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韻嘯
-
2 # 棲鴻看紅樓
就是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好作品來。
“國家不幸”,並不是寫出好詩的唯一條件。只是借用這件大不幸,來說明個人和國家的巨大不幸,會給詩人的心靈帶來巨大的觸動,從而產生寫好作品的條件。
在經歷了滄桑之後,感情與心靈有了實在真切的觸動,寫詩就言之有物了。
這句話不是讓你,為了寫詩而故意製造“不幸”與“滄桑”。這種行為,詩人稱之為“為賦新詞強說愁”,是很幼稚的。
-
3 # 老武小侃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這兩句詩出自清代詩人趙翼的詩作《題遺山詩》。
意思是說,國家處於內戰外亂、破爛不堪的時代是非常不幸的,但是這樣的時代對於詩人來說,卻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激情,更能開啟他們的胸懷,從而寫出流傳千古、經久不衰的詩句。
全詩:
題遺山詩
清:趙翼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
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這首《題遺山詩》是清代“性靈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趙翼為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的詩集所作的題詩。
元好問,金末元初大學者,在金朝時,他為官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在金被元滅亡以後,他拒絕為元效勞,氣節感人,雖然經歷了改朝換代朝的淒涼,但卻留下千古傳誦的不朽篇章。
作者正是有基於此,才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佳典名句。而詩的尾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點出了文學創作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辯證關係,讀來慷慨激昂,讓人浮想聯翩。
不是嗎?
我們回望大唐盛世,詩聖杜甫遭遇安史之亂,他目睹了廣大老百姓們的顛沛流離,深切感受到了國破家亡的悲慘之命運。用他那充滿悲憤的筆刻畫了一幅幅欲哭無淚的悽慘畫面,發出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千古名句,此時的我們都彷彿親身穿越回了那個時代,傾聽杜甫的奔走呼號。
時光流轉到了堪敗羸弱的南宋,靖康之恥籠罩在全華人民頭上,久久無法北伐復國成功,大詩人陸游憂國憂民,病倒於床,仍然是不忘國事,寫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自勉,直至告別人世之時,也給兒子與我們世人留下了“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絕筆。
幾千年的滄海桑田,雖然我們無法親睹見證古往的歷史變遷,也沒有像杜甫、陸游以及元好問等古代文學家們體驗過兵荒馬亂的悽慘,但仍然可以透過他們留下的文字去品味欣賞,這就是趙翼的這句經典所述“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的精神核心。
我想,對於今天的我們,誰也不希望“詩家幸”,我們寧願寫不出一字半句,即使甘願默默無聞,也要期盼我們的世界和平安詳,祝願我們的國家長治久安,祝福我們百姓幸福安康!
-
4 # 東方傑士
"國家不幸詩家興",這種觀點肯定了文壇上詩的繁榮景象,但是不全面,不科學。需要指出,詩人大部分是不上戰場的文人,不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但是,他們並不都是風花雪月,吃喝玩樂,四處觀光。而是一腔熱血,憂國憂民,用豪邁詩句表現出愛國激情。例如,曹植就發出"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豪言。再如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顛沛流離,陷入艱難困苦之中,但是他時刻心繫國家,憂國憂民,慨嘆"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而當"劍南忽傳收薊北"時,他激動不已,"初聞涕淚滿衣裳",是多麼高興啊。陸游更是一位愛國詩人,即使到了臨死時,他也不忘國家興亡,諄諄告誡兒子"王室 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李清照儘管是女流之輩,同樣愛國,她讚歎霸王喋血江邊"不肯過江東"的英雄氣概。類似於以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必贅述。詩人們深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詩言志,詩代表了他們的心聲。相信沒有哪個詩人會為國家動亂高興,只是沒有能力去參與制止戰爭而已。所以,那種"國危詩興"的說法是片面的,脫離了現實生活,只看到了局部,沒有看到事情的實質,是在用障眼法迷惑大眾,我們不能認可。
