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大正看世界

    這個問題可以幾個方面來回答:

    (一)《水滸傳》與《三國演義》都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四大名著,其中的故事、人物幾乎家喻戶曉,加上名著的大師們的藝術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曲折,更有利於傳播。

    而歷史的真實性隨著時代變遷,其真實性也是很存疑惑,加上現代人根本對這些塵封枯燥的過去很難提起興趣,這些是專業人士研究的,離普通人很遠。《水滸傳》與《三國演義》多有意思,離普通人很近,很多形象囊括世間百態,一個波瀾壯闊大時代,無數英雄豪傑並起,就是談起話來也是十分有趣。

    (二)人生來八卦和窺探隱私的天性,別說《水滸》《三國》這些根據歷史編纂成鉅著了,就是一些富有感情曲折性的謠言都流傳甚廣,以至於國家都要對這些滿天飛謠言加一懲治。

    野史記錄了好多帝王將相的隱私和醜惡,和現在明星八卦新聞有點像,更能激起人對其嚮往,這其實就是人的另一面,醜惡的一面,對醜惡感興趣的一面。

    《三國》《水滸》更像是野史合集,又多了一層藝術大師的加工,酸甜苦辣、真假醜惡都湊齊了,名著裡的人更像是人,人物性格豐滿,而且有開掛穿越的快感,歷史上記錄的人大多數都是人的一個側面,形象被固化了,更像是一個宣傳物件,僵硬的和一個塑像一樣。

    如果是你,你會對《三國》《水滸》感興趣呢?還是對三國曆史和北宋末年農民起義感興趣呢?

    (三)不是有句名言講“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現在的人經過《三國演義》《水滸傳》小說、電視劇、動漫、電影、遊戲等的洗禮,就是你對一個人說歷史上宋江,人們想起來還是《水滸傳》裡的那個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宋押司的形象。

    而名著裡的扭曲的歷史造成的奇冤,苦主也只能自認倒黴。想一想就是離我們很近的金庸小說,不過幾十年的功夫,金大師還在世,而他的小說已經被很多人當成歷史來講和研究了,這是文學藝術的魅力。

    歷史其實在人們心中不是想象那麼重要,符合人們心中歷史故事才重要,至於真實歷史和正史還是交給真正的歷史學者來記錄研究吧!

  • 22 # Baron過得好嗎

    不是不相信,而是不得不相信。自己聽多了,看多了,也以為是真的。中國那麼多人,有多少人能看懂古文?不懂古文怎麼讀歷史?水滸傳。三國演義。這些我們所熟悉的,都是看電視劇而熟悉的。在說了,每天都有播放此類劇的衛視,能不讓耳熟嗎?每次的所見,所聞,都是電視劇的劇情,不能不讓人相信。要想最終解決問題,還得學古文,從小學英語,還不如從小學古文。那些外語還編教科書,且從小學有用嗎?為了將來嗎?可笑,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出來社會有幾個人?用英語?出國?呵呵。。需要學什麼語言,等大學,有的是時間。但古文能嗎?就因為古文太難,為了普及教育,而出現的白文。歸根到底還是,人們不懂古文。給你一本三國志,你也看不懂。還不如看電視劇。就這思想,理解歷史才怪呢。

  • 23 # 蕭十一瀾

    因為現在的人不愛讀書,不愛讀『閒書』,不愛讀不能賺錢的一切書,在購書網站看一下,各種讀書推薦榜,如三聯書店,新華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美國國家圖書館,新浪……真是多的不能再多,好書經典一堆堆,一摞摞,問題是應者寥寥,買者和讀者就更少了……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當然是好書,但不是歷史,最起碼不是深入的,全面的,或是有趣的歷史。這就像舊時的貧苦大眾,都是靠戲文學史學文化一樣,沒辦法的事情。

    一言難盡,一笑了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曹操真的把秦宜祿妻子杜氏送給關羽,關羽是否會追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