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oe正能量
-
2 # 家有二寶歡樂多
我覺得繪本是一個進行“美育”很好的媒介,特別是那些名家繪本,插畫美故事也好,我是六七個月給兒子開始讀繪本,到現在三週半了,基本不會中斷。除了這些,日常媽媽也可以引導孩子細心觀察說出自己的看法,因為不管什麼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的眼中總會有不同的感觸,讓孩子大膽說出來肯定他的感受非常重要。
我們家雖然陪孩子我主導,但是爸爸也一直不曾缺席。很多事情男人與女人的眼光會不同,養孩子也需要爸爸媽媽共同進行。
-
3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在家庭環境中,培養孩子的審美觀應該是父母親都應該關注,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爸爸都很少注重孩子的美學教育。
我認為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下,去吸取美學知識,從日常生活中去滲透美學概念,這是最好的方式。不僅僅侷限於給孩子報了什麼美術班,從穿衣打扮到家居飾品,處處都彰顯了一個家裡的主人的美學修養。
-
4 # 思雨yp
在生活中,家長可以常帶孩子參觀一些畫展、畫廊,給孩子欣賞一些中外名畫、名作,透過這些活動,激發孩子對美術或工藝品的興趣與熱愛。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多觀察、瞭解周圍的美好事物,鼓勵孩子透過手工活動來表現他們心中的美。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路邊有些陶瓷作品上色的活動,家長不防鼓勵孩子試試,或者有些小彩泥的捏造,並對孩子的作品適當的給予鼓勵與讚揚。
-
5 # 妞妞媽媽
家庭中父母在不知不覺中會推行美育,一般情況下媽媽更關心孩子的審美教育。媽媽一般會透過各種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美是什麼?
如果媽媽感受美的能力比較強,自然可以透過言傳身教傳遞給孩子美的教育,很容易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美的。
如果媽媽在這個方面欠缺,也可以透過帶孩子欣賞美好的事物,讓孩子獲得美的感知能力,而媽媽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逐漸提高自己這個方面的能力。
當然還可以透過孩子發現美的眼睛學習到,媽媽對於孩子的發現總是充滿好奇心和讚賞心,美總是會被發現的。
-
6 # 小獸媽媽
因為我和他爸爸都是藝術專業出身的,所以對於美育而言更重視。而且我們各有所長,所以說能夠一起教育孩子。
我覺得家長可以做的是可以帶孩子感受美,然後是創造美。
因為爸爸平時工作繁忙,所以都是由我帶孩子去逛逛各類博物館,藝術展啊,還會帶孩子去看一些音樂劇啊,然後在家的話我會給孩子讀繪本啊,一起欣賞音樂呀,這些都是屬於欣賞、感受美 讓孩子畫畫、捏粘土、玩顏料、剪剪貼貼、做做手工什麼的都屬於創造美的過程。如果爸爸在家的話還會帶孩子一起去彈琴、玩吉他、打電子鼓,孩子樂意爸爸一起玩玩音樂。
-
7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都說,一個注重自己衣著品味的媽媽會影響孩子的審美觀。個人觀點,似乎媽媽對孩子的審美起到了一定的示範和榜樣作用,多半媽媽會更加關心她的審美觀,但是,爸爸的審美觀會影響孩子的交友觀、擇偶觀。
其實,美育關乎一個家庭的整體氛圍,決定了家庭成員的文化品味。這,更像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氣質,深入我們的骨髓和行為,自然美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刻意為之。
點綴裝點生活。家中隨處可以看到美的駐足,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佈置房間、裝飾角落,做手工、養花草、做插花、品茶藝。只要你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隨時隨地都能夠窺探到生活的美。
DIY扮靚家園。父母有時間的話,可以同孩子一起,尋找美的素材,幼兒園或是小學勞動課都會要求孩子做一些手工嘗試,美術課也會教會孩子基本的色澤搭配和比例選擇,構圖設計及整體修圖,方方面面都可以DIY,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這就是最初“美育”的雛形另外,我們也可以多聽一些育兒微課,多共賞一些美育書籍,多觀看一些美術作品,多到美術館等場所沾染美的氣息……相信,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裡處處都潛藏著美育的可能性。
-
8 # 冉冉媽媽
“美育”這個話題,在家庭中媽媽會過多的關注孩子審美的家育,家長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1、美化孩子的家居環境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最好先從孩子的身邊做起,要做的第一點是美化家庭環境,讓孩子處在一種秩序井然、窗明几淨、空氣清新的狀態下,愛美之心就會悄然生長。
2、要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大自然是一部無與倫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頭活水。大自然能夠給人以心靈的愉悅,生命的滋潤
3、引導孩子發現和感受現實生活之美。以審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就是讓孩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進而產生創造更美好生活的慾望。
-
9 # 堯媽成長記
我覺得家庭中推行美育要從點點滴滴的生活中獲取,爸爸媽媽們要各取所長,藉助社會生活、大自然中許多現實的美的形象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審美教育!
