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趣齋主
-
2 # 鏡心容事
練字首練心,先不管字寫得好不好,應先觀察下自己練字的時候是不是心靜,心靜時練字很容易廢寢忘食,一天時間感覺真得是白駒過隙,彈指既過,常有時不待我之感。心無旁騖,則練字就會體悟很快。練字第一要詳看一個字的整體結構,詳觀而後閉目靜思,揣摩架構與行筆的手法與方向;第二,靜思過後,不看字帖,先一氣呵成寫完揣摩過的字,然後與字帖對比,之後耐心分析寫出的字與字帖的差別,並對差別處再次揣摩。練字反覆揣摩至關重要,因為這是深入地內心成像的過程,字寫的好還是不好,是理與事的並行,缺一不可,所以內心不斷揣摩是入理的過程,然後下筆才有目的,才利於寫好字;第三在整體架構寫得比較貼近字帖後,要對字的每一筆每一劃精寫細琢,一豎一橫,一撇一捺,一點一提等都要入微精寫,所以初期練字不在於寫很多不同的字,而是要在一些筆畫最基礎的字上下功夫,基本功一定要紮實,沒有基本功,字很難寫好,基本功到位了,寫起字來才會得心應手,水到渠成,所以功夫往往在最簡單處;第四,練習書法也不能盲修瞎練,一要多看看歷史上書法家留下的理論,二要多聽聽當代一些明師的講解。一家之言,多有不足,呈以互琢互勉。
-
3 # 健筆蟠龍
九成宮法度森嚴,楷書中最難寫的,你說感覺越寫越差,也有可能是你看字帖看多了,審美在提高,有眼高手低的感覺,正常現象!有這過程的。好事,繼續臨,精臨。加油
-
4 # 虔巨擘UCE
情況描述不準確,照猜你的情況是有基礎的。有基礎和無基礎完全兩碼事,有基礎的情況下更多的是受以往的習慣影響,執筆,筆法,發力,架構等。從這個角度來講,以往的習慣越牢固,越是難以還改換風格
-
5 # 厚朴堂主卜令軍
沒看作品,不好說。個人體會,眼高手底和眼底手高是練字迴圈往復的過程。你沒練之前,眼界高,手法跟不上,覺得自己字醜。再練練,手法上去了,眼界沒上去,這時感覺義之真卿不過如此(有很多人誤在這)。再練練,又回來了,又覺得自己水平不行了。反覆的時間,有人幾天,有人幾月幾年甚至更多時間。恭喜你,書藝在進步。
-
6 # 淼喆
彆著急,我也初學者,慢慢摸索著進步,我覺得挺好。每天都寫一會兒,雖然有時候會乏味,堅持就行了,當成個愛好,樂趣,心裡就不急躁了。歐陽詢七十多歲寫的九成宮,你怎麼可能兩個月就寫的好呢?
-
7 # 莫默磨墨先生
亦不惑之年,但有幸從小學習書法至今三十餘載。幾點體會:第一,臨帖有精臨、泛臨、意臨之分,除了天天筆墨紙硯,還要有大量時間讀帖,看的時候,體味筆勢,揣摩細節,讀“貼”百遍其義自見;第二,除了九成宮,還要關注學習其它相關的字帖,比如歐陽詢寫的其它楷書字帖,他寫行書,歐陽通寫的楷書等等,這些字帖一定要是一脈相承的,透過比較發現異同,獲得靈感;第四,碑文的字經過刻碑者二次加工再加上百千年的風吹雨曬,或者為了正式感書者並未放縱筆端,所以臨習者很難發現筆意,多看抄經體,唐人寫經,最好是敦煌抄經,抄經人意在經文無意筆端,卻恰恰蘊藏著運筆的精髓;第五,字不易太大,建議四到五釐米見方,毛筆毛尖的韌性和以錐畫沙感,都是在寫核桃大小的字中才能體味的到的,筆鋒最多壓倒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處,大字和榜書不建議初學者學習;第六,寧古勿今,今人唐楷已無筆趣,多為畫字,尤其是各種鉤,只看間架結構,勿仿其用筆;第七,書法的學習和提升是一個不斷攻克“眼高手低”的過程,有時看在眼裡,明在心裡,可就是寫不出,這很正常,無他只能假以時日;第八,用宣紙,用好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要用習字紙、毛邊紙、元書紙,一定要用宣紙,而且是生宣,駕馭不了會洇墨的紙,終難登堂入室。以上亂曰,僅供參考。
-
8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初學者易犯的毛病是,選個字帖就照著寫,不按系統正規的訓練套路練,其實,這種作法是極其錯誤的!
