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麼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25
回覆列表
  • 1 # 冉冉媽媽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與想法,有時大人處理不當,會給孩子誤以為,大人拉偏架,不疼自己,疼弟弟,那麼什麼情況下大人需要介入。什麼情況下只需要觀察呢?

    記得鄰居家有兩個寶貝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小女兒大,大人疼女兒,再加上女兒要強,一次一次的打鬧中大人明顯偏向女兒。兒子說話了,你們就疼姐姐,每次都拉偏架,其實大人不是不疼兒子,是怕兒子手重打到女兒,可是說女兒呢,女兒又不聽。大人後來放手了,並給他們立下規律,你們打架可以,但是有一點誰先哭,我們打誰,其實每次都是兒子讓著女兒,有一次男孩生氣了,正真的對女孩動手了,從哪以後女孩再也不挑釁了,知道自己佔不了上風

  • 2 # 靈犀呀咿呀

    我和我姐姐就是從小打到大的,我最討厭我爸媽說:“你怎麼又欺負你姐?”因為,每次只要我們倆一發生爭執,我姐就哭,她這一哭就是被欺負了的意思!那我自然就成為被批評的那個!

    所以,我真的認為,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給他們獨自處理問題的環境和條件,在保障孩子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努力做到別干預!

  • 3 # 暖心秋媽

    手足之間發生衝突了,有些情況必須要介入,比如下面的情況:

    一、涉及安全問題的打鬧。

    在我家裡,我是帶著自己的侄子一起住的。因此,我家也相當於是二孩家庭。因為他們兩個都是男孩子,他們會有爭吵。但是他們吵了以後會很快就和好。

    記得有一次,哥哥和弟弟在家裡玩丟籃球。本來家裡就比較窄小,他們居然玩丟籃球遊戲,很容易會造成傷害。那會兒我正在廚房下廚,沒看見他們玩籃球,所以沒有及時制止。可是幾分鐘以後,我就聽到弟弟哇哇大哭。原來是哥哥用力過猛把球砸到弟弟的臉上,以至於砸腫的面部。因此涉及安全隱患的問題應該及時制止。

    二、年齡之間相差大的取笑。

    我家的哥哥和弟弟兩個人年齡相差五歲,所以很多時候哥哥覺得弟弟學習技能學不好,他會會笑小的笨,學不會。我弟弟本來就沒有到那個年齡階段,所以對於佔先笑我是回制止的,但是在這裡的時候我不會這間鏡子,哥哥這樣說,我會告訴他:“弟弟的年齡還沒有到那個階段,所以他只一會兒是學不成的,等到他長大或者是他多練習了以後,他會像你一樣可以做好。但是現在請你在他沒做好的時候教他,而不是笑他,你笑他而不是教他,所以他也做不好啊。

  • 4 # 諾言的微笑

    我媽到現在還在說,小時候,我經常欺負我姐。如果我把我姐惹惱了,她就要打我,我就會哭著去告狀,說姐打我。這時我媽就會問清楚是怎麼回事,然後說我“活該,自己要去惹事。”我就只有哭哭算了。

    所以手足之間的衝突,只要沒有打得不可開交,家長就只需觀察就可以了。

  • 5 # 堯媽成長記

    怎樣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相信這是很多二寶家庭要面對的問題!

    二寶家庭矛盾多,但孩子之前一般不會有大的問題,經常是上一秒爭搶,下一秒又和好,家長要平和心態,善用方法!

    不在在倆寶爭吵的時候,一味地批評大寶,認為大的就應該要讓著小的;也不要在孩子們爭吵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一頓批評!

    做一個善於傾聽的家長,這在二寶家庭裡非常的重要!

  • 6 # 小王子愛上狐狸

    這個是二胎家庭經常會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兄弟姐妹之間發生矛盾,家長要掌握好度,這個度到底如何把握才算有分寸,不會傷害任何一個孩子。

    我和妹妹從小打打鬧鬧,爸爸媽媽為此也是傷透了腦筋。我特別不喜歡的就是,無論何時何地,總是要求姐姐一定要讓著妹妹。小時候每當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有時候甚至會想:如果我是妹妹呢?是不是也會要求姐姐讓我?在我看來,父母親最不應該插手的,就是孩子之間的小矛盾。你偏袒誰,另外一個心裡都會不舒服。其實這些小事,你不參與,孩子自己也能化解。

    除非是有安全隱患,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身體或者心理,這種必須要家長介入的情況。事實上,這樣的情況真的是少之又少。你就靜靜地在一邊去瞧著,孩子之間的矛盾根本都不算什麼。是家長過分擔憂,什麼事都想插上一腳,反而讓孩子心中更加不快。

  • 7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隨著二胎政策逐步放開,二寶家庭越來越多。父母都希望大寶愛二寶,構建完美和諧小家庭,但是,事實總是和現實有所差距,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手足衝突也會逐漸“升級”,父母如何從中進行調節,做好“和事佬”呢?

