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章仁寬

    我們太落後,尤其沒有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戰略思想和先進的戰術指揮,哪怕你的艦船比日本還先進,但我們還是輸了,這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

  • 2 # 何真81931510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絕大部分時間還是有著充足自信心的(部分時期已到了天朝上國自居的階段),崇洋媚外只是一小撮人的階段性意識。原因在於晚清當時生產組織形式、生產要素等經濟上的落後,以及一系列包括政體、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發展滯後了,讓當時的一部分人產生了不自信感,再加上去了國外,見識到了資本主義的相對繁華,便衍生了偏激的、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的認識。

  • 3 # 貓布貓語

    留學生崇洋媚外,也許這和中國經歷了長期的閉關鎖國有很大關係,我們一起先來看看當時那條喪權辱國的條約與留學息息相關的內容;

     

    【庚子賠款留學計劃】

     

    1900年8月,八國聯軍佔領北京。1901年,李鴻章與各國列強簽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條約”中有一款歸定,清廷得向十四個侵略國賠償白銀四億伍千萬兩。這就所謂的“庚子賠款”。

     

    1908年,美國國會透過法案,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 將賠償額從24,448,778.81美元降至13,655,492.69美元(外加利息)。中國政府同意用這筆錢向美國派遣學生,並在華盛頓設立中國教育使團辦事處負責管理。因此,這項法案被稱為庚子賠款-獎學金計劃。

     

    經過這一時期同美方的協商,清政府決定:同意從1909年開始,每年派遣合格的一定數目的中國留學生赴美國各大專學校深造。在退款的4年中,每年至少派100名學生留美,第5年開始少派50人,直至退款使用完畢為止。在第一個接受美國高等教育的中國人、香山人容閎的推波助瀾下, 1872—1875年,清政府選派了10~16歲的幼童共120名,分4批送到美國留學。

     

    這些走出國門之外的留學生,學習到西方發達國家先進技術,也很好成為了中國與西方國家溝通的一個橋樑,為洋務運動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張之洞掀起的晚清赴日留學潮】

     

    甲午戰敗,張之洞意識到清兵的落後,在1898年,張之洞《勸學篇》中,他說:「出洋一年,勝於讀四書五年」,對出洋留學做出了充分肯定。而在1901年的《江楚會奏變法三折》中,他明確力主學習日本。他認為,作為東亞國家的日本,已經改良了西方經驗;學習日本,最適合中國國情。而且日本路費便宜,文字相近。

    1898年,日本駐華使臣矢野文雄函請中國派200名中學生赴日本各學堂學習,並允支援經費。清廷經張之洞會商後,選派兩湖聰穎子弟:湖北100名,湖南50名;赴日本學習武備、格致、農、工、商諸學,揭開了兩湖大批派遣留日學生的序幕。

    之後,留日學生日逐年增多,日益成風。各級地方政府響應清廷號召,紛紛派遣學生赴日留學;一些中產家庭,也爭相自費送子女赴日。他希望日本留學生透過學習日本的先進,從思想和軍事上改變中國的困境。

     

    導致留學生崇洋媚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一方面和中國經歷了長期的閉關鎖國有關係,留學風潮打破了中國一直以來閉關自守的局面,為中國留學之後的教育開闢了新的道路。

    2, 回國後留學生的新思潮對於國內學生的影響深遠,至今為止,中國近現代一大批傑出的學者、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都產生於這些賡美留學生中。

    3,晚清政府幹預有很大關係,以及當時美國政府對於扶持中國留學政策的積極支援,以及後續日本留學寬鬆的政策。

  • 4 # 手機使用者55025536855

    晚清腐敗嗎?我覺得不算最腐敗。慈禧還敢向萬國宣戰,打敗了是力量不行,最起碼還有血性!香港澳門租出去百年後的今天還能收回來,總比近代很多地方或被吞併或被佔去強多了。大清雖亡,存在時比某些時候強多了

  • 5 # 豪森林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因為落後導致的民族自卑心理,迄今都沒有完全擺脫。

    晚清知識界對西方的看法經歷了截然相反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傲,看不起西方,認為西方不過憑藉奇技淫巧僥倖獲勝,只要我們內修文德,教化萬民,必然四海賓服。奈何被現實無情地打了好幾次臉,簽了無數屈辱條約。最大的打擊是甲午戰爭,西方人我們畢竟不熟悉,小日本可是我們的鄰居,一向是小弟,多數時候乖巧聽話,朝貢孝敬唯恐落於人後,結果人家學了幾年西方也把我們揍得滿地找牙。

