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拾柒g

    1 在不當行為發生時,當場予以批評

    也就是說,對孩子犯錯一定要“抓現行”,越小的孩子越應如此。否則,等你什麼時候想起來再去批評孩子,小孩子也許已經忘了他乾的壞事,而大孩子則已經想好了應對你的“策略”。

    2 要說明行為不當的理由和後果

    到底是違反了規範本身,還是其他超出“家規”範圍之外的、不能被接受的不良行為,這些行為有什麼後果,都需要給孩子講明白。

    3 不宜採用“比較式”批評

    也就是說,少說“小明都不睡懶覺,你為什麼還睡呀”之類的話。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庭環境也不同,這樣的比較常常有失公允。

    4 不要批評孩子不會做的事情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學習中,孩子半天學不會,父母就容易說出“你怎麼這麼不認真”之類的話,其實孩子未必是不認真,只是暫時學不會而已。

    5 不要藉助他人的權威來批評

    “等你爸爸回來再收拾你。”“明天我把你的表現告訴老師去。”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看出你的蒼白無力,他才不會怕你呢!

    6 批評要簡明扼要,一語中的

    有的父母長篇大論說了一車,孩子也沒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孩子還沒有那麼縝密的思維來消化你的論述,最好的辦法是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到底哪兒錯了、為什麼錯。

    正確運用懲罰手段

    對於0~3歲嬰幼兒來說,“暫停”是一個很普遍的行為不端的後果。正確使用的方法是,孩子被短暫地隔離,不得與同輩及照料者有正面的接觸。假如能正確地運用這個方法,就可以很有效地幫助孩子停止不當的行為,然後平靜下來,並有一個比較正面的的新開始。

    很不幸的是,太多家長和照料者都不會正確地運用“暫停”,他們除了隔離,還加上粗暴的言行,讓孩子感到被排斥和被侮辱。這種損傷人格的做法,其實並不會帶來多大益處。

    另一個家長常用的懲罰手段就是打一頓。許多打孩子的父母解釋,他們這樣做真的很見效,孩子立刻就老實下來。其實,許多孩子正是為了避免皮肉之苦才遵從父母的。這種責打措施雖然在短時間內能馬上見效,卻葬送了教導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及解決問題的機會。

    另外,打孩子還常常會造成反效果。因為它使孩子感到無力、不公平,還有可能怨恨父母。在捱打之後,孩子思考更多的是報復,而不是自我改進。還有捱打之後羞辱的感覺,也可能使孩子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或者計劃如何避免在下次再犯時“被逮到”。

  • 2 # 言言愛唱歌

    儘量不要體罰,做錯事也要付出代價,可以把準備給他買的玩具取消,喜歡看的電視不給他看等等…當然做對事也要獎勵[呲牙]

  • 3 # 寶山大叔生活記

    小孩犯錯是有原因的,小孩犯了錯不能當場責罵,要了解過程原因後才可跟小孩講犯錯的重要性,讓小孩認識到犯錯後果,懲罰就是讓他寫保證書或是讓他站立一小時反醒

  • 4 # 哦哦個howlz

    首先,小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我們心理上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問題,要以耐心教育為主。在不當行為發生時,當場予以批評也就是說,對孩子犯錯一定要“抓現行”,越小的孩子越應如此。否則,等你什麼時候想起來再去批評孩子,小孩子也許已經忘了他乾的壞事,而大孩子則已經想好了應對你的“策略”。

    第二點呢還要說明行為不當的理由和後果不能被接受的不良行為,這些行為有什麼後果,都需要給孩子講明白。

    再一個不要藉助他人的權威來批評

    “等你爸爸回來再收拾你。”“明天我把你的表現告訴老師去。”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看出你的蒼白無力,他才不會怕你呢!批評要簡明扼要,一語中的

    有的父母長篇大論說了一堆,孩子也沒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孩子還沒有那麼縝密的思維來消化你的論述,最好的辦法是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到底哪兒錯了、為什麼錯。

    另一個家長常用的懲罰手段就是打一頓。許多打孩子的父母解釋,他們這樣做真的很見效,孩子立刻就老實下來。其實,許多孩子正是為了避免皮肉之苦才遵從父母的。這種責打措施雖然在短時間內能馬上見效,卻葬送了教導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及解決問題的機會。