踏青、賞花、爬山、放風箏、去池塘裡捕魚、去美術館以及博物館欣賞大師之作等等,平凡生活以及大自然中無時無刻都存在美,要去發現美,進而創造美!
家庭中的美育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讓孩子們充分展開想象力,去發掘社會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美,這也是我們家庭中的每一員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留戀!
-
10 # 悅雨育兒
一般來說普遍肯定是母親更關注孩子的美育,但每個家庭也因人而異,誰更關注孩子的情況,有興趣有耐心的陪伴孩子,誰就會更關注孩子的審美教育。
其實家庭中的美育是在生活中的點滴滲透給孩子的,並不一定是特意培養的,但如果特意去培養肯定效果會更好。
其次可以選擇一些藝術類的書籍給孩子看,從孩子小的時候可以看有趣的藝術繪本,做有趣的藝術創意遊戲,到孩子可以看更有難度的偏向專業的書籍,參觀書畫展,陶冶孩子的情操。
最後可以選擇專業的興趣班,更加系統化的提升孩子的藝術能力,這類的興趣班其實有很多,繪畫、陶藝、書法都是很好的選擇。
-
11 # 星媽聊育兒
我們都希望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說明“美育”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而現行教育體制下,學校和家長都過於重視“智力”方面的培養,容易忽視“美育”教育。
家庭“美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環境美。家裡乾淨整潔、餐桌上的一瓶鮮花、隨季節更換的裝飾,處處體現舒適與美感,全家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放鬆、愉悅地生活。在美的同時,如果能給孩子一個開放、自由探索的空間就更好了。
2、為人美。家庭美育主要依靠家長來引導,家長得先於孩子“美”起來,樂觀的心態、為人友善、積極進取的精神、有溫度的話語,開心的微笑,無不感染著孩子,我們的孩子也會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3、活動美。音樂、繪畫、手工、閱讀等活動都可以薰陶孩子的藝術感,培養對美的追求。多聽音樂陶冶性情,繪畫開發創造與想象力,手工鍛鍊手指精細動作,孩子可在作品完成時獲得滿滿自信,在閱讀中體會優秀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受益終生。
4、還可多到外面世界體驗美。在美麗的大自然中,體會四季變化,春天的靈氣,夏日的酷熱,秋天的神韻,冬天的溫暖,不都是美好的四季所創造的嗎?還可多到美術館、博物館參觀,瞭解大師的創作風格,體味每一件藝術品的獨具匠心。
至於家裡爸爸媽媽誰更關心孩子的美育,就看父母的專長了。父母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帶領孩子走進藝術的世界,有父母的啟發,孩子的“第一課”會更順利。就好比很多音樂世家、書法世家,通過幾代人的積累形成了很好的藝術氛圍,孩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習得教育。很多興趣班,如果父母不擅長此領域,回家練習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單靠課堂上的一小時,孩子想在這個領域深入發展也是受限的。
-
12 # 果凍媽媽醬
在家裡推行美學教育,我們主要會採用以下幾點方法。
第一, 家長首先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審美意識。多看一些藝術作品展或藝術畫冊,增強自己的藝術鑑賞水平。這種主動性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感染孩子自覺的去進行藝術探索。
第二, 平時多帶孩子參觀一些高水準的藝術展。比如西方名畫、中國名家大師的藝術展一定不要錯過,讓孩子切身感受藝術的氛圍,接受藝術的薰陶。
第三, 如果孩子對繪畫感興趣,可以給孩子報相應的興趣班。前提是一定要跟孩子說好,選擇上興趣班就必須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
我一直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著生來就具有的藝術潛能,只是被開發得多少而已。如果引導得當,孩子的藝術潛能就將得到很大程度的發揮。
