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察秋毫

    在我們家裡,大孩子是上小學二年級。現在雖然停課了,但是我們依舊按照假期作業的方式要求孩子進行學習。

    早晨七點鐘起床,在七點二十分到八點鐘進行語文背誦。

    上午八點半到十點半完成要求的數學作業。

    中午十二點半到十四點是午休時間。

    下午十五點到十五點半進行練字作業。

    下午十五點五十分到十七點半繼續語文學習。

    晚上二十點半開始刷牙洗臉然後休息。

    中間的 空餘時間就是孩子的課休時間。

    這個是比較寬鬆的學習時間,但是實際進行也要考慮實際情況的。我家孩子性格比較散漫,做什麼都是慢熱型的,所以實際上每個時間都超出了計劃,有時候遇到難背的課文,還要酌情延長時間。

    但是有規律的學習安排可以束縛孩子的心思,讓他不會荒廢學業。對我家孩子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 22 # 何老師心理課堂

    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

    我認為,學習條件和環境不是核心問題,關鍵是孩子的學習意願和自我約束!

    前幾天,教育部在《致全國大學生的一封信》中對大學生們提出“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的號召,但對中小學生們來說,也是同樣的要求。相信對每個學生來說,沒有誰願意放棄自己學習進步的意願,只是或許欠缺的是學習勁頭和自我約束。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和培養自我約束能力,搞好假期的學習呢?

    一、重“引導”,輕“輔導”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以“引導”為主,而不是側重於知識的“輔導”。家長並不需要施加多大的外力,要掌握好的教育方法,順應孩子的學習心理需求,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促進孩子主動學習,而不是給孩子以講解具體的做題方法、描述解題思路等為主。可以鼓勵孩子讀一讀名人傳記,講一講疫情到來後,全國發生的感人事蹟,說一說病毒是怎樣回事,怎麼發生的,需要如何研製疫苗和特效藥,如何防控等知識,讓孩子感受知識的重要,培養孩子愛好環境,和自然界和諧相處。

    二、重“用心”輕“發力”

    家長要尊重孩子,平時和孩子平等交流,學會示弱,遇事可以和孩子商量,增加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和處事的主動性。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處境和需要,多關心孩子,多陪孩子做一些孩子喜歡做的事。營造和諧的家庭關係,形成各司其位,各司其職的家庭氛圍,父親做好父親,母親做好母親,孩子自然就要做好自己的。

    至於學習,孩子可以自主安排,是做作業,還是聽學校老師的網路授課,還是自己找的網課,都有助於提高聽課的效果,就算沒有條件聽網課,在家也可以先從教材入手,自學新課,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家長如能幫助解決的就當場給予解決,如不能解決的,就讓孩子把不懂的問題做個記號或記錄下來,把不理解的學習問題彙總好,透過各種即時通工具如QQ、微信等,在線上向老師請教。

    三、重“自律”,輕“他律”

    家長避免單純使用強制手段和專制作風,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要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的學習計劃,讓孩子假期的學習安排有章可循,不會出現毫無頭緒、抓不住重點的狀況。如果學校有開設線上課程,可以根據線上課程的時間來制定每天的聽課時間、做作業時間、休息時間、閱讀時間、運動時間等。為了更好地落實好每天的學習任務,家長最好引導孩子提前一天把第二天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列成一張計劃表,計劃表一定要有簡單的反饋,完成一項就打上勾。“慢”就是“快”,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計劃表是可以靈活調整的,要注重效果,如果在執行中途發現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家長和孩子商議之後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補充。

    四、重“激勵”,輕“約束”

    家長要注重孩子學習的“情緒”而不只是“約束”。父母不僅制定規則,還會向孩子說明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則,同時他們在設立規則的時候也會傾聽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意見;學會積極關注孩子好的行為,對孩子經常使用鼓勵,支援,認可、欣賞、信任,而對孩子不好的行為會採取讓孩子承擔由行為本身所帶來的自然結果,但不採取打罵、貶低、嘲諷和懲罰的方式,他們願意傾聽孩子解釋,並調整其相應的管理策略,讓孩子有所是從。

    五、重“習慣”,輕“督促”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重視“習慣”養成,而非不停“督促”。要引導孩子在家作息時間正常化。很難想象,一個每天“睡”生夢死的孩子能把學習搞好。很多孩子在正常上學期間,基本上都能做到作息時間正常,怕早讀遲到被老師批評,早上極少賴床不起的現象,但到了假期就畫風大變,不少孩子晚上熬夜玩遊戲,早上太陽曬屁股還不肯起床,這些都是學習的大忌。

