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zhang866683

    小孩還小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在前一段時間對三歲小孩到六歲孩子進行免費檢查視力,發展大部分視力最好的也就是6―8個點,還有部分愛玩手機的成為弱視,也就是視力比較差。也有的孩子視力很好1.2―1.5這樣的孩子很少。所以對於孩子玩手機作為家長就應該重視了,還是哄哄或者多買點玩具吧,雖說購買玩具花錢但是孩子的視力比較好還是有價值的。

  • 2 # 舞歌暢想

    大人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擺弄手機,在孩子面前都換成兒童機,安裝一部座機與外界聯絡用,出了家門在使用手機。

    給孩子買一些好玩又好看的識字圖片陪她學字,也可以買一些其它電子玩具陪她玩,這樣就會讓她忘掉手機。

    手機對孩子的眼睛危害性很大,一定要想辦法不要讓她接觸。

  • 3 # 好姐優品店

    Hello,很高興為你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驗一歲九個月的寶寶,真的不適合看手機,對孩子的眼睛傷害太大,你每天可以引導孩子去戶外玩,買些其他的玩具,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一直看手機,這樣孩子也不會想到要看手機越小的孩子,他那個看手機裡的距離太近,就是越傷害大先從自身做起啊,自己不要看孩子

    也不會要著看手機

  • 4 # 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

    那麼怎麼戒掉這個壞習慣呢,首先,家長們一定要以身作則,一歲多的孩子正是愛模仿大人,對什麼事情都好奇的年齡,如果家長在家總抱著手機看,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的。如果有事情或者工作需要必須用手機,最好避開孩子。然後呢可以制定一些可以玩手機的規則,比如什麼時間可以玩,玩多長時間,時間到了就不許再玩了。家長引導孩子正面的使用手機。

    最重要的還是要家長們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玩遊戲,或者只是簡單的聊天也是最快樂的!有了家人的陪伴,孩子慢慢的就把玩手機的事情忘掉了!

  • 5 # 影子育兒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大多數孩子會吵著要玩手機,是由於家長自己玩手機,把孩子丟一旁,或者一開始就讓孩子接觸手機,養成沒事就想玩手機的習慣。要改掉這個習慣,我覺得只要一種方法,家人的陪伴。

    1.轉移注意力

    一歲多的孩子天性就是好玩,帶著孩子戶外玩耍,與外界接觸,認識新事物,新朋友,這種有益的身心活動,會讓孩子不忘記手機這事。

    2.親子游戲

    在家裡,可以與孩子玩各種親子游戲,網上都能搜到很多,親子游戲,陪伴的家長必須放下自己的手機,全心的陪伴孩子,與孩子做遊戲,不但可以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育,還可以增加親子感情。

    多多的陪伴,可以有各種方式,與孩子閱讀,搭積木,畫畫……陪伴下的孩子,聰明伶俐,不良的習慣也會在這種環境中改變。

  • 6 # 淑玉姐姐

    你好,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回答還是挺合適的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入學體檢發現視力存在散光,並且經醫院複查結果散光度數比較高。這個結果就導致我們必須為了孩子未來視力正常發育要付出努力了,打字太慢,下面還是影片說一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沒想到錄的影片太大了些,我剪輯加速了,希望不要介意關鍵還是要多花心思多花精力去陪孩子哦,陪孩子玩耍,出去活動,給他講故事,陪閱讀等等,讓孩子有除玩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即使玩,也要控制時間,時間到了玩玩最後一局就關閉,寶寶按時守約給予獎勵。同時看手機次數也要減少,可以從當前玩頻次逐漸的減少。陪孩子除了自己陪也可以給孩子找個小夥伴一起玩耍,給孩子多添置一些有意思的玩具。這樣正向發展,孩子玩手機少了,也就漸漸沒有那麼貪看手機了。

  • 7 # 豆媽帶娃

    在這個電子產品滿天飛的時代,很難避免孩子完全不接觸手機、電腦、電視等等的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可以看,但父母仍需要起到一個引導、提醒和監督的責任。這才能避免孩子上癮或依賴電子產品。

    一、以身作則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喜歡看手機的,當父母發現孩子喜歡看手機的時候,我們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平時的行為。是否自己也經常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不經意間就玩起了手機。