2".賦到滄桑句便工",此論與看待詩及詩人的片面觀點雷同,仍然是不顧客觀事實,妄下結論,不值一駁。如果這樣看問題,只能起到譁眾取寵、擾亂視聽的作用。應該糾正這種觀點,還詩壇一片新天。
-
5 # 太古水月
每當朝代更替,總有無數家園毀於戰火,無數人民流離失所,士大夫階層更添黍離之悲,亡國之嘆,這些情緒訴諸文字,自然就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國事飄零的滄桑,從內心噴薄而出便是好詩。可是誰都希望國家太平,人民安康。於個人際遇,老杜寫過‘文章憎命達’,可是讀書人誰不希望飛黃騰達呢?文章只是末途,為國家建功立業才是無數士子的終極夢想。
-
6 # 半世飛仙
出自清代詩人趙翼的題遺山詩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
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這句詩的意思是感慨元好問啊。
元好問有詩“骨肉他鄉各異縣,衣冠今日是何年。”之句。
元好問是金國遺民,國仇家恨,莫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痛,而趙翼身處滿清統治之下。雖然不敢言。
而題元遺山之詩亦是將心中感情發洩而已。
-
7 # 夢遊ads
這句詩的意思是:國家不幸的時候就是詩人幸運的時候,描寫的文風帶了滄桑意味的時候,文句自然而然就公正了。就是說家國事歷歷在目,心中胸懷激盪,筆下自然就會有出彩的文章,大抵是與窮而後工一個道理。
-
8 # 巷囗的那隻貓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偉大的詩人,他們讚美大自然、謳歌勞動者,他們蔑視權貴、無慮安危,成為時代的標杆和楷模。後人學習他們的精神,並激勵自己在各種苦難中砥礪前行。清代一位詩人有一首最經典的詩,曾經讓無數人感動!
題遺山詩
清代:趙翼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
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趙翼是清代文學家,字雲崧,號甌北,乾隆年間進士。他長於史學,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他從小孤苦伶仃,15歲就開始掙錢養育弟弟妹妹。當了秀才後依然教書養家,考取舉人後做了幕府,境況終於有所好轉。這期間他努力學習,詩文水平也大進,終於成為清代著名的學者。
詩的題目為《題遺山詩》,這是趙翼為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的詩文集做的題詩。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曾經歷金、元易代之變,所以詩人說,“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元好問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大學者,他的詩集集兩朝文獻於一體,雖然經歷了浩劫,卻有幸儲存。
元好問在金為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朝滅亡後,他入元不仕,無損大節。詩人引用伯夷、叔齊的典故,雖然元好問沒有采薇而食,但他的氣節堪比古人。接下來詩人又嘆息朝代更替的淒涼,多次引用典故說明,同時又用“悲夜火、泣秋風”來抒發亡國之輩。最後詩人引申開來,吟誦出最經典的兩句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雖然詩人是題元好問的詩集,但慷慨激昂的兩句話卻讓人聯想很多。
時針倒轉到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是經歷了即將亡國之痛,他悲憤地高歌,“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嘆息眾人皆醉我獨醒,卻無法力挽狂瀾。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國家的強盛,卻遭到無數的猜忌和多少次的排擠。不過幸運的是讀者可以讀到他的《離騷》,銘記那段沉重的往事。
