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統銀文化

    我們都知道,古代很多詩人喜歡鑽研禪理,王維就是半官半隱,他的很多詩都有禪意,比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劉禹錫一生多次被貶,也逐漸地喜歡參禪論道,他曾說,“以文章接才子,以禪理說高人,風儀甚雅,談笑多味。”

    蘇東坡更是願意與佛家高僧交流,自己也寫過一些感想,比如“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可見很多詩人通佛理,也有很多高僧會寫詩,下面這首詩看似一般,卻禪意深刻。

    偈七首其一 隋朝 釋法泰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法泰和尚是隋朝眉州人,俗家姓呂。他先是當了十幾年的道士,後來迴心向善,皈依佛門,剃髮出家於象耳寺。法泰和尚十分虔誠,有一次經書和錢物不小心一起落水,他心急火燎地許下重金喊人打撈經書,卻對錢物毫不在意。還好經書並未受損,但之後他就極其珍視這些佛寶,不僅用檀香木作匝藏起來,而且每日靜心地念誦。

    這首詩語言通俗,卻含義深奧。字面意思是,手裡空空如也,卻好像握著鋤頭,一邊步行一邊騎著水牛。人在橋上過,看見橋在流動,水卻是靜止的。當然我們可以用相對運動的觀點來解釋,假想人是靜止的,橋當然就是流動的。而前兩句卻讓讀者如墮雲裡霧裡,只有透過領悟禪理才能解釋。

    讀者看見的是現象,而詩文中描述的卻是本體,所以要透徹地理解這首禪師,先要理解本體和現象的關係。本體是指在我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客體,現象是指本體作用於人的感官,而引起的感覺表象。從現象上觀察,人在橋上走,只有水流橋不流!但是詩人卻對現象作了否定,同時也是對本體,即佛性的肯定。所以這首詩是透過對現象的否定,來指點讀者瞭解佛性。

    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理解,現象往往是虛假的,即使親眼看見的事物(比如魔術)也不可靠;而本體是真實存在的,即使你感覺不到(比如各種場)也不能否定它們的客觀性。我們看到人手裡是空的,但是詩人卻說是抓了鋤頭,一方面我們也許是看見了假象,另一方面詩人只是想點撥我們去理解佛性,懂得本性就是真心的道理。

    禪師們的境界較高,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詩人從差別中來認識平等,從運動中來認識靜止。只要心中澄明,喧囂之地也有幽靜的感覺,世界在相互矛盾中達到一種和諧。事物不是絕對地一分為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禪意就是在千差萬別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差別心,發現萬物的平等性。所以無論是橋在流動,還是水在流動,都是內心發生了波動。

    釋法泰寫過很多類似道理的詩,一方面記錄自己的修行心得,一方面也啟迪後人思考。比如他的一首詩這樣寫道,“生無所生,死無所死。風動塵飛,波澄浪止。和合離散,隨處發現。滿月彎弓,雙鵰一箭。”其中的風動塵飛,波澄浪止與“橋流水不流”異曲同工,都是教誨大家如何修身養性,獲得佛性。

  • 2 # 深夜聊趣史

    偈七首其一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簡單理解:

    1.空手把鋤頭,既然空手,為何又有鋤頭?其實是要把手放空才會拿起鋤頭。

    2.步行騎水牛,步行和騎水牛都是兩種交通方式。

    3.人從橋上過,就指簡單的過橋。

    4.橋流水不流,從水的角度來看,就是水不動,橋在動。

    整首詩的意思是:講究心態、放空雜念、專心修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參禪悟道的角度去思考清修的人生。

  • 3 # 甜本心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人從橋上過”不難理解,就是一個人從橋上走過去了。可“橋流水不流”讓我們讀起來別說似懂非懂,那是根本就不懂!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句話應該講的是佛之大法,要用佛法菩眾生,眾生皆有輪迴的感悟才可能有所體會。也就是過眼雲煙一切皆虛無。

  • 4 # 閩藉寫作

    主要動力人的動力不在發揮起作用了,如果真有這個事的事情在發生,人們想要有好生活的條件這事就比較的渺茫,因為當動力人的頭腦都不是很有把握性在指揮,何況大家還在談生活的憧憬希望好壞還想有希望的未來,簡直是在天荒夜談在做夢幻想自己生活有明天的希望。人一旦處在生活好壞的邊緣之上,幻想歸幻想,想達到自己生活有充滿陽光的希望是不可能的好事在出現的。何時大家都難打破這個規矩的,只有侷限性在規定人們生活的條件,才會有自己生活出人頭第的事情在出現。

  • 5 # 曾雲金飛馬

    怎樣理解“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句話?

