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哏都小叨叨

    一、世上本沒有意志力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像什麼

    所以,今天我不和你聊過去。

    不妨咱們來展望一下未來:以後,怎麼辦?難道要一直這樣保持“三分鐘熱度”嗎?

    你也許會說:這是意志力的問題。可以做些練習,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其實,還真不是。

    寫過《刻意練習》的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力克森,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說:

    到目前為止,人類並沒有發現任何“意志力基因”。

    也就是說,所謂意志力,其實根本不存在。這個概念,更像是人們為了解釋“堅持”這件事,而杜撰出來的。

    因此,那些“意志力就像肌肉,多練習就會增強”的話,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比如說,我們都聽過一種說法:

    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能讓你的意志力變強。

    假設,在同樣一個早起打卡群裡,所有人重複的行為和頻率是一樣的,可結果呢?

    有的人堅持30天后,還能繼續早起打卡;而有的人做完30天,就趕緊恢復了原樣。晚上不睡,早晨不起,心裡默唸:可結束了……

    看到沒,即使你付出了和別人一樣的努力,結果也很可能是:該什麼樣還什麼樣。

    所以啊,別再糾結什麼“意志力不足”的問題了。

    讓你不能堅持行動,獲得成功的,根本就不是它。

    那是什麼呢?

    二、缺乏自控和堅持,是人的天性

    在美國新聞Vox網站上,有一篇關於 “自控力”的最新研究文章。

    文中的結論,十分顛覆常識:人類在抵制誘惑方面,無一例外地,都非常差勁。

    也就是說,我們天生就不善於自控和堅持。

    如果從一開始,你就不能每天運動,早睡早起。那強迫自己變成“自律達人”的努力,就是反人性。

    打個比方吧。“鈴鈴鈴”,早上鬧鈴響了。

    我們常常會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

    一個聲音說:既然承諾要早起,你就應該做到。另一個聲音說:再睡會吧,反正時間還早。

    一個是天使,一個是惡魔。最後不管是誰贏了,都要經過一場激烈的鬥爭。

    然而事實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那些能長期堅持早起的人,在他們的大腦裡,就沒有這場鬥爭。

    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做過一次在校生調研。就驗證了這個結論。

    加強自我控制,並沒有幫助學生獲得好成績;而期末成績優秀的學生,大都是因為接觸的誘惑更少。

    所以說,與其痛苦選擇,不如只留一個選項。

    那怎麼做,才能讓我們“只有一個選項”,而且還是能讓自己變好的那個呢?

    三、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從「挖掘動機」開始

    剛才我們說,自律者的腦子裡,不存在互相爭執的“兩個小人”。

    可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會在“做”與“不做”之間,來回搖擺糾結。

    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沒有選擇的自律牛人呢?

    答案就是:挖掘動機。

    具體怎麼做呢?我有4條建議:

    1、用好動機代替壞動機

    根據你的目標,我們可以把做事的動機分成“好和壞”兩種。

    來舉個例子吧。比如說,你想減肥。

    那麼,好的動機就是:少吃、多運動。

    壞的動機是:吃完晚飯窩沙發裡看電視劇。

    為了實現“減肥”的目標,直接讓你否掉“刷劇”的動機,真的很難。

    如果,你能從好動機裡挑一個出來,代替“刷劇”,相對來說,就簡單了很多。

    2、降低門檻

    如果你要鍛鍊,先從半小時的運動開始。如果你要讀書,就從感興趣的書中,挑10頁讀。如果你要戒菸,不妨先告訴自己:一天不抽菸,就是成功。

    定的目標過高,你的“好動機”會因為太過疲憊,而越來越弱。而最終敗給了“壞動機”。

    3、保持好的心理和身體狀態

    在什麼情況下,你的計劃最容易落空?

    這兩天心情不好,不管了,先吃一頓再說。昨天沒睡好,暈頭轉向的,還是別難為自己了。我失戀了……什麼肥不肥的,我要放飛自己!

    沒錯,當身體或者心理出現問題時,你的動機就會偏向“壞”的一方。

    所以,請你一定要盡力保持身體健康,保證充足睡眠。

    否則,當你覺得疲憊或者生病時,再好的計劃也很容易隨之泡湯。

    4、主動設計流程,養成習慣

    當你與“好動機”越來越熟,逐漸成為朋友的時候,就不妨給自己設計出一套——每日流程。

    讓你的行為與每個時間段匹配,時間一到,就自然發生。

    如此,從刻意的選擇,到必做的習慣。

    你腦袋裡的天使與惡魔,也就自然消失了。

    四、誰在享受自律的紅利?

    有人說,貧窮會限制我們的想象。

    我想說,貧窮還會限制你的自律。

    當你有錢時,自律這件事會比較容易。

    因為自律代表的,是一種長遠的回報。而人在貧困的時候,會更容易關注眼前的利益。

    對窮人來說,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何必在這一時,跟自己過不去呢?

    因此,那些成功的人,大都是自律達人。

    比如說,為了呈現最完美的舞蹈,幾乎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楊麗萍;為影片增重97斤拍完老年期,再減肥50斤拍青年期的阿米爾·汗比;每天四點起床處理公事的王建林。

    他們到底是因為自律而獲得成就,還是因為有了成就,而變得更加自律?

