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V畫個畫

    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繪畫種類的一種,形式有別與其他的畫種,能一眼認出。

    學院派國畫能一眼看出作者的性格特點,作品畫的主題內容也可以是多樣化的。

    而今的很多年輕作者,把國畫的畫法和當下的各類題材相結合,也作出很多讓人大呼巧妙的作品。說它抒情,只是對國畫的某一方面理解,其實,現代國畫也能帶給人很“搞笑”“槓”“有趣”或者其他的感覺。

  • 2 # 二七怕怕

    不能將國畫這麼大的範疇都稱之為抒情藝術。

    如拿山水畫為例,文人墨客畫山水,拋卻其中的技法,莫不是在借景抒情,再附上一首詩詞,更是將心中所感統統宣洩,可以說寫意山水畫是一門抒情的藝術。

    然而工筆畫又將怎樣去定義呢?透過細緻地描寫人物,花鳥魚蟲,這其中倘若強行給人或物賦予感情,怕是說不通的。一部好的作品,以嚴謹的技法將花鳥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當然這是需要作者投入感情的。

    但是如若深究作者想要抒發何種志向,表達何種感情,那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在藝術作品中的領悟也是不同的,所以說工筆畫抒情往往沒有寫意山水畫來得直接。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3 # 影人14影人

    國畫,就是抒情詩。

    每一筆,都包含著人生的哲理。畫家最怕的也就是這一點,筆筆見情,情中有意,在情意中尋找意境和內在美的世界。所以,畫家每一筆都看得很重,怕的就是敗筆。

    畫家的筆,就是一首畫也畫不完的抒情詩。大膽的用墨色,細心的收筆,比比連環,環環相扣,有遠有近,有情有意,畫出了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的人情味。這就是大師,抒情詩的靈魂。

    我不是,我只是想他們心中沒說出的話,讓我道出。

  • 4 # 陽河水1

    國畫講究詩入畫。詩是抒情的,國畫應該算是一門抒情藝術。畫國畫與寫詩一樣,需要心情和靈魂。心情不同時,畫出來的畫也不一樣。需要對美好事情的熱愛,才能心中有所抒,畫出好畫來。

  • 5 # 陝西藝娃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起源

    中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畫有互相追逐的魚,跳躍的鹿。甘肅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擬船形的陶壺,使我們如身處岸邊,情景歷歷;還有青海大通上孫家寨發現的舞蹈彩盆上,繪有三組五人攜手踏歌圖,表現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國畫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辛店和龍山諸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藝美術品。常見的青銅器飾紋,有晏吞紋、雲雷紋、夔紋、龍紋、虎紋等,也有用人體作為裝飾的花紋。雙夔合成的容谷紋,尾部多上卷,極富美觀。

    青銅器物上的裝飾畫,主題約可分為兩類,一是描寫貴族生活中的禮儀活動,如宴樂、射禮、表祭等;如趙固出土的《刻紋銅鑑》,集中表現了貴族生活的儀禮活動;另一類是描繪水陸攻戰的圖象,以山彪鎮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鑑》為代表。其他百花潭銅壺,故宮《宴樂銅壺》都有表現戰爭景象的圖畫。這些畫幅中,有水陸交戰、堅壁防守、雲梯攻地等情節。還有描繪水戰、陸戰的陣勢中,表現了衝鋒擊殺攻堅的細節。士兵有的執劍和戟,有的持戈和矛等,形象生動。這些藝術手法,給漢畫石刻、磚刻以很大的啟發和影響。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巖畫和彩陶畫。春秋戰國最為著名的有《御龍圖》帛畫。它是在絲織品上繪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 ,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穩定,文化藝術領域空前繁榮,湧現出很多熱愛生活、崇尚藝術的偉大畫家,歷代畫家們創作出了名垂千古的傳世名畫。

    我們可以看出,不只國畫藝術,其他型別的藝術都是抒情的,這是藝術的靈魂!