-
13 # 源源和皮皮媽咪
在我家當然是媽媽更關心孩子的審美教育,有時候要爸爸幫忙給孩子找衣服換,他是從來不考慮配不配的問題,抓到哪件是哪件。我也不是特別懂時尚,但是還是會注重孩子的審美教育,主要還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的滲入吧。比如,每天給孩子穿衣服時,都會告訴她這個可以怎麼搭配,這件衣服怎麼搭配穿出來更好看,最主要還是讓她自己決定怎麼穿;有時候還會跟她講講怎麼根據膚色啊髮型啊來挑選衣服,怎麼讓衣服和配飾更配自己;還有就是會買一些需要自己進行色彩搭配的書籍給她畫,比如秘密花園等;逛街的時候她自己也會留意別人怎麼搭配的。
我們對孩子進行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有自己的審美觀,所以在教育時不強迫孩子必須接受什麼才是正確的審美,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審美。
-
14 #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對於審美,80的家庭,都是媽媽更為關心孩子審美教育的問題,不說其他,至少孩子的服飾審美最初都是由媽媽決定。
往深裡說,當中國家庭中80%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交往,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親“缺位”的情況,媽媽當仁不讓地成為家庭教育的絕對主角時,媽媽的美學修養顯得尤為重要,其決定一個家庭的氣質,以及孩子美學修養的起點。因為當孩子從出生睜開眼,其所見所聞都是一種啟蒙,成長中一切美的感受都是成長的滋養物。而與孩子最為親近的媽媽,其自身的美學素養是孩子通往精神殿堂之門的基石。
正如兒童美術教育家林千玲所說:“孩子從出生是即嬰兒床、房間,衣服,母親的衣著、化妝,家庭的用具、擺設……等這些成長周邊的點點滴滴開始學習美術,然後是大環境的街道、社群、學校、城市建築。”的確,藝術美學於生活的影響細節無處不在,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和環境時,母親的存在與選擇就非常關鍵——媽媽的聲音、選擇的音樂;媽媽自己及給孩子的衣著搭配、兒童房的裝飾,選擇的繪本,媽媽的社交活動、烹飪的美食等等都是對孩子美的感悟力的啟蒙。例如色彩的感知。如果媽媽懂得鋪排良好的色彩環境,那麼就會慎選孩子幼兒時期的衣物、用品、環境的色調,注意色彩的協調感,避免使用太鮮豔、對比太強烈的顏色。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媽媽對藝術對美的鑑賞力是開啟孩子美學素養的解鎖密碼。很多時候,作為家庭教育中美感的啟蒙者,媽媽的無視或疏忽,讓孩子的藝術及創造力流失,難再復返。因為“形狀、色彩、敏感、大小、遠近等等,由粗略到複雜的視覺辨別能力,都能循著年歲你漸漲的步驟,逐漸發展成熟。 但是美醜的客觀審美感應力,卻無法自然成長,必須透過美感教育,才能發展出高層次的美感品味。”藝術是“耳濡目染”的結果,想培養孩子藝術的情懷,必須為孩子塑造藝術的氛圍,讓子經過長期的浸潤滋養才行。而膚淺的畫圖和藝術之間並非一定劃上等號,送孩子上沒上班,畫一些小貓、小狗、小白兔或動物園,運動會等這些表現性的題材,並非真正獲得審美必要的素材鍛鍊,也無法帶來多少藝術性情的培養。現在,許多父母選擇,與孩子同步成長學習。父母鑑賞力的提高,才能從藝術“門外漢”的自我主觀偏好,轉而進展到高層次的客觀分析,才能懂得從作品形式風格,甚至超越觀者自身的角度限制,轉而從創作者的不同視角來欣賞,瞭解孩子鼓勵孩子。
最重要的是,媽媽的美學修養及藝術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性情,從而決定其教養——身心合一的美學巔峰。平和豁達的媽媽是孩子“滋養”之源,旁人常常習慣從孩子的行為能觀其母親及家庭的教養。所謂“教養”,其實是我們對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的追求的體現。如果活著不僅僅為了滿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話,是談不上美感的。只有不斷成長,將自我的意識增強擴充套件,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我們可以透過閱讀、繪畫、音樂等等各種途徑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提升自身的藝術自覺性,領悟生活所賦予的意義。可見,教養的終極目標是,獲得發現美,創造美的靈魂,讓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有趣,從而福澤家庭。