    如果是因為爭論誰玩玩具或是誰先玩遊戲之類的小問題而導致分歧的話,父母不要急著介入,而要退居二線靜觀其變。將主動權完全地交給大寶,讓他實行管理的主動權,學會如何正確處理與二寶之間的關係。父母可在一旁進行引導,但不能越俎代庖,孩子的問題還是由他們自己處理比較好。

    如果牽涉到原則性問題,兩個孩子因為爭吵動手,或是大寶欺負小寶的話,那就需要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父母要把兩個人分開,就觀察到的事因進行分析,明晰雙方的對錯,然後得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論。家庭總要設定相應家規,才能良性運轉,和諧的二寶關係也講有助於他們健康成長。

  • 8 # 笑容悠然

    面對二胎政策的放開,有二孩的家庭變得越來越多,家長們開始苦惱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時候我們的長輩會非常奇怪,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個孩子,父母根本就沒有苦惱過他們的教育問題,都是自由的長大。

    雖然現在的時代不同了,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卻仍然是正確的:

    手足之間的相處,要父母要儘可能的放手。孩子們之間,只要不發生威脅到生命安全的矛盾衝突,家長就不要去介入。兩歲以下的孩子與大寶寶相處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旁邊觀察保護,並且引導大寶寶如何小寶寶相處。

  • 9 # 妞妞媽媽

    手足之間發生衝突,一般情況都不需要介入,當然要看鬧成什麼樣了,孩子的年齡多大?如果僅僅是三歲前的孩子,即使打鬧,應該都不會有多厲害,畢竟孩子的力量還比較小。

    如果是學齡期的孩子,使用鋒利的剪刀、小刀等可能造成傷害的工具,一定要及時制止,而且要把這些工具收走。

    如果孩子情緒失控,做出過激行為,也應該把二個人分開,以免發生過激的行為。這個需要家長根據孩子平時的行為來判斷。

    總之,對於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家長儘量讓他們自己解決,不偏向任何一方,在他們情緒穩定後,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彼此的想法和看法。手足之間有什麼不能解決的?

  • 10 # 源源和皮皮媽咪

    我家小寶還小,才幾個月,所以現在還沒有發生過手足之間的衝突。不過我有時候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等小的長大了,兩個孩子肯定會發生矛盾的,那時我應該怎麼處理呢?

    我想我不會過多的參與他們之間的事情,希望他們自己處理好,給他們機會學會如何好好相處。除非他們要求我出面幫忙解決,那我會先讓他們每個人都述說一遍所發生的事情,站在公平的角度幫他們分析問題。同時,問問他們覺得應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我認為手足之間鬧矛盾,甚至打架都是很正常,父母在保證孩子都安全的前提條件下不需要過多的做裁判。

  • 11 # 如玥之珩

    個人感覺,手足之間發生衝突了,大人還是謹慎介入的好,畢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大的那個打小的一下,你心裡難過,捱打的是大的那個,你心裡就好受了?

    所以吧,如果兩娃發生衝突了,作為家長,不妨以“看熱鬧”的態度,看看自己的一雙娃兒,如何處理自己的事情,在衝突中的表現如何,最能展現出孩子的情商,家長不僅要看,還要記住孩子在衝突過程中的表現,等孩子衝突結束了,再靜下心裡,和他們一一掰扯掰扯,好的方面要表揚,不好的方面,要提醒他們改正。

    當然,家長要嚴密監控事態發展,不能以放手的名義,由著孩子自己打鬧,而導致不可預見的後果。

  • 12 # 丁媽親子時光

    手足之間適當的打鬧,不但可以促進感情,同時也能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衝突。

    手足之間發生衝突了,一般情況不需要介入,只需要觀察即可,但是這些情況需要介入,使用危險物品,例如像棍棒、石頭等;出現打人、咬人、扯頭髮等傷害性行為;出現言語暴力,傷害對方的感情,這些情況都需要家長的介入。

  • 13 #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孩子發生爭執吵鬧在所難免。

     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會有更多的家庭擁有兩個孩子。準備要二寶之前,關於如何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首先就需要家長好好學習才能教育孩子們和諧相處。其次,對於孩子之間的爭執,父母在聽孩子講的時候,不要急著責罵或給建議,也不要把孩子教訓一頓,甚至把孩子打一頓,或是要孩子互說“對不起”就了事結束,這樣其實完全沒有處理到事情。孩子們爭執這幾乎是每個非獨生子女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寶覺得二寶搶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3歲到6歲的孩子還處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在這種時候,建議父母不要過分去要求大寶遷就二寶。甚至可以安排大寶和媽媽一起抱著妹二寶,以增加大寶與二寶的互動。

    每一位明智的父母,都應正確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矛盾,並且教會他們正確處理矛盾的方法,使孩子們更好的享受同胞之情。

  • 14 # 家有二寶歡樂多

    我們家目前還只有一個孩子,但是我自己是姐妹兩個,就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以後假如要二胎,手足之家有什麼衝突,絕對不會跟我媽那般不分青紅皂白就訓老大,凡事讓老大讓著老二。一般情況下,他們的紛爭最好不要插手,除非他們向你求救或者發生激烈的肢體動作,才會去介入,但也會讓他們把事情交代清楚,搞清楚孰是孰非後再做決定。

  • 15 # 薇育兒

    我是獨生女,目前也只有一個寶寶,沒遇到過手足之間的衝突。但我覺得這跟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發生衝突的情況也差不多吧!