    自信心都垮了,先是制度不自信,改制度,進而文化不自信,改文化,甚至不少人想拋棄所有傳統文化,連中國字都不想要了,直接採用拉丁文。當年宋美齡逮著機會就說英文,哪怕蔣介石在旁邊根本聽不懂。

    近些年國力提升,自信心提高一些,但有些人還是跪習慣了,站不起來;有人相反,極度自傲,我個人覺得過度自傲也是自卑的變相反應。真正的自信是理性平和,用平視的態度與西方交流。

  • 6 # 咿呀嘿123

    現實是最有說服力的,朝廷把打成狗,再按過去的做法那自然沒希望

    日本有過類似經歷,日本被殖民者侵略過,但隨後日本開始維新,成為強國,之後開始侵略中國

    同樣是維新,中國被是維新派被鎮壓、兒皇帝被弄死,個人權力比民族利益重要

  • 7 # 興華愛華2

    這話說的不對啊!北洋水師管帶都是從國外學習回來的,幹起仗來沒有猶豫不決,跪地求和,打的那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絕對是民族英雄。

  • 8 # 淮涉之水

    漢奸文化也是文化,只不過是糟粕文化,漢奸文化根植於我們民族的深處,每當外敵強悍時,漢奸們透過各種方式迎合敵人自己從中漁利,俗話說有奶便是娘!沒有奶也認爹的,也是如此大有人在,我就遇到過不少,它們出於對現在生活的不滿與病態的性格,即便沒有得到敵人的利益,也主動認敵為爹。

  • 9 # 李華春65436873

    悟——慧眼見正義——獨立之精神——善

    知——心眼看民主——自由之思想——信

    醒——肉眼察平等——財產之利益——美

    當感謝慈禧太后當時鬼使神差之狂妄自大,為徹底清除戊戌變法之“西方流毒”而正式向11個國家釋出宣戰詔書並組織清軍與義和團攻打這些國家的大使館,進而引發庚年戰事,才有後來的庚款留學與現代大學之情境,才有民族醒悟之機會!

  • 10 # 豈有此理乎

    晚清腐敗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這跟學生崇洋媚外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當時的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和勾心鬥角及民心渙散。還有就是奸臣擋道,前方打仗,後方窩裡鬥,爭功買好,自保實力。從康熙到乾隆,往下數就開始走下坡路,後宮女人和宦官開始攪和,爭權奪利。魯迅說,一代不如一代。八國聯軍進北京就一萬多人,慈禧逃跑,有些老百姓充當嚮導,就這樣,映映大國,人口四億多,被只有的一萬多人的聯軍所打敗。戰敗國就得向戰勝國賠償,就得簽訂不平等條約給戰勝國。

  • 11 # 博山惜古

    賤骨頭一直都還在一些國人身上長著,試目以待那天我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也不乏這些人的存在,僅希望這些賤骨頭在國家決策部門越少越好!

  • 12 # 雷神007

    是因為慈禧太后!腐敗,當時從國外進口不少裝備,太平天國的時候,國外就有鐵甲艦了,而我們還是木頭的,到後來,北洋水師不敢出來,被打的全軍覆沒,

  • 13 # 巴士底獄3

    自私無責導致,慈禧也不願意把自己的錢土地送人,無奈手下除貪汙,啥能耐沒得,慈禧叫天不應入地無門,只能賠款割地。指望她拿著寶劍角鬥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 14 # Xiao胖2

    顯然不是,清朝已經到了暮年。風雨搖擺,隨時都會垮臺。人民已經失去了對統治者的信心。而且歐洲列強在中國土地打砸搶燒,分享各種在中國的利益,完全沒有把清朝放在眼裡。一個如此懦弱的朝代,如此落後的朝代,是不會有前途的。留學生是的的確確去到國外,深深的學習到了先進文化,拓展了自己的眼界。自己國家與歐洲國家的的確存在巨大的差距,是喜歡先進文化,而並非崇洋媚外,許多在洋務運動留外的人都回來為國家做貢獻了,譬如詹天佑。所以清朝簽訂屈辱協議根本原因是自身太弱,無力對外,這才是最主要的,沒有那個統治者願意看到自己的朝代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對不起列祖列宗。

