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楓蓮涼都
-
2 # 詩哥杜士成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每個時代文學側重點不同。以一首詩代替回答吧——《論詩》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3 # 青松2369396
古代詩人不能算多,而是千百年積累的精華,後人把這些精華收集到一起,編成唐詩宋詞等書籍,使我們瞭解得多。現代詩人也不少,傳播工具比古時多,但沒有統一成籍。這與古今的文化導向有關。
-
4 # 金星753
因為古代交通、通訊、媒體不發達,文人傳播自己的思想、感受只能靠筆墨紙硯寫下來,在有限範圍內得以傳播,而詩詞相較於小說,散文等文體,因其平仄押韻郎郎上口,短小精悍,出口成章且能譜曲成歌四處傳唱,傳播的範圍更廣更能為廣大的群眾百姓所接受,所以文人都愛寫詩詞。是歷史的機緣造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一大批詩人。現代人也寫詩,但因現代媒體眾多,且電影、電視、戲劇等載體,比之詩詞更能吸引廣大群眾的眼球,所以現代詩歌並非不好,只是欣賞的人已經不多。
-
5 # 太極權
古代詩人語言凝練,內涵豐富。“詩”者皆為感於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詩詞講究韻律、句式,需要對仗工整。尤其是格律詩,更要求頗高。現代詩多屬於較自由的體裁。古現詩都是文人騷客們因為生活的感觸【真情】而作。現代詩歌又可分為現代格律詩歌和現代風體詩歌,現代格律詩歌是以白話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最高和諧性再現生活,抒情言志的語言藝術。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枝奇葩,這祖國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我自己學習古詩詞和現代來說,可感與不可感之間。
-
6 # 江春水說
古代詩人多,那是因為那時候娛樂形式少,所以就把詩詞顯出來了。
而現在呢?娛樂形式多種多樣,誰還去看詩詞?
詩詞沒有了市場,沒有了讀者,自然寫潔詞的人也就少了。
再有一點,古代寫詩詞的詩人詞人都是達官顯貴,普通的文人很難留下自己的墨寶。
-
7 # 觀湖樓主
古代詩人多,因為文人用的是文言文,講究的是言簡意賅,遣詞造句講究信丶達丶雅,古詩是一種非常美且適合文言文表達,又易於流傳的形式。現代人使用白話文,缺乏寫古詩的文化基礎和環境,現代生活節奏比古代快,人浮躁了也寫不出非常有意境的古詩了。
-
8 # 八叔186873828
古詩詞是古人用古漢語寫成的韻律文體!古漢語有九音六調,語音豐富多彩,變化萬千,寫出的詩句琅琅上口,抑揚頓挫,節奏感強,所以受大眾歡迎!現代詩為什麼難吸引人?因為現代人講的普通話不是古漢語,是加入大量滿人胡腔的蹩腳漢語,缺少入聲!為適合現代普通話要重新定新韻配合才能寫出現代詩!並且強調平仄這陋習!寫出來的現代平仄格律詩艱澀、枯燥,怎吸引人呢?胡適早就說:現代平仄格律詩下流!近代的文化領袖也看不起現代格律詩,何況我們平民更難理解了!怎會喜歡現代平仄格律詩?自由詩更難吸引人了(西式詩)!
-
9 # 臨風若愚
現代詩人詩詞,建議你首先學習並通讀毛澤東詩詞,在毛澤東詩詞裡你能體會到偉人的情感,感悟到歷史的厚重,認識到世界的多彩,可以讓你在毛澤東的詩詞裡享受到詩詞的巨大魅力。
其他的現代詩人也是很多的,你還是先學習毛澤東詩詞為佳。一點建議,願意能幫助到你!
-
10 # 阿明1293
古代詩人是祖先根源,古代的詩意深奧和雙關語,表達到會所以我們學習祖先的智慧。而現代我們的頭腦淺表實慧,領先和快,就連字型都簡化了不少吧
-
11 # 牛鳴丶
古代詩人多,現代詩人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詩,為什麼要寫詩,人們要看歷史,總結歷史,詩是什麼?詩是語言,詩是語句的精華,詩是哲理經驗的壘結,詩是激情的表白,用詩讚美和平,讚頌美麗,讚頌情愛,讚美奉獻,讚頌公正,從歷史到今天,偉人的詩一直朗朗上口,“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欲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大文豪魯迅先生的詩,“橫眉冷對千夫所指,俯身甘為孺子牛",《金剛經》裡的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也如電,應作如是現",六祖慧能禪師,不識字卻能編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詩是哲學的經文,詩是積累的經驗,詩是悲壯的吶喊,詩是深情的呼喚,詩為情,詩為意,詩為歡,詩為哭,詩為悲,詩為喊!所以我崇拜詩人,尊敬詩人,詩情偉大,字句亦真!