    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無非是爭搶玩具或爸媽的愛。爭搶玩具的話,強調“誰先拿到誰先玩”。定好原則之後,父母儘量別插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如果打鬧得太厲害,有可能出現危險,或者某個孩子總是處於劣勢,父母就要干預一下了。

    如果孩子總感覺爸媽愛自己不如兄弟姐妹,因而發生衝突,父母就要好好反思了。

  • 16 # 親子時光TT

    孩子們在一起玩,有衝突是很正常的。每個人的性格,經驗,體會等都不一樣。一般情況下,對稍微大一些如七八歲的孩子來說,有了基本的判斷力,還是講道理的,讓他們自行解決,無疑會鍛鍊他們遇到事情,解決問題的能力,僵持不下的時候,家長再介入。那介入後,怎麼辦呢?讓他們自行商定一個可行性解決辦法。

    小一點的話,也需要多觀察,瞭解孩子的需求。能自己解決的,家長做甩手掌櫃就可以了。動起手來的時候,家長就要發揮權威作用。

  • 17 # 果凍媽媽醬

    我覺得兩個孩子如果發生嚴重的肢體衝突的時候,才需要大人介入。否則真的不用過早的干預。

    孩子們之間的摩擦在所難免,小打小鬧都是正常的。大人在這時候不要急於去主持公道,很多情況下孩子自己就解決問題了,不需要大人的摻和。大人過早的干預反而讓本來可以在孩子之間解決的問題變得複雜化。

    我覺得孩子之間發生的問題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家長不要過於緊張,很多時候孩子都會自己處理好關係的。除非孩子們發生了嚴重的肢體衝突,比如說打起來了,而且很嚴重,那麼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出手干預了。先把孩子們拉開,再跟他們講道理解決矛盾。

  • 18 # zebaparenting

    手足之間的相處,是孩子在人際關係的第一次接觸.唯有放手讓手足之間增進互動,才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多的人際相處.不管是友好的或是衝突的,爸媽要減少當孩子之間的法官與裁判,也就是不能只要有人哭了、叫了、吵了、告狀了,就立刻去介入中,判斷誰對誰錯、要誰去道歉,甚至只要又有衝突了,就一起責罰.畢竟,孩子不會討厭爸媽,卻會討厭手足.

    也就是說,讓搶玩具的孩子,練習其他能借到玩具的方法,像是「詢問」、「輪流」、「交換」等方式,比說他錯,然後逼他還回去來得重要.讓愛告狀與愛哭的孩子,練習直接跟對方反應「這是我的東西,請你還我.」、「你不可以打我喔,如果你打我了,我要告訴媽媽.」,比幫他處理事情來得重要.

    放手觀察,的確是孩子練習人際相處的第一步.但是還是有些衝突的發生,是需要爸媽的介入的.

    1. 孩子衝突之下有情緒了.

    2. 孩子之間發生打人或傷害人的行為.

    3. 孩子之間說出罵人與刺激人的言語時.

    畢竟,手足之間發生衝突與糾紛是絕對會的,但是因為衝突與糾紛而做出傷害人(生理與心理)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當發生以上的三件事情時,我們絕對要立刻制止這些行為,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之後,告訴他們可以有情緒,但是不能夠因為生氣而做出這些事情.然後,最重要的是,要教導孩子可以怎麼繼續溝通下去.

    因為,手足之間最要緊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如何一起繼續地玩下去.然後讓他們能夠成為真正未來能互相扶持的良性關係.

    --

    澤爸(魏瑋志),工程師,專業親子教育講師,親子專欄作家。《轉念:從命令式吼叫到親密陪伴》一書作者.

  • 19 # 小獸媽媽

    手足之間發生衝突幾乎天天都在發生,但是我們家裡面是兩個女孩,所以我們家的衝突不會很激烈。

    我們家老大是在愛和自由的幼兒園成長起來的,所以在很多時候他們可以自己來解決問題,如果發生了一些問題,他們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的話,老大就會來找我,讓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我們老大心裡能量很強大,她在幼兒園的時候也經常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她可能比我更有經驗,知道如何妥善處理。

  • 20 # 豆媽親子營

    多孩子家庭父母需要面對孩子之間的衝突處理,這是很正常的。在生活中,兩個孩子之間起衝突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只要是不涉及安全性的問題,我覺得都不需要太多地介入。偶爾的小打小鬧,互相爭搶一會兩人就又好了。父母如果凡事都介入的話,不能做到關係的平衡,反而更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漫畫裡的衣服怎麼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