    另外,打孩子還常常會造成反效果。因為它使孩子感到無力、不公平,還有可能怨恨父母。在捱打之後,孩子思考更多的是報復,而不是自我改進。還有捱打之後羞辱的感覺,也可能使孩子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或者計劃如何避免在下次再犯時“被逮到”。

    懲罰時父母的態度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父母最好的態度是處之泰然,是平靜的、不動怒的。憤怒的父母會教匯出憤怒的孩子,安寧的父母才能教匯出安寧的孩子。

    任憑孩子大叫大嚷,媽媽還是可以繼續抱著他,輕輕地拍拍他,使他明白,受懲罰時媽媽仍是愛他的。但是,請不要給孩子太多關注,這樣他才會明白,不守規範是不會得到額外的注意的。

    懲罰後切勿翻舊帳

    懲罰完了,孩子靜下來了,父母仍是那麼平靜,一切便可繼續。如果父母對孩子有持久的不滿情緒,時不時就提起這檔子事,那麼孩子也會持久地不高興。

    請記住,懲罰的目的絕不在於發洩成人對孩子的不滿情緒,而在於幫助孩子明白正確行為與越軌偏差行為之間的分別,幫助他成長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並且不需要外在監督就能自重、自持與自律。

    靈活應對孩子的反應

    孩子對於懲罰的反應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不愛說話,當然也不會哭鬧,但是他們對於父母說的話或做的事極為敏感,而且深受影響。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最好去多瞭解他們,而且儘量少懲罰他們。

    有些孩子被責備時可能會一直號啕大哭,併發誓再也不敢了,這樣看來,必要的懲罰對他們確實有效。

    在懲罰那些任性、倔強的孩子時,他們可能會反抗。要管教這類孩子,最好避免硬碰硬或長期對抗,只要簡單扼要地指出他們哪裡做錯了就可以,然後讓他們參加一些活潑好玩的活動,儘快轉移掉他們的注意力。

    懲罰,要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允許孩子保留他們的自尊及權利。當孩子能明白家長設定的規範、同時又有控制自己的概念時,他們從小就不那麼容易犯錯。

    教育孩子一定要多點耐心,相信只要我們用心了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這樣我們做家長的也會越來越高興。

  • 5 # 小吳家常

    孩子犯錯誤了,可以根據他犯錯誤的原因和動機還有動作來判斷,然後跟他說明對錯好壞,讓他自己總結經驗,這樣對他以後也有幫助。

  • 6 # 佩玉的爸爸

    對於孩子犯錯誤,大概可以透過一些親情方面的懲罰,一些物質方面的懲罰和精神方面的懲罰來實現。

    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對於家庭成員的需求基於人的生存需求,我們可以知道完全的需求是第1位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家長透過某種條件讓孩子感到不安全。

    如果孩子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的時候,家長可以試圖用這種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了,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千萬不要因此而真正傷害了孩子,只不過是幫助我們完成教育孩子的一個輔助手段而已。

    第2個方面,物質方面的懲罰和物質方面的獎勵,本身就是共生共存的孩子做成了某些事情,家長應當帶領孩子給予一些物質方面的獎勵,孩子完成不了某些方面的需求,家長應當給予孩子一些物質方面的懲罰,而這些懲罰和獎勵只是相對而來的,如果沒有起到真正的教育孩子的作用或者懲罰孩子的作用,那麼家長就應當考慮這種教育手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更改。

    沒有什麼比物質更讓人感到興奮的,那些搞不定的孩子大概是物質刺激沒有到位。

    最後一個精神方面的懲罰,可能有一些複雜,一個孩子犯了錯誤,我們必須對他的錯誤進行指正,在指正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感覺到自卑,讓他感覺到後悔,透過這樣的種種的精神或者心理方面的體驗,讓孩子意識到人的一生是不斷成長的,犯錯誤不可怕,重要的是在犯錯誤之後能夠吸取經驗教訓,不斷的改善自己。

    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什麼固定的套路,只不過不同的家庭根據不同的家庭的物質條件以及文化素質,選擇合適的方式完成對於孩子的教育。

