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陽光如許2

    誰說不能上癮?

    首先你要象象手機清理一樣,最好恢復出廠設定,把你平時的一些不需要的愛好戒掉或減少,然後我再教你學習上癮的秘訣。

    找個比賽對手,也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固定的,堅決要幹贏他,這樣,你就易上癮。

    比如,我對下象棋比較感興趣,不是象棋本身比別的東西吸引力大,而是我不服輸,這盤輸了,想在下一盤贏回來,這樣心裡才平衡。這樣我會平時有意在心裡著摸下象棋的技巧。

    以前上學時我也是跟心中的別人比,所以學習很努力,只可惜家裡經濟條件太差,把身體拖垮了。

    我的出廠設定是:不吃煙,不喝酒,不打麻將,不聚會,不出遊。我的主業是養殖,業餘時間不夠用,不夠用,不夠用。

    世上人生路有千條件,看你怎麼走,多觀察周圍人,上一輩,多思考下歷史和歷史上的人,他們怎麼活的?這問題沒想明白想下決心學習上進,很難。誰不喜歡享樂?

  • 22 # 吃喝玩樂談養生

    學習要上癮,有幾個方面

    1,儘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帶著興趣學,就比如現在的人看小說看電視,興趣來了,不吃飯不睡覺都可以

    2,要形成習慣,就像我們大多數人玩手機一樣,形成習慣了,不學習渾身不自在

    3,要學以致用,只有把學習運用到生活中去,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自然就有了繼續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 23 # 妳的男神

    沉浸於學習,同沉迷於遊戲,其實有非常相似的狀態:全身心的投入,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獲得巨大的快感或成就感,內心愉悅。

    這種狀態似乎在遊戲中的發生機率遠遠大於學習,是什麼原因?

    愛學習的人,和愛遊戲的人,有一個相同點,他們必然都經歷過很好的體驗,不論是學習體驗,還是遊戲體驗。正是這個良好的體驗,讓他愛上學習,或者愛上游戲!

    遊戲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遊戲的體驗更好,快樂、興奮、刺激、有成就、很爽。為了讓你體驗到這些,你不知道遊戲設計團隊費了多大的精力。學習似乎沒有這麼好的待遇,每天都是聽課、做題、考試,無聊到了極點。但其實學習也可以有很好的體驗,而且深度學習帶來的體驗更令人滿足、愉悅,比起遊戲爽完之後的空虛,學習帶來的是真正內在的充實與滿足。

    遊戲設計人員已經摸透了如何令你體驗更好,但咱們學習者卻還懵懂一片。體驗感的背後,有著普遍的生理心理規律,符合這些規律,你的體驗感就很好,反之亦然。

    先來談談生理規律

    每個人的大腦裡,都同時存在著兩個腦,一個是“理性腦”,另一個是“情緒腦”,借用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的比喻,“情緒腦”是大象,而“理性腦”就是騎象人。

    “騎象人是自覺的、控制的;而大象是直覺、身體、情緒等構成的無意識系統。”

    騎象人——受控制的部分,可以有意識的語言化思維。

    大 象——不受控制的部分,它是自動化、情緒化的,被新穎、快樂、舒適、刺激或熟悉的事物所吸引。

    大象想要的,會受騎象人加以控制。他們誰更強大?

    沒錯,往往大象更強大,人的本能很強大,比如騎象人看看時間,

    哦,十點半了,該睡覺了!大象覺得這個遊戲太好玩了,再玩一會兒吧。誰贏了?絕大部分是大象。

    而遊戲設計師們非常擅長去吸引你的大象,讓你不受控制。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你也能啟用你腦中的大象,那麼,你將會得到非常棒的學習體驗,進而愛上學習、沉浸於學習狀態之中,獲得內在的滿足。

    如何去啟用腦中的大象呢?只要你摸清了大象的習性,設計符合大象習性的學習方式,就可以令你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一、及時性

    大象是一個及時性的動物,它喜歡短期回報、及時行樂,即使騎象人知道長期回報的優勢所在,但這絲毫不能吸引大象。

    比如認真學習,六年之後你將考上重點大學,十年之後你將找到好的工作。哦,騎象人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這些太長遠了,遠遠不及馬上可以開始的偶像劇有意思。

