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歸璞道人

    歐書太講究範本,亦步亦趨,唯帖是宗,不偏不倚;也正因此,歐派書家都不善行書,僵化有餘,靈動不足,毫無生氣。連歐陽詢自己都寫不好楷書,參看其《千字文》就知其不擅行書,毫無飄逸靈動之感,真是物極必返呀!

  • 22 # 成253838728

    邢曉鵬老師的書法初看還是不錯,不過仔細品,覺得還是缺少火候,如同武術舞臺上的表演者,武術套路玩的花裡胡哨。但是,較起真來,才知道缺少一種功夫。邢曉鵬老師的字,其實也是差一種書法的“功夫”。

  • 23 # 毛桂雲47

    荊老師書法《臨江仙》,屬於行草書。應肯定其筆法較流暢,書寫節湊感較強,章法佈局較合理。只是要注意一幅作品中不要過多出現連筆和細線條。要有絲斷意連的感覺。要注意行筆力度,要放的開,不要拘謹。要有吸引眼球的字眼。

    看得出作品還缺乏古人書法意味,源自近代書家。要寫好草書,建議學習《書譜》懷素《自敘帖》和張旭的草書等。當然,師古不泥,道法自然,在此基礎上容於自已的元素,開創出具有個性的書法藝術之路。

    題主已具備較好書法基礎,堅持不懈的練習,虛心學習交流借鑑,取長補短,廣學博攬,就一定能夠寫得一手漂亮的行草書來。

    淺識供參考!

  • 24 # E之筆

    荊霄鵬老師《臨江仙》這幅作品猛一看挺不錯,有抑有揚,有收有放,用筆熟練。然而,就是不痛快,有點艱澀、彆扭。這很有點像開自動擋的汽車體驗,由於操作不熟練,往往總是要麼向前竄,要麼突然又止住了,一顛一顛的,搞得人忐忑不安,其實就是不流暢,更談不上飆車的酣暢淋漓了。

    荊霄鵬《臨江仙》區域性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幅字雷同現象很嚴重,比如作品中的“看”、“風”、“酒”,幾乎在一條線上,並且,都有一個映帶,無論是角度,還是粗細、長短,都過於雷同,讓人頓生索然無味之感。再一個就是,書寫者過於理性,過於拘謹,好似古代“小腳女人”動作始終放不開,不敢突破已有的平衡,只是停留在四平八穩的狀態,通篇也基本看不到精彩的筆畫,而且,字與字之間缺少關聯,好像是一個個封閉的孤島。

    荊霄鵬《臨江仙》區域性

    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了下酒閒談的資源。《臨江仙》表現的應該是高遠的人生境界,非凡的藝術格調,而荊霄鵬老師的書作中,似乎連影子也找不到。

    什麼是酣暢淋漓,我舉例說明。毛澤東的草書,凌厲霸氣,飄逸雄強,無論用筆還是結體,都表現出大家風範,這就是酣暢淋漓。你看他的字縱橫捭闔,大開大合,奔放無羈,總是不斷在打亂已有的秩序,但很快又會歸於平整,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就是說,一切不曾預料的結果都有其必然之理,只需淡然接受,進而洞悉世間百態。

    毛澤東書法作品區域性

    我之前文章也表示過對中國傳統書法傳承的擔心。其一是忽略了對傳統技法的繼承,把書法當作造型藝術,表現的是“黑白肌理”和行為藝術,如廣受詬病的亂書、醜書、吼書、射書、鼻孔書之類;其二是培訓班的授課方式,只是教學技法,而缺乏高品位的審美薰陶,尤其是教學方式日趨商業化、程式化。

  • 25 # 雲墨世界_

    應該說這幅書法很有功夫,行筆流暢,墨跡濃淡有致,黑白相間有均,章法也好!體現出老練成府,看上去還是蠻舒暢的;當然,人無完人,書無止境……在整個留白黑白方面還可以進一步突出;筆劃也還能再進一步差異;字的重心傾斜很一般,欠缺跌拓起伏,黑白空隙很平淡;屬章草例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手機支援北斗導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