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印象嗨老頭

    跑步的時候既要考慮跑量和里程,也要控制好自己的速度。配速是指平均每公里的跑步速度,跑的太快我們的身體可能無法一時適應,也不能進行持久的有氧運動,太慢自己的感覺也不是很好,剛剛開始跑步的時候,配速普遍都不是很高,那麼我們如何逐漸提高自己的配速呢?

    1、增強自己的心肺能力

    提高自己跑步的配速最好是能夠做到勻速跑,這樣跑起來也相對輕鬆,在跑步過程中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體能不是很好的初跑者開始時節奏不宜過快

    2、增強肌肉力量

    作為一種有氧運動,跑步對臂部和腿部的力量還是有一點要求的,可以在逐步的練習中增加自己的腿部力量,也可以結合專門的肌群訓練來增強

    3、加快步頻

    合適自己的步頻才是最好的,但是較低的步頻對身體的衝擊較大,容易發生傷害,輕快的步伐則有利於我們整體身體的協調。

    4、結伴跑

    一個人跑步往往會比較孤獨,容易跑的偏快,時間長了可能會出現節奏混亂的情況,結伴而跑,能夠保持一個比較合適的節奏,尤其是舒緩跑

    5、姿勢

    有的人剛剛開始跑步的時候,並不太注意自己跑步的姿勢,養成習慣以後很難改正,可以從網上學習和模仿那些專業的運動員的跑步姿勢,對跑步整體的協調和速度調整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6、逐漸提高

    配速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隔一段時間設立新的目標,逐漸適應和提高自己的配速,而不是猛地一下子提高,於身體無益

  • 2 # 盼夏u

    有意思,一年跑500公里,平均一個月42公里,平均每天1.5公里,說啥好呢,筆者可能年齡比較大,不好意思說出來,對於7,80歲的你來說,能夠堅持也是一種精神,要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年輕一代,畢竟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把堅韌的意志與毅力傳承下去,民富國強,盡己之責。學海無涯苦作舟,堅持就是最好的方法。

  • 3 # 潿卜

    跑量太少了,一年500.就算一個月100也能跑1200.月跑量100都算少的,先提升跑量吧,年跑1000.甚至1500以上,如果想提升成績.2000+必須的

  • 4 # 河東白雲飛

    先定個目標,例如5公里,然後就科學安排配速,第一公里掌握節奏,然後每一公里配速加一點。例如,以你在跑步機上為例。第一公里配速10公里每小時,那你就每一公里梯加0.3公里每小時。速度加上去了,但由於幅度小你感覺不到。然後你就如此提高自己,等適應了這個速度,你就再加一點。不必天天跑,兩天一次。你就會很快提高的。定個目標,一點一點突破。

  • 5 # 徐標798

    首先想告訴你。跑步不要太過追求配速多快。跑步的目的是鍛鍊身體,不是去和誰比,也不要聽別人說的超越自己。身體健康最重要。

    現在告訴你,你每次都使勁跑並不能讓你跑的更快,你應該多讓自己在最舒服狀態下跑跑長的時間(也就是人們說的長距離),使自己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有氧鍛鍊。讓自己能增加耐力!這樣過一段時間你自然而然就會速度快起來!你的心肺功能也會大幅提高!

  • 6 # 有理就在聲高

    跑了一年多,且都是盡力跑的,你的配速應該不差。起碼5分30秒左右吧。如果沒有,只能說你在一成不變地堆積跑量,可以注意下方式方法。第一,突破自己的舒適區,無論是距離還是速度,想提高都有破繭而出的痛苦過程,不是透過跑量自然而然的結果。第二,提速最好的方法是變速跑訓練。可以在正常的跑步中摻加幾段衝剌跑,按短跑的節奏加速跑,開始50米,逐步增加到100米、200米,感覺可以承受2一3個200米的節奏跑之後,穩定2一4周速度應該有所提升。第三,提速的技術。跑步的速度是步頻與步幅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年的跑齡不算長,如果平時不太注意拉仲,為際止受傷建議先練步頻,可以上網查查跑步聖經姿勢跑法等書籍,習慣用前腳掌著地,使自己每個跑步動作簡潔、標準。沒有冗餘、超標的動作,儘量減少腳掌與地面接觸滯留的時間,想像雙腿跑動起來像輪子一樣向前滾功。要領小幅快步、落地即抬標準簡潔,_段時間訓練後,步頻可接近200,然後加強下力量訓練(步頻訓練時可配合呼吸訓練,有意識的腹部呼吸),然後練習送髖,提高步幅,降低步頻。我跑了兩年多,是個沒基礎的非運功達人現在配速5分以內。

