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朱友振
-
22 # 佛之菩提心心
道德經,分兩部:道經、德經。
一部講人之外的規律,即道經,也就是說是社會、自然的規律;一部是闡述對人自身的認識,即德經。
在《道德經》中德字有時作道的本體講,有時作道的特性講,有時作道的總體表現或道的某一方面講。
裡面有兩句大家都知道的總括式的語句可以讓你體會這種只可意會的意義“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益有餘”,前面講道,後面講德。
《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貴的德,就是這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長之畜之,成之熟之,養之復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常德乃足,復歸於樸。”“道生之,德畜之。”
道生德養萬物的同時~在宇宙間也衍生出一種特殊的物種——人類。人類對道的尊敬、對德的擁護~成為德的最有效的實踐者~人類將一些大德、淳德的先哲先賢尊為聖人。
德,得於道果。德,成濟眾生,令成極道。德,道之在我。
如: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釋伽牟尼~以及我國老子、孔子等先賢先哲。這些先賢先哲一生身體力行~居道用德~將佈道傳德為已任~為人類“明明德”~指明方向。
比如目前的人類社會,這個小範圍的主流道是什麼,出人頭地,經榜提名,富甲一方,大權在握,仁義禮智,父慈子孝。
-
23 # 零基礎讀道德經劉俊傑
“德”就是“彳”+“十”+“目”+“一”+“心”,也就是在目標的道路上一心一意地付出實際行動並且有所收穫的意思,這就是“德”;也就指是人的某項能力方面能夠獲得、達到某種目的的意思即心意、志向,;多指按規律做事,品 行方面操守比較好、特指好的品行,施與他人恩惠、好處,奉獻自己而收穫的美譽。
好大的口氣!敢把《道德經》稱為萬經之王?哈哈!你連道德經中的”德”都不懂,有什麼臉能把它吹上天?這叫做瞎吹、亂吹、胡吹、吹大牛!吹破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