  • 7 # 十六妹妹的日常

    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在犯錯,內心裡會有一種接受懲罰的準備,

    可是年幼的孩子,會因為害怕懲罰而選擇逃避責任。但是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看似讓人頭疼的犯錯“時節”,恰恰是家長施展教育的良好契機。實踐研究表明,不安會讓孩子急於求助,此時讓他們得到的教訓更加刻骨銘心。

    用鼓勵的方法教育孩子固然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在鼓勵和嘉獎孩子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懲罰”的作用。當然,這裡所說的懲罰並不是體罰,不是傷害,不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更不是心理虐待和歧視。

    懲罰的目的是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如今,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孩子根本不懂得什麼是責任感,“勇於擔當”這個詞似乎早巳與他們無緣。不少家長甚至在有意無意中剝奪了孩子接受“懲罰”的權利。

    每當孩子做了錯事或出現問題時,一些家長的第一反應是縱容和包容孩子。因此,在這裡要明確地告訴家長: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家長不要總是充當孩子過失的擋箭牌,讓孩子們學會承擔,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事實上,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中,社會規則的懲罰無處不在,做家長的不應該因為自己所謂的父愛母愛便用最拙劣的方式把孩子與社會隔離開,最終讓孩子們喪失在社會中抗擊風浪的能力。首先,家長們要明白,懲罰絕不是我們想要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也不是根本目的。懲罰也好,獎賞也罷,都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其次,批評或懲罰孩子的時候,要講究方式和技巧。尤其是在表達不滿的同時,也不要吝嗇鼓勵與期望。家長只有瞭解孩子,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才能讓孩子體會到教育的用心良苦。

    再次,用真正的愛心去懲罰犯錯。關心和鼓勵是一種愛,懲罰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愛。家長們需要足夠的智慧去對待孩子,用真誠的目光注視著孩子,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讓孩子在健康、快樂的懲罰中實現成長。

  • 8 # 大糖糖的日常

    1. 犯了錯誤就應該懲罰。要合理科學有序的執行,這樣會讓孩子養成承認錯誤的習慣,而不是一昧推脫責任。

    2. 要有明確的懲罰底線,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於為人處世方面的原則和底線還是要有的,當孩子的犯錯行為觸碰到底線的時候,就應該懲罰。

    3. 要以善意和對孩子尊重的方式來懲罰。懲罰孩子的時候,也要適當分場合和方式,這樣可以很好的懲罰了他,又不至於傷害他的自尊心。

  • 9 # 權哥冕妹

    首先得讓他認識到自己犯錯了,清楚錯誤的本質。懲罰的話要針對不同的錯誤去處罰,如答應他的禮物或者玩具,就不能得到了…

  • 10 # 包紮達布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不經意犯著這樣那樣的錯誤。因為他們的性格常常會表現出叛逆倔強。那麼對於小孩子犯錯誤應該如何懲罰呢?還是應該以談心規勸為主。可以透過適當的問詢,瞭解到事件的根源,並耐心傾聽孩子,講清他內心真正的想法。

  • 11 # 寧妘D馬澤

    讓孩子先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並讓孩子知道犯錯是會受到懲罰的,孩子再以後遇到這個事情時要提醒,當孩子做的對時要鼓勵。

  • 12 # 素問視角

    孩子犯錯誤是再所難免的,再聰明懂事的孩子你都不可能讓他不犯錯誤。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害怕孩子犯錯,這恰恰是你引導教育他們的最佳時機!

    懲罰——不是目的,只是教育孩子的手段!

    應該怎麼罰呢?

    這不是一個可以一概而論的問題,得視具體情況而定!比如:

    情況一、小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沒有判斷能力,當他犯錯誤時,家長應該在發現的時候就及時指出,並告訴他這個錯誤可能產生的後果和正確的做法,要求以後不要再犯。

    情況二、孩子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知道自己犯錯,但有逃避心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重視,必須得嚴肅處理。

    但處理方法也要分人,一種孩子比較膽小內向,這種你得先引導,後懲罰,最好是透過相似情景再現,讓他充分認識到錯誤的嚴重後果,自己能夠克服逃避心理,主動承認錯誤並接受懲罰。

    另一種孩子可能比較“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自認為別人沒發現他的錯誤,試圖矇混過關。這個最好是當場就給他戳破,如果事後才發現的話,不妨給他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切身體會。