  • 7 # 緣夢60後

    不知道題主的年齡有多大,一年才跑500公里是有點少。若跑步只是為了健康,那就忘掉跑量跟配速吧,重要的是堅持跑下去。跑得慢才跑得久。

  • 8 # 舒福8586

    跑步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運動,一年跑了500公里其實不算多。每週至少3天以上,每次3公里以上最為合適。而跑步的配速問題就見仁見智了。

    跑步配速因人而異,有的人每公里三分半,有的人差不多要六分鐘,根據個人體質、肺活量、年齡等有所差異。但只要長期堅持跑步,提高配速問題不大。

    我目前每次跑步3公里到5公里不等,每週4至5次,配速根據自身狀態調整。以我自己跑步的經驗來看,想要提高配速,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刻意練習極限變速跑。具體方法是:熱身後先正常配速跑步1000米,然後加速跑(60%百米速度)300米,慢跑200米,再加速跑200米,如此往復3到5組(可根據身體狀態增加或減少),最後慢跑400米,結束後放松拉伸。只要堅持2周左右,配速自然就上來了。

    上面是我個人經驗,但還是要根據自己身體狀態量力而行。堅持跑步自然是好,想要好身體更重要的是飲食和作息,戒菸少酒,適量運動,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 9 # liYim169310615

    首先,題主需增加跑量,可以選擇跑一休一或者跑二休一,每次跑步持續時間需達到40至50分鐘,才能有效減脂和提升有氧能力;其二,一週內訓練中需包含乳酸閾跑、節奏跑、間歇跑、長距離有氧慢跑等,以達成不同的訓練目的,並不是每次都要盡力跑,欲速則不達;最後,平時加入身體核心和腿部力量、跑姿訓練以提升跑步經濟性。

    完成這些系統的訓練後,配速提升水到渠成!

  • 10 # 三妖肥

    我的去年跑量將近2300公里 還覺得少呢 因為去年出去玩兒了好多次 你的500需要努力 試著給自己定個周跑量 我現在是50公里 你可以按照你的情況定個數

  • 11 # vlog大橙子

    你跑的已經很好了,體能鍛鍊到一個程度以後提升就開始不明顯了,這很正常,這時候就需要改變了,比如你可以開始負重跑等等

  • 12 # 行遠健身

    一年365天,52周,每週平均跑不到10公里,每天跑步不到1.5公里,這個跑量對於中長跑來說實在是太低了,是不是寫錯了。這個跑量比我熱身的跑量多一點,提升的空間非常、非常大。如果年跑量是5000公里,就很不錯了,可以自稱跑者。

    如果提問者只是想練1000米,或者是5000米以內的跑步,一年500公里的跑量還算是可以,如果是中長跑,現在至少要把單次跑量提高到5公里以上,最好10公里,有這個跑步基礎再提高配速,效果會更好。

    不管是跑1000米,還算中長跑,肌肉力量都是提高配速的基礎。臀、腿肌肉是最重要的肌肉。腿部股四頭肌、膕繩肌是最重要的,其次內收肌、小腿股三頭肌等肌肉也很重要。臀部的臀大肌最重要,臀中肌也很重要,鍛鍊時放在一起鍛鍊就行。

    增肌鍛鍊每週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一般45-60分鐘就可以了,臀腿、核心力量、上肢力量、胸背部等肌群都要鍛鍊,幾乎就是全身增肌,不能只練臀腿,會導致身體肌肉力量出現短板。