  • 6 # 旺吳居士

    書畫本質應該修身養性,隨心所欲,順其自然。表現內心自我的心靈內涵底蘊。然今社會沉淪在金錢名利權勢之中,追求的趣,味,情,景,氣,韻,意,境已經蕩然無存了。所謂學院派相互奉承互相互吹說的神乎其神,說的神經兮兮只為相互抬價,民間派自吹自擂自封為王只為廣告索財,如今任何藝術呵呵而已。

  • 7 # 國藝大家

    國畫當然是抒情性的。但他不僅僅是抒情性,國畫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精粹,是意象文化的代表。

    國畫注重寫意性,以情入畫,以理入畫,以性入畫。王維提出詩畫本一律,講究抒情性,講究意境。

    國畫多受老莊和禪宗思想的影響,在畫面中還講究哲理性、純粹性,有哲學思考在裡面。

    當然,這是說的好的國畫。大部分現在畫家畫的畫,亂七八糟,不知所云。根本沒有情、沒有理在裡面。甚至連畫面都是烏七八糟,讓人沒法看。這是都一窩蜂的追求名利所致,在畫面上除了銅臭味兒,沒有意境、沒有抒情性。所謂的國展獲獎作品,更是如此,連民間的年畫都不如,不爽利、拖沓、磨嘰、汙濁全都表現在作品裡。卑躬屈膝的畫沒有思想性的,所謂重大歷史題材。談何抒情性?

    就像吳冠中說的取消美協,取消畫院是必然的。

  • 8 # 趙俊峰評談

    說國畫是一門抒情藝術不能說不對,但也不完全對。這個觀點的出現實際上是伴隨著西方藝術觀點的湧入而興起的。西方人就認為藝術的作用就是抒情,列夫·托爾斯泰就說過: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為了接軌我們也把比西方繪畫歷史更為悠久、內涵更為豐富的國畫也稱為抒情藝術。實際上中國畫既能夠表達個人的感情,也是一種提升人格修養的方法。中國畫源於道家,非常強調陰陽的平衡,抒情屬於外宣,還必須有內收。所謂內收就是中國畫的修養功能。

    古代信仰儒家的知識分子把琴、棋、書、畫稱為秀才四藝,就是看中中國畫修身養性的作用。清代畫家王昱就認為:學畫所以養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王昱論述的就是中國畫對修身養性的作用。這是中國畫所獨有的,如果在這方面有所收穫,不但會獲得畫技的提高、人格的提升,也大有益於生命健康,這也是諸如齊白石、吳昌碩、潘天壽等等中國畫名家普遍長壽的原因。而西方繪畫不具備這一功效,畫家的壽命與畫技之間沒有這種內在的邏輯關聯。

    中國畫既能抒發畫家的感情,也是畫家提升思想品格的一種手段,而西方繪畫只有抒發感情引起觀者共鳴這一項功用。由於長期學習西方文化,片面強調中國畫是一門抒情藝術,導致了中國畫失去了抒情之外的另一項重要功能——教化。這是一種自我貶低以適應西方標準的做法,是削足適履的行為。中華文化想要真正復興就不能一直按照西方的標準委屈自己,應該把繪畫的教化功能也進一步發揚,才能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的優越性。

  • 9 # 黃智637

    國畫藝術是抒發畫家的審美情感,表達了畫家對自然景物、社會生活有感而發的深情厚誼。畫家透過創作國畫藝術作品,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強烈感受和感情來塑造國畫的藝術形象。

    一、唐代的山水畫和山水詩最能表現出藝術的意境美,表達文人墨客的審美情感,抒發了自己美好理想的情懷。唐代山水畫和山水詩的創作是,寫景,不求工細,抒情,不予直說,都要留有餘地,以待欣賞者的想象和聯想,具有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寓意深遠的藝術感染力。

    二、我國唐代的山水畫《遊春圖》,這幅畫面青綠設色,景物濃麗。畫家對自然景物有深刻的觀察和情感的抒發。畫面上山間白雲浮動,湖面微風佛水,景物舒展,人物神態悠閒,盪舟湖心,山水、雲煙、草木都呈現出濃郁的春意盎然。

    三、當代畫家傅抱石的國畫作品《鏡泊湖》,畫家在東北鏡泊湖旅遊,由於廣泛接觸現實生活,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啟發,在筆墨技法和藝術風格有了新的發展,體現出畫家的藝術手法、審美情感的創新,表達畫家對新時代和新生活的歌頌和熱愛。

