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王大夫講中醫養生
-
22 # 無法超越的足跡
中醫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西醫是近代崛起的主流醫學方式,兩者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別,西醫靠的是外在裝置進行檢查研究,透過用最直接的方式去認定和解決病症,中醫在於推理調和,也就是透過調養身體和用藥物配合的方式激發和改變人體自身來解決病症。
有一句話說得是非常的有道理,西醫是一種流程流水線形式的醫療方式,所有的東西在整個過程都是有章法和流程的,就和我們在工廠裡面的流水線生產產品的形式非常的類似,每一個步驟都是規定好的,哪一種產品如何用規定好的步驟進行生產,就好比病人什麼病要按照什麼樣的步驟來進行治療,這些都已經是形成了固定形式體系。
中醫就區別大了,中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和疾病的一門學科,中醫也稱漢醫,是我國先民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中醫主打陰陽五行為基礎理論,將人體的氣,形,神為一體,透過望聞問切來進行,中醫的治療是透過人體病理進行個體形式的治療,透過推拿針灸藥物以及飲食等多方面結合激發人體自身的抗病系統消除病魔恢復身體。
西醫的優點是對於常見病有比較好和直接的療效,中醫一般都是對一些罕見的病症治療的效果比較讓人驚奇,西醫是系統性的醫療方式,有嚴格的流程方式,同種病可以用相同的流程進行治療,中醫不一樣,中醫是對個體的方面比較突出,同一種病的治療方式很難形成系統化的治療方式,說白了就是不能複製。
西醫的醫療方式適合大多數人,因為有系統性的學習方式,就像我們讀書一樣,有專門的教科書 ,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去學習西醫,西醫的門檻會比中醫低上不少,中醫基本上都是靠天賦和經驗,沒有絕對的模板,而是靠師傅領進來教受一些基礎知識,然後就要看個人的天賦和經驗的積累了,所以學習中醫是非常難的,這也是為什麼真正厲害的中醫不多,市面上大多數都是水貨中醫。
中醫和西醫最大的差別就是西醫的所有流程你都看得到,讓你看得基本上明明白白,醫生學習西醫也是所有的知識都是看得到明明白白的,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借鑑別人的經驗案例,而中醫卻是不可以的,同一種病在不同的人身上用藥和治療的方式就會有區別,很少能在治療過程中借鑑和按部就班。
中醫有不可複製性,被一些人認為是偽科學,西醫治療的整個過程不只是醫生完全瞭解,就連病人和家屬都可能瞭解,整個過程是明明白白的,中醫是隻有醫生知道,病人自己根本看不懂這些,所以會覺得糊里糊塗,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西醫讓你明明白白的死,中醫讓你糊里糊塗的活著,意思就是兩種醫學在理解上的區別,西醫可以彌補中醫的不足,中醫可以解決一些西醫解決不了的東西,就好比非典西醫束手無策,但是最後是讓我們的中醫搞定的。
-
23 # 92年的雨辰
中醫治人,西醫治病。西醫比較片面,中醫講究整體。中醫治本,西醫治標。中治療慢性病優勢大於西醫。中醫無檢測裝置的費用,靠的是醫生的把脈。
-
24 # 劉寶楓Bob
就差別而言,大抵是從這幾個角度去分析,首先,中醫和西醫的理論體系是完全不同的,具有的不可通約性,所以在理論層面上實現中西結合是不可能的,中醫的研究方向是從取類比象,透過觀察自然界發生的規律總結他的問題,而現在醫學是透過微觀的區域性的,可以被驗證的尋證醫學的模式,中醫的一些模式決定了他向深部研究的時候發展的週期會比現代醫學更長一些,而現代醫學的發展模式決定了他在研究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會逐漸迷失方向,反過來尋求人體生命科學的本質,這些都是中醫和現代醫學已經走過的路,目前中醫最大的問題是他的基礎,也就是它的理論基礎,中國的國學已經全面被新文化取代,而新文化之後,中國人對傳統國學有著強烈的文化自卑意思,所以這也是限制的中醫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
25 # 木棉花健康營
中醫和西醫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常常會這樣講,中醫有三個特徵是西醫不具備的,這是最大的區別:
第一個特徵,中醫具有整體觀,它不會只考慮區域性的病變。
