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唐驅魔師

    人心不隨容顏改,縱使人類再長壽,心智還是不會有多大改變的。到了一定的年齡得承擔一定的責任。也必然會擁有一定的智慧。因此,不用改。

  • 2 # 水煮沉浮之雲捲雲舒

    人生在世,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沒有一概而論,也沒有一成不變。俗語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說富不過三代,人生的經歷不同,感悟不同,那就有可能二十而立,或是四十而立。三十而立,只是一個判斷的標準,個人認為,在短短的幾十年,越早越好

  • 3 # 諸葛暗亮

    五十知天命應該改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大家都好理解。五十知天命是指五十了你就知道自己天花板在哪裡了,現在人壽命長,四十多五十創業的人比比皆是,因此五十不知天命,應該改為70知天命。

  • 4 # 快樂博霖媽媽

    是呀!現在這社會真是二十而立,三十不惑,八十也不能認命,看看咱們的人民偉人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還那麼艱苦的奮鬥在一線,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奮鬥呢!發奮圖強吧騷年!

  • 5 # 勇141532862

    現在有些讀完大學就25左右了,30根本立不了,除非家裡錢多支援,30歲要有車有房還要結婚生子,呵呵,應該退到40而立才對[大笑]

  • 6 # 讀書有德

    是的。每一個時代人有每一個時代命運。人類命運是歷史的產物,同樣人類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現如今,社會發展的節奏快了,社會產業也越來越高度同化了。那麼人生活壓力,競爭也更大了。社會財富階層也固化了。所以人們的社會價值觀也會發生變化,有些延遲了,有些提前了。

    但我們一直可以理解的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它的定義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它只是指的那個時間段,比如三十而立,可以理解成三十左右時間段。

    好了,這是我的理解。

  • 7 # 使用者2295387235302413

    得改改了,褚時健八十多歲了還上山種橙子,姜子牙八十三歲拜丞相,甘羅十二歲拜丞相,創業或成就根本沒有年紀的界限

  • 8 # 識途毅行者

    這個還真不用改,經常被職場雞湯催化的年齡似乎成硬傷了。說什麼二十五歲以上的女人需要養顏了,進入衰退了,說什麼三十五歲職業現象了。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來自勵自己,產生危機感,不斷學習改變自己不是更好。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靜思還是非常有道理,無論歲月如何改變,我們都能從中悟出道理而去改變自己,這就是好的傳承。文化在傳承的基礎上得以演化和改進,這就是這個偉大的時代所帶來的進步。

  • 9 # 新豐齋主

    是的。

    現在基本是

    六歲而志於學。二十而立。三十而不惑。三十五而知天命。四十而耳順。

  • 10 # 劉波43

    老祖宗的話,改不改無所謂啦,意思在就可以,人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使命,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步調一致的,心理層面至少要做到

  • 11 # WYTLs

    這個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我覺得改不改都無所謂了,雖然是時代不斷的進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也是比較應驗的了,云云眾生中,也有部份人過了天命之年才創造出人生奇蹟的,所以說五個手指都有長短,世事無絕對的,就看你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 12 # 白丁的小老頭

    很多人用這句話來衡量自己和別人,其實大錯也!這是孔子對自己修身的標準啊,就是聖人的標準,我們不是聖人,所以只能向聖人學習!

    我到四十時,讀到這句話時,正好人生到了一個轉折點,才開始悟到什麼是四十不惑,不惑的標準真的很高,就是一切的一切你都明白,人生所有的困惑都已經明白了,問問自己,困惑實在太多,浩瀚宇宙,我猶如一隻螻蟻般存在,充滿了無窮的困惑,且不說當下的安身離命,對死向何去,我是誰,依然是茫茫然,多些敬畏,放低自己,才能開始收拾起來自己的傲慢,懷著卑微的心去面對人生和一切,這時才是歲月靜好!

  • 13 # 南無心

    男人每個年齡都有標配。不是隨便改的。20弱冠、30而立、40不惑。50天命、60花甲、70古稀、80耄耋(mao die)、100期頤。108茶壽。

  • 14 # 小李9261

    是要改改了,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也有四十歲就吵著要退休養老的拆遷戶,也有八九十還在努力奮鬥的大富豪。現在社會變化越來越快,人生大起大落早不是啥新聞了。

  • 15 # 半農山人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這些是基於古代人生命長度和醫療程度有限以及戰亂等其他諸方面原因所導致。

    從後面幾句話就可以看出,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九耄耋。從七十古來稀就可以看出古代能活到七十歲的人少之又少,實為稀有。所以才有了前面的而立不惑知天命之說。以人活七十為限,到了四五十,自然而然就可以看見剩下生命的長度。

    如今:因為物質,醫療,科學等各方面原因,人類平均壽命都大大大於封建時代。對於這些,個人覺得沒必要更改。而立、不惑、知天命之說是生存基數積累之說,亦是我先民之智慧。

  • 16 # 王力偉講國學易經

    古人講:十歲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百歲人仙。有一定的人生哲理走向規律,提醒警戒要把握人生陰陽節律以及生命週期,遵循天時地利人和,自然自由。

  • 17 # 若木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孔子講的並不單單於年齡與事業的關係,而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我們先來看看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中的第4章。說的是“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這是孔子對於自己在3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

    對古人來講,由於社會形態導致並非現今社會,必定要達到一番成就。古人這時候最看中的個人修養。由個人修養而產生的聲望值。這些是孔子說出這樣話的基礎。

    依我看來,三十而立,就是說到三十的時候我們應該到達人生境界的初級階段了,對人生有大致的規劃,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四十歲四十不惑,隨著年齡增加,閱歷豐富,對於個人修養的境界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之前或者有看不通透的都慢慢的想清楚明白了。五十時候可以通達天命,看透了生命的本質,進而往天人合一的境界上再進一步。六十,七十時候基本已經通靈,可以俯瞰生命的軌跡。

    在這裡,個人覺得年齡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確數,而是代表的人生某個階段而已。只不過,社會發展至今,我們把孔子的這段話嫁接到事業上,就顯得有些背離本意啦。

    所以說,是不用改年齡的。

  • 18 # 灝川文化

    時代變化萬千,早已不是三十而立了!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而立之年大不同!當然不惑和知天命更加不能以統一標準來衡量

  • 19 # 書畫教師三和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耳,七十而從心所欲。

    孔子在十五歲的時候才有學習志向,孔子在十五歲之前肯定是個快樂的兒童,不用天天寫各種作業和上不完的補習班。

    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想,該乾點什麼事情了,應該明確事業的方向了。

    孔子到了四十歲,已經非常成熟了,不會被任何事情所迷惑了,想騙我不好使,想誘惑我不上你的當。

    五十歲的時候把一切事情都看透了,看人看事一看一個準,比現在的CT看的還透徹。

    六十歲的時候,耳朵都順了,寵辱不驚,你拍我的馬屁,你捧我,你瞧不起我,罵我,說我壞話。統統沒當回事,你幹你事,我做我的事兒。

    七十歲從心所欲,這麼大歲數了,我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按六十退休的話,都退十年了。

    孔子孔聖人的儒家思想,不但國人尊崇,而且影響到國外,儒家講究和諧,儒家講的和諧是什麼?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說,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才是一個和諧的世界。自己都沒做好你有什權利去管別人。都把自己做好了,這個世界就和平了,沒戰爭了。甚至警察都不用了。

  • 20 # 北京東方紅古建門窗

    古人的話大多都是泛指,三十而立並不是一定是三十歲,可以是三十一,三十二都可以,這裡面所說的指的是人都必須經歷的三個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怎樣面對早晚會離婚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