    深蹲鍛鍊股四頭肌和臀部,是必做動作。

    鍛鍊膕繩肌,屈腿硬拉比較好。膕繩肌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肌肉,如果膕繩肌太弱,部分跑者容易膝痛。

    小腿股三頭肌做提踵。

    鍛鍊內收肌,在深蹲時雙腳站距兩肩寬時對內收肌鍛鍊效果較好,側重鍛鍊內收肌時可以採用這種站距。單獨鍛鍊內收肌可以用夾腿器械做坐姿夾腿。

    鍛鍊整個臀部做負重臀橋。深蹲也能鍛鍊到臀部。鍛鍊臀部時要分上臀、上中臀、下臀、臀內側和外側分別進行鍛鍊,這裡就不贅述了,只接受幾個動作即可。

    鍛鍊上中臀,山羊挺身。器械高度在髖部略向下一點的位置。

    鍛鍊臀中肌,做器械髖外展。

    跑步還要鍛鍊核心力量,簡單說就是腰腹和臀部力量。可以在手機裡下載keep或腹愁者APP,選擇適合的課程。

    跑步鍛鍊有很多方法,各種健身APP都有跑步課程,相對來說要想提高中長跑肺活量和最大攝氧量,變速跑、hiit跑,尤其是法特萊克跑等鍛鍊方法更好一些。如果沒有鍛鍊基礎,這些鍛鍊方法不太適合。單次跑量至少也要有兩三公里以上才適合採用這些鍛鍊方法。keep裡有各種跑步課程,選擇適合的鍛鍊就行。

    跑前一定要充分熱身,keep裡有跑前和跑後的熱身和冷身鍛鍊課程。照著做就行。等有一定跑步基礎後再調整熱身和冷身,也可以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跑步鍛鍊方法。

    要想提高配速,可以考慮用全腳掌著地,等到有相當的鍛鍊基礎之後可以嘗試前腳掌跑步,三種腳掌著地方式沒有哪個最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還要選擇適合的跑鞋,提高膝、髖和踝關節靈活度和穩定性,避免受傷。

    要是特別喜歡跑步,建議看一下《跑步聖經》這本書,好好學習一下。

  • 13 # 往天空寫字

    跑步是鍛鍊身體的好辦法,是未來鍛鍊身體的!不是競技比賽,也不能太追求速度,必定我們是工作的,兼顧這鍛鍊身體等!

    想提高跑步成績,或提高配速的話,要先鍛鍊身體的整體協調性,心扉的功能,呼吸的感覺,除了跑步呢,要鍛鍊臂力,胸肌,腿部的力量?

    以上這些都鍛鍊好,也是基礎身體有力量了!去跑步,跑一段時間後,有加速跑400.1000米等一定要全力跑,累是累要咬牙堅持下去,讓腿部形成肌肉記憶,突破自己。

    跑步要是鍛鍊自己身體的話,就好好享受跑步的過程,特別是跑到自己極限時特別想停下來走了,這個時候差不多是極限了,要堅持跑,突破了就可以跑的更遠,也要有雙合適的跑步鞋。

    跑步前要做好熱身和準備活動,不能上來就跑,對身體損傷還是挺大的!

  • 14 # 生活園林藝術

    我們開始跑步的時間差不多,你的跑量500公里,感覺不多,我的跑量是1141公里。不知道你的配速是多少,個人感覺提高配速有幾個辦法:一是跑前充分熱身,跑後充分放鬆,動作方法可以網上學習和問身邊的高手;二是跑時要養成好的呼吸習慣,呼吸方法按照步點三吸兩呼;三是既要平均速度跑,又要堅持反覆衝刺跑;四是提高配速有個過程,每次堅持在6分配速跑就可以,偶爾可以適當拉長距離。總之,根據自己的實際,持之以恆,配速一定會提高!有一個愛好很可貴,堅持一個愛好更可貴,祝你成功!