    因為父母不自覺的一些行為,才導致孩子對手機充滿好奇,整天想要玩弄。

    二、父母的陪伴

    父母應該多抽時間出來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儘管陪伴的時間沒有多久,只要父母在陪伴的當下能做到專注和放下手機,孩子才能感到被重視。

    這種陪伴,不是父母在一邊坐著玩手機,讓孩子在自己玩就叫做陪伴。而是父母能夠全心全意地融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給到孩子迴應的,才是陪伴。

    三、培養興趣愛好

    帶孩子做一些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不要讓孩子整天就只想著看手機。只要孩子有事情做,孩子就不會一直盯著電子產品不放。

    例如培養孩子的一些良好的興趣愛好,像看書、搭積木等等。

    只要父母能夠做到優質的陪伴孩子,相信孩子也不會整天喜歡看手機。

    當然,這得從父母自己做起。只有爸父母願意把整天玩手機、拿手機的習慣改掉,孩子自然也會少看手機了。

  • 8 # 二刀小李哥

    我姑娘現在也是,我分析了一下,就是大人陪伴的時間不夠造成的!那麼小就看大人整天拿著手機看這個看那個,沒時間陪孩子。給孩子玩手機,她已經看到了手機裡的花花世界,能玩遊戲能看影片動畫。我現在就是多陪孩子讀書做遊戲,多出去互動,這樣她就慢慢的忘記要手機了,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9 # 史三三

    你應該給女兒恰當的引導和規定

    每次控制在40分鐘內

    每個影片讓她連續看三次,然後讓她複述影片內容

  • 10 # h靜觀求安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打電話,就不要老捧著手機。把玩手機的時間,用於和孩子溝通,培養孩子興趣,拓展孩子理想。儘量少讓孩子接觸手機,更不可拿手機討好孩子,嬌慣孩子。

  • 11 # 炫媽愛育兒

    我覺得孩子玩手機是大人造成,建議:

    第一:交換思路,罰她看手機,如果她做錯事的時候;

    第二:不要強制限制她,越限制她越容易想看;

    第三:不要經常待家裡,帶孩子去去書店,去戶外活動呀;

    第四:可以給孩子報個興趣班,發現他的興趣愛好,她就不那麼一門心思想看手機,比如舞蹈班;

    第五:你不要在孩子面前看手機,你自己做不到事不要要求孩子;

    第六:孩子如果在家就全身心陪伴孩子,做些遊戲,比如貼紙書、小手工、畫畫呀……

    我覺得這麼做可以改掉孩子這壞習慣,孩子有這個壞習慣不要都怪孩子,家長還是有一定責任的!

  • 12 # 我是尚公子

    家長一定要態度堅決。我遇到一位阿姨,她在家帶孫子,孫子對手機非常著迷,小小年紀解鎖玩遊戲下載東西玩的很6,阿姨想了很多方法都沒多大效果,最後實在沒轍了,一怒一下將手機摔了,從此換上老年機,孫子也不再迷戀手機。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我並不是讓大家效仿這位阿姨,而是希望各位爸媽叔叔阿姨都能以身作則,別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陪陪他們,孩子之所以迷戀手機,多半是家人陪伴他們的時間太少,他們只能與手機為伴。

  • 13 # 豫東小龍哥

    要想要小孩改掉這個毛病就要從自身做起,畢竟小孩一出生根本不知道手機這個東西,都是大人們自己用的時候抱著孩子看的多了,所以小孩才覺得好玩,要想改掉這麼毛病就要從自身做起

  • 14 # 樂樂vlog領域創作者

    第一:父母對自己在孩子心目當中的定位應該是引導者,而非管理者。

    沒有人天生願意被管理,孩子也不例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真誠地對孩子表示理解,理解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前提。然後邀請孩子共同解決問題,當然父母可以和孩子表達自己的擔心,讓孩子瞭解你現在的真實想法。例如可以和孩子講:“媽媽擔心你玩手機時間久了,會傷害到你的眼睛。你看,下面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等等類似之類的話,總之你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幫她來解決問題的,而非站在她的對立面上就可以了。

    第二:學會尊重孩子。

    每個人都喜歡被尊重,孩子不例外。尊重就是讓孩子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強加於孩子,而是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對於孩子來說意義重大。

    第三:父母要時刻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父母給孩子的愛,只有讓孩子能感受的到,孩子才會體會到,每天生活在愛的懷抱中,才會感覺到幸福與安全,也才會體會到,父母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是為自己好,從而減少與父母對抗的行為。愛是化解一切問題的源泉。

