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21 # 使用者名稱心靈捕手

    謝謝,以我今年去印度的親身經歷來看。印度是一個典型的精英型社會治理體系,既精英人才(政治、經濟、科技…)在世界上都有著不小的能量和代表人物,但是絕大多數印度人處於文盲狀態,真的是很多人連名字都不會寫。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印度成為製造業大國,別說強國了。

  • 22 # 夜冕1

    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當前世界發展價值觀與中國發展價值觀的衝突,當前世界的執行規則是西方世界主導,而主導的前提是西方擁有科技,文化,軍事,經濟的制高點。當前中國在各各方面全面趕超西方,並且超越只是時間問題,全世界各國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已經對西方的發展模式產生懷疑,因此西方急需一個樣板來證明西方制度的發展模式是正確的,而印度正好符合條件,所以西方全面吹捧支援印度就順理成章了。這就是西方媒體為什麼全面拒絕正確報道中國的發展成果和誇大印度的發展成果的主要原因,一句話中國的制度與西方制度誰好誰壞將直接影響未來的世界發展潮流。

  • 23 # 除夕盛

    西方媒體慣於將印度稱為發展中國家的“民主櫥窗”,這一民主典範的核心表現是,“競爭性選舉”這個民主的形式從印度立國以來就一直得以成功執行。西方的稱讚自然有其意識形態宣傳的目的存在,在印度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民眾受教育程度不足的情況下,以選舉為核心的議會民主制竟能幾十年依然在運轉,便足以使西方感動了。

    印度何以能?這個問題非常大,我從執政階級的角度來淺談一下。

    我認為這是因為印度的資產階級很好地繼承了英國留下來的政治遺產。印度資產階級在英印政府時期就開始了英國式的民主政治實踐,包括組織政黨、參與立法議會、組織並參與競選、參加文官考試、以政府辭職來抗爭等等,他們在參與政府運作的過程中完全習得了這一套政治行為模式,接受並認同這樣的政治價值觀念。在爭取獨立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議會民主制可以成為抗爭英國殖民統治的形式,同時還可以消解民眾的武裝革命熱情,訓練民眾的政治參與,將民眾納入自己可控的政治體系中來。那麼在獨立後,他們自然而然地沿襲了這套駕輕就熟的體制。

    以選舉為例,1935年英國制定頒佈了修改後的《印度政府法》,規定在印度實行省自治,省立法議會由民眾選舉產生。這是民族資產階級爭取多年得來的來之不易的結果,因此,儘管他們要求實現印度政治獨立的目的沒有實現,但他們決定先抓住“省自治”這個階段性成果。國大黨、穆斯林聯盟和其他黨派、團體都積極參與了競選。“尼赫魯為爭取更多群眾支援國大黨,奔走於全國各地,行程8萬英里,在各種集會上發表演說數百次,聽眾達1000多萬人。”穆斯林聯盟也出動了最大的力量開展競選。這次省立法議會選舉中,共有1500萬選民參選,國大黨獲得大多數投票,在11個省裡,有5個省獲得絕對多數,4個省獲得相對多數,是這次選舉中的最大贏家。

    有了這樣的競選經驗,印度獨立後,執政的國大黨沒有理由不繼續推行民主選舉,並藉著革命紅利完善資產階級的民主形式。可以說,印度的政治體制從形式上完全貼合資產階級的“民主”標準,至於印度民主發展導致的那些混亂,西方媒體即便有關注,也不會歸因為民主制度不行。

  • 24 # 閒看秋風999

    首先要弄明白西方稱讚的"民主典範"是什麼?

    西方的民主典範大概是:議會制,選舉制,多黨制,總統任期制,,新聞輿論自由,社會多元化,等等。印度是這樣的國家嗎?

    議會制:由於印度的政治體制脫胎於英國殖民統治,因此政府組建也大同小異;如印度有聯邦院,人民院以分別對應英國的上院和下院;

    選舉制和多黨制就不用說了;印度最大的兩個黨:一個是現在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以及最大的在野黨印度國大黨。總統任期制。各個邦也有議會並進行議員選舉;邦政府首腦選舉產生,不過和其它西方國家不同的是:無論邦議會多數黨是哪一個,邦政府副首腦必須是執政黨的議員擔任;

    社會多元就更不說了: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婦女安全無從談起;尤其是穆斯林民眾在印度北方的一些邦備受歧視;就連旅遊景點"泰姬陵"也差一點被拆掉;貧富差距懸殊;汙染嚴重,等等,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發展階段的通病在印度都有體現。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樣,西方對印度的讚譽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 25 # 清青如水

    什麼民主典範,不過是西方用語音弄是人的說詞而已,之所以會將印度列為典範,不過就是因為印度?不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上,都不會威脅到西方的主要利益,而印度從骨子裡又樂於做期房的忠實奴犬,才會有這種看是漂亮,實質不過骨頭一根的賞賜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說服父母囤糧食,需要囤嗎,囤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