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OFFbb
-
22 # 男幼師老虎哥哥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首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
23 # 晚蝶
打小的時候管用,長大更叛逆,最好的方法是讚美法,每天找到他那怕一點點的進步,你都及時讚美鼓勵認可,相信會越來越好
-
24 # DIO爺妙妙屋
我個人認為,“打”幾乎算是教育孩子的下下策。
誠然,常言道“棍棒底下出孝子”,打確實是一種簡單粗暴又威懾力十足的方法。高效,解氣,這就是很多人選擇用打來教育孩子的原因。
首先,我們忽略了一個根本上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對這件事的想法。我們打孩子,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想要透過打這一行為來教育孩子,讓他明白自己做錯了。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印象更深的則是他們做了這件事會捱打,而非自己做的事有什麼地方是錯的。有的人看到這裡可能就會問我,捱打不就意味著自己這件事做錯了麼?其實不是。我們打個比方,小孩子半夜躲在被窩裡玩遊戲,被家長髮現,不由分說就是一耳光,打完之後沒收走人,這事就算過去了。家長或許覺得自己已經給孩子示了警,但其實孩子只會覺得自己以後玩遊戲要更加小心,不能讓父母發現,因為他在這次教育中,除了一頓打以外什麼也沒有接收到,這樣不會讓他明白這樣做對自己學業以及身體的害處。
打一頓不聽,那麼連打帶罵或者打完以後再講道理怎麼樣?第一種情況,我們先回憶一下自己教訓孩子時的心理狀態,人在氣頭上的時候,思維基本是亂的,打人的時候能說出來的,基本都是些沒用的氣話,除了加劇孩子的驚懼與憤怒之外,沒別的用。第二種情況的話,孩子剛剛被你胖揍一頓,沒在那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就不錯了,哪裡還能指望他聽得進去你的教育呢。況且打孩子本來也會傷害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誰也不會喜歡一個總是打自己的人嘛,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所以,雖然把孩子打了一頓之後,自己氣也出了,孩子暫時也老實了,這方法似乎還挺過癮,但其實很難根治孩子的問題。尤其有些孩子可能還會叛逆,那樣你越打他就越不聽你的。
綜上,我認為,儘可能地不要去打孩子,因為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笨法。
想讓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是要和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也就是講道理、談心。當你和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你既可以把他在這件事中存在的問題告訴他,又可以接收到孩子的反饋,你可以知道他在這件事上是怎麼想的,這可以極大地促進你們雙方之間的瞭解和感情。而且,比起捱揍,孩子們肯定還是更能接受好言相勸。這種辦法雖然既麻煩又困難,但一旦溝通成功,達到的效果絕對不是揍一頓能比的。
如果孩子拒絕溝通,你跟他講道理他就煩,那就要先從改善自己與孩子的關係入手了。畢竟,經常捱揍,對父母的負面印象不會少。我認為父母要想和孩子處理好關係,最好要把孩子擺在一個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去對待。雖然他是自己生養的,但仍然要去尊重他,就像我們不希望自己老了以後就被兒女視作廢物一樣,孩子肯定也不會喜歡做父母的附屬品和所有物。地位一旦平等,雙方的交流也會通暢很多,對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會簡單很多。不要輕易打孩子,耐心地聽他講話,和他聊天(儘管話題可能很幼稚),多抽點時間陪陪他,關係很快就會搞好的。