  • 10 # 培培1898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其共同點就是抒情。國畫當然不會例外。“詩情畫意”,此語幾乎成為中國畫的定律。唐王維詩畫俱佳,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做到這種境界的中國畫家實在非常難得。齊白石畫藝高超,詩也流暢,隨著年歲增長,畫藝愈臻,然詩情卻漸枯竭,畫路漸窄,老舍先生髮現此情之後,便為白石老人尋找畫題,摘錄了蘇曼殊的許多詩句,如"淒迷燈火更宜秋" “芭蕉葉巻抱秋花” “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使白石老人大受啟發,出了許多佳作。可見中國畫所抒之情實乃詩情。詩之侷限,畫可補之,畫才不足,詩情引之。至於說中國畫可提高人之修養,可提高畫家修養等說法,亦並非唯中國畫如此,琴棋書一概如此。

  • 11 # 書畫情

    首先,畫者在下筆之前面對眼前的景物或者是想要畫的物像要有激情,有一種衝動的感覺,在這種激情之下,動筆抒發自己的情懷。拿山水畫來說,看到氣象萬千的山水景色,就在心中醞釀如何把山水的精神表現出來,構思之中傾注了作者對山水的敬畏之心。

    其次,要用什麼技法描繪出來,既要繼承傳統的技法,又要有所創新,以適應新的時代精神。

    一切藝術都應來源於生活,不管是繪畫還是其他藝術形式,脫離了生活,脫離了大眾,就失去了創作的源泉。而創作的本身就是在抒發作者的情感。沒有對祖國的熱愛,創作不出愛國主義的作品,沒有對人民大眾的熱愛,創作不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來,沒有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創作不出氣韻生動的藝術品來。當然這一切也需要作者精湛的藝術水平。

    所以說,國畫是一門抒情的藝術。

  • 12 # 大有藝術

    坦白講,這個問題像網際網路中千千萬萬個問題一樣,帶有一種簡單化的傾向。它其實指向另外一些問題:什麼是國畫?你所說的國畫是指哪個時期的國畫?是指哪一種國畫?國畫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種類,很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國畫不止是張大千、齊白石,而很多大眾會將二者直接劃等號。所以回到這個問題上,我們首先要從對國畫的認識說起。

    我會盡量簡化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如果其中有紕漏,請各位方家海涵。

    首先,我們從國畫的起源說起,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繪畫了,主要是彩陶,作為一些裝飾紋樣出現。到了奴隸社會,一些青銅器上會有記錄當時歷史事件的影象,簡化生動,主要承擔著拜鬼神、成教化、助人倫的功能,起碼這一階段,它和抒情是不相干的。

    (馬王堆漢墓帛畫)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開始興盛,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宗教人物畫,最為著名的是敦煌石窟,它具有極高的宗教意義和審美價值,是不能用抒情來形容的。當然,這一時期,“國畫”也真正產生了自己的審美覺醒,出現了宗炳的《畫山水序》和王微的《敘畫》等理論著作。尤其《畫山水序》,可以說是東方美學思想發展的里程碑,它提出“含道應物”“澄懷味象”等,強調的就是個人修養和恬淡情懷,要和客觀實物的形象相結合,要用自己的悟性來順應自然。所以他並不是純粹的抒情,而是物我合一,這是很高的境界,並且在我國的國畫史中一以貫之,成為一種主流的審美傾向。它既不是單純的抒情,也不是單純的描繪客觀實物,而是物我兩忘,經過改造之後的現實,所以將它簡化為“抒情”兩個字,實在是有失偏頗。

    顧愷之 《洛神賦圖》,人物畫向山水畫過渡時期的傳世名畫。

    隋唐時期是中國繪畫繼往開來、光彩博取而品類鹹備的全盛時期。畫家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隋有著名畫家21人,唐有207人之多,這些還只是頗有成就的著名畫家。他們的作品既有《歷代帝王圖》、《步輦圖》《虢國夫人遊春圖》《高逸圖》等人物畫,描繪帝王、忠臣等為統治階級服務。又有《長江積雪圖》《江帆樓閣圖》等山水畫,這部分倒是重感受,抒發畫家自己的個性和情趣,並慢慢滋生出了文人山水畫這一流派。但是我們不能說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那些傳世名畫就不是國畫了,對吧?所以把國畫簡化為抒情的藝術,仍然是偏頗的。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虢國夫人遊春圖》