    總之,在這個因受疫情影響而在家學習的特殊時期,家長要引導孩子知道,現在不是假期放鬆時期,雖然沒有到學校上課,但停課不等於停學,只是上課學習的地點改成了家裡,因此要求和平時在校上學的要求是一樣的。家長可引導孩子參照學校作息時間來制定家庭版的作息時間。當有了作息時間的制約,可以促使孩子在家學習和生活更有規律,不至於出現晝夜顛倒的不正常現象,這是保證高效學習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當前疫情只是限制了孩子不能去學校上課,不存在不能學習的理由。家長如果引導得當,孩子自身也很努力,每天能夠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相信每個孩子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都能在這場特殊時期的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圓滿完成好自己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任務。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請留意,我們一起探討。

  • 23 # 張老師的語文課堂

    這幾天停課不停學牽動著每一位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非常時期,非常方式來學習。大家一邊在擔心疫情,一邊在擔心孩子學習怎麼辦。“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辦法總比困難多,網上課堂開講了。

    1.教師釘上了。釘釘是一款辦公軟體,沒曾想在非常時期發揮瞭如此大的作用。就如名字一樣,像一顆釘子一樣深入人心,牢牢釘在了每一個人心裡。今天,學校在釘釘軟體上對全校老師進行了直播培訓,如何使用釘釘來進行網上授課。簡單易學,應該操作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在手機上直播授課,也可以在電腦上下載釘釘操作,跟微信、QQ一樣,用手機釘釘掃一下電腦上的二維碼就能登入。

    2.家長釘上了。家長手機安裝釘釘,班級通知就能在釘釘上操作,方便統計。這樣,就為微信減輕了負擔。釘釘直播的一大優點在於可以回放影片內容。家長如果白天沒有時間陪同孩子學習,手機也不方便給孩子。可以在方便時,隨時隨地開啟影片學習。

    3.學生釘上了。釘釘走進學校,主要目標應該是學生,學生是最主要的目標。停課不停學,對於學生來說,這是個超長寒假。利用網路學習是很好的契機,給孩子們的漫長寒假增加一點課堂的學習氣氛。家長不在家,孩子怎麼學呢?可以選擇回放直播內容,家長在家時陪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孩子自覺性好,無需監督,課後家長可以看看孩子的聽課筆記,檢查一下聽課效率。如何孩子不自覺,不建議直接給他一部手機,就不聞不問了。這樣效率是不高的。

    停課不停學,網上授課剛起步。老師們也沒有任何經驗之談,都是臨陣磨槍蛋當主播。學生和家長也一樣,這種模式不是很習慣。但是,非常時期非常應對。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科學防疫 ,定能戰勝疫情,早日讓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迴歸正常。同時,也深切感受到,唯有知識才是最強大的。學生的學習不能耽誤,請家長多點時間陪陪孩子。

  • 24 # 一肥沖天

    非常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

    返校總有一天會到來,

    就像疫情一定會過去一樣。

    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是教育部門釋出的一個讓孩子在家學習的好方法,但是現在孩子上網課,有些小學生是需要管理的,還要看閤家的情況,只有符合各個家庭, 才能保質保量的執行下去。

    如果有得家庭沒有上網條件或者有得家長不認可網課,也有的家裡爸爸媽媽去上班,孩子交給老人,有得老人根本沒有智慧手機的,該怎麼呢?所以本人覺得現在的網課還是有欠缺的,也不符合不公平教育。目前也有部分孩子上網課需要家長監督,如果沒有家長監督有些孩子甚至以聽網課為由,拿著家長手機玩遊戲, 上網等,這到成了孩子玩手機的藉口。

    還有網路上關於老師的一些翻車現場,“上網課時的尷尬瞬間”也登上了熱搜,很多老師沒經驗,一下子成了網路主播,難免一下子適應不了

    老師們拿出了“十八般武藝”,就想把主播當好,奈何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線上教育也是給老師們帶來了新的挑戰。

    還有人說這個假期變長了,有些孩子出現了開學綜合徵,生理表現為:失眠、 嗜睡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等等…可能是由於疫情關係 在家待著也不讓出門,情緒又得不到釋放,被壓抑的。家長們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態,心理上也要加以引導,幫孩子走出散漫的情緒,增加一些學習儀式感,幫助孩子制定時間表,讓孩子在達到目的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以上是我的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癌在早期中期晚期會有什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