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師範小王子

    小楷練起來耗神費工更多。因為一篇小楷動則數百數千字。初學者過去還要自己畫格子,所以學小楷是非常工細的活。好在學小楷多取坐勢,對耗費體力減輕了不少。而練大楷多是懸肘懸臂,為使字不因視角小而看起來變形,絕大多數人採取站姿,體力消耗是很大的。因為字大,寫一篇用時不是太多,比之小楷有更多的調整體力的時間。我這樣說,未練過書法的同志可能不理解,練書法休息還受約束嗎?是的,在整篇練習的時候,一氣寫完,神氣風格比較一致,若中間休息或因其它事而中斷,再拿筆繼續寫,銜接處會有明顯改變,甚至後來寫的與前面寫的整體面貌都有區別。所以練習者不願意打破書寫節奏,就產生了大楷與小楷練習時間的長短調節不同。小楷由於字小,筆畫纖細,點畫位置安排要求特別精準,執筆要穩而靈活度要大,提按把控不失纖毫。練大楷則要求沒這麼嚴,精準度無須這麼細微。但大楷追求筆力與神氣,只限於刻意摹仿還不行,個人品格很重要。古人云“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所以練大楷的人個人品格剛毅、豁達也是重要條件。總之練小楷與大楷各有難易度。人們常說大字見精神,小字見功夫。這活不僅來源於欣賞,也來源於實踐,但也絕不是說大楷就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 22 # 儒釋道緣

    中大楷與小楷哪個好練,首先我要說你還對書法瞭解要多一些為好,我對你提的理解是哪個都一樣難,入門還需從中楷為上。為什麼從中楷入門哪,因為可以逐漸明白相關的間架關係,粗細的變化這樣達到更快提高認識。

    大楷需要達到極高水平與功力的人才能達到出眾的水平,有一個故事講“一字千金”指的是“天下第一關”的一字。另外“天津勸業場”天津大書家華世奎所書,從哪個方向其字都蒼勁有為,氣勢非一般可達到。在留下的傳世書法作品中不多,以晉唐為主要學習的楷模。

    小楷書為考功名基本條件,明清以官閣體為根本由於章法嚴苛,妍美至極確失去了質樸藝術品味也失去了。

    中國的書法是世界最高藝術形式,當今人認識需更加深刻為好。古語字無日功入門比較容易,可是需要一個很花的認識過程,認識書法的根本,確定藝術所宗的流派。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志向才能有所提高,非如此無以真正認識中國書法。

  • 23 # 皛舒

    我個人的體會是,臨摹書帖練習書法,從中楷入手比較好。理由如下:

    第一,初學書法,指力、腕力、臂力都不協調,眼、心、手的配合無法默契。所以,從中楷練起,易於把控。因為,寫中楷腕力和指力就夠用了。而且,字的大小適中,便於掌握。

    第二,書店所售的書帖,字的大小也都是中楷字的尺寸,比葫蘆畫瓢也適宜。因為是初練,還談不上書法技巧,用筆等知識。主要目的就是心、眼、手的配合,手腕、手指的發力。不論從哪個角度講,中楷當是首選。

    第三,初練書法時,大多都是看一筆寫一筆,對字的整體結構還沒有概念,手指、手腕、小臂、大臂的配合和用力,都不協調,比較僵硬。寫大楷需要懸腕、懸肘,談何容易?!而寫中楷,開始枕腕寫就行。

    至於,練小楷那應當是有了一定書法基礎之後,再練不遲。

  • 24 # 愚墨齋書畫院

    以個人經驗,說下感受,基礎不同選擇的書體可能不一樣,比如零基礎學書法,就不宜從小楷學起,筆都不知如何控制,怎麼去寫需要高度專注力和筆法非常微妙的書體,特別是一些高古風格的小楷,更需要有一定的大楷書作為基礎,如果有大楷為基礎,學習自己喜歡的字貼去臨貼也容易進步,沒有好的大楷為基礎,就直接學小楷,自然難度大,隨著難度變化,長時間看不到進步,還可能帶來學習興趣的下降,個人認為零基礎學習大楷入門,有幾個原因,首先大楷點畫造型清晰,技法完備,楷書在諸書體中屬後來形成書體,總結了諸書體造型規律和技法,再者大楷書點畫相對大,對初者更容易臨模,所以個人建議入門者可以選從大楷入手,有一定基礎後,再選自己喜歡字型去臨貼,長久堅持一定會學有所獲

  • 25 # 千年蘭亭

    練習書法,我的意見是從中楷入手為宜,當然,也有人認為應從大楷入手,但沒有人贊同從小楷入手。

    持大楷觀點者,認為大字八法具備,點畫完滿,鋒勢往來脈絡清晰,不僅便於初學者掌握字形的間架結構,更能鍛鍊筆力。

    我贊同從5公分見方的中楷入門,因初習書法,筆法尚不熟,懸腕、懸肘尚不靈活,5公分的字更易於掌控。

    而小楷字雖小,但筆法卻非常精細。蔣和在《書法正傳》中寫道:從小楷入手者,以後作書皆無骨力,蓋小楷之妙,筆筆要有意有力,一時豈能遽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拍攝過哪些國外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