比如一個人有慢性胃炎了,它會考慮你最近是不是有情緒上的波動或會不會睡不好,這都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是你的居住環境,你的夫妻關係、孩子成長、所處的工作環境好不好,這都會影響你的身體狀況。其次你出生的年與日和生辰八字都會對人有影響,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出生的人都會有不同的體質。
所以中醫是很講究整體的,所以中醫號脈的時候不會只單純看一個點,它會看五臟六腑,左手心肝腎右手肺睥髒,望聞問切,舌頭起色都會看,這樣才符合中醫的整體性。
第二點,中醫還強調治未病。
就是你沒生病的時候對你做提前的判斷,判斷你將來容易生什麼病。
比如你是寒性體質的人,你將來就容易患胃病;
如果你是熱性體質的人,將來就容易得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一個好大夫不會在你生病了再幫你治,他會治未病,在你還沒有的病的時候,給你做一些預防、養生防治疾病的產生,這是中西醫不同的第二點。
第三點,中醫非常強調個性化。
比如兩個人都是高血壓,但兩個人的治療會不一樣,因為兩個的體質不一樣。
所以中醫在寫藥方的時候要開幾十種藥材,藥材的排位也會不一樣,有走胃經的有走肺經的,有止咳的有潤肺的等,所以特別強調個性化。
但是,我們感冒發燒看西醫的話,打針消炎退燒的方案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會成為當代人最頂端的消費需求,比如你買衣服,買一般的衣服你只要挑一下大小號就可以啦,因為都是一樣的。
但是個性化的,就是裁縫為你量身定製的,品質肯定會高一些,更合身一些。
所以老中醫也是一樣,給你做量身定製的治療方案肯定會更有效一些。人們不管是在健康的消費還是其他的消費,都會慢慢變成以個性化為主的消費。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總結一下就是:西醫治病,中醫治人。
回覆列表
中醫和西醫的區別首先就是理論思想不同。如果可以概括的話,西醫是形體理論,中醫是辯證理論。辯證理論就中國有在別的地方是不可能有的。 而形體理論已經在國外傳開了,西醫的理論首先要求實證。因為形體出現問題所以一切結果必定有其原因;只要這個原因找到了,這個結果就可以重現。因此西醫理論承認的是完全確定性。 辯證理論也承認原因和結果的關係,但認為原因和結果的關係並不是完全確定的,特別是在複雜系統中原因和結果並不總是一一對應的,人們對這種關係的認識不總是完整、正確的,因此不可能完全重現。也就是說,辯證理論不承認完全的確定性,畢竟中醫治病是因人而異等,在醫學思想上,西醫主張的恰恰是完全確定性,也就是可以從人體的組成完全可以確定人體疾病的根源,因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施治療。中醫則主張需要從人體的全域性認識疾病,而且採取的治療措施不僅僅因病而異,還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中醫和西醫理論基礎的不同形成了兩者科學基礎的差別, 西醫在當代科學中佔據了更多的地位。
然而,辯證思維則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在認識自然、人類、社會等各個方面都沒有做出相當清晰且普遍接受的理論及其技術。換句話說就是,辯證思維還缺乏科學、技術的支撐。這就使得以辯證理論為基礎的中醫顯得和西醫不能完全相容理論上也就差別很大。 為了能夠總結和發展,中醫藉助了神靈等超自然力量。 中醫現代化的任務顯然不能簡單歸結為科學化,也就是說不能簡單地用形而上學的哲學改造中醫。 中醫現代化目前最迫切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把中醫的迷信外衣脫下來,儘可能地作出非超自然的解釋,實在作不出非超自然的解釋也不要勉強。 中醫現代化的另外一個迫切任務就是總結中醫治療經驗,能夠切切實實地治病救人。中醫始終面對的都是數量很小的病人,中醫的傳承也始終依靠是師徒、家族關係。只是到了中國解放成立後才有了較大規模的中醫學校和中藥藥廠。這些中藥學校和中藥藥廠在這些年中和其它事業一樣,也經受了各種各樣的干擾。顯然,中醫還沒有能力和已經經過大規模發展的西醫相抗衡。不能企圖透過短短几年,或者十幾年的中醫現代化努力就使中醫成為西醫的替代。目前可以作的只能是實實在在地總結中醫和中藥的成績,解決好因規模擴大而面臨的種種問題,從而使它健康的生存下去,並得到適當的發展,但是我認為在治病方面中醫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基本沒有,而且治的是根本,從內而外的健康,所以也希望大家多支援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