    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人在橋上時,我們與橋成為一個統一的結合體,我們將橋下的水流整個做為一個整體的參照物,用眼睛去觀察水面時,水面是靜止狀態,而橋與我們就相對於水面在移動。這才會“橋流水不流”。

    相同的道理,當我們乘坐交通工具處於停車狀態時,與其它的交通工具交匯,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種狀態。當然在乘坐鐵路列車時,這種感覺就特別明顯。

  • 6 # 禪月水清音

    這句話是禪宗的一則公案,原文是這樣的“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從邏輯到到內容都無法理解,讓人暈頭轉向,不知所云。如何理解這句話,就要從禪宗的參禪,如何參公案說起。

    禪宗參公案未入門時是參的話頭,入門後又是見地的驗證。所以都是禪宗至寶。

    虛雲法師的參話頭,是參念起之前,來果禪師的參話頭是話頭話尾皆可參,只看念從何處其,又向何處去,向生滅處,看不生滅。只是制心一處,截斷業識流,香象渡江已。

    那麼一朝參破天地人我,識根達本,心物一如,無內外、心物之別,法法皆是這心之用處,沒有對立,用圓覺經中的一句話就是“垢盡對除”,沒有對立,湛然絕待,自然無垢了。空手與把鋤頭有何不同?步行與騎牛又有何異?橋流與水流不都是法性流喧嗎?

    所以這個公案就是證悟見佛性後的平等性智的表述。

  • 7 # 甲辛

    要理解釋法泰的這首詩,必須注意他的佛教高僧身份,他講的肯定是佛理。佛理以空為最,認空為恆,所以釋法泰的這首詩,暗藏萬事唯空的道理。我試著在詩中添幾個字吧,大家看怎麼樣?

    空手方能握鋤頭,步行猶如騎水牛。

    人從時空橋上過,時光長流空不流。

    簡單解釋一下:

    第一句講先放空才能做事,不放下扁擔,你怎麼握起鋤頭?

    第二句講調整心態,老牛慢慢走,牧童騎水牛,很悠閒,是吧?但你心態調整好了,步行也可像騎水牛那樣悠閒。

    第三句打比方,人生一世,就像過一座橋,時空橋,從起點走向終點。

    第四句緊接著第三句,時光永遠在流動,不流動的,是橋下如水那樣清澈透明的虛空。

    敬請高明指正!

  • 8 # 勇搏逆流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其實跟“人在畫中游,畫在水中游”是一個道理,山青水秀,漣漪汾橋,峰疊欒川,蝴蝶漫舞,小橋流水,流連忘返,如痴如醉,旖旎風光,讓人感到景色是如此美,都忘了自己行走與橋中,不知道是水在流?還是橋在流?如此詩情畫意。

  • 9 # 萬能桔子粉

    人從橋上過,這是自然現象,橋流水不流,是一個相對運動現象,說明水流湍急,流速很快,人在橋上往上游看水流,就好像人往上游流動而水不動,這是相互為參照物,此時是以水為參照物。就好比人坐在向前運動的車上,看到地面物體向後運動是一個道理。因此,此詩句描寫了作者過水流飛快的河流時,那種驚險和害怕以及刺激的心情,同時也反映出水流急速而波浪洶湧的景觀。

  • 10 # 鳳飛綠洲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南北朝·善慧大師“空手把鋤頭”一句,乍看似乎不通,既然是空手,怎麼又說是把鋤頭呢?既然是步行,怎麼又是騎水牛呢?人從橋上走過,分明是看到橋下的水在流,怎麼說是橋流水不流呢?

    其實,這是禪師們從較高的境界來看待世界,希望我們從差別中來認識平等,從動亂中來認識寂靜。只要我們心中澄明寧靜,喧囂之地也有靜寂深林,這就是陶淵明所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境界。總而言之,世界是矛盾的調和。

    “空手把鋤頭”,是說從“空”裡去體認一切,而空是涵蓋一切的虛空,也是我們生存的空間。鼻孔不空,我們如何呼吸空氣?心裡不空,如果充滿煩惱,真理如何進入?所以,雙手空空,才能把握世界,又豈是空手才能把鋤頭呢?