  • 15 # 肌肉與訓練

    影響跑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長和步頻

    一、透過步長提高跑步速度:

    1、 後蹬腿技術是透過增加步長來提高跑步的速度。

    決定後蹬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蹬地的力量。2) 蹬地的速度。3) 後蹬的方向。4) 蹬伸的程度。5)蹬地的角度。

    後蹬力是向前跑進的主要動力。由於後蹬動作是以髖膝、踝三關節依次伸展的形式完成的,所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蹬地的力量越大,蹬伸動作完成得越快、越充分,身體獲得的向前的加速度也越大。

    後蹬的方向和角度對提高後蹬效果和保證跑的直線性有重要的作用。後蹬的方向正確,後蹬的角度適應,不僅能獲得更大的與跑進方向一致的支撐反作用力,還能更好地保證跑的直線性,從而提高經濟性和實效性。

    2、腿前擺技術動作對加大步長的作用

    每跑一步必然要兩腿動作密切配合。擺動正確的前擺不僅為後蹬動作的完成創造良好的條件,而且擺動的力量、方向、速度和幅度還會在慣性的作用下,直接影響後蹬的效果。

    同時,正確的前擺動作本身還為著地緩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對擺動腿前擺的要求是方向要正、速度要快、並透過積極“送髖”加大前擺力量和幅度。

    後襬階段要在腿部運動的慣性作用下透過膝關節放鬆使大、小腿充分摺疊,以達到縮小擺動半徑、加快擺動速度的目的。

    二、透過步頻提高跑步速度:

    1、提高步頻的決定因素

    步子頻率是兩腿在單位時間內交換動作的次數。步頻的快慢主要取決於神經過程的靈活性、蹬地的速度、騰空時間長短、腳著地時阻力的大小等。騰空時間是完成步長中騰空距離所用的時間,它與騰起的初速度、騰起角度和空氣作用力等因素有關。

    提高步頻需要縮短每一步中的騰空時間和支撐時間。縮短騰空時間應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減小後蹬的角度,加大後蹬時的水平分力,減小豎直分力,從而降低跑進時身體重心的騰起高度。縮短支撐時間主要是縮短著地緩衝時間。在騰空階段後期,擺動腿積極下壓動作能為縮短著地緩衝時間創造良好的條件。

    除此之外,用前腳掌積極而柔和著地,著地後踝、膝、髖關節主動彎曲緩衝,與此同時另一腿積極向前擺動,這些動作都能加快身體重心的前移速度,達到縮短著地緩衝時間的效果。

    總結就兩個字:重心

  • 16 # LV超人

    想提高配速:1.提高核心力量鍛鍊 2.呼吸方式要正確,注意心率不要過高,呼吸節奏控制好。3.聯絡變速跑,提高心肺功能。4.一年五百公里的跑量太少,每月跑量要達到80公里以上。

  • 17 # 孤獨的跑者1973

    一年500K,算下來每天不到2k。要想配速提高,要系統化訓練!每週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百分之十,持續增長,配速跑,間歇跑……此外還要練上肢力量,腿部力量,肌耐力等綜合訓練。慢慢來,跑步有很多的學問

  • 18 # 松152224533

    首先要看你的配速在什麼水平了,如果配速在4分30以內,再提高是很難的;如果5分以內,可以透過儘量快跑,再加距離的方式來提高速度;5分30秒以內,改變跑步姿勢應該有助於提高速度,如摺疊退,儘量大跨步等,如果6分左右,那就多跑跑吧。

  • 19 # 使用者56405627019

    看樣子,你是計劃參加專業比賽,那就要找專業人員進行強化訓練和指導。如果是健身,無需什麼跑法,健康才是正道。

  • 20 # 王慶偉的VLOG

    1年500公里,可能提高沒那麼快

    跑量較少的也是300公里一個月

    有些老跑,一個月500公里

    我是跑的太差了,所以新冠以後能跑就跑40天跑了500公里,我估計您要提高配速,估計一年要2000公里以上跑量必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讀書,使孩子從小養成主動讀書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