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全詩共四句: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在網上查了一下,說是南北朝時的善慧大師所做。

    其實,很早以前就在一本初中物理輔導資料上見過這首詩,不過,書中說是明代詩人所做,孰是孰非,說不清。對詩的前兩句也理解不了,只是對最後一句“橋流水不流”略有所知。

    這句詩很好的體現了運動的相對性,坐在行駛的小汽車裡的乘客,路邊的人認為是運動的,而司機會認為是靜止的。原因是選擇的標準不同,路邊人選擇的標準是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而司機選擇的標準是汽車。所以說,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和如何運動,首先要選擇一個標準物,這個標準物叫做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變,就是靜止的;相對參照物的位置改變,就是運動的。小汽車中的乘客,相對地面位置改變,相對汽車位置不變,所以,路邊的人說他運動,司機說他靜止。

    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通常選擇地面和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做參照物,橋相對地面的位置不變,橋下水相對地面的位置在改變,所以,平常我們說,橋靜止不動,橋下水在流動。但以橋下水為參照物,橋相對於流水的位置在改變,所以,橋是運動(流動)的。而物體一旦被選做參照物,就被假定不動,所以說,橋下水不流動。

    這僅是從物理層面分析的結果,詩人也許更有深意,實在是猜不透。

  • 22 # 柔美的風飄悠的雲

    《參照物的問題》

    人從橋上過,人是活動流動的,是橋的過客。勿匆上橋,匆匆走過,匆匆下橋。而橋是固定的,從橋造好的那刻起,它就得等人(車)來走它。這是橋的任務和作用,也是橋的工作和使命。人就不一樣,過河走橋是他的天經地義,總認為橋天生是為他服務的。

    橋流水不流,人在走橋上看水流,雖然水流是活的不斷向前流過。但相對橋來說,人從走橋的那頭走向另一頭,不僅人是流動的,就連橋也跟著流動。你不知不覺走到橋中間時,發現橋也過了半,此時橋下的流水好似還在那位置流著(實則是在原處向另一方向流動)。

    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可能跟人的視角角度,和人的心理感覺有關。就好比人坐在汽車上,你看著車上的人和物,跟你的距離是不變的,都處在靜止不動壯態。但如果把眼晴由車內轉向車外,路邊的一切都在快速閃動。

    人,眼晴,視角,方向,心理,動態,靜態,可能造就了此道理。參照物的不同,給人的感觀不同,展示出表面的有些現象不同。這就使我們在看待同一問題時,應該參照各方而展開多方位多角度的具體想象和應對。

  • 23 # 騎驢去高考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真是一幅絕美的畫卷,如果抽去社會化後腦海中那些雜七雜八的想法,那這幅景色真是仿如綠水在心中投下倒影,溫潤的春風從腮邊劃過,你能感到那些絕美的詩行就在你心中吟誦,撫弄起你心中美好的情思。

    講物理課的時候,學生問我為什麼橋會流動呢?我告訴她,因為以水為參照物,橋的相對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說橋流水不流。她感到最奇怪的就是加油機給飛機在空中加油,她覺得這很搞笑,怎麼還有在空中給飛機加油的事情,不過她還是正確判斷出了它們的相對位置是靜止的。我忽然想抓緊時間學習自然科學知識,以便能帶給她更多的知識與快樂!

    我當年上學的時候,老實講,最頭疼的就是理科知識,每次聽課總是雲裡霧裡,下課又收穫一大堆無知,哎,日復一日,日日如此,簡直對我的靈魂是一種摧殘和煎熬。我也很想學好數理化,但他媽的就是不知道怎麼學,那些老師似乎也覺得我就這樣了,不是學理科的料。所以,後來我就改學文了。但我始終心不甘,大夥都是兩肩膀頭扛一個腦袋,你錘子比我多個啥?所以我始終心不甘,憑啥我就不是學理科的料,你是?最主要的,我還是對科學有一份濃厚的興趣,我渴望對這個世界加深一點了解!但是沒辦法,我只能按照學校的安排,被客觀挾著往前走,只好跟令我心不甘又讓我頭疼的數理化說再見了!

    當我終於徹底擺脫學校對我的束縛,也沒有考試升學的壓力後,我不帶任何壓力,不用考慮時空因素,窮根追底地拿起了《高等數學》,這種沒有壓力的,自由自在的思索實在是種精神享受,讓我感到了科學的魅力與人類思維的奇幻!我覺得我也可以學好數學,我也可以在數學的王國裡面自由馳騁,感悟那些迷人的智慧!

    人生真是一個奇怪的東西,你所討厭的,時過境遷,就可能令你愛不釋手,一切都取決於你是否透徹瞭解它了!

  • 24 # 檸羽76876

    這是相對論,很高深

    若人在橋上踱步而走,心情很閒適,自然會感覺到水在流淌。

    但若是人們都行色匆匆,無暇他顧,那麼水的流淌自然就不入其眼,橋上穿行不息的人流相對於水流來說就更顯忙碌。當然,意境更高的人走在橋上就感覺到,人和水都不在動,而是橋在動。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意境,不代表真實世界。同時也是禪林用語。形容超越一般常識見解之境界。蓋以常識之立場而言,應是「水流橋不流」;今則藉「橋流水不流」之轉語形容轉換常識為意識以前之境界,亦即超越一己之分別知覺,而非可思惟之境界。與「東山水上行」、「青山常運步」等語同義。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大五一·四三○中):「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楞伽師資記〕

  • 25 # 龍貓學藝

    這是偈語

    禪宗講究“參話頭”

    “橋流水不流”不是用來“理解”的

    是用來“悟”的

    需要“悟”的說再多也是“指月非月”

    不說也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彩禮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借債高利貸,你認為彩禮多少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