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情歌1971
-
22 # 魚兒荷花
掩耳盜鈴,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是個通俗易懂的漢語成語。
意思是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已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此成語含貶義,常與自欺欺人,雪裡埋不住人而連用。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交往中,用心就會發現一些掩耳盜鈴或自欺欺人的人和事。
舊時先前的年代,上輩老人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說是有家愛虛榮的主人,為了讓左右鄰里及街面上的人們,認為他和他們家的日子過得好滋潤,出門前總在門後掛著的一塊熟肉皮上蹭蹭手抺抹臉,油光滿面地招搖過市。
殊不知街坊在一起搭鄰居,日久天長,低頭不見抬頭見,誰家光景咋樣了?誰家的男人是啥德行?誰家娘兒們好壞優劣?誰家的娃兒啥生辰?甚至對你家糧油蔥蒜的擺放在啥地方,不說點點行行的門清,至少都能說出個八九不離十。
吃的不胖,裝的又不像,你就別裝了曬!
再說了,抹了豬肉皮油的臉,掩蓋不住肚腸缺吃少喝不溫飽的氣色;街上Sunny下的風塵僕上去,看起來也不像是哈哩油或雪花膏的勁色。
看破不說破,是為鄰里相處的面子都好過得去。
我年齡小時,聽後還笑話說:‘’你們大人真會搞笑,哪能哄得了人呢?‘’
等我長大後,才認識到不是大人真會搞笑,是生活讓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而為出場作戲不得為之。
比如說,人與人交往,為不顯寒酸,煙都要在左右兩個兜兜裝著不同牌子的煙;吃好點,穿破點,見了幹部走慢點,說起話來難過點;再比如在‘’低工資,多就業‘’的年代裡,有些人說起穿衣吃飯總是自吹自擂比你好。
再比如,在上班掙錢受人管時,為了討好上峰或同事,整出些雕蟲小技的把戲,以為顯示自己與眾不同;有時會被怒言揭露,也有不與計較的,僅用笑言‘’小聰明,你在玩‘掩耳盜鈴’的把戲嗎?‘’都把人嗆的心虛後背發汗。
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自古由來,歷史悠久。說大了,可以上升到品行,道德來論;說小了是一些人有意無意的故而為之。我認為,只要不影響別人,也無傷大雅。
人的一生,說漫長也漫長,論短暫也短暫。做人還是要誠實誠懇些好,做事還是要厚道些律己些好。
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即是呼風喚雨得勢,終究也不過是小人得勢,煙雲過眼而已。
有句話叫,因果有輪迴,天道饒過誰。此言對‘’掩耳盜鈴‘’是否言重不是這篇短文能說透的。
下回再聊!
-
23 # Forest醫生祥子
掩耳盜鈴:原為掩耳盜鐘。
偷鈴鐺或者偷鐘的人,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會聽不見,即使小孩也知道,自然會被人發覺的。
比喻自欺欺人。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
鈴鐺或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
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
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
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其實就是狹隘、違心,不願面對現實的行為。
所以做人還是要務實一些為好。
-
24 # 甘埠大叔
掩耳盜鈴:原為盜鐘掩耳,為一中國成語,偷鍾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呂氏春秋·自知》裡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盜鐘,後來鍾演變成為鈴,掩耳盜鐘反而不常用了. 不要以為就你自己聰明,幹了壞事別人不知,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我們應該誠實善良,不要貪圖別人的東西.
-
25 # 三軒茶屋2018
掩耳盜鈴告訴我們:
不要以為就你自己聰明,幹了壞事別人不知,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我們應該誠實善良,不要貪圖別人的東西.
回覆列表
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自欺欺人。現實生活中,欺騙自己的人很多,明明知道不可能,卻還想著萬一實現了呢?因為無法面對殘酷的現實,就用一個虛假的夢,來欺騙自己,拖延時間,讓夢想破滅的時間來的晚一些。比如那些搞傳銷的,只是自己被騙了不甘心,就打了雞血一些去鼓吹,去騙別人。其實哪個人心裡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自己不想承認,想透過騙別人減少自己的損失罷了。