    “步行騎水牛”,是說我們求道為學,好比騎在牛背上,只要有耐心,一步接一步,一定能達到目的地,成聖成賢,都不是難事。萬里路途,只要從腳下這步開始,任你天涯海角,也可以到達。但是這裡的步行是象徵心性的活用。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便是說我們不要截然把事情分為兩段,只要心裡如如不動,草木瓦石,無非都是清靜之物,流水哪裡會動?橋頭哪裡是靜止的呢?只要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在這千差萬別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差別心,見到萬物的平等實性。其實,橋流也好,水流也好,都是心起了波動的緣故。

    前兩句“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是直指,禪門叫做活人刀。這與臨濟祖師爺三玄三要裡的第一句同:“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

    我們的主人翁——法身,無處不在,空手時,肉體就等於是鋤頭,有主人,才有這個作用;步行也一樣啊,這裡把法身喻為水牛,實際上不是這個肉體在作用,是主人的作用。

    後兩句“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是起用句,把肉體比喻為橋,主人往橋上走過,只是借住這個色殼子。水不流指的是佛性不會有變化,從來沒有動過,無來無去,如如不動,如來。

  • 11 # 開心果165931305

    人生時光從開始到結束如同從橋頭走到橋尾一樣度過,橋頭走到橋尾的時光在流轉流動,而人出生到終老如同止水一樣不能流動。

  • 12 # 正道蒼桑

    赫拉克里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克拉底魯說: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是水流過橋,還是橋流過水?哪個也不是!

    是你的心在流動。

  • 13 # 遼西玩家

    題都說錯了,是.人在橋上過,水流橋不流。也就是說人來到世上也就幾十年.如果不努力,很快就過去。沒了你.世界還是那個世界。

  • 14 # 羽曰

    橋上有涼風,橋下有船行。

    船走橋不走,橋走水不流。

    上述四句話是我夏季遊覽某橋時寫下的。"橋流水不流"是現實中的一種物理現象,人站在橋上靜觀流水,幾秒鐘後就產生水靜止而橋移動的感覺,參照物發生了相對變化所產生的一種感覺。

  • 15 # 過兩天1963

    看到你的提問感覺這種幻覺誰都經歷過。人站在橋上看河水就感覺橋在逆水行舟,人突然覺得在船上的感覺。其實在車上也有同感。這是思維的緣故估計其他動物不會這樣。

  • 16 # 使用者我心也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恕再下才識學淺,不曾見過,聽過,更未曾讀過,無論你怎樣感受,這就是一個病句。

    人向前走,物向身後移,這本是一種物理現象,試想一下,人從橋上走,橋彷彿在向後走,為何要叫流?流是液體,人過去了,橋化了,這可能麼?流在這裡應該不合適,如果改一下:“人從橋上過,橋動水不流”,既合乎情理,又有了詩意,豈不更好?

    幻想也好,抒發情懷也好,古人今人都一樣,寫下的東西,要值得推敲,回味,讓人醒悟,願來如此,才能流傳,否則,讓人看不懂,想不通,又有何意義?

  • 17 # 言者青青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是一首五言禪詩中的三四句,由古代南北朝時期的一位禪師善慧(傅翕)寫的。主要用來表達他所體悟與觀察相悖的禪理。

    人從橋上過(網路圖片)

    其實,這兩句詩,是哲學命題,是講解了客觀與主觀,靜與動,存在與意念的辯證關係。

    客觀存在是指人,走,橋,水和流水。但是,經過人的主觀能動性心裡思維,那麼,意念就會產生,主觀意識就會在靜中動,產生許多幻覺意識和意境。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兩句詩正是解釋了這一意識和意境形成過程。

    “人從橋上過”有兩種行為:一是慢走;一種是快走。決定這兩種行為的是人過橋時的心理活動。

    慢走,是為了欣賞自然風光,感受過橋的愜意與開心,此時此刻沒有心理負擔。

    快走,是有什麼急事,或者是有過橋害怕的幻覺心理障礙,此時此刻心理負擔很重。

    這兩種行為對客觀存在的人,走,橋,水和流水能產生各自不同的感受。

    橋流水不流(網路圖片)

    慢走的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能把橋,自己的度步和橋下的水及流水體會的特別美妙,在他們的意念中,這就是人類的生活所需要的自然而美妙的境地,感受很爽。

    快走的人,越急越感覺不對勁。怎麼“橋流水不流”了呢?風從耳邊呼呼地過,橋似流水跟著自己跑,低頭一看橋下的水,卻在那裡紋絲不動。這種幻覺意念纏繞著快走的人,甚至導致快走的人寸步難行了!