    第四: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的作用。

    言傳不如身教,榜樣的作用很重要。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不停的拿著手機玩,嘴巴上卻和孩子說玩手機不好,你感覺孩子會信嗎?一般父母有什麼樣的習慣和愛好,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習慣和愛好。因為孩子還小,對一些事情的認知有限,孩子好多方面的認知其實最開始都是來自於父母。

    第五: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的一課。和父母一起定好的規矩,如果孩子沒有按時完成,沒有做到就應該受到懲罰。這樣也能更好的培養孩子敢於擔當的一面。

    第六:對感受要寬容,對行為要嚴格。

    對待孩子時,對感受要做到寬容,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一定要做到嚴格,能夠及時的給出表揚或者批評。

  • 15 # 蘇北小程

    咱們父母以身作則,樹立好的生活習慣,小朋友總會慢慢改變過來的,父母需要改正自己的壞習慣,小朋友的學習力是很強的,久而久之,也就不會在要看手機了

  • 16 # 心扉的職場育兒

    才一歲九個月,肯定是看了不少手機才養成這個習慣。其實方法很簡單,用別的事情吸引她的注意力,而且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絕對不能讓她接觸手機。之前在網上看了一個影片,一隻黑猩猩在玩智慧手機,在裡面看別人為他拍的影片。由此可見,智慧手機是多麼簡單的工具,哪個孩子能不著迷呢?只有家長下定決心讓孩子隔絕手機,才有可能讓她減少對這個的依賴,因為手機帶來的刺激太頻繁,太容易了。

  • 17 # 小丑魚lalala

    寶寶喜歡玩手機,主要是沒有其他的事情更能激發他的興趣。

    可以找到更多他感興趣的時候陪他一起完成。比如畫畫,看有趣的繪本等等。手機等也不能完全禁止,可以透過限制時間,或者是在電視上看一些有意義的動畫片等等。

    再或者是可以陪孩子一起出去活動,讓孩子對體育活動更感興趣。

    當你知道你的孩子還喜歡什麼的時候 ,就可以慢慢改變他的習慣啦!

  • 18 # 老孟的娃世界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手機已經成為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通訊以及娛樂工具,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手機癮的提前到來。您孩子的這種狀況不是首例也並非個例,但卻極具代表性。

    一歲九個月的孩子,連語言能力都處於萌芽期,卻已經對手機有了明確的要求,除了家庭成員的影響,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合理的原因。不過好在孩子如今還處於行為的模仿期,只要找出家庭中問題所在並加以改正,相信孩子很快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娛樂方式。

    常見的導致孩子早早愛上手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家長以手機為交換條件

    案例:我外甥今年5歲,他的手機迷戀史可以追溯到4年前。從他開始新增輔食一直都是被餵飯,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我妹就會把手機放在他面前播放《西遊記》。原以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慢慢改掉這個習慣,卻發現習慣了討價還價的孩子早已經把它當做了談判的籌碼,直到國慶節聚會時,他依然保持著邊吃飯邊看手機的習慣。

    老孟支招:這樣的例子很多,包括我老公有時也會把多看一集動畫片當做要孩子陪他出去散步的交換條件。面對這樣“心情好了誘惑一把”的畫面,孩子慢慢會從被動接受轉化成主動要求,甚至變相索取。如果您家存在這樣的的情況,那麼需要改變的就是家長處理麻煩的方式。更多的關注問題本身,而不要繼續採取手機誘惑的手段。孩子不吃飯,就增加餐桌氣氛,豐富食物種類;孩子不出門,就琢磨一個只有出門才能玩的遊戲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只有讓手機失去了“魚餌”的身份,才能幫助孩子更快的脫離它。

    家長以手機為安撫手段

    案例:我女兒有個小夥伴是個十足的ipad迷,他看過影片網站幾乎所有的動畫片,而最初他認識手機和ipad就是因為奶奶需要時間做飯。他的爸爸比較忙,媽媽總是出國旅遊,平時都是奶奶一個人帶他,上下午都在小區玩耍,可到了午飯和晚飯時間就要一邊照看他一邊做飯。老人的精力有限,很顯然無法兼顧,於是就會給他放動畫片,孩子安靜的看老人也能放心呆在廚房。

