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推薦熱門電影

    簡歷石沉大海的原因真是太多了,總結起來大略有下面這4種情況,看看你有沒有中槍:

    一、投了個假崗位

    很多時候,企業本身並沒有這個職位需求,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對外貼出招聘啟事,這種情況下,投簡歷自然沒有迴音。

    比如很多企業為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把招聘的平臺當成廣告平臺,透過大規模的招聘來宣傳自己。

    還有一些崗位已經招到人了,但HR也不會主動取消,畢竟招聘資訊掛著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簡歷投遞,萬一該崗位的人員有變動,還可以作為候補。

    二、HR沒有收到簡歷

    一家公司的HR除了檢視官方郵箱及自有人才庫之外,還需要在獵聘網、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第三方平臺檢視簡歷,整體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現在很多公司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會採用“申請人跟蹤系統(簡稱ATS)”來幫助簡化招聘流程,AI系統會根據HR提供的JD進行篩選,並根據符合度將篩選出來的候選者推送給HR。這種情況下,你的簡歷很有可能在被HR檢視之前就被系統自動拒絕了。

    三、HR沒有開啟簡歷

    實際招聘中,在簡歷充裕的情況下,至少有一半的簡歷HR是不會開啟的,因為他們從簡歷命名上就輸了!!

    錯誤簡歷命名示範:沒有基本資訊和求職崗位。

    如果你的簡歷檔名是“我的簡歷”“簡歷”“張三的簡歷”“應聘簡歷”,除非求職的這個崗位很缺人,否則有80%的機率HR不會開啟你的簡歷。

    正確的簡歷檔名應該是:求職意向+姓名+優勢點。

    有些招聘者不會每個簡歷都開啟,會直接透過搜尋關鍵詞篩選出名稱中包含求職意向的崗位,如果你的簡歷中沒有求職意向,很有可能不會被看到。

    所以我們的簡歷中一定要包含求職意向關鍵詞。這樣既能節省HR的篩選時間,還能體現出應聘者的專業度。

    除此之前,姓名是基本資訊中最重要的一點,這也是區分簡歷名稱的關鍵,必不可少。

    最後加上自己優勢買點,吸引招聘者開啟簡歷,引導招聘者關注你的優勢。

    舉個例子來看下

    應聘新媒體運營崗-張三-清華大學應聘資料分析崗-李四-2年騰訊資料分析經驗

    四、簡歷不合格

    除了上面這三種情況,還有很多簡歷是被HR看一眼就淘汰的,主要有下面這幾個特徵:

    1、形式花哨、千姿百態

    本來審美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五顏六色和黑白分明都各有各美,但在簡歷這件事上,越簡潔越好,花哨代表著華而不實、不靠譜!

    大多數HR都會更青睞排版清晰,能一眼就找到重點的一頁紙簡歷,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比如下圖便是入職騰訊、中信證券投行部的應屆生簡歷:一頁紙、白紙黑字、簡潔大方。

    2、內容與崗位不相關

    HR看簡歷最重要是看你的簡歷內容和崗位需求是否一致,如果HR在10秒內看不到相關匹配詞,你的簡歷就會被打個×,不管你投遞多少個崗位都是一樣的結果。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做的分析招聘資訊,解析用人部門的關鍵要求。

    舉個例子:某內容運營編輯

    要求的能力有:寫作策劃、資訊收集能力。

    3、毫無亮點

    簡歷不是個人資訊的羅列,在激烈的求職競爭環境中,一份生平介紹是沒意義的。試想一下,企業招聘人員一次看十幾封甚至幾十封簡歷,如何保證自己能夠脫穎而出?突出亮點就是最好的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我的經歷不多,也沒有做出過重大成績,感覺沒什麼亮點可寫,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從日常生活中來挖掘,靈活運用量化對比的方式進行表述。

    這種量化對比的方式更能凸顯亮點,是優秀簡歷必備的描寫方法。例如下面這份拿到京東offer的簡歷,裡面就很好的用到了量化思維:

  • 22 # 夏日檸檬冰

    特殊時期~雖然經濟逐漸復甦~可是好的企業好的崗位確實越來越難找了~

    分享一下本人今年4—7月的求職歷程

    三個半月期間投簡歷近200份,接到面試邀請16個,其中剔除企業與待遇一般的職位~意向職位剩餘三個~一個事業單位勞務派遣文秘崗年薪10w+(期間備考一個月行測,筆試第二,面試第三落榜)~一個某500強中國區新媒體崗位,年薪16w+(考慮單休壓力大,身體等因素,最終拒絕offer)~一個國企職能崗位,年薪不上不下(雙休,福利待遇較好)~最終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擇進了國企~

    看似結果還不錯~這期間也是經歷了一系列簡歷調整、自我懷疑及心情低谷等等心路歷程~真是終身難忘~

    不過還好~付出終究是有收穫的~所以今年的求職寶寶們~如果目前的工作真的沒有堅持的必要了~那麼只要敢於抬頭看路、堅守初心、認真付出~相信收穫的果實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只要堅持~靜等花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報喜不報憂”是自我麻醉,還是宣揚正能量?是明智,還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