    學習是一件需要堅持長期付出的事,但它的回報特別遠,總在看不見的很久以後,這種長遠性是沒有辦法吸引大象的。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提升學習的反饋及時性。

    比如下週有個比賽,那你學習的動力馬上提升,因為學習之後,在很短的時間裡你就能看到反饋,看到比賽結果。

    在日常學習中,有意識的刻意的及時給予學習反饋,增強及時性:

    準備一個“英語成長本”,把自己已經熟練掌握的場景語句記錄上去,定期可以看到我最近又學會了什麼?大象只要一看到又學會新內容了,就會很快樂。

    將學習內容與真實生活做一個連線,比如旅遊時和外國友人交流,數學的邏輯推理幫我分析了一個現實問題,這時大象就會很有成就感,學習起來更有動力;

    在一個公開的展示平臺上,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給更多的人看,大象看到有人關注,就會被刺激的立馬精神抖擻。

    這些及時性的反饋,不斷吸引大象的注意,騎象人就可以更輕鬆的控制大象,在學習中不會感覺那樣枯燥,反而可以不斷體驗到學習帶來的驚奇、滿足、自豪。

    二、勝任感

    人的三個先天心理需求之一,就是勝任感,感受自己有能力去控制和影響自己的學習,並使之更好。

    在遊戲中你體驗的是勝任感,在學習中體驗的卻是挫敗感,那你肯定愛遊戲不愛學習。

    挫敗感帶來的要麼是逃避,要麼是自我懷疑,都不能促使大象更積極,大象在體驗中要追求的是勝任感。

    當你在學習中感覺很困難,聽不懂時,不要強行逼迫自己去一次次碰南牆,碰的多了大象就開始躲避,騎象人越來越難以控制大象。這時騎象人最大的作用,是利用思維能力去分析知識點,困難聽不懂,必然是存在知識漏洞所導致的,要回到自己的知識能力短板上,一點點的把短板補上,在補上短板的過程中,大象真實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去勝任的,可以透過努力把漏洞補好,那麼大象就會越來越積極。

    學習中的勝任感,要重視過程,而不僅僅是考試成績。

    中國的教育習慣,是每次考試成績出來都會關注哪裡扣分了,哪些內容不會,理性的分析是對的,這是騎象人最擅長的,但如果學習永遠被這些負反饋包圍,大象就會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太糟糕了,大象不喜歡的後果就是逃避、討厭學習,一開始學習就控制不住的煩躁、焦慮、靜不下來。

    考試作為測評手段,需要去理性分析自己的知識漏洞,那大象喜歡的勝任感,就要在學習過程中去加強了。在過程中去感受自己有能力學會知識,懂得越來越多,大象的情緒很好,那騎象人在理性分析考試結果時,大象才更容易接受。

    三、好奇心

    大象是天生好奇的動物,它的好奇心究竟是什麼?

    心理學教授喬治·路文斯汀這樣描述好奇心:“當我們感覺自己的知識出現缺口時,會有一種被剝奪的感覺,此時好奇心就產生了。好奇心是出於需要獲取所缺失的知識,以減少或消除被剝奪的感覺。”

    新聞標題就很擅長利用人的好奇心。在題目中埋下一點線索,比如這個新聞標題“排片量曾超《戰狼2》,最終卻成為史詩級爛片?”題目中的線索《戰狼2》令你很熟悉很喜歡,然後線索的另一頭指向了什麼?你不知道呀,這個時刻你的好奇心被挑起來了,你忍不住要點開新聞,去把你不知道的內容彌補上。

    那在學習中,如何充分利用好奇心來吸引大象呢?