    五代十國時期,在歷史上可能不是很起眼,很多人連五代是哪五代都不清楚。但是,在繪畫史上,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和燦爛的時期。《調馬圖》《二祖調心圖》《韓熙載夜宴圖》《珍禽圖》(黃筌)《匡廬圖》(荊浩)《雪山行旅圖》《關山行旅圖》(關仝)《秋山問道圖》(巨然)等等,名家名作,全部出在這一時期。人物畫就不說了,黃筌的《珍禽圖》可以說是工筆花鳥畫的發端,非常重視寫實,形神兼備,決不能以“抒情“來形容。哪怕是山水畫,也非常注重寫生。荊浩《筆法記》裡總結了“六要”、“真、似”,“四格”、“四勢”、“二病”,強調畫家要真實地體察自然,做到順應自然而反映自然,不可造作。要尋求物象的形態、氣質,不能僵死,更不能憑空捏造。這顯然不是“抒情”二字可以概括的。

    荊浩《匡廬圖》

    宋元時期,就不必說了。這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幾乎無法逾越的高峰,到今天為止,很多畫家仍然是推崇宋元,傾向於迴歸宋元的繪畫特質,認為這一時期才是正宗、本源。如果詳細介紹的話,再來一萬字也介紹不完。從它服務的階級來說,因為經濟的發達,也已經由統治階級、士大夫階級,已經覆蓋到了商人和小市民階級等,已經日趨商品化。既有宗教宣傳,又有裝飾需求,既有宮廷畫院的命題創作,又有文人墨客的自娛自樂。繪畫種類豐富多彩,抒情只是其中一種,而不能以偏概全。

    第一類,宗教題材,教化為主。

    代表作《朝元仙仗圖》

    第二類,花鳥畫,寫生為主,人才輩出。

    代表作:《芙蓉錦雞圖》(宋徽宗)《雪樹寒禽圖》(李迪)《秋柳飛鴉圖》(梁楷)等等,寫生甚至“變態”到計較孔雀起飛先邁左腳還是右腳的程度。

    第三類,山水畫,寄情山水,心性和物象完美統一。

    代表作《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瀟湘奇觀圖》《溪山行旅圖》《早春圖》等等,說都說不完。

    第四類,人物畫,禪意十足,形神兼備。

    代表作:《六祖截竹圖》《潑墨仙人圖》《布袋和尚》《五馬圖》《浴馬圖》等等,佳作頻出,審美高階,而且放到現在也不過時。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上河圖》也是出在這一時期,它可以說是寫生狀物,描繪市井風情,高峰中的高峰。但是它其實是作者張擇端討好徽宗的歌功頌德之作,和抒情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

    至於明清到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繪畫服務的人群更加廣泛,市井文人創作的自由相對也更寬泛。由於宋元在“寫實與抒情完美統一”的高峰難以逾越,很多畫家將筆墨和心性放在了寫實之上,追求筆墨的意趣,心性的表達。這既是造成題目中“國畫是抒情的藝術”這種誤會的源頭,也是當今很多大家開始追慕宋元的原因之一。因為這雖然是人性的解放,藝術的自由,但是也容易讓人把粗鄙當成豪邁,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因此,在我看來,國畫是一門內涵特別豐富的藝術,它承擔的社會職責也不侷限在一個方面。即便僅以文人畫去看,它的高峰,以宋元為例,都是以中國人特有的中庸、和諧,傾向於將物和我,寫實和抒情,進行完美的統一。將它簡化為一種抒情的藝術,是不妥的、片面的。抒情只是國畫藝術中一個比較醒目的特質,卻並非它的全部。

  • 13 # 詩夜城主

    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除了領導書壇復古之外,還明確提出“書畫同源”的藝術主張,他在自己畫的《秀石疏林圖》上題詩:“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問題來了:有人說國畫是一門抒情藝術,你怎麼看?