時光再次倒流到盛唐時代,杜甫經歷了安史之亂,見證了百姓們的流離失所,也和大多數普通平民一樣,感受國破家亡、無處安身的悲慘命運。詩人用他充滿悲情的如椽巨筆描繪了一幅幅垂淚無言的畫面,讓後人每每讀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都會被拉回到時空隧道的另一端,聆聽詩聖的大聲疾呼。
人生苦短,世事滄桑,我們雖然不能親眼見證所有的歷史變遷,也無法像古代詩人那樣親身經歷那些朝代更替的淒涼,但依然可以感同身受,就是因為趙翼的這兩句經典,“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也許讀者又會想到李煜、李清照、陸游、辛棄疾等等,他們並不想享受“詩家幸”的待遇,卻寧願默默無聞,只為國家安定祥和,百姓幸福安康。
-
9 # 柳雲剪
如果你熟讀唐詩,而且知道詩作和詩人當時所處的國家、人文、個人等等背景的話,這句話就不難理解了。不朽的詩作都是含血作品!很多名篇都飽含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經歷;“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痛苦。如此深刻的領悟,作品也就應運而生了…
-
10 # 湖畔悠悠心
所謂“國家不幸”即天災人禍(自然災害、動亂、戰爭等)國家的不幸必然危及個人和每一個家庭。詩人的生活當然也會受到牽連。
清初歸莊在《吳餘常詩稿序》中雲:
太史公言:“《詩》三百篇,大抵皆聖賢發憤之作。”……。故自古詩人之傳者,率多逐臣騷客,不遇於世之士。吾以為一身之遭逢,其小者也,蓋亦視國家之運焉。詩家前稱七子,後稱杜陵,後世無其倫比。使七子不當建安之多難,杜陵不遭天寶以後之亂,……未必其能寄託深遠,感動人心,使讀者流連不已如此也。然則士雖才,必小不幸而身處阨窮,大不幸而際危亂之世,然後其詩乃工也。
在歸莊看來,詩人個人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更可貴的是能把國家民族和自身的榮辱聯絡起來,為國家民族的利益奔走呼喊。真實反映時代生活的詩作,才能引起思想情懷的共同激盪,從而成為不朽之作。
苦難是筆財富。經歷了人生的苦難,寫出的詩文,由於是真情實感,所以才感人至深。
中國有“詩窮而後工”的說法。“窮”不是說生活貧窮,更主要的是走投無路——“窮途末路”,便會“發憤著書”,屈原、司馬遷是這樣,李白和杜甫都是這樣。正因為有了“安史之亂”這個唐帝國的大不幸,李杜都有著坎坷的人生經歷。他們的詩作不只是反映個人的命運,更是關注國家命運才使李杜的詩作大放光芒。
總之,詩作源於生活。是社會現實成就了詩人。所以陸游說:“天恐文人未盡才,常使零落在蒿萊”。只有經歷了社會離亂的愁苦才會寫出感人的傳世之作。
-
11 # W溫桂林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這句詩出自清代趙翼所作的七言詩《題遺山詩》,是趙翼為金末元初的文學家元好問的詩集作的題詩。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這句詩想表達的意思:當一個國家經歷戰亂時,詩人們目睹這種種不幸和滄桑,激發了滿腔的悲憤和豪情,這更能開啟詩人的襟懷,從而寫下千秋不朽的詩句。縱觀上下五千年,越是在國家滿目瘡痍的時候,詩人們寫下的詩歌越是字字珠璣,慷慨激昂。如屈原的《離騷》,《天問》;杜甫的詩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等等。都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之情懷,成為千古流芳的佳作
-
12 # 舞花風
詩人,是特具敏感神經的富情感動物,尤其是具有飽滿家國情懷的詩人。“國家有不幸”,會觸及詩人鬱積的情感閘門,奔湧噴薄而出;這時的詩人,激情最飽滿、想象最豐富、思維最敏銳,思想最深刻,所以往往能出好的作品,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至於“賦到滄桑句便工”就露出教人“刻意”的馬腳了,我所不取。
-
13 # 1399362371沙漠一草
是指特別艱難的環境下,詩人更由衷心感概世事變化無常,於是感由心來,情由真出,意說就比較深刻、自然、水到渠成。
-
14 # 詩林尋夢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我不贊同這種說法。
我不是作家、詩人,熱愛文學是我的初衷。一個喜歡舞文弄墨的人,每一個文字都會流露出他”她”的特性,有感而發吧!
