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壬卯子
-
22 # 騎驢說
岳飛很大可能依舊不得善終。
朱熹對秦檜的評語是: 秦檜之是有骨力,惜其用之錯。他是見得這一邊難成功,兼察得高宗意向亦不決為戰討計。
岳飛的悲劇主要在於:
1.南宋國力不濟,長久北伐極易導致動亂。
2.高宗本人動盪中得位,建元十餘年未得安穩,流亡中甚至被金丙嚇得喪失了生育能力,其人對於權力是有很大的依附感的。
-
23 # 縱深968
〈說岳全傳〉這本書在我的心中可以與四大名著豔美,本書讚美了岳飛的民族英雄精神,和那種封建社會不分好壞的忠君思想。在當時如果宋朝沒有秦檜,岳飛就不會殞命於三十九歲正值豪氣正盛時期,他會直搗黃龍府將長期侵犯中國的金兀朮值於死地。他為趙家天下英勇善戰,出生入死,最後確死在趙構這個昏君手裡,小人得志,禍害忠良,昏君無道,這就是中國封建統治的悲哀。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在中國歌頌了幾千年,我真為中國有一個岳飛而感到驕傲。
-
24 # 歷史評說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悲情英雄岳飛是不幸的生在了宋朝,這個極度重文抑武的朝代。如果在更加開放的漢唐時代,岳飛絕對可以收復河山。
只可惜,他遇到了一對志同道合,把國家坑到底的昏君奸相。完犢子沒有顏面見老爸的趙構,簡稱完顏構,以及秦檜,一代忠臣良將冤死在風波亭下,讓人痛徹心扉。
如果在岳飛的年代裡沒有秦檜,岳飛的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很難!
其實岳飛的悲慘結局病根還是在趙構這個人身上趙構,這個人膽子很小,可能是受了靖康之恥的影響,他對於戰爭非常恐懼,生怕被敵人俘虜,步父兄的後塵。史書上明確記載,在一次金軍進犯的時候,親愛的趙構皇帝,正在妃子身上努力,聽到敵人進攻的訊息,竟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名ed患者,年紀輕輕就有了不舉之症。
可見他的內心是多麼害怕戰爭,靖康之恥,給他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心理烙印。 所以他的內心是牴觸打仗的,但是既然敵人都已經搜山撿海捉趙構了,他發現不是他不反抗,敵人就讓他做安穩皇帝,所以他才下定決心為了自己的皇位,必須反抗。
可見他打仗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收復失地,重建家園,而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而已。這也是他一系列行為的根本出發點。 可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對那些軍人產生了濃濃的不信任感。
那就是苗劉兵變,苗劉這兩人也算是兩員大將了,由於不滿宋高宗的封賞,這兩個人發動了兵變,並且還差一點成功,宋高宗趙構還被迫退了位,要不是韓世忠等人率軍前來救駕,這個事情說不定還真成了。
這件事情對於趙構而言,形成了極大的陰影。這些武將原來是如此不可靠,趙構視這些武將為鷹犬,但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會反噬主人。從此他變得敏感,他開始限制了那些手握重兵大將。
而岳飛是個性情中人,他打仗是一把好手,他並不懂得帝王心術。眼見得不願意採取正確的軍事策略,岳飛會鬧小脾氣,最後的結果往往證明岳飛堅持的是正確的。但是這在趙構心裡就留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這個武將飛揚跋扈,竟然動不動給我這個皇帝甩臉子!
再加上岳飛這人沒有政治敏感性,他說話有時候很不注意。比如他曾經說過自己和宋太祖一樣,小小年紀就開府建牙。這個事情可是很敏感的,因為宋朝的皇帝都知道他們的這位老祖宗可是算不了什麼忠臣的。
這句話經過一些有心人的歪曲,他的意思就變味了。那就成了岳飛要學趙匡胤!趙構當時沒有說什麼,只是在心裡的小黑賬上為岳飛一默默的記上一筆。
所以,就算沒有這個秦檜,以宋高宗趙構的腹黑程度,岳飛仍然會被他當作眼中釘肉中刺除掉,這也是岳飛的悲劇所在。
-
25 # 風中一路的迷茫
真正要殺岳飛的是皇帝,秦檜只是替皇帝出手而已,其實岳飛如果夠聰明,不再提出迎回二聖。乖乖的鎮守邊關,既不主動出擊,又不讓金兵打過來,就嘛事都沒有了。
回覆列表
岳飛是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即使沒有秦檜,他的下場依舊如此,因為不是秦檜要他死,而是宋高宗趙構要他死,秦檜只不過是給趙構背了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