    外人難以說清。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能夠主動激發做事的熱情,是善於發現“好動機”的人。

    然後透過不斷的自我進化,一次次的突破自己,從而形成良性的成長迴圈模式。

    那麼,你呢?

    準備實現什麼計劃,成為怎樣的自己呢?

    不管怎樣,請你別再埋怨意志力了。

    不妨用今天的4個方法,主動挖掘動機,成為沒有選擇的自律達人。

    成功,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END—

    我是【不是在讀書就是在碼字】的董小琳。

    減重80斤的80後寶媽,500強企業主管。

  • 22 # 照見

    放棄這個目標,因為它根本是個偽命題。

    你應該轉而問:『我如何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為什麼說「自律」是個偽命題?

    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A:有一個人每天能讀600頁書,他很痛苦的讀完了。

    B:有一個人每天能讀600頁書,他很快樂的讀完了。

    AB讀的是同一本書。

    請問哪個人更有自律?——多數人會說A比較自律。因為B可能是靠著快樂讀完的。

    請問你想成為A還是成為B?——大多數人會想成為B。

    所以說,是否自律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持續做一些讓你覺得快樂的事情,而且是有積極意義的(比如讀書)。

    其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自律」的人,大多數人只是剛好達到了B的狀態。而正好他們喜歡的事情,也是大眾所提倡的——健身、讀書、工作等等。

    我們以為自己不成功、失敗是因為「不自律」

    ——但這也許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猜測而已。

    我們默認了「為了成功就必須做自己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就需要自律」。

    然後就陷入了一個陷阱裡:

    繼續做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或者用一種讓自己不開心的方法做事)

    花很多時間和經歷和不開心抗爭,美其名是「自律」

    如果抗爭失敗就認為自己「不自律」

    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事倍功半而且心情不好……

    如何跳出「自律」的陷阱?

    答案一開始我就說了,應該轉而問:「我如何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有兩個作用:

    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事情和目標上,這能夠激發動力!

    能夠有一個客觀的指標,而不是陷入在「自律不自律」這種主觀的自我譴責中去浪費精力。

    「明確目標」

    一個好的目標,一定是具體的、有意義的和嚮往的生活有關的。

    我們可以進一步問自己『如果目標實現了,我的生活會變得怎麼樣?是否對我有吸引力?我的人際關係會變嗎、我的收入會變嗎、我的行為習慣會變嗎?』

    如果目標和你嚮往的生活無關,那麼就早點放棄,因為那可能不是你真心的目標,而是被別人灌輸的。(比如你父母告訴你要好好學習,可是你根本不知道好好學習是為了什麼樣的生活)

    比如說,「我希望每天能夠讀600頁書」,實現了會怎麼樣?

    「每天讀600頁,我的成績就會好」,實現了會怎麼樣?

    「我成績好了,我對未來就有信心,我就能夠找個好工作」,什麼好工作?實現了會怎麼樣?

    「我會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實現了會怎麼樣?

    有的人會說:「那這個就是我的理想,我實現了就開心啊」——這就是個最終的目標。

    另一些人會說:「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我父母就會開心,看得起我」——原來最終目標是讓父母滿意。

    你看,雖然都想「每天讀書」但是其實最終目標不同!

    「確定方法」

    在上面那個例子中,其實「每天讀書」是為了「提高成績」。

    所以我們要問

    「是不是隻有每天讀書才能提高成績?——會不會去請教別人、去多聽課、去做練習題,比只是每天看書要更能有效提高成績?」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自己「無法堅持做某事」是導致無法成功的原因。

    但沒有考慮「某事」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調節情緒、獎勵自己」

    不可否認,有時候我們一些目標,在實現的過程中需要做一些自己不那麼喜歡的事情。

    這時候我們要問自己「有沒有什麼方法,讓這些事情做起來,不那麼痛苦、開心一些?」

    還是拿讀書的例子——

    一邊讀書,一邊吃點小零食

    找個人陪自己一起讀,不那麼寂寞

    帶著問題讀書,有好奇心

    一邊讀書,一邊想一些和書裡內容有關的畫面

    希望大家不要在「自律」的問題裡糾結。而用一些更具體更有效的思維去考慮「如何實現目標」!

  • 23 # 子知愚說

    自律是對自己的念頭和行為有高階地覺察和糾錯能力,它能確保我們能夠在設定的目標和方向上持續地慎終如始地運動,並在時間地積累下,結出豐碩的果實。

    自律與不自律只有兩種狀態:0和1,沒有0.8和0.5的自律,警醒地告訴自己,這就是生和死,成與敗的關鍵。要麼0分,要麼100分,沒有60分的自律。

    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加強自律:

    一、方向與目標

    賦予目標重大的意義,以至於成為人生的剛需。

    比如英文訊息世界的一員,英文能力就是剛需。

    二、規則與境界

    控制過程才能控制結果。有規則和境界,透過選擇和量化核心指標來保證。比如一天內抵抗誘惑的次數,創記錄,提高自己延遲滿足的能力。

    三、邊界與底線

    有紅線,堅決不可觸碰。可以引入第三方監督或懲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張丹楓和王重陽武功絕頂,壽命卻不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