是否一嗚驚人,傳承千古佳話,那得看寫作人本身文學功底。
-
15 # 沙漠一舟2000
謝謝邀請,悲憤出詩人,古來有之,留下的詩篇至今傳誦,這種代表人物如杜甫、辛棄疾、岳飛等,現代當屬毛澤東了。他們把滿腔激情揮灑在詩歌裡,抒發心中的感情,他們把眼光投向國家,投向人民,因此留下的詩詞激情四溢,光彩照人,成為千古絕唱。偉人對詩詞的創作僅僅三個字”詩言志,”一語概括,沒有對國家的真誠熱愛,沒有對山河破碎的心疾如焚,沒有對人民眾生的孜孜關切,沒有對明天輝煌的堅定遙望,寫不了充滿血,充滿愛的詩篇。那種風花吟月,無病呻吟的詩詞與這些愛國詩人的詩詞境界和影響永遠是無法比較的。
-
16 # 馬和勝
語言是文學藝術的表達工具,文學藝術是人民大眾生活的再現,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那個不是為本朝本代的官方和民間代言服務。
在社會發生重大事件和災難面前,輿論往往是衝在第一線的,同時也會產生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和詩詞歌賦,這是歷史的必然,正如清代詩人趙翼所寫詩文中的一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沒有人民群眾的生活,就沒有文學藝術的發展,多少大家的名言絕句不是在大風大浪裡提煉出來的,抗日戰爭中華民族的八年之苦,造就了今天多少戰爭題材的電視劇,電影和文學作品,又產生了多少憂國憂民的文學大家,宋代大詩人李清照在國家存亡之時,為了懷念心中的英雄吟詩感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國家多災多難的時候,也許我們無可奈何,無力喚醒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只有文學,只有詩人,投筆從戎才能使人民從夢中驚醒。
-
17 # 本色依然742
感謝悟空邀請,這兩句詩出自清代趙翼的“題遺山詩”.原詩是這樣的: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無官未害餐周慄,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指:國家和人民遭難,,詩人才會有素材,而且感情才會激昂亢奮,詩歌是激情的產物,如果一直是安定的生活,詩興是會被消磨掉,必須在極度的憤怒,極端的情感下,才會有極好的詩詞。
當然,文人學者除了才華,還要有文人本身的生活經歷,文人生活滄桑,句子中的感情就會飽滿真摯,這就是賦到滄桑句便工!
-
18 # 竹香書一
記得這是一首詩裡的句子。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國家處在內憂外患的時候詩人應當秉持自己對國家民族的信仰,用筆桿子作為武器號召民眾團結起來抵制和戰勝一切憂患。
-
19 # 大廚A666
國家與民族的災難,讓人民歷盡不幸與滄桑,進而讓詩人由感而發,而這種出自心底深處的靈魂呼喚,萬是最讓人震撼與感動的。所以每逢國難必出大文豪,屈原,杜甫,辛棄疾,李清照,魯迅等都是傑出代表,他們的靈魂作品感染力不是詞繰華麗無病呻吟的作品所能比的,都是千古吟頌之名作。
-
20 # 菩薩亦喜歡實在的人
大家好!
這兩句表達的意思是:國家遭遇磨難,詩人經歷風雨,創作靈感才會激昂亢奮。詩人才華橫溢,亦要歷盡生活艱辛,感恩生活,這樣創作的詩篇就會有感情飽滿真摯的詩句。
當下全華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各行各業都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頑強抗爭,特別是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向您致敬!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全華人民!和諧社會,新時代的詩人更有感恩生活的經歷和信念,更應以飽滿的激情創作出謳歌太平盛世的壯麗詩篇!
歷盡生活艱辛,感謝生活給予!
回覆列表
國事不幸,帶出多少悲傷離愁,詩人引句和採文靈感廣闊,創詩作詞正當時。(這不希望呀)我小解,如有誤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