    首先,即將學習的新知識,要在一開始和你建立聯絡,人只會對與自己有關的內容產生好奇,對自己想知道但是不知道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

    講述知識不要平鋪直敘,要像遊戲那樣,設定合理的挑戰,吸引著你主動去行動。

    好奇是源於對結果的不確定性,如果結果永遠都是對或者錯,時間稍長大象就厭倦了,在學習時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結果,這些就會讓大象充滿驚喜感。如果學習過程令你的世界觀、價值觀發生了很大變化,大象會在驚訝中更加好奇。

    四、視覺性

    大象還是視覺性的動物。

    寫滿文字的小說,和有趣的漫畫,哪個更吸引大象?當然是後者,遊戲設計師們在視覺運用上就已經登峰造極。

    現在火遍全國的學習方式“思維導圖”,就是視覺性的最好證明。

    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視覺性的、視覺化的學習,會大大增加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

    上面這些視覺化的思維圖形,可以令你更容易理解抽象知識,記憶更深刻,大象也不覺得抽象內容過於枯燥,而是愉快一些。

    五、內在獎勵

    獎勵當然是大象最喜歡的東西之一。很多家長也會利用各式獎勵去激勵孩子學習,但是要特別強調一點,慎用或者最好不用外在獎勵,比如各種獎品。要多多運用內在獎勵!

    為什麼?

    因為外在獎勵很多時候起著反作用,它獎勵的是與學習體驗無關的東西,外在獎勵會打消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它迅速的把孩子對學習本身的關注轉移到了獎品上!

    大家都熟悉的那個小故事,小朋友們因為喜愛踢球,每天吵鬧的老太太不得安寧,然後老太太就利用金錢獎勵的方式,迅速把孩子們對踢球的熱愛轉移到金錢上,最終用金錢來控制孩子們的行為。結果就是,對踢球(學習本身)的熱情、關注、動力都消失了。

    內在獎勵就不一樣,它聚焦於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本身,它不是由外在物質所提供,而是由學習體驗感本身所構建。

    內在獎勵的形式是多樣的,但關鍵由以下幾個要素來構建:

    一、學習活動本身所產生的樂趣和勝任感;

    二、學會新知識、具備新能力所產生的成就感;

    三、希望掌握某項技能所帶來的期望;

    四、運用新知識、新技能解決了實際問題,帶來的內在自豪感;

    五、能夠幫助別人,獲得他人認可,在社交屬性上的滿足感。

    根據學習內容的差異,可以組合運用以上要素,發展出多樣的內在獎勵形式。

    總結來說,學習沒有讓人上癮,是因為過程出了問題,學習時沒有啟用你大腦的“獎賞迴路”,反而陷入煩躁焦慮痛苦之中,學習者每天都在孜孜以求的學習知識,卻忘記了學習本身也是一種科學,而且是一種跨學科跨領域的複雜科學,需要花時間去掌握運用的。這方面遊戲設計師們做的非常好,他們研究透了遊戲各個環節的原理和技術,而學習本身的難度複雜度差異度大於遊戲,需要更多的投入研究,但目前看到的相關人才並不多,需要未來的持續努力。

  • 24 # 姚一龍

    什麼是上癮,我覺得就是能讓人輕鬆,愉悅,放鬆,舒服的體驗。

    但是學習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枯燥乏味,痛苦不堪的事情。很多人從學習中體會不到樂趣,都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哪有打遊戲那麼投入,那麼認真,心靈上那麼放鬆。哪怕是點燈熬夜,不吃不喝都覺得幸福。當人一旦喜歡上一個東西,即使在痛苦都能從中找到樂趣。

    所以如果學習能像看動畫片一樣,能像打遊戲一樣,可能就會被大多數人接受,會更容易愛學習,但是讓學習在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情況下上癮,恐怕還是挺難的事情。因為人是有惰性的,想克服它是一件極難的事情,需要有極強的自律性,反正我做不到。朋友你能做到嗎?如果你能,你將是生活中的強者。

  • 25 # 世間故事

    學習上癮要看你學的是什麼,有的人是選擇自己興趣愛好去學習,越學越來勁。有的人選擇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內容,越學越枯燥。還有的人學習太功利化,恨不得學習能立竿見影。

    想要持續學習,一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只是去學習,二是要勞逸結合,該放鬆要放鬆,注意掌握學習節奏,注重提高學習效率。要結合實際情況邊學邊練,學以致用,當你感到有成就感的時候,你會更愛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