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筆端煙雨
-
22 # 關山聽風
湖南湘西南地區農村的春節座席很講究,從大年初二至十五就比較特殊,是一種打破中國民間傳統的長幼有序的席次,也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不同桌子講究不同
農村吃飯的桌子有三種。
第一種是廚房火塘邊的長條桌,用來招待一兩個客人,而且是最親客人,座位比較固定。條桌兩端為分別人主人和主婦的座位,兩邊為客人與其他家庭成員的座位,客人的座位要面對火塘背對門窗。這種桌子是家庭日常吃飯的主要地方,客人多時一般不用此種桌子。
第二種是圓桌子,此種桌子沒有城市人家那麼講究,農村認為圓桌是圓的,不必講規矩,也沒有面對門為上座之說,主要是看家裡來的主要客人座哪裡,哪裡就是主賓席,其他們圍著主賓隨意而坐。我家鄉農村圓桌用得比較少,他們往往不太適應,認為用此桌待客不正規。
第三種是八仙桌,這是我家鄉農村最正式的宴席,用得比較普遍,座次的安排也是最講究的。八仙桌置於堂屋內的神龕前,有的一座堂屋內放二到三張八仙座,神龕前的為主桌,其他的為次席,置於堂屋中間的兩邊。
這裡以主桌為例,其它座席大同小異,要稍隨意一些。八仙桌的席次講究,以面對神龕來分,上面兩上座位為上座,也稱“正頭”,然後分別是左上和左下,右上和右下,再就是下座兩個座位,共八個席位。一般上座是右為主人位,左為客人位。主人的定位要看客人來自何處,如果客人是外村的,那主人就包括本村人。比方說,客人來了四位外村的人,本村也有四位,那麼從上座到下座,左邊為外村客人,右邊為本村人,以長幼為序,分別從上坐往下坐。如果都是本村人,那就以血緣親疏來確定主和客之分。陪客座位的講究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主人自親作陪,主人坐上坐右邊座位,另一種是主人委託其他人陪客,不管主人在不在,受委託的人坐右上位。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
這兩天因是自家人在一起吃飯,祖父母坐上首,其次是父母,兄弟姐妹妯娌之間,有的依序而坐,有的隨便坐。如果人多時,分席坐,男的一座,女的一座,按長幼排序依次而坐。
正月初二至十五
按家鄉的習俗,正月對嫁出去女兒很尊重,從而把這種尊重表現在女婿和外甥身上。入席就坐的座次比較特殊,女婿和外甥要名正言順地坐上座。
女婿包括了家族內的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時要坐上座。如果家族內的女婿比較多時,一般按結婚的次序排座。三年內結婚的稱為“新郎客”,滿三年的稱之為“嬌客”,“新郎客”席位要排在“嬌客”之前。在“新郎客”之中,誰結婚最晚,誰排在前面,“嬌客”按出嫁女的年齡順序排,大的排前面,小的排後面。由此,女婿又岳父母家所在的村寨稱為:“神龕底下的客人”。
外甥也包括了外甥女,也包括了家族內的外甥外甥女,他們到外公外婆舅舅家拜年時要坐上座。外甥坐首座就簡單多了,誰年齡最少誰坐上座,然後按從小到大排列。由此,舅舅家所在的村寨稱外甥為“外甥大爺”。
如此安排,那外公和舅舅坐哪裡?外公坐右上,舅舅坐右下,如果舅舅多,那隻能坐下首座位。接待女婿亦如此。
-
23 # 淮陽區天道酬勤老趙
在我們這裡風俗習慣是這樣的,舉個例子女婿去孃家走親戚,家裡有老人的老人做北面,東面做比自己大,自己坐西面,南面坐一個接菜的小弟,是這樣落坐的。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規矩不一樣的。
回覆列表
這要看來的什麼客人?是男主人這邊的親戚還是女主人這邊的親戚,一般按九族五服圖的親疏程度進行安排,如果是男主人有好事,一般是男主人事業有成或喬遷新居,那麼南方媽媽那邊的直系最高長輩排第一位(輩分最大);如果是女主人有好事,一般是女主生孩子或孩子結婚嫁娶,那麼女方家的外公外婆排第一位。那麼排第一位的那位做哪裡呢?這要分坐席是在室外還是室內,如是室內,一般按正廳右上席的左手為最大位,右手次之,再就是上席的對面席,之後就是左右席,每個席位均遵從左大右小的規矩入座。如果是在室外,一般以附近河流流向做參考,來水方向為上席,去水方向為下席。如果附近沒有河流,那麼就以臺縫做參考,這對縫坐叫劍席,不對縫叫前席。不管室內室外、有河無河,臺縫絕不可對著上席。我說的一般是客家人的規矩,其他地方或許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