮困的人:80歲以上者,每月賜給米、肉、酒若干,90歲以上的,另外再賜帛和絮。郡國二千石長官要派出負責監察的都吏,迴圈監察所屬各縣,發現不按詔書辦理者就責罰。文帝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臣民產生影響,稍有不慎,就會有人投己所好,從而滋長不良風氣。一次,有人進獻日行千里的寶馬。文帝反問:“朕乘千里馬,獨先安之”意思是說,我自己乘上千裡馬,獨自跑到哪裡去呢?據此,他把馬退給了進獻者,接著下詔:“朕不受獻也,令四方毋求來。”此外文帝還能以身作則,做到勤儉節約在位期間,宮室、園林、服飾器具都沒有增加。史料記載,文帝曾想修一個露臺,召來工匠計算,需花費一百斤黃金。文帝說:“一百斤黃金,相當於中等民戶十家財產的總和。我居住著先帝的宮室,經常懼怕使它蒙羞,還修建露臺幹什麼呢?”文帝常常身穿粗絲衣服,並要求寵愛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不得拖到地面;所用的帷帳不繡花紋,以示樸素。修建霸陵,一律使用陶製器物,而不準用金、銀、銅、錫裝飾,並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不另興建高大墳堆。為引導百姓安心從事農業生產,文帝還一次次減免稅收,勉勵農民透過誠實勞動以生存。總的來看,文帝統治期間的政策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正是在清靜無為中,他做到了不擾害百姓,因而國力隨之大增。漢景帝即位後,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到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社會和國家都比較富庶了。故司馬遷寫道:“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一一而府庫餘貨財。從這個角度來看,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確實稱得上太平盛世因此,史家讚頌這一時期為“文景之治”,它也為“漢武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 23 # 最強大的我們

    為什麼漢文帝要實行無為而治?其實答案很簡單也很無奈。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因為戰爭的關係,

    連皇帝都配齊顏色一樣的馬,可以想象是有多貧困。可以用現在的一個詞叫一窮二白來形容。百姓生活潦倒貧困。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養生息,而正好道家的老莊思想講究的就是休養生息。所以漢文帝採取了道家的思想甚至漢文帝還親自下田耕種。為百姓做了表率。

    我認為他的做法是對的。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確實只有這種辦法是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他也為漢武帝開創盛世。奠定了基礎。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漢文帝實行的無為而治。漢武帝時期就不可能會有這麼大成績。機器會如此的發達,

    跟繁榮都是文景之治打下的基礎。如今我們在感嘆漢武帝時期的豐功偉績的時候,千萬不能忘了為他的豐功偉績奠定基礎的漢文帝跟漢景帝。是他們倆的文景之治。

    奠定了漢武帝的經濟基礎住,使得漢武帝的雄韜偉略得以發展。我認為與其說是無為。其實是有為。漢文帝為老百姓安居樂業打下了基礎。休養生息是最好的國策。雖然現在有人說要改革改革,但是當時的情況確實需要休養生息。等時機到了自然需要改革。你就為後面的漢武帝奠定的基礎。沒有前期的發展,哪來的後期的建設?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希望大家多點贊關注評論。謝謝大家的觀看。

  • 24 # 狼屳劍影

    漢文帝為什麼要實行“無為而治”,實行無為而治的漢文帝真無為嗎?非也!

    先理解下道家的“無為而治”是什麼? 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的一種最高境界。遠古時期舜當政的時候,自己沒有提出新的執政理念,一切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達到了以德化民的大治。那麼就不難理解漢文帝的“無為而治”不是真無作為,相反漢文帝劉恆在中國歷史上稱得上是最仁政的皇帝之一。

    漢文帝的很多典故看其人品:吃雞屁股體現的是不愛爭;親嘗湯藥體現的是大孝;緹縈伸冤體現的是內斂……擁有這樣品行的人肯定是個優秀的人,擁有這樣品行的君主自然是個擔當的君王。

    漢文帝劉恆即位於公元前179年,距離戰火紛擾的楚漢之爭約莫有三四十年的光景。在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他為改變沿襲的暴政制度陋習,百廢待興漢帝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文景之治”的輝煌!