    這是在告訴人們:“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是一種幻覺,這種幻覺導致自己對客觀事物的存在產生了不該有的錯覺意念,這樣下去對自己的成長是相悖的很不利的。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網路圖片)

    總之,“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是一種意境,一種幻覺,是真實的由自己心態造成的客觀存在的主觀意念和意識。這種客觀的主觀意念和意識,對於我們正確判斷客觀事物的真實存在性十分不利,很容易造成誤判,以影響自己的人生。

  • 18 # midsummerm

    第24個問題,那看你把誰當做參照物了,如果你把水做為參照物的話,那麼水就是靜止的,橋是流動的。如果你把橋做參照物的時候,那麼水就是流動的。這就是物理學中,牛頓的相對靜止和運動的問題。

  • 19 # 新星滿滿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南北朝,善慧大士作的偈語。

    這是相對論,意義很高深。主要講的是人的心情,和對生活的感受。若人在橋上踱步而行,心情很閒適,自然會感覺到水在流淌。但若是人們行走匆匆,無暇他顧,那水流淌白然就不入他眼。橋上穿行不息的人流,相對於人流來說,就更顯得忙碌。

    當然,意境更高的人,走在橋上就感覺到,人和水都不在動,而是橋在動。當然,這是一種意境,不代表真實世界。

    從差別中來認識同一,從動亂中來認識寂靜,只要我們心中開明寧靜,渲囂之地也有靜寂平安。

  • 20 # 靈明緣覺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如何理解“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不妨先來看看全詩寫的是什麼,首先,空手把鋤頭,如何空手就能把住鋤頭?鋤頭是什麼?

    鋤頭是一種鋤草的工具,用來鋤掉田間地裡雜草的。那麼空手能鋤掉雜草嗎?手不碰鋤頭,鋤頭不碰雜草,三者不相連,如何能鋤掉田間的雜草?

    可見,光想是不行,要實踐,要勤行,要日復一日,要辛勤勞作,才有成果。

    那麼空手把鋤頭是什麼意思呢?

    和尚雖然不事生產,但和尚也有事情要做。那和尚有什麼事情要做呢?那就是除掉心中的雜念,雜念如同野草一般野蠻生長,做為出家人要時時刻刻有一把鋤頭在心中,每日裡耕耘、翻撿,這就是空手把鋤頭。後世有一首著名的謁語就是空手把鋤頭的典範。

    身是菩提樹,心是明境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理解了“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就好理解了。

    那如何是步行騎水牛呢?

    步行如何能騎水牛,騎著水牛如何還能做到步行呢?

    空手把鋤頭,鋤頭呢,是在心中。

    步行騎水牛,水牛亦在心中。

    水牛在佛教中比作眾生的心,它呢,時常躁動難安。修行者要做的就是調伏其心。不止是身處靜室時,要加以調伏,甚至是步行時,也要加以調伏。修行人不能因為出門在外,就放下了修行。散步行走時也要時時謹記,明瞭。這就是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又作何理解呢?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說的是人、橋、水三者的關係,按理說人從橋上過,人在上面走,水從橋下流過,橋是不動的,更不會流了。

    那麼為什麼橋流水不流呢?

    六祖慧能說過,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仁者心動。

    所以橋流水不流,不是橋流,也不是水不流,是你的心動了。

    整首詩的意思是當身處靜室時,有雜念產生的時候,要時時拿起鋤頭鋤淨。

    在行走外出時,要時刻謹記拴住自己身下的“水牛”。

    想要達到彼岸,就要一心向前,唯一能阻擋你通往成功之橋的,不過是你的心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彩禮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借債高利貸,你認為彩禮多少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