順帶一提,請儘量不要用“聽話”來要求與約束孩子,因為有些事情他們可能也有自己的道理,我們也難免會存在自己的問題。如果孩子沒做錯又捱了頓揍,受委屈不說還可能會記恨父母,這種結果誰也不會喜歡。所以我認為我們還得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一下問題,這可以促進你對孩子的瞭解,孩子也會覺得父母通情達理,從而更容易接受你對他的教育。
-
25 # 香梨有毒
打沒用了,真的。我之前開過三年的託管,現在的小孩子比我們那個時候成熟的早一些了。反正我第一個手機是高中用生活費省下來買的二手機,現在小孩子好小就有手機了,接觸各種資訊都比我們那個時候早。所以早熟一些,懂得也多一些,你跟他們講道理是能講的清的。我帶了三年的孩子真的都好聽話的一個個。後來因為政策原因沒開了真有點捨不得。我的建議小孩子犯錯了不要啥都不管抽一頓,跟他講為什麼讓他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次不犯,應該比你打完一頓他還不知道哪裡錯了好一些。
回覆列表
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從小被打的孩子,成年後心理創傷有多大
晚上聽見樓下的父母在打孩子,大概是考試成績不理想。只聽見小男孩無比絕望地乾嚎,哭得撕心裂肺。
這種情況以前並未留心,但有了孩子之後,卻忍不住想多聽一會兒。
樓下住的一家三口,印象中那對夫婦戴著眼鏡總是很斯文有禮的樣子。女的買菜回來會很和氣地打招呼,男的會一個人躲在樓道里很兇地抽菸。
小男孩胖嘟嘟的,每次見了我都很熱情地叫我“阿姨”。可就是這樣看起來品性純良的三口之家也逃脫不了“打孩子”的命運。
後來在小區花園裡玩,看到一個小朋友正被媽媽教訓,正好樓下的小男孩也在場,於是跟他聊起被打的事情。
我問他,“你爸媽打你麼?”我以為他會有所顧忌,但沒想到他很大方地說,“打啊!”
“他們拿什麼打你?”
“衣架!鐵的衣架死命地打!”
“打你哪裡?”
“全身都打。”
“你被打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
“恨不得拿刀殺了他們。”我心裡咯噔一下,趕快掉轉話題。
“那他們不打你的時候,是不是也很愛他們啊?”
“是啊,特別是他們帶我看電影的時候。”
……
突然感覺心裡很難過,這樣的聊天我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了,我們的孩子是這麼的天真善良,哪怕一次次被傷害,卻仍願意相信父母,選擇去愛!
希望他的父母不要打走這個孩子的純真的善良。
“打孩子”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是很正常的事,特別是小男孩,撒謊了,作業沒寫了,或者考試沒考好了……小時候調皮搗蛋被打兩下很正常。
況且自古以來“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時候被打長大了就好了。——大部分的人都是這麼想的吧!但是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然,並沒有!
中國很多小時候被父母暴力對待過的孩子,成年後往往是看起來很正常,但心裡卻隱藏著你無法想象的創傷。
我身邊熟悉的一個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1歲被寄養在別人家,2歲被送到幼兒園。
3歲被爸爸一腳從家門口飛踢到房間,撞到牆上昏死過去半天。
5歲因為玩樹葉被爸爸說成是撿垃圾的小孩,一輩子沒出息
7歲因為放學沒及時趕回來給爸爸熱飯,被帶到野外倒吊起來暴打。
10歲因為爸爸自己在單位沒評上先進,就被追到學校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打。
至於撕書撕作業本都是家常便飯,平時只要爸爸情緒上來,手裡有什麼就拿什麼打,筷子、癢癢撓、溼毛巾、小板凳……總之每天都有新“驚喜”,且不分場合,不問緣由,直到打累為止。
