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天下趙一之鷹擊長空

    因為劉關張三人在此劇中是比較重要的角色,出場也比較多,作者也比較偏重於他們,對他們的描述比較正面,所以即使三打一,也是推崇的

  • 22 # 閫外男

    小時候爺爺家掛著一幅《三英戰呂布》的年畫,那時候也很納悶三個打一個算什麼三英,呂布才是真英雄。長大了才逐漸明白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為什麼要用“破關兵三英戰呂布”這樣的標題,為什麼劉關張在這裡被稱為是“三英”。

    事先說明下面所有的分析都是依據《三國演義》來的,“三英戰呂布”本來就跟正史無關。

    1.《三國演義》作者的個人成分是很多的。

    且不說曹操的形象不咋地,同樣在小說裡意圖篡漢的董卓那簡直寫的就是曹操的前身。第五回和前幾回《三國演義》都著重描寫了董卓一方是如何殘暴不仁、欺君罔上,是典型的的不仁、不義、不忠的反派角色;而董卓對立面的諸侯聯軍(這時候小說認為都沒篡漢的心)就是小說裡的正義之師。

    △那麼很明顯,呂布在這裡再厲害,就算一打十也是個反派角色,劉關張再不行,人家也是正面人物。

    2.《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的。

    《三國演義》本身就是一本以劉備為中心的小說,第一回講的就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讀過的人能明顯的感覺到羅貫中(毛宗崗父子更甚)擁劉反曹、輕視東吳的思想。劉備是劉皇叔,而曹操就是曹賊,劉備一心匡扶漢室,而曹操一直想竊國。不僅如此,在《三國演義》中,還神話了諸葛亮的智慧,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和劉備的仁厚。而為了凸顯蜀漢人物,《三國演義》甚至醜化了好一部分人,如周瑜器小被諸葛亮活生生氣死。

    △結合其他實際我們可以得出:《三國演義》的文字描寫是很偏愛劉關張的,甚至不吝篇幅、不吝溢美之詞。而《三國演義》裡的劉關張跟呂布一戰,自然也不是為的名聲。

    3.《三國演義》裡的打仗在於將與將之間的直接對決。

    在《三國演義》裡的打仗描述裡,武將單挑往往是重頭戲,武將單挑的勝敗往往能夠決定戰事的走向。“三英戰呂布”的前面說的就是關羽溫酒斬華雄,斬完華雄是什麼情況?

    卻說華雄手下敗軍,報上關來。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董卓。卓急聚李儒、呂布等商議。儒曰:“今失了上將華雄,賊勢浩大。袁紹為盟主,紹叔袁隗,現為太傅;倘或裡應外合,深為不便,可先除之。”

    不難看出,關羽單挑打贏了華雄,這一仗就直接贏了。

    4.“三英戰呂布”前是啥情況?

    呂布已經是成名天下,基本公認的天下一人勇武。在第五回第一次交鋒裡就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把王匡跟他帶的兵直接殺崩,讓各路諸侯感嘆:“呂布英雄,無人可敵。”接下來刺死穆順,砍斷武安國手腕,三兩回合就把公孫瓚打跑。

    “出關搦戰誰敢當?諸侯膽裂心惶惶。”

    可以說,如果沒有後來張飛出來“抖擻精神,酣戰呂布”,按照《三國演義》的寫法,諸侯聯軍肯定是崩了。

    再看看劉關張這邊,劉備是有心抱負於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除了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都未得到各路諸侯的認可(之前大部分人都瞧不起劉關張)。而且即使關羽已經顯了本事,以袁術為代表的世家大族依然看不起劉關張。

    △這麼一對比,等於是啥,寂寂無名之輩站出來挑戰天下第一,挽救諸侯聯軍。

    所以說,面對天下無敵的呂布,周圍的其他人已經退縮的情況下,當時沒有任何名氣的劉關張三人,敢於挺身而出,並擊敗了呂布,這就是他們被稱為“三英”的基礎。

    再加上《三國演義》裡的劉關張(尤其是劉備)是心繫漢室的道德榜樣。“心繫蒼生是大仁,挺身而出是大勇,匡扶漢室是大忠,奮而擊賊是大義。”他們懷著大仁、大義、大忠、大勇之心去打呂布,自然稱得上“三英”,至於三個打一個,在天下大義的“真英雄”面前,也就是少了一些勇武罷了。

  • 23 # 天涯過客3547

    這個問題要看你如何理解。所謂的“三英戰呂布”是人們對劉關張的喜愛,當然在多數人的心裡,劉關張代表的是正義的一方。不知不覺中人們對他們束然起敬,呂布,曹操,孫權這些人都成了反派,所以,在讀者心中他們三人是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哪些行業比較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