  • 13 # 一路高飛2019

    小孩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嚴重不足,在生活中就會經常犯些錯誤,這是小孩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作為父母可以言傳身教,所謂響鼓不用重錘,告訴孩子這錯誤是不能犯的,只要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就可以了,我們儘量不要去對小孩進行嚴厲的懲罰!當然,特別頑皮的孩子那還是要象徵性的懲戒一下,小孩對萬事萬物都特別感興趣,對感興趣的東西他們都會想法設法在父母這裡得到滿足!我們可以延遲滿足小孩的要求,讓他認識到犯了錯誤是有後果的。

  • 14 # 弘道

    孩子犯錯誤已經受到了懲罰,還要繼續懲罰嗎?

    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以及為什麼會犯錯,要讓孩子在犯錯誤的問題上進行總結,以便於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懲罰何意?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進步,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更不是為了顯示大人的權威。

    大人不要總是以懲罰的思路來管理孩子,要學會教育,懲罰並非是最好的和最有效的教育形式,更非唯一的教育形式。’

  • 15 # 少駿

    首先得讓他認識到自己犯錯了,清楚錯誤的本質。懲罰的話要針對不同的錯誤去處罰,如答應他的禮物或者玩具,就不能得到了…

  • 16 # 重新做人耶

    看煩啥錯誤,要樹立孩子的價值觀,要讓他有自己的主觀思維,有主見,我們總有一天會離去,但是他們會存在,責任,義務,敢作敢當,犯錯不可怕,重點是要讓他成長。

  • 17 # 桂系民兵

    引導為主,不能打罵,以身作則給小孩做榜樣,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有有主見,有自信,做事有擔當!特別是男孩子!

  • 18 # 艾瑪www

    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第一你可以好好的跟他溝通,第二你可以跟他講道理,但是不能用打來教育孩子,這就是關鍵問題

  • 19 # 2000狼性2016

    孩子犯錯,從情理而言,應區分什麼樣的錯,區分孩子的年齡,區分犯錯的原因。但多數家長我想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為主!這主要是跟我們大人的素質和觀念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一定要說犯了錯,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我想還是多關照關心為主,因為犯錯總是有原因,為什麼犯錯!犯了錯,孩子的認識是不是到位。孩子越大,管教的方法一定要靈活!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想法,僅供參考!

  • 20 # 妖精媽媽育兒經

    我想知道,孩子做錯什麼,一定要處罰。處罰永遠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說有一個辦法,不用處罰孩子,就可以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你願意嗎?

    其實讓孩子聽話有很多辦法,處罰是最低階的手段。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遠遠比懲罰更有效。作為父母永遠不要怕孩子犯錯,犯錯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

    我記得有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年輕人問老人:“智慧從哪裡來?”

    老人說:“從經驗中來啊”

    年輕人又問:“經驗從哪裡來呢?”

    老人說:“一次又一次的犯錯中來。”

    有一次,鄰居來家借梯子用。就在我幫人家拿東西時候,墨墨一不小心把粥弄灑了。我走過去說:“墨墨,你吃飯不注意,灑的到處都是,媽媽要打掃很久。”

    鄰居對我說:“你脾氣真好,要是我早就揍她了。”

    我說:每個孩子都會犯錯,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如果能讓孩子從犯錯中學習點東西,掌握預見行為後果的能力,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我還記得墨墨小時候,我每每提醒她,玩耍的時候不要離暖氣太緊。她就是不停,終於有一次,一不小心小手按在了暖氣上,燙了一個泡。從那之後,看到有暖氣,都離的遠遠的。所以,犯錯不可怕,怕的是能不能學到東西。

    孩子犯錯後,不同年齡段,父母應該有不同對策

    2歲之前,孩子犯錯,不用太在意。

    5歲之前,孩子犯錯後,父母可以透過故事,讓孩子明白因果之間的聯絡,多一些鼓勵和肯定。

    12歲之前,我們要幫孩子分析犯錯的原因,輔導孩子明白規矩和責任的重要性。

    16歲之前,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是非觀教育,培養孩子道德感、正義感。

    對於孩子犯錯,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如果孩子小時候,沒有犯小錯誤的機會。等到成年後,沒有機會犯錯了,孩子極有可能犯下大錯,得不償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天天都要吃飯,能說說家鄉最有名的菜是什麼?怎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