  • 15 # 山頭上的石頭

    崇洋媚外是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政治體制,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不自信而產生的。甚至有的人對自己的民族基因都產生動搖,要求女大學生嫁給外國人,引進外國人來華居住。

  • 16 # DR引物

    西方列強利用先進的科技和軍事侵略瓜分清朝中國,中國人沒有崇拜,只有仇恨。

    新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人的謙虛好學的品質,對西方先進的科技,管理,人文,經濟等羨慕到崇拜,以至於一些人產生西方一切都是最好的崇洋媚外思想。

    如今,全球疫情爆發,衰落的西方文明,虛偽的民主,病痛中掙扎的人民,犯罪頻發的西方社會,讓西方人都開始羨慕中國的平安、穩定、幸福、自由民主。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二十一世紀註定是中國人的世紀。

  • 17 # 弘範三界

    的確是崇洋媚外,但不一定是主要原因

    但是因為時政的需要,也就是說時代的原因,崇洋媚外被高舉推崇了

  • 18 # 血染戰旗紅

    中國的某些人有崇洋媚外思想可以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鴉片戰爭的失敗,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器不如人”,“技不如人”,也就是說我們的裝備和技術不如西方。於是,一些中國人開始“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可後來我們在甲午戰爭中又失敗了。上一回的失敗可以說是“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可這回卻不能這麼說了。北洋水師的軍艦並不比日本聯合艦隊的軍艦差,清軍裝備的洋槍洋炮也不比日軍的洋槍洋炮差,可為什麼還是失敗了?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制不如人”,也就是說我們的制度比人家落後。日本的明治維新,不僅僅是引進西方的槍炮和技術,還系統的引進了西方的制度、思想、理論等等,所以日本很快就富國強兵,並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我們。於是,一些中國人開始尋求改變中國製度,於是有了百日維新,有了孫中山等人領導的革命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更是將中國推進了災難的深淵。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割地、賠款,一次又一次的喪權辱國,一些人悲觀的認為,我們中國不但是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制不如人,甚至文不如人、人不如人。他們主張放棄中國的一切,全面學習西方,全面西化;主張中國人與西方人通婚,以改善中國人的人種。在當時“救亡壓倒一切”的情況下,有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現在早已不是“救亡壓倒一切”的時候了,可有些人崇洋媚外的思想依舊嚴重。在這些人眼裡,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對的。中國之所以還存在,中國之所以還在進步,就是學習了西方的結果。中國之所以還有問題,就是因為學習西方不徹底,沒有把西方的制度和價值觀照搬過來。政府提出的深化改革,在他們眼裡成了全盤西化的代名詞。在這些人心裡,形成了新的“兩個凡是”觀:凡是符合西方標準的,尤其是符合美國標準的,都是正確的、進步的、文明的;凡是不符合西方標準的,尤其是不符合美國標準的,都是錯誤的、落後的、野蠻的。中國要做的,就是要把西方的一切照搬過來。幸好這類人不是太多,也沒辦法、沒能力主導中國的發展,要不然我們就麻煩了——看看烏克蘭

  • 19 # 秋實5273

    這其中有兩種人,兩個原因。一種是總看外面的月亮圓,崇洋媚外天生的媚骨,一種是看不慣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去謀求治國之道,當然也有很多入鄉隨俗落地生根的,這些人中有的沒有忘本,在戰爭年代為祖國捐錢捐物,有人回國參加抗戰不畏犧牲,因為他們知道這裡才是他們的根。當然也有一部分認賊作父,有奶就是孃的,它們寧可跪著生,也不站著死,象這種沒有自尊的垃圾就讓它們在腐池裡自生自滅吧,不要被人拋棄了才看見家鄉的月亮圓,我們的國家從軟弱走向了強大,從發展邁向了繁榮,這是我們勤勞的人民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一切愛國人士愛國華僑無私的奉獻,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兒別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陽光總在風雨後,無論你在那裡都要有一顆我的中國心。

  • 20 # 開玩笑nba

    崇洋媚外沒毛病,學生是對的,學後要知道報效祖國,說的透徹點,咱是一家人,在外學了能耐,要為老祖,咱這個家發揚光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女兒每次回孃家都不帶東西,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