到了14歲,被打時知道反抗了,於是拎著鞋子跑出去,第一次離家出走就是四十多天。白天在街上晃,晚上睡網咖,一夜之間就學會了抽菸喝酒混社會。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得這麼詳細,因為這個人就是我的老公。
可就是這麼個“問題少年”在我們認識的當初,已經完全是一枚陽光帥氣的有為青年模樣,身體上的傷痕已經退卻,至於心理上,只要他不說就沒有人知道他是被從小打大的。
我第一次到他家看到那個和氣的老人,幾乎懷疑他的故事是不是都是杜撰的。因為真的沒有辦法把故事中殘忍對孩子施暴的爸爸,跟眼前那個慈祥和藹的老人對上號。
事實上,他小時候不僅在身體上飽受疼痛,他爸爸在精神虐待也是一把好手。
如果十年不跟孩子說話只能算是一種冷暴力的話,那張口就來的“蠢貨”、“笨蛋”、“怎麼生出你這麼個東西,不知道像誰!”、“你這種貨色一輩子沒出息!”等語言暴力也是駕輕就熟。
但是這一切掩蓋在外表之下問題,直到結婚之後才慢慢暴露出來。
1、做事有嚴重的拖延症
小時候生病,父母從來不會及時帶他去醫院,直到咳血了才引起察覺。現在他生病也是儘量扛,實在扛不過去再說。
2、拼命壓抑內心的正當慾望
旱冰鞋、畫板、磁帶……這些小時候的正當需求都以“家裡窮”不給買。可其實他家裡遠比一般同學條件好。所以他現在對於任何物質上的需求也會拼命壓抑,送他一點點小禮物都能開心很久,像一個嚴重缺乏玩具的孩子。
3、嚴重的不自信
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肯定,現在還是表現得很不自信,特別是在需要做重大決擇的時候總是遊移不定。
4、跟上級的關係很緊張
跟爸爸的關係一直不好,跟領導的關係也不能融洽,一心想挑戰權威,但卻又缺乏自信。
5、很容易相信別人,一旦受到傷害便全盤否定
像一隻孤獨的刺蝟,雖然很渴望溫情卻又渾身帶刺令人無法靠近。可以交朋友,但很難交心。
6、妒忌心重,缺乏安全感
哪怕三歲的兒子說一句:“壞爸爸!我不要你了!”都受不了,要跟兒子據理力爭很久。
孩子在一個家庭之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和尊重,勢必要另尋發洩的方式。他選擇的方式就是遠遠地離開家。
但即便是離家這麼多年,他的爸爸也從來沒給他打過一個電話。他打電話過去,那邊也是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
關於以往被打的經歷,他的父母則以“不記得了!”或者“打是為你好!”這樣輕描淡寫地理由就一筆代過了。一如小時候一樣,連個傾聽和申訴的機會都未曾給他。
他自己平時很省,捨不得吃喝,但只要一有了好東西,便第一時間想到父母。工作生活上的壓力從來不會告訴父母,但一有什麼喜訊,便會立即向父母報喜。
我知道,這麼多年他一直渴望著親情,渴望著被父母認可。
然,並沒有!
即便是現在他已經為人夫為人父,還是一次又一次被父母把尊嚴踩在腳下。
就像猴子試驗中那組被虐待的小孩子,雖然靠近“媽媽”會受到驚嚇和傷害,但還是忍不住地一次次想去尋求安慰。
他的心裡創傷面的陰影面積到底有多大,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從小到大,那個創傷一直都在,從未減少。
最可怕的是,他雖然忿忿地說,絕對不會打孩子。但另一方面,在內心裡卻也認可父母的做法,覺得孩子從小就得“上規矩”。
只要有人跟他抱怨孩子哪裡不好,他就會非常暴躁。會馬上“教訓”孩子,要求兒子立刻改正。這也嚴重影響到我們之間的夫妻和家庭關係。
知乎上有個提問說“中國很多小時候被暴力對待的孩子,為什麼成年後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我想告訴題主,那些小時候被打被冷暴力過的孩子,成年後也許看起來很開朗樂觀,孰不知他們都已經被換了一副心腸,再也沒辦法做回那個天真快樂的自己,一輩子都將活在自我否定的陰影裡。
都說天下沒有不疼愛孩子的父母,但天下也沒有隨隨便便就不知感恩的孩子。只是一場拳腳,打散了父子親情,一番譏諷毀了一個原本單純美好的家庭。
如果你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變成這樣,那就請記住,無論當時自己有多麼生氣,也請放下高高舉起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