    國畫是一門抒情藝術

    開篇簡單說明了“書畫同源”的藝術主張的緣由,事實證明書法與國畫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古代書畫家用作畫的筆法作書,或者用作書的筆法作畫,那是極為普遍的事情,這也是古代書畫作品能讓人賞心悅目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說國畫是一門抒情藝術,那是因為書法也是一門抒情藝術,書畫同用筆法,自然也是一樣的心境,可以這麼認為,國畫藝術會隨著人的性格、修養、志趣、愛好、心情、環境不同變化無窮,筆下線條千變萬化,筆勢情態各異而變幻不盡,但國畫終究是讓人“心暢神怡”,

    雖說繪畫藝術種類很多,任何繪畫都是用筆墨色彩代表畫作情感,唯有國畫給人百分百的喜悅情感,這也是國畫注重“寫意”的原因,就如蘇子美所說:“窗明几淨,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國畫藝術帶給人們莫大的精神享受,昇華人們的情操,不像油畫的情感太夠複雜,

    從國畫的山水畫,就可以感受到國畫是抒情藝術,它給人的視覺效果很舒心,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風采;且看看國畫中的人物畫,之所以不注重人物的形象表情,這是為了著重突出國畫藝術的“筆墨古意”,而不是去思考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只有純粹的欣賞,才能有抒情的意境,要不然,只顧冥思苦想,就不叫抒情了。

  • 14 # 宇宙之外美協畫家正果

    美術,或者具體說國畫,屬於藝術,藝術是幹什麼的?是一種高階表現形式,也可以說是一種表達語言,用以抒發表達個人情懷思想甚至啟示什麼。如果忘了這一點,就不適合畫畫。

  • 15 # 松下雲池

    以藝術的形式能夠打動人心者,一定是有情,情源於愛,只有傾注滿腔情懷才能做事有恆,有恆才有成。有成而又更好的傾注情感方能直抵人心,引人共鳴!斯是中國畫藝術。

  • 16 # 隨一朵蓮花去旅行

    國畫,畫時心情愉悅,便是很好的養身健體的運動,沒有功利,只有美。這是我喜愛國畫,畫自己認為表達了內心真實情感的東西而忘我的一種修行。

  • 17 # 築夢年代一一

    國畫是抒情的!這句話很對。

    這是東方文化的內涵和底蘊。

    我們常說 :詩情畫意。詩與畫皆為情之所致。沒有情,詩和畫就沒有生氣和感染力,也就沒有生命…………

    也可以說,世間一切都為情之所致…………

    可以想像,一個無情無意無思想、呆若木雞的傻B,能寫詩畫畫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我的詩與畫,是傾注了很多感情的…………現發上幾幅太行山水畫 :

  • 18 # 水墨畫家陳莊

    世界這麼大,藝術種類這麼多,為何單單隻有中國畫是抒情的畫種?和中國的文化有關,和東方人的思維有關。

    文化引導藝術的發展方向。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道家、儒家,老子、莊子,太極八卦、孔孟哲學,無無深刻影響著中國畫的發展。

    中國畫又名水墨畫。中國畫用材用色及其單純,正是這種近似單一顏色的畫面,舒展了無限的空間,抒發了充沛的情感。

    中國畫有一最大的特性,畫面講究留白,這白,既代表無窮盡的物像,給人賦予寬闊的想象空間。白既黑,黑既白,有既無,無既有,似太極圖盤,自由抒發。

    國畫是自由的書寫藝術,同時也是最能抒發中國人情懷的藝術。

  • 19 # 李功中

    國畫藝術是我國文化藝術的一個特殊的符號,利用筆墨在特殊的宣紙上盡情的奔灑,結合書法用筆甚至潑墨,將文人的情懷盡情的揮灑,讓觀賞者能夠感受到別樣的情懷!

    作為畫家,早年曾致力於油畫的探索,但看了魯本斯的油畫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後,讓我再也不願畫油畫了!我認為油畫已在西方達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由此我轉向了國畫,筆墨技巧及特殊的宣紙效能瞭解後慢慢掌握了,越來越喜歡國畫的高雅氣質,裝裱後的質感更讓人愛不譯手!

  • 20 # 羅雄504

    前人說:“以法作畫,千畫一面,以情作畫,千畫千面”,可見中國畫離不開“情”的表達。歷代名作更是技巧與境界高度融合的產物,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表現了大山堂堂的氣象,令人震撼,倪瓚的作品卻表現了一塵不染名士之風。可見,不能以“情”作畫者,作品必然蒼白,不能與人產生共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熙鳳賞給劉姥姥的20兩銀子,真正有多少是實實在在到了婦人劉姥姥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