傳統臨帖方法有十餘種,例如: 雙鉤法、單鉤法、填廓法、擴描法、摹寫法、描寫法、對臨法、意臨法等等。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功能與作用,需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選用,而且,為提高臨摹效率,有的問題只用一種方法,有的問題需要將幾種方法搭配使用。比如,解決筆法和筆畫形狀問題,採用雙鉤法+填鉤法。解決字形結構和神采問題,其中,小字採用摹寫法+描寫法,大字採用單鉤法+擴描法。
上述這些臨摹方法,不但要熟悉,還要妥當應用,這樣才會不走錯路,事半功倍。試想,在沒有掌握執筆法、運筆法、結字法、臨摹法等基礎常識的情況下,只採用對臨法(照著寫)這一種單一模式,等於中途上下車,怎麼能達到優質高效? 肯定事與願違。
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套路是,如圖:請大家仔細看看這個示意圖。當今書法界,有誰按這個〈書法訓練操作規程〉作了?
據我所知,即使是開設大學書法專業的院校,都沒有這樣的教學過程! 社會上的各種書法培訓機構也不是這麼教授學生的。之所以沒有收到理想的訓練效果,相當於第一步就上錯車了。
很多人練了多年書法,從沒有考慮過原帖作者(古人)究竟是怎麼寫的。比如《九成宮》,歐陽詢自己說過 “逆勢入筆、收筆回描,筆筆中鋒”了嗎? 他採用的是“沈氏五字執筆法”嗎? 歐陽詢寫字的時候,是像田英章等人那樣的筆法動作嗎?
我認為,如果學田楷,無可厚非。要是學純歐楷,那就應該研究歐陽詢老祖師爺當時是怎麼寫的。我覺得,歐體筆法非常簡約,絕對不會像今人理解的那麼麻煩。
古人寫字是辦公,完全是一種自然書寫狀態,根本沒有附加藝術化的元素,更不可能有描畫、補筆等多餘的筆法動作。所謂“跪筆彈鋒”之類作法,根本不是正常的規範的用筆技法,純屬個人不良習慣!
更關鍵的是,很多人對範本的法度從不深入研究,單憑錯誤的理解去操作。例如,古人不寫大字,難道不是嗎? 經典碑帖、字帖當中多是中楷和小楷字型,沒有大楷字型(極少),而今人卻都把字寫的很大,實際上,自己給自己增加了訓練難度。尤其是,大筆與小筆在筆鋒材質與效能上有差異,用大筆臨寫小字字帖,筆畫個別細節肯定達不到一模一樣,這是正常現象。必須明白,不能因為把字寫大為追求筆畫形狀逼真而肆意改變原作筆法! 這個重要的因素堅決不能忽略。
如題主所述,究其緣由,主要是訓練方法不正確造成的!請看一下,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套路是這樣的,如圖:
請按這個〈書法訓練操作規程〉仔細比對一下,看看之前自學過程中,哪些步驟遺漏了,將其逐項補上就可以了。
特別提示,練習《九成宮》需要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1、執筆法。採用〈潘氏三指執筆法〉,優點:指法靈活自如,調鋒轉勢便捷。通用性好,適合書寫各種書體、字型,小楷、中指、大楷筆性手感轉換順暢,揮灑自如。如圖:
2、運筆法。以側鋒為主。比如,點、橫、豎,起筆順勢輕落直入,收筆自然駛轉駐筆回提。千萬不要附加“逆入~提鋒~頓筆~回描……”之類。正確的寫法是這樣的,如圖:
3、臨帖法。宜採用《潘氏分步摹臨法》。必須先摹寫,後臨寫。正確的方法是,按原帖字型大小對等練習,也就是說,原帖多大字就寫多大字。即使選擇的是放大版本字帖,那也按同樣的比例臨摹。這樣,便於比對和較正。例如:例如:
4、選毛筆。《九成宮》,宜用長鋒、肚小、彈性好的兼毫,或羊毫加健的。如圖:
-
9 # 卡薩布蘭卡2
初學者兩個月感到不進返退,如果是每天堅持正確的方法的話,三個恭喜你已經意識到自己哪裡寫的不好了,所以肯定是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如果是方法不正確,那就是在重複錯誤,當然是越練越糟,初學者最佳捷徑就是看網上的教學影片
-
10 # 旅者無疆
其實練字臨帖遇到瓶頸是很正常的現象,就是一個字貼自己練時間長有疲勞感或進入一個死衚衕,這時要多找找網上看別人的臨帖影片和作品。但是個人不建議看二田的臨帖和教學會把你帶到一個更偏離死衚衕,多觀察別人臨帖筆法和自己的臨帖做對比,找別人的用筆優點,找差距找不足,然後努力改正。《九成宮》臨習時間長了會有一種審美疲勞的感覺。也可以暫時找一下歐陽詢的別的字帖,如《黃甫誕碑》或《化度寺碑》等進行臨習,因為同一書法家不同時期的作品的書寫風格和筆意都會有所差別,所以換一下法帖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11 # 寫字那些事兒
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第一,在臨帖的基礎上可以加上摹,即雙鉤填墨,這樣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結構。自己對著字帖很難臨像,雙鉤後就能十分準確的把握字形結構了。
第二,多讀帖,總結歐體的用筆結構特徵,這樣更利於學習。
第三,可以找些教學影片來看,因為自己對著字帖練習往往不得要領,而且多數時候都是在重複自己的錯誤,有個老師指導也很重要。
-
12 # 不二齋