    漢文帝的治國方略體現如下:

    重視農業,薄賦稅,輕徭役。

    “夫農,天下之本也,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民謫作縣官及貸種食未入、入未備者,皆赦之。”——《漢書·文帝紀》,漢文帝三年,剛剛坐上皇位的劉恆,第一次在詔書中,明確的表明了對農業的重視,同年九月,他頒佈了:“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憂其然,故今茲親率群臣農以勸之。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的詔書,從此之後的12年內,連續減免田租,緩解農民壓力。

    同時,為了更好的解放生產力,劉恆同時頒佈了“因各敕以職任,務省徭費以便民。”的詔令,後來更是將一年一次服徭役改為三年一次服徭役。

    廣開言路,善於納諫。

    “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也,今法有誹謗、訞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

    自古歷代帝王為標榜聖明,總是頒佈廣開言路的詔令。然而,若是說到“從諫如流”一次,沒有幾個帝王,比得上漢文帝。

    比如:《晁錯傳》有記載,在晁錯對匈奴問題提出建議後,“文帝嘉之,乃賜錯璽書寵答焉。”而事實證明,晁錯提出的“使五家為伍,伍有長;十長一里,裡有假士;四里一連,連有假五百;十連一邑,邑有假候:皆擇其邑之賢材有護,習地形知民心者,居則習民於射法,出則教民於應敵。故卒伍成於內,則軍正定於外。服習以成,勿令遷徙,幼則同遊,長則共事。夜戰聲相知,則足以相救;晝戰目相見,則足以相識;歡愛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而勸以厚賞,威以重罰,則前死不還踵矣。所徙之民非壯有材力,但費衣糧,不可用也;雖有材力,不得良吏,猶亡功也。”邊民互保模式為對抗匈奴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減輕刑罰

    漢文帝十三年廢除肉刑,廢除“收孥連坐法”,即:廢除家中一人犯罪全家收為奴隸的各種株連法律。

    提倡節儉

    史書有記載: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漢文帝的無為,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實施仁政,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帝王之一。

  • 25 # 歷史逸事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干預,尊重自然規律,做到與民休息。“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

    漢文帝實施“無為而治”是由當時社會大環境決定的。

    一、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訓

    秦奉行法家治國,嚴刑峻法,對老百姓很殘暴,導致陳勝吳廣發起了歷史上首次農民大起義,而後各國諸侯紛紛掀起反秦鬥爭。

    後來楚漢相爭又持續了四年,在多年戰爭的情況下,社會動盪不安,老百姓流離失所,經濟發展停滯不前。

    史料記載:

    “漢初人口與秦代相比,大為減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統治者無法搜刮更多的財富,“自天子不能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蓋藏。”

    所以劉邦建立西漢後,為穩固統治,恢復經濟,統治政策發生了變化,實行黃老政治——“無為而治”,實行仁政,與民休息。後來呂后、惠帝也是沿襲這一政策。

    而漢文帝無為而治只不過就是繼續實行。

    二,受母親薄太后影響

    母親薄太后面對強悍的呂后,採取黃老的“無為”和“不爭”,主動去偏遠寒涼的代地,保護了母子平安,母親推崇黃老學說,而漢文帝又以孝敬聞名於史,薄太后的影響不可謂不深。

    文帝即位之初,經濟上經過二十餘年的休養生息,財務仍然十分衰弱,農民貧困,地主農民矛盾再次激化。為鞏固封建統治,發展生產,文帝繼續奉行“清靜無為”,極力推行無為而治。

    文帝採取一系列休養生息的無為政策具體表現有:

    (1)倡導以農為本,進一步推行“輕徭薄賦”、“約法省禁”的政策,關心老百姓疾苦。

    文帝認為農業是穩定天下的根本。為了提高農民耕種的積極性,他在春日親自扶犁耕地,以作表率。他還採納晁錯的建議,允許天下人以糧食換取爵位,或者用糧食來贖罪,大幅度減輕徭役。公元前167年,他下令免除農民的賦稅。

    他還頒佈照顧鰥寡孤獨的法令,切實關心老百姓。

    比如他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剛當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國家供養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給他們米、肉和酒;對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要再發一些麻布、綢緞和絲棉,給他們做衣服。發給90歲以上老人的物品,必須由縣丞或者縣尉親自送達。

    這些政策迅速獲得人心,有利於減輕農民負擔,保證農民生活的安定,對恢復和發展生產起了一定作用。

    (2)廢除嚴刑峻法。

    廢除了肉刑法,將黥、髡等刑罰改為城旦(築城)、舂米等,將劓、砍腳等刑罰改為打板子。相比秦和惠帝呂后年間,刑罰更為寬鬆、柔和,這也是無為政治的一項重要內容。

    (3)親自做表率,厲行節儉。

    漢文帝曾經穿著草鞋上朝,做節儉的表率。他的龍袍破了,就讓皇后給他補一補再穿。漢文帝不僅自己穿粗布補疤衣服,還要求皇后親事蠶桑,後宮嬪妃們穿著要樸素,不得在衣裙上刺繡。真正做到與民同甘共苦。

    文帝當皇帝二十三年,沒有建宮殿,沒有修園林,沒有增添車輛儀仗。

    他帶頭實行薄葬,要求為自己從簡辦喪事,明確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漢文帝做到不擾民,不代表他治理國家無所作為,他也“有為而治”。

    (1)在處理與功臣關係上,先是給予高官厚祿,而後旁敲側擊,慢慢奪去權力。比如對周勃。避免了劉邦時誅殺功臣帶來的惡果。

    (2)在處理宗族關係上,也是有意識地壓制,不給予過大權力。

    比如誅殺呂后一族的朱虛候劉章,後來在賞賜上明顯偏低。對於惠帝的幾個偽子,也是相繼死亡,原因不明,漢文帝也不過問。

    (3)注意發掘人才

    他會親自體察民情,周亞夫就是他去軍營提拔的人才。把他提升為負責京城治安的軍事長官——中尉,後來周亞夫果然不負其望,在平定“七國叛亂”裡立了大功。

    (4)根據國情,靈活外交

    比如針對南方的南越郡,統治者趙佗,原是秦始皇派過去的官員。劉邦沒有力量降服趙佗,就採取了緩兵之計,封他為南越王。

    呂后當政時,對南越採取強硬手段,多次派兵鎮壓,可惜都被趙佗打敗。趙佗乾脆宣佈獨立,自稱南武帝,並派兵攻打長沙郡。

    劉恆執政後,下令官府修好“老趙”家鄉的祖墳,使“老趙”大為感動。他給“老趙”寫信,表示要和平解決南越問題,接著派出使者帶著詔書和禮品來到南越,趙佗很快就答應了劉恆提出的條件:

    取消帝號,恢復南越王稱號,由其依舊負責當地政務。

    劉恆不費一刀一槍解決了大問題,避免了一場戰爭。這就是政治家的魅力。

    對於北方的匈奴,劉恆根據國家當時的實際情況,採取的辦法也是“不爭”,即“和親”,將漢朝的公主嫁給匈奴王,還將內地人口遷往邊疆,既發展了當地經濟又保證了保衛邊疆的兵力補給。

    經過漢初五、六十年的發展,到文景時期,西漢封建統治基本上穩定下來,經濟有了顯著發展。出現了封建史家所謂的“文景之治”局面。

    文景二帝的無為而治,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是不是應該感謝祖父和父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汽車維修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