-
12 # 使用者94451112674
現代,新奇的東西多了,大多數的人在追求物質與身體上的享受。精神領域空虛,缺乏了文化方面的追求和修為,甚是可惜。別說是寫詩作詞,一般的文章也是錯字別字不在少數,語句也沒啥結構,前言不搭後語。
-
13 # 使用者真一
古人一輩子專修文,當然詩人,小說家,中醫大師,命理學家等等多啦,但久而久之國則弱矣!現代人的教育文理兼學,還有外語,不是專修語文科,自然在詩文方面比不上古人。由於科技的普及,工業發達了,國家強大了,人民生活比古人富裕。
-
14 # 簡德
巜錯生》
倉頡造字後人撰,
我有慧根作詩篇。
抒情寫意敞胸襟,
後人不比古人賢。
筆下愧留名和姓,
先人之出世汗顏。
章頭少有題示意,
皆因絕句都用完。
時有鮮詞再問世,
漏網之魚我來撿。
__若谷光陰
-
15 # 深深與珍
其實,現代詩人並不少,是很多。比如,舒婷、戴望舒、海子、徐志摩等等,還有席慕容,這個我最喜歡。其實,還有位大名鼎鼎的,那就是毛主席啊,當然了還有更多。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能說出來的還是古代詩人的名字,因為說的人多,從小課本里就告訴我們了,哪怕是普通人,也能念出幾首耳熟能詳的古詩詞來,連帶著詩人名字。
而現代詩,也有,比如徐志摩《再別康橋》,舒婷《致橡樹》,海子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戴望舒《雨巷》“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位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不過,現代詩傳誦範圍並不大,所以熟知的人也就不那麼多了,而且現代詩很多比較長、字句有些刻意含蓄難懂,再加上詩人本身也沒有那麼多社會影響力,自然就顯得默默無聞了。
-
16 # 宏結岷山詩詞
說句實話,古代的詩詞文人和現代比起來算是非常少了,古代能玩詩詞的是富貴人家,達官貴人,是少數。大多數老百姓都讀不起書,更不要說寫詩填詞了。
偉大的毛澤東主席領導了中國革命成立了新中國,開始進行全民文化教育改革。
老百姓都要從小上學學習文化,古代哪個朝代全國範圍大辦公立學校?做夢去吧,沒有的事,都是私塾,有錢人家才能上學。
現代是全民文化普及,這樣就培養了老百姓,打好了詩詞文學能發展的群眾基礎,到目前為止,在民間有許多能寫詩填詞的老百姓。
可以開啟網際網路看看,詩詞滿天飛,詩人詞人多如牛毛。老中青少年,都有。每個省都有文學創作的協會,詩人作家太多太多。
-
17 # 凡人評論熱點
因為古代人寫完了,景物:月亮,植物,心情:愛情,友情。得意,失意,悲歡離合,陰晴圓缺。表達完了,現在的工業生產又沒有一點詩意。詩意詩境超越不了古人。
-
18 # 沉默的大眼金魚
這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現代詩人肯定比古代多,只不過知名詩人少或我們知道的少而已。學古詩也不必知道觀代詩人詩詞。
-
19 # 王桂蘭
因為古人的詩句是現代人學習的楷模。課本上一般都以古代的詩做樣板,教學生學習。所以,大多數人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學習就學古詩,以免自己寫詩時押韻上、對仗上、平仄上出錯。
古詩句對仗工整,平仄相稱、韻角到位,語言凝鍊,確實值得我們作為樣板學習。
現代也有很多詩人的詩韻、詩味、詩氣都很好,但人們喜歡追根尋源,這就造成人們對現代詩人瞭解上的缺失。我自己也是除了毛主席的詩詞外,幾乎沒有閱讀其他人的詩句。
-
20 # 無為5931487874
古人寄情于山水,寄情於人間滄桑,感情豐富,真正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如:納蘭性德【江城子】(詠史)
溼雲全壓數峰低。影悽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裡,沒人知。
這首詞以“詠史”,起名,卻與歷史所有詠史作品有著不同的詠歎,它抒寫的不是滄桑之感,而是兒女情長,其意突出一個“夢”字,嘆往事如夢,且依然希冀夢中的尋求。詞的第一句:“溼雲全壓數峰低”,烘托出詞人心情鬱悶壓抑的氛圍。
“影悽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幾句敘述了一個朦朧虛幻的夢境。詞中顯然瀰漫著那種情緒低落傷感的氣氛十分濃厚。然後,最後三:“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裡,沒人知”。這種“詠史”,為世人所不能接受,也自知自己的心情感受無人理解,把自己遭遇的情感隱語的表達為:“除夢裡,沒人知”詠歎,流露出詞人內心的寂寞孤獨。寫法非常細膩,情感表達深刻專一,語言凝練,內涵豐富。
可是,今天我們的各種文化思想紛繁,對詩詞的創作沒有古人制心專一。所以,紛呈的詩詞比古人少,對古典詩詞文化了解甚少。另外,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人對古詩詞鑑賞興趣不那麼濃厚,甚至有些人對現代詩詞詩人不那麼關注。
回覆列表
因為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特徵,時代向前發展,詩詞也向前發展,現在也有寫出很好的詞人,詩人只是有的沒發現,像方文山,林夕等人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