題主說自己40歲,自學書法,練習了兩個月的歐陽詢《九成宮碑》,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問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做。
我覺得首先學習書法和自己多大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40歲其實理解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閱歷,學習起來應該更快才對。
之所以越學越退步,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1、我覺得第一個原因可能是你的學習方法不對。題主說自己是比著字帖寫,其實用書法的術語就是臨帖,而題主之所以說是比著字帖寫,可能是還不知道書法的這個術語,說明題主對於書法的瞭解還比較少,甚至是在完全沒有老師得情況下寫的,對於書法也沒有基本的知識儲備。
這樣很容易用一種錯誤的方法去學習,用錯誤的方法練習,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點進步,但是稍後便會錯誤百出,所以會越寫月差,這就很正常了。
而錯誤的學習方法,自己是很難感受到的,需要比別人給指出來,這就需要一個書法老師,從你的執筆姿勢、用筆、結構,有針對性的指導,給你及時的指出來,要不然,當一個錯誤你習慣以後,就很難再改正了。
有時候,改正一個習慣性的錯誤,比學習一個正確的做法更加的困難,有時候甚至永遠改不過來了。
2、第二個原因,我覺得也有可能你是在進步。這個可能性也是有的,剛開始練習書法的時候,你的眼光還不高、眼睛的觀察能力也不夠強,會覺得自己的字開始寫的還不錯。
但是隨著你的水平不斷的提高,觀察能力要比手上的技法進步快得多,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寫的字越來越來約難看。其實當時你已經有進步了,但是自己看起來還是沒有進步,感覺還不如以前寫的,這是書法學習必然要經歷的一種和過程。
我個人建議,還是要找一位高明書法家,從頭到尾的指導你,這樣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了。現場和粉絲互動,形成自己的風格。
-
13 # 學良88692063174
不管我幾十歲,寫楷書兩月想出成績,除非鬧著玩。有好多人寫幾十年不一定有成績,想玩書法就靜下心來寫上個三五年看看再說吧!
-
14 # 一則1
臨貼久了有這種感覺是正常的,大多數臨貼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個人建議停下來不要再練貼了,停它個十天半個月,但這段時間要經常認真讀貼,特別是你認為臨習不到位的字和筆劃,有臨寫的衝動也不要動筆,這樣半個月後再臨貼會有不小的收穫。
-
15 # 阿福202616280
謝謝邀請。首先祝賀你,兩個月的學習,提高了“眼力”,能夠看出自己書寫的不足之處,這就是一種進步。初學者臨習,第一要認真“讀帖”,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去讀,觀察原帖的筆法、點劃、結構等;然後再起筆作字,不要寫一筆看一筆,要力爭記住一個字的基本特點再落筆;還有一點要注意,書寫時毛筆要有“水平運動”,還要有“垂直運動”,有這幾點基礎,再臨習,進步就快了。祝成功!
-
16 # 晨光275621367
兩個月不進反退。很正常,是你的眼界高了,而手上的功夫進步是要靠積累的,相對於你的欣賞水平差更大了,所以感覺越寫越差。
-
17 # 公孫軒轅
筆畫的要領,應該先弄明白,起步的順序,橫豎的比例,寫了以後,迷茫時停下來,多觀察,做到筆畫結構爛熟於心,估計就突破了。拿筆不要捏頭部,而是懸肘拿中間才對,拇指在二三指之間,五指齊用力,才是正途,個人理解,僅供參考。一個字臨上幾千次,自然明瞭。我練習了半個月的多寶塔碑後寫的(以前硬筆還湊合)。年齡不是問題,心理調整是根本。
-
18 # 楚子牛書畫
書法練習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一個功到自然成的過程,臨帖同時自己默寫練習,對照帖子找差別,還有要多看名帖,提高眼力,
-
19 # 老人家148161151
個人覺得,現在的人只是按著自己的理解把古人的字是怎麼寫出來的進行猜測然後敘述再傳授給書法愛好者,這完全限制住了想學習書法的人思想。“逆鋒起筆、中鋒行筆、收筆回鋒”這也許是一個人寫字的一種習慣吧。每個人對書法意境的理解不同,文化修養不同,字由心生,行雲流水,不受牽絆,我想這也是古人在寫字時的心態吧。所以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講,修心很重要,字隨心動,沒準你就是下一個像王羲之、顏真卿等真正的書法大家!!
-
20 # 哈爾濱雪生律師
臨帖是兩個能力,一個是眼的能力,一個是手的能力。四十歲,寫了兩個月,眼的能力提高了,手的能力進步有限,所以,感覺沒進步或者退步了。這是正常現象。繼續臨帖吧,會感受到進步的。
回覆列表
字帖只是一個二維的圖形,而書寫卻是一個長、寬和時間的三維活動,初學者,沒有老師指導,往往會不得要領,走彎路,所以學了二個月仍不見進步,不是不勤,是不得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