    老孟支招:家長需要工作,給孩子一部手機就好;家長需要安靜,給孩子一部手機就好;家長需要娛樂,給孩子一部手機就好。餐廳裡、火車上這樣的家庭同樣比比皆是,家長不為逼孩子做什麼,只是單純的想要點私人空間。如果您家存在這樣的情況,那麼需要家庭成員間更合理的分工合作,幫助每個人找到忙中偷閒的時間;另外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安撫孩子的遊戲工具,讓她自己能夠沉浸其中。如果餐廳飯菜上的慢,我會帶孩子一起研究選單轉移她的注意力;如果需要長時間坐車,我會準備一些故事骰子或者手指偶跟孩子玩耍;如果我需要獨立的時間工作,會提前給她找幾本喜歡的書或者安排一個她可以獨立完成的小手工……讓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她會對手機裡那個虛擬的世界失去興趣。

    家長以手機為學習手段

    案例:我閨蜜家的孩子從不到1歲就報了某知名早教機構,除了每週的實體課,機構還有內部的app打卡課程。打卡內容豐富,什麼影片兒歌,英語啟蒙,親子體操等,她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觀看半小時左右。等孩子稍微大了一些,會主動要求重複觀看,每天守著手機的時間逐步加長。

    老孟支招:現如今各類app實現了家長“足不出戶培養牛娃”的小願望,畫面精美類別繁多,家長抱著“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一報再報,手機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開發孩子智力的好助手。“線上課程”成為了很多孩子接觸手機的第一陣地。如果您家存在這樣的情況,那麼需要改變的是重建孩子的知識來源,將繪本和遊戲書引入孩子的生活。內容豐富的點讀繪本,完全可以滿足孩子對於中英文故事兒歌的需求,比如著名的《鵝媽媽》,《sss慢速兒歌》;各感官並用的觸控書、洞洞書能幫孩子挖掘平面以外的樂趣,比如《聽,什麼聲音》,《猜猜我是誰》;貼紙書是我女兒2歲時的最愛,她可以一動不動的貼很久,注意力完全被色彩斑斕的貼紙所吸引。

    很多人認為“只要父母放下手機,孩子就能放下手機”,可我不以為然,如果說早期是父母的行為影響了孩子,那麼一番試探後吸引孩子的卻是手機裡那個多姿多彩的神秘世界。因此想要幫助孩子遠離手機,除了家長要以身作則,還應該致力於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從真實中獲得快樂。

  • 19 # 徐似安然525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想要讓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轉到別的事物上,那麼首先家長就要做出榜樣!

    首先父母做出約定,下班之後回到家把手機放到指定地點,在孩子睡覺之前誰都不可以玩手機。一歲多的寶寶正處於接受新鮮事物的關鍵期,孩子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並且也是最需要陪伴的一個階段!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閱讀繪本,進行親子閱讀。讓我們家長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孩子比手機有趣的事情還有很多...

  • 20 # 師師姐姐

    堅決杜絕給孩子看手機,這是最懶惰的育兒方式。

    也許大家可以列舉看手機對孩子的諸多好處,但是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趣的,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等待著去做,比如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

    1、家人不要在孩子面前看手機。

    大人拿著手機看,卻不讓小孩看,哪有這樣的道理呢。

    大人堅決不讓孩子看,幾次以後孩子會逐漸淡忘。

    2、給孩子讀繪本這件事,家長一定要堅持。

    沒有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只有不喜歡看書,以各種理由推託的家長。

    我給幼兒園的孩子讀繪本,沒有發現過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只有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以及找對講故事的方式。

    從功利的角度,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

    從人格和心理健康的角度,每個人的價值觀、是非觀,即使現實沒有正確的渠道去引導,也可以從經典著作中得到薰陶。

    希望為人父母,能夠用心去選取一些經典繪本,經典書籍,幫助孩子培養好閱讀習慣。

    3、案例

    我自己的孩子,兩歲時斷斷續續讀繪本,晚上有時覺得工作累了、困了,就說服孩子不讀了。後來重新審視閱讀習慣,是一個孩子一生中最最重要的習慣,且孩子那麼喜歡聽父母讀書,而父母卻不能堅持。

    從此下決心堅持陪孩子讀書,現在5歲已經認識大部分字,可以自主閱讀,不過我們還是堅持陪孩子讀書。表達能力、演講能力、詞彙量都是棒棒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也越來越不喜歡同學聚會了,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