-
15 # 九皮皮
一般家庭中都是媽媽更注重孩子的審美教育,因為媽媽作為一名女性,天生就很重視對美的追求,像在穿衣搭配上,女性比男性更多講究。大部分男性在這方面並不是很重視,如果是學藝術的,或者是對藝術比較熱愛的才會有所不同。
在家庭中,媽媽的穿衣打扮就能很深的影響孩子的審美觀。還有家庭中的裝修畫飾,以及東西的擺放,對孩子都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平時爸爸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影響,那麼可以多帶孩子去大自然,去體驗大自然的美,這對孩子也是一種美的薰陶。
-
16 # 諾媽家有男寶
對孩子的美育滲透在方方面面,穿衣、看書、學畫等等都是很好的途徑方式,美育不用刻意,只要父母心中有愛,有美,孩子能夠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感染到美學的美好。
那麼爸爸媽媽,誰更關心呢?無關性別,爸爸媽媽都需要參與其中,取長補短,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薰陶培養。
-
17 # 綿媽育兒
在家裡的“美育”可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服裝的搭配,髮型的梳理,家裡窗簾、床上用品的選購,鮮花的插瓶,食物顏色的搭配...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是在傳達美學。
如果要說誰更關心孩子審美教育的話題。我想大多是母親吧。現在喪偶式婚姻本來就多,很多爸爸連孩子是怎麼長大的都不清楚。再加上給孩子搭配衣服,帶孩子去選購物品,這些事情本身也是女性比較喜歡做。
-
18 # 十八線mama
我覺得爸爸和媽媽誰更關心美育的問題,其實這和性別並不發生絕對的關係。也許可能有人說媽媽更愛美一些,所以就會比爸爸更加註重孩子的美育教育,但是同樣也有的媽媽是隻關心自己美不美,而並不在意孩子美不美,反而也有的爸爸很有藝術氣質,所以凡事都不是絕對的。
正與如何在家庭當中進行美譽教育,我覺得也應該是從生活當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吧,比如說我們包括為自己和孩子搭配衣服的時候我們不要隨便搭配得亂七八糟的,比如我們每天面對孩子都儘量讓自己精神飽滿,而不要蓬頭垢面拉里邋遢,即使我們不用出門。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帶她多接觸一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等孩子大一些我們可以帶孩子去欣賞一些音樂作品或者美術作品。
-
19 # 夢隨心想2
我覺得還是一個家庭教育方法和分工比較重要。我們家可能孩子的爸爸更關心孩子的審美教育。我是天生沒有各種藝術細胞,所以孩子的爸爸,爺爺和奶奶肩負起了孩子的美育教育,給孩子買了電子琴,尤克里裡,葫蘆絲,口琴等樂器。在美術畫畫方面,主要是爺爺指導孩子,教孩子怎麼搭配顏色,怎麼寫毛筆字,在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主要是奶奶負責。
-
20 # 愛讀童書的小靜媽媽
家庭中的“美育”教育,覆蓋面很廣,包括家中客廳的擺設、背景畫的佈置、主臥、兒童房的設計等方面,同時也包括孩子的衣著搭配,尊老愛幼一些優秀品格的形成。
在家庭中,一般就是“媽媽”更關心孩子的審美教育。
在我們家中,爸爸是個隨性大大咧咧的人,孩子與爸爸的穿著打扮都是由我作主的。穿哪件衣服最合適、最帥氣,一般是由我作主的。
新房子的家居佈置也是由我一手置辦的,包括窗簾、沙發、電視背景牆的設計,簡約的歐式風格,進門讓人感動整潔大方。最近給孩子置辦的書比較多,因此我又訂做了兩個書櫃。我覺得自己的審美眼光不錯。孩子在生活中,看在眼裡,也會一直潛移默化地學習著、影響著。
回覆列表
馬雲說:如果不讓你的孩子玩,學音樂與繪畫,將來他們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找不到工作。
家庭環境也是美育教育的一環,整潔清新的環境,家人得體的裝扮和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